简阳平江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简阳平江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一片片辐坡地整理得焕然一新,道路纵横有序,像别墅一样的农家小院真实地写照出当地村民的生活变迁,一个个红彤彤的灯笼点缀其间……记者被眼前简阳平江村的景象惊艳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很难和“贫困村”三个字对上号。

“我们这几年变化大着呢!引进项目、迁新居……”村民们细数这些年平江村的变化:兴修水利设施,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基础设施及危房改造等,有的贫困户住进了新房,有的贫困户钱袋子鼓了,开始奔向致富之路。

温暖:住上安全房

把院子打扫干净,贴上红彤彤的春联,煮好一锅腊肉……平江村6社村民卿文楷最近可忙了,但脸上却一直笑呵呵的。这是卿文楷住进新家的第二年,看到记者来到家里,他激动不已,拉着记者的手,连忙端茶让座。

卿文楷今年73岁,长期患有慢性病,是一般脱贫户。因旧房是毛坯房,年久失修漏风漏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他家住房问题。三年前,在武侯区帮扶支持下,决定将他的房屋进行原址改建。2017年下半年,一栋面积10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拔地而起,成为卿文楷的新家。

记者走进卿文楷家见到,崭新的房屋里干净整洁,衣柜、桌椅摆设有序。“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卿文楷十分激动地说。事实上,在平江村,像卿文楷这样搬进新家的贫困户不少,他们纷纷点赞:“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够住进新房,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据平江村村干部介绍,从武侯区对口帮扶平江村以来,在当地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项目资金达178万元,原址重建11户,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维修加固19户,针对各户情况更换门窗、修补裂缝、处理房屋漏水等问题,彻底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期盼:青山变金山

“房屋变了样、收入变了样。”正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村民杨学林说,在他看来,这几年村里的路变宽了、房子美了,大棚建到了村里面,家门口就可以挣钱。这几年村里来了项目,把地租给他们,不仅有了租金,还可以在业主那里打工,每天能挣到50元钱。今年64岁的他,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人常年外出务工,自身体弱多病,地里的庄稼一年收入2000元不到,如今好了,把土地流转给蔬菜育苗大棚,单就一项租金收入就有1500元一年,算上在项目打零工和家人务工的收入,轻轻松松翻几番。

“今后,我们还要在产业发展上精准发力,让青山变金山,村民日子越来越火。”平江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江村山多地少,阳光充沛,土质肥沃。这几年,因地制宜,通过大户带动示范、土地流转等方式,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柠檬等集体经济产业。同时,倡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牛羊、鸡鸭等养殖业。“山坡上栽种的果子和我们饲养的家禽、牲畜,让我们鼓足了腰包。”采访中,村民纷纷称赞道。

本报记者 粟新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