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訓是報效祖國、為民出力

我們的家訓是報效祖國、為民出力

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最具特色的遺產之一,家風家訓薪火相傳是每個人的希望與寄託。疫情面前,西湖區湧現了許多好家風故事,我們一起來感受下這些人間溫暖。

愛國之情比金堅

1月31日上午,留下街道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沈鈞儒侄孫女,家住留下街道橫街社區老人公寓的82歲沈梅英奶奶,從自己的退休工資中拿出1萬元捐贈給社區。在舉國為疫情奮戰的時候,她用綿薄的力量幫助祖國。據悉,她的叔父沈鈞儒,曾參加辛亥革命和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

我们的家训是报效祖国、为民出力

“我家庭家風純良,所傳世代家訓即是報效祖國、為民出力。特別國難當頭的時候,更要挺身而出、心繫國家、為人謀幸福。我82歲老了,做不了大事,只能做點微小的事情,但是感到自豪。”沈奶奶在捐贈現場跟社區工作人員說,希望能夠用這1萬元,給居民購買口罩,購買消毒液,為所在的園區清理和消殺細菌。讓每個人都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過好年。這就是她和85歲老伴的心願。

老雖老矣,但愛國之情卻比金堅。沈老,謝謝您,也祝您長壽安康!

媽媽,我已經長大,請不用著急回家

“媽媽,你放心去上班吧,我不會亂碰廚房裡的電器和煤氣灶的”7歲的小璐顯得比其他同齡人格外的懂事。或許因為爸爸是軍人、媽媽是社工,家裡還有一個兩歲的弟弟。

疫情來的突然,爸爸24小時值班保障回不了家,弟弟年前就被送回了老家,媽媽早出晚歸,家裡一整天都只有她自己。小璐的年紀似懂非懂,她說,“我雖然不知道爸爸和媽媽的工作具體在做什麼,但是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我的爸爸媽媽都很偉大,我很驕傲。我已經長大了,會照顧好自己的。”

我们的家训是报效祖国、为民出力

小璐的媽媽是翰墨香林社區的一名普通社工,接到抗擊疫情的命令後,果斷退了好不容易搶到的回家火車票,這不僅僅是一張火車票,更是老家那頭兩歲孩子的期盼。為了照顧好小璐,她每天早起把水餃或是麵條煮熟了放在保溫壺,到了晚上小璐就只能吃麵包和餅乾了。

舍小家,為大家,在抗疫的路上,就是有這麼多一位位西湖好媽媽的付出,我們堅信一定會早日取得勝利。

母子齊慰問,情繫抗疫執守人

1月30日一早,雙浦鎮東江嘴村孔彩連與她兒子趙億,帶著厚厚的棉大衣和各種點心,慰問抗擊疫情中每一個執勤點上的一線工作人員,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鼓勵,給他們送去溫暖。

我们的家训是报效祖国、为民出力

孔彩連本人在2019年被評為最美西湖人(道德模範),在這次非常時期,她依然不忘初心,擁有家國情懷,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為打贏這場疫情戰盡她全家的一份力量,此善舉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通訊員 葛照霞

我们的家训是报效祖国、为民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