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工科技如此发达的美军坦克还使用人工装填弹药?

搜的诗乃


这里面W君说的惯性有物理学上的问题也有心理学上的问题。

从事实上说,美军其实是世界上最保守的军事力量。

虽然说现在美军装备了B-2隐形轰炸机、F-22、F-35战斗机看起来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但是美军如果到细节上本质上还是很保守的。

美军在设计M1坦克的时候恰好是美军的坦克转型期,起初在M1坦克上从本质上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由于,105mm口径的坦克炮炮弹并不大,整体重量也并不重,因此美军在定型M1坦克的时候选择了更加保守的人力装填法,而放弃掉了当时刚刚出现的自动装弹设计。


在最早的时候,M1坦克设计原型是有自己的自动装填机的。

坦克炮塔后部有两个旋转弹药架,利用这个旋转弹药架可以向坦克内自动输送弹药。但是这两个架子当时设计的并不可靠,仅仅能够作为人力的补充。因此在定型M1坦克的时候自动装填的这个选项则被坦克装填手替代了。

同时美军中还有一个声音,认为四名坦克乘员在坦克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加紧密的配合排除故障。而三名成员在坦克发生问题的时候则往往会素手无策。

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历史惯性。

美国有一款叫做M47巴顿的坦克

这是美国的最后一型五人坦克,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坦克的右前部有一个机枪口,这里相对于现代坦克来说还多了一个机枪射手的席位。

而到了M47的改版M48的时候。这个机枪坐席就被取消了。

紧接着的事情就是越南战争了,美国的坦克需要在越南的泥泞中行动。而美军发现出现问题的时候,5个人的车组可以很快的解决问题,而四个人的车组则困难重重。

但是呢专门设置一个机枪射手这件事情又是历史的倒退,因此四人坦克车组也就成了美国人心里的一个最低配置点了。

随后的M60以及M1则都是4人车。这也是一种惯性使然。


从另一方面物理上说的惯性,也的确是存在的。

美军在设计和开发自动装弹机的时候发现,之前只取出一枚炮弹,这样一枚炮弹在车内运动是不可测的,而如果用到自动装弹机的话,那么是十几枚炮弹在自动装弹机的带动下在车内运动。

大量的弹药运动过于消耗坦克的动力并且会妨碍坦克的稳定性。于是也是因为物理惯性的问题导致美军对自动装弹机并无好感。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的坦克是手动装弹,德国的豹2系列坦克也是手动装填的。

这里有人会问是不是RH-120炮不能支持自动装填呢?也不是,日本的90式坦克也是使用的RH-120炮,90式则带有自动装填机构。

只不过日本坦克的装弹机上面最多只容纳了18发炮弹。打光了18发炮弹后依旧需要手动装填。这样就给车组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还不如直接人工装填呢。


军武数据库


美军主战坦克M1A2,几乎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动装填系统。价格却一再攀升至2000多万美元,成为史上最贵坦克,没有之一。若问它没什么没有自动装填系统,答案是当时技术不成熟,设计得早,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年代,此项技术不比前苏联,权衡之一决定放弃。

后来虽有设计,但处于综合考虑,叹口气直说,这样也挺好的,装填手充当机枪手,似乎并不影响什么,4名乘员互相配合,也便于坦克维护。

军事上无要求,更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本来车就挺重的。现在的战斗全重高达70吨,在最贵的同时,也成为当今最重坦克。不想为此再没完没了的折腾。

网上的桥段,反正黑叔叔有的是力气,呵呵,与此没有关系。主要与美军作战有关,不想没完没了地再折腾坦克,现在的性能已足够,有劲不如多整合一下火力和信息力,这才是真正符合战场需求的技术。

提高发现能力,追求更坚实的防护力,这也是此款坦克越来越重的重要原因。任何装备的王道,首先在于懂得取舍,不能什么都要,坦克一样,实用正是一切。自M1问世至今,苦苦折腾了半个世纪,持续升级和重大改进一直不断,至今还没有开发下一代坦克,美军主要觉得M1A2已经足够使用,没有大规模地面战争的可能,与其把钱投在陆军坦克,还不如多搞点其它装备。


魂舞大漠


会炒菜的朋友应该知道,把菜放在锅里炒,是整件事中最容易最方便的一个环节。炒菜,最麻烦的步骤是买菜、洗菜、切菜......然后还有吃完饭的收拾桌子、洗碗。炒菜10分钟,准备仨小时。所以饭店要有专门的一群人买菜洗菜切菜,伺候大厨。

空军的飞行员就相当于厨师,他只负责开着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地勤的上百人是帮厨的,替他维护、保养飞机,加油、装弹。

但是,坦克兵就没这待遇了,他们是自己炒菜自己洗菜,还得自己收拾。

坦克自动装弹并不是什么尖端技术,更不是什么黑科技,几十年前就有了。以美国的科技水平,如果想要装弹机,随时可以设计、制造出来。中俄坦克青睐自动装弹机,欧美国家大多数还是不用,这都是对坦克使用的理解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有自动装弹机,坦克就可以节省一名成员。所以中俄的坦克里大多是3名乘员,欧美的坦克里大多是4名乘员。

美军之所以不用自动装弹机,采用4人制坦克,只要还是为了:洗菜方便。多一个人干活!

打仗这个东西和做菜还是一个道理,哎,我这境界上不去啊......炒菜10分钟,准备仨小时。部队并不是每天起早贪黑的打仗,绝大多数的时间,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做准备活动。很多人觉得能瞄准会开枪就是个兵了,实际上射击训练在兵的生涯中,只占了很小的一个时间段,二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锻炼士兵的纪律性、意志力、体能、团队配合、组织协调......

对于坦克兵来讲,他们90%以上的时间是干活而不是打仗。

90%的时间是在修坦克,让它随时保持战斗力。而坦克作为机器设备,在使用、训练的过程中,它就是不断在出故障,坦克兵就要随时修。还有保养、维护这些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其实等上战场开战,就是小事了,属于把干净切好的菜放到锅里,炒几下就出锅了。

而且咱们上面说的90%的时间是维护、修理,这指的是战争期间。在和平时间里,那就是100%的时间洗菜。

坦克兵平时擦炮管、安履带、装弹药、维护机枪,现在还有各种观瞄设备需要调试......活很多。所以欧美国家更倾向于4个人干活。中俄坦克兵是3个人干活。欧美坦克兵比中俄多出1个人干活,这是增加了25%还是33.3%的劳动力啊?我就不会算了。

总之是多1个劳动力。

欧美坦克不用自动装弹机,多出一个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平时。人多干活不累。

真正到了战场上,人力装填和装弹机就是各有千秋。整体看,人工装弹比装弹机略微可靠一些。装弹机是机器,而是机器它就有出故障的可能。装弹机出故障的概率要高于人工。

中俄坦克追求外形低矮,以减少被击中的概率。坦克本身就小一圈,然后里面又安上装弹机,这就极大的挤压了坦克内部空间,里面非常拥挤。所以中俄坦克炮弹都是:分装。炮弹和发射药是分开的两部分。把发射药和炮弹分成两部分,两截,就比较短,以方便在坦克内部装填、保存。欧美坦克本来体积就大,然后里面没有装弹机,内部相对宽敞不少,空间大,炮弹摆弄得开,所以他们用的都是:定装弹。也就是炮弹和发射药是一体的,一根大炮弹。

定装炮弹的威力要大于分装炮弹。

也就是说在同样技术水平下,欧美坦克炮弹的穿甲威力要略大于中俄坦克穿甲弹的威力。

但装弹机也有效率高,省劲的优点。不涉及到装弹手疲惫挨累的问题。少一个乘员,节省一定的空间,坦克可以做的小一点,被击中的概率自然也要少一些。欧美的坦克高大结实,被击中了,扛打。中俄坦克低矮,如果被击中,损伤会大一些,但它被击中的可能要小......

使用装弹机,少一个人。我训练出1万名坦克兵,可以开3333辆坦克,你训练出1万名坦克兵,可以开2500辆坦克。一辆坦克被摧毁,有装弹机的,损失3名士兵,没有装弹机的,损失4名士兵。

上了战场,真打,欧美4人坦克和中俄的3人坦克谈不上谁强谁弱。有没有装弹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就像咱们上面说的定装炮弹的威力大于分装炮弹一样,确实有差距,但这个差距也只是理论上的,实质上的差距很小,真打起来,还得看现场发挥。

欧美国家不用装弹机,4人坦克组,唯一可以明确的优势还是在平时干活维护这块。


锐度何老师


对于一款坦克来说,装备火炮的威力、涉诉以及精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提供持续性的快速火力,俄式坦克一般都装备了自动装弹机。然而以科学技术出名的美国军队,却没有装备这种看似高大上的自动化装备,他们选择了依靠人力来为坦克主炮装填炮弹。那么为何崇尚机械自动化的美军,在坦克装弹机方面要选择人力而不是自动装弹机呢?
首先这里有一个历史问题,那就是现在的美军和西方主战坦克基本都研发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年代的自动装载机并不可靠。出于对可靠性方面的担忧,当时的西方陆军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仍然选择使用较为可靠的人力装弹作为坦克供弹方式。而西方这么多年来,没有研发任何一款新的主战坦克,这种人力装弹的模式自然也就遗留了下来。
不过如果真的有需要的话,西方仍然可以为坦克换装新的自动装弹机。西方没有这样做,根本原因是结合了实际作战环境和自动装弹机特点做的决定。在苏联解体之后,西方陆军受到的压力极大地减少,他们几乎不可能面临大规模的陆地交战。况且西方依托空中火力来抵消敌军地面火力的战术已经相当成熟,西方并不打算利用坦克部队,来消灭对方大量的坦克部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西方国家的坦克都是以少而精为特点,瞄准的作战对象也是短促激烈的作战,而非大规模集团作战。
而自动装弹机与人力装弹相比,优点和缺陷都非常的明显,除去上文所说的可靠性的缺陷之外,自动装弹机的缺陷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相当强大的射速。而人力装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相当高的速度进行射击,强壮的黑叔叔们在短时间内装弹的速度可以达到10秒钟3发。而自动装弹机的优势同时也是人力装弹的问题,在于其火力难以持续。几十斤重的炮弹搬上几发之后,肌肉疲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长时间持续的高烈度交战中,自动装弹机会更有优势,如果是短促而激烈的短时间交战,人力装备反而更加合适。
正如上文所说,西方国家瞄准的是短促激烈的短兵相接,并非大规模陆军装甲集群之间的交战,这种情况下人力装弹对他们而言确实是更好的选择。如果美国真的想要,日本都有现场的尾舵带式自动装弹机,美国自己更是开发了一系列自动装弹机,最出名的是XM1202炮塔,提弹机把炮塔周围垂直摆放的炮弹选择90度推入炮膛中,此技术已较为成熟。因此,西方不装备自动装弹机根本不是技术限制,而是出于战术考量。

科罗廖夫


美国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现在采用的依然是人工装填弹药的方式,而俄罗斯已经采用自动装填了。M1A2的机动性、火力和防护都堪称完美,在装填这方面却使用这么老式的办法,难道美军没有考虑过这方面吗?
美军考虑过,而且是M1A2多次实战以后才考虑沿用人工装填的,
俄式自动装填机的装弹速度是6秒/发,而一名强壮的黑人士兵三秒钟就可以完成,35秒可以装填10枚炮弹完成。自动装填机省了一个人力,但是速度其实不行。

其次,M1A2具有先进的火控系统、电子系统,坦克在战场上讲究的是一发制敌,新式坦克的破甲弹基本可以打穿700-900毫米的防御装甲,而且美军的信息化程度很高,多辆坦克的联动能力和支援能力要比其他国家强的多,所以说实话一发就够了,不够那就再来一发,有几个坦克扛得住两发炮弹。


标枪防务


因为对于美军来说,现在真的没必要全面给坦克换装自动装弹系统,全面换装太麻烦了,而且还要花很多的钱,同时技术积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M1现在的作用也就是在中东打打治安战,有没有自动装弹系统的影响都不大。而且,也不要以为美国人就没有做过坦克自动装弹这方面的探索,人家在上世纪80年代的M1测试平台M1 TTB(即:M1 Abrams Tank Test Bed)中就有用到自动装弹系统,比如下图所示:

M1 TTB这个测试平台是用来探索M1后继型号的,是Block III计划中的其中一个原型机(有希望成为M1A3),从上面的结构图来看,M1 BBT上就用到了一种旋转式自动装弹机,至于为什么没有用到坦克上,因为当时坦克的自动装弹技术还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在装弹速度上与人工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在当时,也就是80年代,现在还说“黑叔叔牌人工装弹机”比自动装弹机快的可以洗洗睡了,你试试在颠簸的坦克车上不停地把几十公斤重的炮弹精准地塞进十几厘米的洞里试试?所以,在今天,人工装弹比自动装弹好这样的反智言论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除了TTB测试平台上的旋转式自动装弹系统之外,上图中的快抽系统(Fast Draw)也是美国人探索过的一种自动装弹技术,也是在M1后续项目中的一部分,然后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快抽系统跟今天老美的人工装弹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炮弹的弹头方向是朝后的,抽出来后在炮塔的下方调转方向然后在塞进炮管,然而现在老美的人工装弹也是这个套路,弹头方向朝后,抽出来后再调转方向送进炮管,所以,这种复杂化的自动装弹系统也只有老美那“独特”的脑回路才能想出来了。


除了上面说到的两种自动装弹技术之外,后面的M8 AGS装甲火炮系统、M1128 MGS机动炮车等都是美国在自动装弹领域的相关探索,因此,美国可不是完全没有自动装弹技术的积累,只是已经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又重新拿起来搞的话,需要用到的钱就不是一笔小数了,在不打算和他国进行大规模地面冲突的情况下,给M1全面换装自动装弹机根本就不现实。


哨兵ZH


美国的坦克之所以没有自动装弹机,到了现在仍需要人工装填的理由大致有两个,一是研发定型投产时间早,二是不同国情对于坦克的使用理念不用。

首先就是研发定型投产时间早,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发投产,那个年代由于自动装弹机的可靠性非常低,所以西方主流坦克基本上都保留人工装填。因为自动装弹机这套系统是非常重的,与其把有限的载重能力分给一个不那么可靠的系统,还不如将这些重量节省下来分在防护与空间上。

其实不止是美国的M1,就连德国的豹二也同样没有自动装弹机,毕竟在80~90年代,坦克车内空间过于狭窄会降低坦克乘员的整体战斗力这种论调已经很广了,所以必须要给坦克乘员扩大车内空间。

再有就是后续问题,其实M1主战坦克的确也可以加装自动装弹机,然而体重超标却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力于自身贫釉装甲和各种先进设备的加持,M1主战坦克的体重已经飙升到了70吨,一辆坦克都胖成这样还能飙车完全得力于自身的燃气轮机,可要是再继续增重的话势必会影响坦克的自持续航数,这对于需要机动能力的坦克来说可不好,毕竟二战时期的德国已经给世界坦克发展国上了一堂生动课。没有机动能力的坦克,即便火力与防护在强,那也只不过是别人口中的大肥肉而已。

最后就是发展理念的不同,在那个自动装弹机还不可靠的时代,一旦装置无法工作,那么装弹的工作就势必会落在车长的身上,而负责指挥的车长一旦分心就势必会马失前蹄,这一点俄罗斯的车臣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再加上欧美人体型人高马大,安排一名负责装填炮弹的装填手,貌似才是合理的做法。


九品侍卫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没一个问题!

美国陆军承担的作战任务有限,人工装填弹药足以应付战斗

当初,给坦克装上自动装弹机,是为了应付高强度的作战。可对于美国陆军来说,其承担的作战任务有限其实比较有限。一旦遇到厉害的对手,美国陆军就会喊人。招呼来航空兵一通狂轰滥炸。之后,美国陆军只需要尴尬的打扫战场,并吹嘘一下自己的战绩就可以了。这样的作战前度下,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装不装自动装弹机,可以说都是一样的。

如,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军强大的空中打击把敌人消灭的差不多了,偶尔遗漏一两个交给M1坦克。在这种低强度的作战中,装填手确实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美国在陆战装备研制和生产方面以是江河日下,无力研制自动装弹机

在美军内部,有一条深深的鄙视链,一等人空军、二等人海军、三等人陆军、四等人海军陆战队。这主要是由,军种间的军费分配的多寡得出来的。每年,美国的军费开支,海军和空军,都会将大头拿走,而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只能捞到点残羹剩饭。

而这种情况也导致了美国军火公司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空军和海军装备方面,这导致美国在陆战装备研制和生产方面以是江河日下。

目前,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了确保战斗力,只得大量采购外国武器。如,M777式轻型牵引榴弹炮,是英国BAE公司皇家军械分公司研制;斯特赖克装甲车是瑞士莫瓦格公司在“锯脂鲤”-3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美军M1系列主战坦克的120mm滑膛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授权生产;美国陆军新制式手枪M17型手枪,是在德国西格-绍尔P320手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款手枪。。。。。。。。

将范围缩小到坦克方面。随着美国钢铁和汽车工业的不断衰落,美国坦克工业已是昨日黄花。目前只剩下一家坦克工厂——利马陆军坦克厂。而且已经几乎不生产新坦克了,只能完成坦克的翻新、维护、升级工作。

衰败如斯的美国陆战装备军工系统,已经无力支持自动装弹机的研制工作。

不过西方国家已有成熟的自动装弹机,只要美国认为有需要,可以轻易的从外国采购来。

坦克在美国陆军中的地位降低

1991年海湾战争中“100小时打扫战场”的尴尬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78天坐冷板凳”的难堪,使美国陆军深刻认识到,其按冷战需要建造起来的陆军重型部队太重、轻型部队太轻,难以满足21世纪以地区性冲突和低强度战争为主要作战样式的地面作战。于是美国陆军下大力气组建了一直身兼统轻、重型部队之长,能独立完成机动、进攻、防御、支援等作战任务的中型部队以满足作战需要。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以“斯特赖克”装甲车为主战装备的斯特赖克旅,随即诞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坦克在美国陆军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不再是陆军主战装备的第一选项。

坦克地位的降低,再加之美国陆军的经费本就不多,这导致坦克分到的资源减少。花钱给主战坦克换装自动装弹机这事,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美国在坦克技术方面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出色,单就坦克自动装弹机来说,美国方面也是有自己的考虑。
M-1坦克最初还在使用105毫米的L7坦克炮,而不是现在的120毫米坦克炮,这个原因很简单,当时美国自己的120坦克炮还不过关,在引进德国120坦克炮以后,M-1A1才像个第三代坦克的样子。


俄国的阿玛塔也还在使用125坦克炮,这个真的是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其实真正的原因和当年的M-1一样,都是新的坦克炮还没有搞出来,只能先用现有的坦克炮凑活着。
M-1的三视图。

现在美军的主力坦克M-1系列坦克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研制的,当时苏联方面的T-64、T-72、T-80这几种坦克都已经是采用了自动装弹机,而当时西方国家的新式主战坦克还都是采用人工装填,这个主要是当时西方国家的自动装弹机技术还不过关。

西方国家的主战坦克都是使用整装炮弹,整装炮弹的长度体积特别是重量都要超过分装炮弹,特别是体积较大,对于机械的东西来说,如果是重量大需要的更结实的机构,更大功率的电机,而且在坦克内部狭窄的空间中,要把近1米长的炮弹传来传去,需要非常高效的运动机构,这个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是有着很大的技术难度的。而冷战时期,新式装备的研制时间点是要求的非常严格,对于自动装弹机这种暂时还不成熟的东西,不用就先不用了。

美国人在研制新武器的时候,非常喜欢设定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上边有什么新东西都给装上,但是这些设定指标非常高档的项目通常的下场就是下马,指标定的太高,研制方做不到,在M-1研制之前,美国刚刚停止了和西德合作的MTP-70坦克的项目,这个项目下马的原因就是指标定的太高。而刚刚吃了高指标的亏,美国人给M-1定的指标相当低调,这也就是在装弹方式这种次要问题上,能够奥体,就先凑活着吧,而且当时自动装弹机和人工装填的装填速度差距并不大。


借网上的一张图,美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是研制成功了尾舱装弹机,经过测试美军对于它的性能也是比较满意,不过过了没几天冷战就结束,给M-1换装自动装弹机也就没有了下文,不过这种自动装弹机可以作为技术储备,在下一代坦克中很有可能给用上。
美军对于M-1的改进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以及改进弹药等措施进行,对于坦克的整体布局没有什么变动。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更新速度大幅度降低,冷战时期差不多10年更新一代的盛况已成昨日黄花,现在各国的主战坦克都是在修修补补,包括俄国的T-90其实就是T-72的大改,为了和坏了名声的T-72划清界限,这才重新命名为T90,在这种情况下,用不用自动装弹机这种小事提不到议事日程上,M-1坦克首先要更新的是车载电子系统,增加热成像仪,加装数据链等数字化装备,这些是首先要考虑的。
现在M-1已经服役了40多年了,这个时候对于整体布局进行大调整的意义不大,还不如开始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M-1系列坦克现在就是下面最后一班岗而已。

美军不是装备疯子,美军对于武器装备的选择是非常理性的,能够可靠的、能正常的使用的装备美军并不会更换,而且榨干最后一滴水,对于M-1系列坦克就是属于这种。

不过,随着美军的作战目标从治安战变回大国之间,美军开始启动下一代的装甲战斗车辆的研制,由于目前提高坦克主炮威力的技术方案最靠谱的还是加大口径、加长身管这个老一套的的办法,其他的什么电磁炮拉、电热炮拉,都还是处于可以好好想一想的,但是距离大规模装备部队还是十分遥远。而随着坦克主炮口径的加大,炮弹重量也必然会随之加大,美国的下一代坦克采用自动装弹机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有痰


美军坦克还在使用人工装填弹药,是因为自动装填机没有人工装填来得靠谱,自动装填机还有可能会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一时半会就很难排除。


美军主战坦克都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标榜,美军M1A2SEP型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装备了许多的新科技,如二代热成像系统、真彩平面显示仪、车长独立热成像仪、数字化的地形图以及最新的数字化指挥、控制、通信系统,还有数字化战场系统、战场作战指挥系统。使得美军坦克成为现役综合能力最强的坦克和数字化最先进的坦克之一。

正是M1A2SEP主战坦克上的电脑仪器和电子仪器太多,万一出现故障,三人组的主战坦克根本就没有办法自我排除故障,也就丧失在战场自我救护的能力。

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填能力,没有人工装填快,自动装填系统在开完炮后,还需要自动调整到装填角度,装填好后还得调整炮塔的方位,瞄准目标时还得调整火炮的角度,人工装填的话可以一边装填一边做好瞄准的动作。也就是自动装填系统装填弹药相比人工装填效率要差一些。美国军方的坦克乘组人员装填手,个头原因,体力比较大,一分钟最高可以装填17发炮弹,而自动装填系统一分钟才8发。在紧急炮击时,人工装填手装填炮弹,差异非常明显。

美军M1A2主战坦克原本设计有TTB装填机和快抽系统,后边因为技术问题、可靠性问题以及战斗力的问题而放弃使用。美国军方最后还是青睐人工装填弹药,这样弹药装填手,还可在不需要炮击的时候,作为机枪手和无线电联络员使用。在保养主战坦克和紧急抢修方面,多一个装填手的坦克组,优势更加的明显。



美军M1A2AEP主战坦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会在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还选择使用人工装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