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郭德纲不能和其他相声演员关系处好一点?

巴比伦饭店


大家都是穷鬼的时候还无所谓,有一天你发现你穷的原因都是因为你的穷环境的时候……

又有一天你发现以前的穷朋友处心积虑想要把他拉下水的时候…

最后明白过来以后,就不在是对抗了,而是事不关己……

如此而已!


狼神公爵


是其他相声界同行先找事的,不是郭德纲不和他们处好关系,郭德纲那叫嫉恶如仇。

郭德纲和德云社越来越火了,但是感觉他们和很多同行关系并不好,比如姜昆、苗阜、侯耀华等。

郭德纲之所以和他们关系不好,多次公开撕逼,都是因为他们先没事儿找事儿的。

郭德纲曾经说过,最大的压力来自同行的打压,说相声的往往都是不和的,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就像唱戏的也往往不和一样,都是人的本性,无法避免的。



郭德纲刚开始有点名气的时候,受尽了以姜昆为首的所谓的主流相声的打压,他们把郭德纲和德云社归为非主流相声,批评他们的相声低俗,公开坚决反对他们,还呼吁同行发起倡议书共同抵制郭德纲。

姜昆作为曲协会主席,还在政协提议中提议取缔小剧场相声,差点置德云社于死地,这种事情谁都容忍不了,所以郭德纲连连反击。

创作《反三俗》的段子,讽刺同行,同时在相声中讽刺姜昆是太监,“姜公公”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还在微博中公开讽刺姜昆江郎才尽,郭德纲与姜昆的矛盾,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化解,也没必要化解。




苗阜本来以前和郭德纲关系还挺好的,后面就与姜昆成了一派了,心甘情愿投身到主流相声界的怀抱了,于是便翻脸了,公开在微博上讽刺郭德纲。

郭德纲当然反击了,发文讽刺,还配了一张的蛐蛐的图片,而且郭德纲还把德云社开到了苗阜的主战场西安。




侯耀文曾经说过,郭德纲一路坎坷走来,势必嫉恶如仇,欺负他的人太多了,是他们欺负人啊,所以郭德纲才会反击,自然关系就不好了,不过现在郭德纲这么强大了,也没必要和他们搞好关系。


总之,郭德纲没必要和相声同行搞好关系,他们先欺负人的。


R娱记


看了几个回答,几乎清一色站队老郭,把老郭说的跟白莲花一样,这就不客观了吧。

老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评价一个问题怎么只能站在一个角度呢?孔圣人尚且不敢说自己全都是对的呢。

举天津相声为例,郭德纲1995年去北京之后和天津相声圈没断过联系,中间因为缺演员他多次回天津请人,那时候他打着杨志刚徒弟白全福徒孙的牌子在天津也吃得开,尹笑声这样的天津相声大拿也能请得到。

问题首先出在郭德纲偷录演出录像上 ,尹笑声因此拂袖而去,为此天津相声圈一些人对老郭破有微词。但是面子上还说得过去。

紧接着2004年郭德纲跳门,这时候一些天津相声圈的人就觉得被骗了。因为前两年郭德纲还打着杨志刚白全福的牌子,这马上就变了。跳门这种事在老艺人那里本身就不受待见。吃瓜群众觉得无所谓,那是因为他从未在公众面前说过杨志刚白全福,但是在天津相声圈他没少说。

2005年底德云社天津开演,结果只有少马去捧了场。

2006年郭德纲主动在博客上挑起和杨志刚的旧事,这件事就把双方本来平静的状态打破了,最后的窗户纸被捅破,于是闹得不可开交。

你看,这些事里你能都说是天津相声圈的责任吗?

再举一个例子,汪洋。老郭虽然和汪洋从下认识,但成年之后从不来往。老郭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非要拿人家砸挂不说,还要在博客里把汪洋说的不学无术。这种得罪人的方式简直莫名其妙,难道这也要说是汪洋的责任?

再举一个例子,王玥波,王三皮和李菁是干兄弟。但是李菁出走之后,王玥波仍然和德云社保持良好关系。但2013年郭德纲出书《过得刚好》,里面大量爆料天津相声圈的黑历史。一下子彻底得罪天津相声圈不说,也让老好人王玥波拍案而起。都是一个行业的人,你出于泄私愤这么干确实不妥。

总之呢,郭德纲说得对,同行是冤家。但不能光提自己怎么挨打,不提自己怎么惹事啊。


我就是个码字的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郭德纲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想与其他相声演员关系好,而是主流相声界面对一个无名小卒的频频示好,根本就是无动于衷。可是当郭德纲稍微有些名气的时候,这些人又开始颐指气使,摆老艺术家的架子。最后当郭德纲德云社火爆相声市场的时候,这些人又开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抨击郭德纲的相声低俗、艺德欠佳。试想,换成你我,还能与这些人和睦相处吗?

郭德纲7岁跟随高庆海先生学评书,9岁得常宝丰先生开蒙入了相声门,15岁只身闯荡北京,26岁与张文顺、李菁创办德云社。老郭浪荡江湖数十载, 说相声、拍电影,做综艺,开公司,连续九年入选福布斯名人富豪榜,从街头卖艺成长为当今相声界的第一人。郭德纲是一个传奇,但是他不是圣人,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郭德纲有功夫,会说相声、会唱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以及北京小曲、京韵大鼓、乐亭大鼓、西河大鼓,还会说评书。为了生存,他在北京剧场打杂、跑龙套、当编剧,还做过生意,倒卖过服装、家具。他曾经削尖了脑袋想进入体制内,可是没有任何一家专业团体收留他。在偌大的北京城,郭德纲四处碰壁,受尽白眼。正如郭德纲自己所说,“我当初想给你们做狗,可是你们硬把我逼成龙!”


郭德纲的北漂经历,他的心酸创业,最后终于开花结果。事实也证明,上天是公平的,郭德纲的坚持是对的。他的隐忍与勤奋,这是最优秀的品质,也是成功的关键。10年的辛苦打拼,罪没少受,苦没少吃,欺负没少挨,而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主流相声界,开始从方方面面为难他,就连连续返场,都要遭受老艺术家的强烈抨击。而在得知侯耀文先生要收郭德纲为徒时,主流相声界的人差点挤破侯先生位于玫瑰园的别墅!做为一个草根艺人,如果是你,能有多大度呢?



郭德纲个性鲜明,快意恩仇,睚眦必报,草根出身的老郭身上江湖气十足。无论你是爱他还是恨他,但是请尊重他。尊重他的坚持与勤奋,尊重他出身草莽却不甘于平庸。伟大的事业从来不会毁于别人的嘴,只会崩溃在自己的心。您说是吗?


靖逸轩主


郭德纲和其他相声演员的关系不和谐,这是事实。主要的原因,在于郭德纲的能耐强悍。好像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而引起他们的不满。



多年前,随着小品的兴盛,相声已经处于奄奄一息。就在这个时刻。年轻的郭德纲脱颖而出。他说的段子,接地气雅俗共赏。观众们听得入迷。一场到时间本应结束。但是观众们却不走。郭德纲只有接连返场。他说“大伙愿意听,今晚就多说”。台下有人就喊“说一宿!”“说一宿,你带着被子啦?”你看,台上台下,浑如一体。观众喜欢郭德纲,郭德纲只觉的无以为报,只有好好表演来回馈观众。在北京曾返场22次,在天津更达到了创记录的24次!

在相声市场疲软的环境,郭德纲的火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还是有人喜欢听相声的!关键是要有好的相声演员。郭德纲正是这样的好演员!

试想,多几个这样的演员。岂不是对行业有好处,改变颓势,转向兴旺?

但是郭德纲表演火爆。遭到了一些人的不满。当时,某著名相声,在公开场合针对郭德纲发言:"连续返场,没有艺德"“我们都有连续说好几个钟头的能力,但我们不那样做,因为你都说完了,让下面的人上场演什么”

本来,郭德纲无意与同行闹对立。在表演中,只是说了一些观众们喜欢听的相声,观众们完全被他的魅力所吸引。迫使他连续返场。这完全是观众跟演员的亲密关系,并没有招惹任何第三方。更没有对别的演员评论半个字。

但是他们觉得,郭德纲打破了行内规矩。大家说相声,往往是十几分钟了事。而你郭德纲,一个段子,三四十分钟。还返场几个钟头,而且是免费的!这让我们以后怎么做生意?!

郭德纲对这种言论,以他的性子,当然不买他的帐。他在节目中说“因为返场,我挨了不少的骂。说我没有艺德。话说回来,大伙爱听,多说几个,也tnd反对?”此话一说,赢得掌声一片!

也不仅仅是这一个人对郭德纲不满。还有的觉得挑战了自己的权威。许多同行,好像专门在郭德纲身上找毛病。而且很好找。因为郭德纲的相声内容。不是空洞的高大上。而是说的是平民身边发生的小事。找麻烦太容易:什么只知道搞笑!什么没有教育意义!甚至上纲上线指为三俗。他们可不管行业衰落,人才青黄不接。好不容易冒出一个人才,冷嘲热讽,兴师问罪。不打压下去不罢休!


好在郭德纲,有坚韧不挠的性格,更有舌战群儒的能力!他在同行打压中冲出了一条路,创出了一片天。也带火了相声行业!


娱乐座谈会


其实郭德纲在很多时候都谈及过这个话题,为什么搞不好关系?

先阐述一个概念,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这才是朋友。再功利点的说法就是,你对我有帮助,我对你有帮助,才有资格称朋友。明白了吗?单纯的索取或单纯的奉献,都不能成为朋友。

讲明白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郭德纲了。

早期的郭德纲不配成为某些同行的朋友,试想一下,一个租住在郊区的北漂,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有时候还因为没钱交房租被房东堵在屋子里骂…,这样的人谁会跟他交朋友?

所以早期郭德纲的朋友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孙越李菁王玥波这样的学生,还一类是张文顺查文良邢文昭这样的退休老头,这两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生活压力,而且在行业来说处于边缘位置。

如果说早期的郭德纲是不配,那么现在的郭德纲是不屑。相声演员的市场空间并不大,大多数人都是遵循老套路,即先靠晚会比赛出名,再加入大型文工团体去评等级评职称,然后再用积累的名气接一些商业活动获取经济利益。在这种套路里,大家都遵循一个规则,就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工龄资历显得很重要。

但是郭德纲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不再靠晚会比赛出名,而是借助网络传播打开市场,从小剧场开始慢慢培养自己的观众,培养班社的商业市场,然后再直接靠商演获取经济利益。在这种体系里,工龄资历就显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业务能力和市场号召力。演员上位也不再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是张扬个性优胜劣汰。

两种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决定了德云社与其他同行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德云社是开拓市场,想吃好的靠自己能力去赚;其他的同行是按部就班,尽力保证大锅饭里有自己一口。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狼和狗虽然同宗,但是生存状态就决定不可能成为朋友。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这几年德云社风生水起占据了中国相声的半壁江山,德云社的商演所到之处虽然价格不菲,依然是是人山人海,一票难求,德云社的火爆这就让其他同行碗里的饭少的可怜了,同行是冤家。你抢了我的饭,我还能对你笑脸相迎?排斥诋毁打压.....能用的手段毫不吝啬,侯耀华更要清理家谱,扫郭德纲出门。
郭德纲不是天生好斗,他也想和同行搞好关系,给自己营造更加和谐的生存空间,可是曲艺圈特别是相声圈,资源少的可怜,大多是去综艺节目做嘉宾或评委、每年零星晚会演出以及客串影视中的小角色,行业利益就这些,大家都眼睁大大的盯着,突然杀出一头食量惊人的雄狮,如何不让同行心惊胆颤,人人自危。

  说实在话,郭德纲的相声让濒临悬崖的相声重获新生,他的相声从生活中贴近百姓雅俗共赏,深得人心,他把快乐和笑声融进了关怀总的心里。去年10月8日人民网报道了郭德纲去英国商演的消息,他在相声界地位得到了认可,随着郭德纲商演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得到了 广泛传播,让世界听到更多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


伯德小姐


郭德纲说过这样一句话:想给人家当狗,人家不要,活生生逼成了一条龙。这很说明问题,年轻气盛是每个年轻人都经历过的,郭也不例外。但就是有那么一些说相声的人看不起年轻的郭德纲,各种打压,各种瞧不起,各种欺负。因为,在相声界郭没有师傅撑腰,有那么一个不是名正言顺的师傅,当别人问起时,还说也是也不是。当郭有了名气后,又和郭打官司,骂郭忘恩负义。在天津号召同行断了郭的活路。在北京,由于想找个靠山,去拜李金抖,结果让李连人带物扔出了门,小剧场刚有起色,姜昆又出来指责其低级下流,号召相声界和他划清界限,这么多的同行就是不给活路,逼的郭去和他们争斗,为了活下去,郭是喝出命来挣扎。在北京电视台的大力宣传下,郭越做越大,但由于记者事件郭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这样郭的反面宣传就又多了,郭也就和同行怼的越深了,所以郭德纲在相声里经常说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但不可否认的是郭把相声做到了极致,是郭让相声又活了过来,看看现在全国有多少小剧场在表演相声,看看这些剧场养活了多少说相声的人,这些同行真的要好好的感谢郭德纲。


情缘礼仪庆典1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我也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郭德纲经常在媒体面前说其他同行的不是,好像受到了多大的委屈,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其他同行说他的坏话啊!为什么他不能和其它相声演员搞好关系呢?

说实话,我对郭德纲没意见,而且还经常看他们德云社的演出,包括岳云鹏、孙越、张云雷我都比较喜欢。如果要说真有人对郭德纲有不同意见,那就是姜昆曾经在曲协会议上提出要“反三俗”。但是“反三俗”不是应该的吗?郭德纲的相声里,确实有很多糟粕。譬如经常占于谦的便宜,喊他儿子之类,还有动不动“师猪”,既低级,又低俗,而且不好笑!



毋庸置疑,郭德纲确实相声水平很不错,能得到观众喜欢,但是道德水准,大家心目中有一杆秤。说郭德纲是一流氓一点都不过分,他经常在节目里占女孩子便宜。譬如和柳岩主持优酷的晚会,各种调戏,基本上把柳岩什么便宜都占了,几乎就差动手了!


对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好多资料。郭德纲和其它相声同行不合,主要是和姜昆,民间俗称“正统派”,姜昆确实几次提出郭德纲相声低俗,媚俗,作为曲协负责人,姜昆这样说并没有错。但是郭德纲反而好像被脚踩了尾巴,自己每天对外控诉。说实话,姜昆对郭德纲不满,我是从郭德纲嘴里了解的。

有人对姜昆批评很多,说他占据庙堂之高不拉屎,相声也没水平。早年姜昆是有不少作品的,后来水平确实一般,但是你说姜昆不能容人,我是不信的,赵本山就是姜昆挖掘和力推,才从东北出来的!


如果说说相声不需要讲道德水准,那么学术领域,翟天临论文问题同样也不重要,郭德纲就是相声界的翟天临!


第一娱记


原因一,郭德纲用三俗相声,迎合了市场经济状况下、部分追求娱乐心理观众的需求,把新中国成立后的革新相声挤出市场。

原因二,郭德纲相声拒不承认自己的三俗相声存在缺陷,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方针政策,大相径庭,脱离方向。

原因三,文艺方针历来主张,教育启发寓于文艺作品之中,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启发,也就是说,寓教于乐。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文艺作品,能流传很广、流传至今的,概莫能外也。

原因四,郭德纲三俗相声,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相声广讲究欢乐讲究笑声,不考虑寓教于乐,不考虑教育与笑声并重,雅俗共赏,所以,一直得不到政府主管部门认可,说白了,也就是说,郭德纲相声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

原因五,郭德纲三俗相声坚持不改,错误的认为,德云社生意很好,市场红火,有相当多的观众支持,自己感觉势力很大。

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狂妄自大,太不自量力。

其实,德云社一企业而已,与政府相比,一滴水而已。

原因六,单就相声而言,是一个文艺剧种,是一种文艺品种,而这是在中国,国家对每一种文艺品种,早已有方针政策,不可能太自由化,太没有底线,变成文艺市场割据自己说了算,与政府管理部门势不两立,势同水火。

原因七,文艺作品丶曲艺作品丶相声作品,如同人们生活中吃的喝的一样,要有好作用有益处,不能有不好的作用负作用。

没有好作用的肯定全是负作用的,那就是毒品致病物质,售卖毒品致病物质,就是犯罪。

相声作品也一样,只是可笑,而对观众没有好作用没有益处的相声作品,就相当于毒品丶毒草丶肿瘤。售卖有毒的相声,就是犯罪,是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