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冷的遲,對來年的農業影響大嗎?

國人小強


大家好,我是天義, 專注於三農領域。馬上到2020年元旦了,目前從我老家山東這邊來看的話,相比較前幾年,今年冬天還不算太冷。但剛才收聽了天氣預報,從明晚開始,最低氣溫會下降到零下9度左右,還是會冷一段時間的。

那麼冬天冷得晚,對於來年農業影響大嗎?

我的看法是對農業會有一些影響,但相比較暖冬的情況,影響還是小一些的。


1,首先來說,冬天變冷推遲了,這樣一些隱藏在土壤下面,或者是樹幹上的一些蟲卵,病菌孢子等,會有一部分沒有被凍死。這樣次年春暖花開以後,我們種植的農作物或者果樹,發生病蟲害的現象就可能會多一些了。從農業種植的角度來看,是不太有利的,正常的冬天變化,有規律的變冷也是符合農作物冬天休養的規律。

2,其次,我們北方很多地區,像是河北,山東,河南等地,種植冬小麥的農戶比較多。這樣冬天冷的晚,一些小麥生長的就會提前比較高一些,或者是旺盛一些。對來年小麥的產量或者質量,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3,第三點的影響是產生蝴蝶效應,可能會在立春後出現倒春寒的情況,有時候也會在果樹,杏樹,櫻桃樹等開花期間, 天氣突然變得很冷了。這樣是非常不利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年就是這樣,結果家裡的櫻桃花和杏花被凍,產量少了一半還多。我們整個農村縣城,差不多出現了這樣的損失,影響還是比較明顯。

面對冬天冷得晚這種現狀,我們可以採用一些管理方法,將影響降低一些

方法一,對於果園,提前進行病蟲害的預防清理工作。比如果園裡面的果樹進行修剪,特別是一些沒有花的枝條子或者枯枝需要合理剪掉,來年春天氣溫回升以後,在沒有開花以前,噴灑一遍藍礬打打幹枝,將那些過冬生存下來的病菌消滅在萌芽當中。

方法二,對於麥地,現在可以適當的撒一些草木灰來進行除菌預防。看到小麥生長比較旺的話,施肥需要減少了,特別是氮肥磷肥的量,適當的控旺,澆水同樣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只要小麥地不幹旱,澆上一遍凍水就差不多了。

方法三,來年出了正月以後,及時的關注天氣變化,我們手機上面也有天氣預報,經常看看。特別是果樹開花前後,若是有倒春寒的苗頭,及時的通過搭建一些塑料篷布,蓋一些簡單的塑料小帳篷進行防寒的準備,提前未雨綢繆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這樣雖然無法左右天氣,但可以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完整看法和觀點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讓我們一起學習到更多的三農知識。

天義說


今年冬天冷的遲,對來年的農業影響大嗎?我個人認為冬天來的遲,農民心裡始終不踏實,農民擔心明年莊稼的收成問題。因為農民知道,冬天不冷,冷空氣推遲,到了春天再冷,莊稼在春天生長階段防凍能力是很差的,所以才會讓農民擔心。


上個週末,我有空回老家了一趟,中午一家人在飯桌上吃飯,有兩三個星期沒有坐在一起吃飯了。父親也高興,給自己倒了一倍白酒,饒有興致的喝起來,反正現在農活不多了,農閒時節,有空去田間地頭轉轉,沒空就去做點別的什麼事情。農民總是閒不住,手閒下來感覺空嘮嘮的。

飯桌上,我父親說到,今年冬天不冷,來年莊稼要遭殃啊。就在上個週末,我們當地最低氣溫是10℃,最高氣溫在17℃,這樣的溫度不像是在冬天,更像是在春天裡。的確,我們還真沒有感覺到天氣冷,至少到現在為止。



後來父親接著說,現在不冷,春天冷,春天正是油菜甦醒長禾苗的時候,到了三月份就要開始開花了,如果春天天氣冷的話,油菜花開花會推遲,油菜禾苗長的比較緩慢,過了季節之後,油菜貪青,結莢少,影響油菜的產量。這樣的情況還好些,就怕油菜開花之後出現寒冷天氣,比如下雪霜降結冰,那油菜花就會很快掉落死掉,油菜可能顆粒無收啊。父親越喝越來勁,直搖頭。我也知道父親的擔心,但是我也知道擔心也無用,畢竟天氣的事,我們控制不了,要來的我們擋不住,我們只希望來的時候不要太猛,讓農民的莊稼遭受滅頂之災。

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多月時間過年,誰知道後面的天氣會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呢?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今天27號了,在陝西的我穿著棉衣,中午的太陽讓人出汗。最高氣溫10度。而到現在,陝西這個冬天零下過度的天數屈指可數。作為一個北方人,現在的陝西一場雪都沒有下。我在廣州的同學每天氣溫一般都在16℃。今年的冬天看著更像一個暖冬。

如果冬季是暖冬的話,那麼來年春天出現倒春寒的概率就會比較大。倒春寒,主要指的是初春氣溫漸漸回升,而在春季的後期,出現的氣溫回落的現象一般伴隨著的是氣溫驟降,部分區域會有大量的降水,降水過後低氣溫的趨勢將會持續大概一週左右。更有甚者,會有冰雹天氣的發生。記得大前年時,倒春寒帶來的一場冰雹,讓甘肅無數農民在開年不久就受到了一場經濟加心理的打擊。

冰雹打掉了無數發芽果樹的芽子,就連大棚裡的農作物也受到波及,被打破的大棚上的塑料起不了保護罩加保溫的作用,讓農民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而那一年,甘肅的果子,蔬菜全部受到影響,菜市場上農作物供應缺乏。可見一個暖冬如果帶來倒春寒,對農民,對整一年的農作物市場都有很大的影響。

在冬季農作物會通過生理調節進入休眠或者半休眠的狀態,抗逆性能力比較強。春天農作物基本上都已經進入生長期,抗逆能力比較弱,此時如果遇見倒春寒,其受到的凍害程度往往比冬季嚴寒所帶來的傷害還要大。種子的萌發,植物授粉,都將在這一時期受到影響。

我們人為能做的就是提前預防,從選種開始,選擇性狀優良的品種。在播種時人為適量多施肥,增加幼苗的抗逆性。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提前做好保溫措施。也希望2020年不要出現倒春寒,農民們都有個好收成!





三小農廣播


很多人都發現了,今年的冬天冷得遲,為什麼呢?因為明年閏年,並且潤四月。對於這個事情,很多人是非常高興的,因為冬天不冷就好過冬,但對農民來說,冬天冷得遲,就會影響到來年的莊稼,很多人甚至擔心來年的收成,那麼,對來年的農業有什麼影響呢?我來分析一下吧。

蔬菜方面

如果你是種蔬菜,那麼好消息是,冬天冷得遲,天氣相對溫暖,蔬菜肯定長得快,質量也會相對好,這樣蔬菜的產量必然會增多。但壞消息是,你的蔬菜好,別人家的蔬菜也好,那麼蔬菜的價格肯定就高不了了,這樣綜合下來,基本的收入變化肯定就不大,到來年,該種玉米種玉米,該種大豆種大豆,沒有什麼影響。

小麥油菜

一般小麥油菜都是秋收以後開始種植,如果冬季冷得遲,那麼對小麥油菜的影響就很大了,為什麼呢?我來分析一下吧,一般情況下,秋收之後,種下小麥油菜,當小麥油菜長出嫩苗,天氣就冷了,小麥油菜基本就停止生長了,這樣的小麥油菜苗不僅能抗凍,而且還不怎麼怕雪壓。

但如果冬季冷得遲,小麥油菜的嫩苗就會繼續生長,直到冷起來之後才停止生長,這樣,小麥油菜的幼苗就比往年高,這就有兩個壞處了,一是長高的幼苗抗凍能力會變差,而抗雪壓能力也會變差,這樣,等到來年春天,更多的幼苗就會熬不過這個冬季,直接死亡,到來年,小麥油菜肯定會變少,收入自然會低。

綜上,今年的冬天冷得遲,對蔬菜影響是不大的,對小麥油菜影響很大。


農家小說


今年冬天冷的是晚一些,對來年的農業影響是有的,比如倒春寒,或者天冷的晚病蟲害容易過冬等。

1,首先是比較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正常的天氣規律是冬天冷春天變暖,但冷的遲的話,容易在來年3月份左右出現異常的冷空氣現象。如果碰巧出現降水的話,下雪或者出現霜凍也是有可能的,對於我們人來說體感溫度不會很明顯,但對處於花蕾期間或者準備開花的一些果樹,比如桃花,杏花或者梨花等,就會造成一些影響了。使得花期變短,有的會被凍掉,有的連樹上的枝葉也受到影響,造成後期產量變少,甚至出現絕產的問題。

2,天冷的早或者下雪降水多的話,對於地裡面的麥子或者是果樹過冬都有利,一些想過冬的小蟲卵,或者是病菌體就會被凍死,這樣來年我們種植的農作物生長就會好一些。但冬天冷的晚,就會打破了這樣的局面,所以農村裡面也有俗語說到,暖冬的時候,來年田地裡面的病蟲害發生也比較多,這是屬於不利的影響。

3,所以大家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調整農業管理,包括我們日常的種植也要做出改變,春種的時候等倒春寒過去後,在開始播種,以免給我們帶來損失。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觀點呢?歡迎一起分享交流。


知識家園


很榮幸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我來分享下

1、俗語說“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來年旱”,說的是大雪節氣如果不冷,開春後極有可能會迎來倒春寒,如果大雪節氣該寒冷的時候不寒冷,來年可能會降水很少,莊稼乾旱。

2、病蟲害、冬季氣溫高,越冬的蟲子能很好地度過冬天,不會被冷死。明年害蟲母本數量培加而帶來病蟲增多,相應地對農作物增加了病蟲危害,對防治增加難度。

3、。在北方,進入冬季之後,很多生活在田地裡的小動物都減少了活動頻率,多數躲在洞中過冬,不會對糧食、果樹造成威脅。可冬天冷的遲,這些小動物,連同莊稼裡的病蟲害也都處在一個相對活躍的階段,對莊稼和果園的危害加大。

4、減少農作物抗寒能力——因為氣溫偏高,越冬農作物會出現旺長或提前萌發,減少了原有的禦寒能力。如遇倒春寒的年份,易受凍害。冬季旺長會影響像小麥等的抗倒伏能力。對於果樹而言如果冬季偏暖,季節時令就有些提前,果樹容易提前開花發芽,在初春的季節如果提前開花發芽,一旦遇上倒春寒,那麼處於盛花期的果樹的花芽將徹底被凍壞,這就將是果樹無果,一年辛苦勞作,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付之東流了。

以上的分享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





大山後生仔


2019年真是怪,該下雨不下,該下雪不下,都說“瑞雪兆豐年”,也一直是不見蹤影。溫度相比同期,高的不是一點半點,也有人無所謂,甚至高興,冬天不冷是暖冬,好過冬唄!可對於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來說,卻都顯得憂心忡忡,擔心明年莊稼的收成。常言道:“該冷不冷,不是好年景”,村裡的老人老是這麼唸叨。那麼,今年冬天嚴寒姍姍來遲,對於靠天吃飯的老農有什麼影響?對於明春的農業生產有什麼影響?影響大嗎?

其實說起來,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下:

第一,冬天冷的遲,直到現在,好像依舊沒有進入真正的冬天,越冬作物會發生旺長的現象。作物在馬上就到冬至的時候還會發生旺長,有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不是好現象,會影響作物本身的正常生長。

二,進入冬季,天氣反常,一直未見大雪,雖然下了一場雨,依舊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冬季乾旱容易導致土壤墒情不佳,影響小麥等作物生長。

三,“該冷不冷,不是好年景”,寒冷的天氣不僅可以抑制作物的旺長,還能將蟲卵或者成蟲凍死,消滅在嚴寒裡。暖冬給越冬病蟲害提供了便利條件,明年春天的病蟲害對於莊稼的破壞力可想而知,防治病蟲害工作勢在必行,形勢很嚴峻。

第四,今冬冷的遲,明年倒春寒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到了春天,本該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倒春寒一來,全部都會發生凍害,嚴重的凍死,造成的損失不可估計。倒春寒的危害太可怕了!

冬天來臨,本就該是天氣寒冷,大雪紛飛,順應自然規律就是應該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該冷就冷,才是大自然最好的安排!馬上冬至了,希望能來一場期盼的雪,一切都往最好的方向發展,“該冷就冷,一定好年景”!

瞭解三農,關注三農


雲朵在鄉村


根據我在農村的多年經驗,以及氣象學原理,一般入冬遲,出現暖冬現象,基本都是由於大氣環流沒有形成較大的氣壓差,沒形成較強的空氣對流,沒有產生較大的風速,沒有把北方的冷空氣快速吹向南部而造成的。然而,隨著太陽黃經不但推移,太陽逐漸垂直照射回歸線,南部海洋的溫度一天天地升高,大海的蒸發作不但加劇,氣壓也逐漸變低,經過不但堆聚,就會導至北方的氣壓遠大於南方,一時大氣產生急烈的空氣對流,從而產生大的風速,把風方的冷空氣快速吹向南部,一時就形成了南部快速降溫,從而形成倒春寒。這個時候有些地方會下桃花雪,出現春後結冰等等極端反常的天氣現象。

暖凍和倒春塞對農作物的影響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直接的就是產生凍害,造成春季作物比如油菜,蠶豆、青豆,等一細列植物的凍傷。間接的影響是暖冬會造成一些越冬植物在對應的生長季節達不到相應的凍點,因為很多植都需要在一定的低溫下進行花蕾的孕育,才能促進正常的開花發芽。越冬植物如果沒有進行一定低溫期,就會造成花期異常,造成後期落果多,果重輕等不量現象,從而間接地造成減產。

另外,暖冬也會造成害蟲增多。在冬季很多植物上面的害蟲以及蟲卵會被嚴寒的低溫殺死,而出現暖冬的話。越冬植上面的蟲子和蟲卵就會很好地保存和繁殖,等到開春後就會形成蟲害。


農村h哥


今年冬天冷的遲,對來年的農業影響大嗎?

今年是暖冬氣候,不是冷得遲,而是相對往年來說,壓根就不算很冷,這樣的氣候對來年的農業,影響當然是很大的。

氣象學上把冬天一般分為冷冬、暖冬和正常氣候3種形態,而今年的冬天,早在10月初,氣象學家就已經指出必然是一個暖冬天氣。暖冬天氣對農業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下面我就談談這方面的相關知識點。



一、什麼是暖冬天氣?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一場大雪可能讓無所事事的人覺得冬天太冷而心生抱怨,但是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一場大雪猶如天降甘霖,預示著來年的農業必將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日子。可是今年的冬季已經確定了是一個暖冬天氣,來年農業的走向如何就難以說得清楚了。

暖冬天氣是冬季氣象狀態分類裡的其中一種,指的是某地當年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比該地30年來的正常冬季(當年12月份開始到次年2月份結束)平均氣溫要高出0.5℃左右的氣候狀況。

近些年來,人們對於某些專家在農業和氣象方面的很多判斷總是會吐槽不斷,還戲稱專家為“磚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個別專家調研不夠、打胡亂說,影響了專家的權威。不過對今年冬天的暖冬氣候判斷,目前的現實已經證明了,專家的判斷還是很正確的,看來專家也並不是都是“吃素”的喲!

二、暖冬天氣對來年農業生產有什麼影響?

冬季的暖冬氣候,很顯然並不是一種正常的天氣,既然不是正常的天氣,那必然就會對來年的農業生產產生相應的影響。在我們農村有一句諺語叫做“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不寒來年旱”,就非常通俗的指出了一個溫暖的冬季可能會給來年的農業帶來多大的危害。

那麼暖冬天氣對於農業生產具體會產生那些影響呢?

1、病蟲害會安全過冬。正常的冬季或者是一場大雪,能夠將地裡的很多病蟲害和蟲卵統統凍死,這相當於就是農業生產上的清道夫,為開春點播的土地進行了一次對病蟲害的剿滅行動。

可是由於冬季出現了暖冬氣候,天氣不寒冷,溫度較高,很多病蟲害就能安全過冬,一些病蟲害也會藉機產卵,潛伏在土地裡,春天到來就開始繁衍生息、禍害莊稼,導致莊稼病蟲害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損失。

2、暖冬天氣可能還會帶來乾旱。冬季的雨水本來也就不多,生態的平衡靠的是降雪來保障。可是在暖冬天氣裡,降雪自然也就少,蒸發到大氣層的水份也就不多,生態的平衡可能就無法保持平衡。

其直接的後果就是來年的天氣,局部地區降水量偏少,形成乾旱;而局部地區降水量偏多,帶來水澇。乾旱和水澇都對莊稼生長極為不利,恐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3、極易出現冬天不冷、春天凍手的“倒春寒”氣候。由於冬天氣候暖和,一些越冬作物抗寒能力降低,到了春天,本來是萬物復甦、蓄勢生長的時候,卻出現了寒冷的天氣,就會導致作物被凍死或生長緩慢,造成減產或絕收。



三、怎樣應對暖冬天氣對農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然了,暖冬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也有好的一面,但是由於這並不是一種正常的氣候,所以總體上看來,其影響還是弊大於利的。我們應該早做準備,積極進行應對,才能使不利的影響降到最低:

1、積極開展冬修水利、清淤補漏。冬天基本都是農閒時候,按過去的做法,各地一般都會在冬季組織勞力對當地的溝渠、堰塘等進行清淤補漏,這些工作在近年來已經很少做了。

鑑於今年的暖冬氣候,我認為還是應該恢復過去的傳統做法,政府出資、農民出力,共同把山塘水庫及溝渠維護好,便於春天干旱時較好的發揮灌溉作用。

2、儘可能做好農田、山塘的蓄水。暖冬可能會讓部分地區在未來的天氣出現乾旱,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就開始做好保水工作,要讓每一塊越冬農田、每一個山塘水庫都蓄滿水,以保證來年有水灌溉。

3、春天土地要挖好各種排水溝。為了預防可能的水澇天氣,各土壤均應提前挖好各種排水溝,能夠及時排除土地裡多餘的雨水,不讓莊稼出現爛根現象。

4、殺蟲除卵,消滅病蟲,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暖冬天氣必然會讓各種病蟲在土地裡大量生存和產卵,我們必須要提前採取預防措施,通過噴灑相應的殺蟲劑,來有效殺滅病蟲和蟲卵,不讓其有繁衍生息的機會和土壤,努力消除病蟲害的發生。

5、追肥促生,增強農作物的抗寒能力。暖冬必將會導致“倒春寒”的發生,我們應該及時給農作物施足肥料,讓莊稼吸收到足夠的養分,一是可以快速生長;二是提高其抗寒能力。有效抵禦“倒春寒”的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冬季的暖冬天氣不是一種正常的氣候,它對來年的農業生產可能會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也會使“倒春寒”的發生成為必然。所以我們應該早做打算、積極應對,採取上述各種措施,將暖冬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保證農作物在來年的天氣下能夠健康的生長成熟!

暖冬對農業的影響,大家還有新的補充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灑脫農人


今年的冬天並不是冷冬,而是暖冬,並且今年冬季的降水要比往年少很多,那麼幹旱的暖冬對農業有哪些影響呢?

影響一,越冬作物會繼續生長。我們這裡主要最主要的農作物便是冬小麥,每年的十月份正是冬小麥的種植的時間,冬小麥有很強的耐寒性,即便是到了數九寒冬,依然不會影響到小麥生長。小麥在進入冬天后,植株內的養分為向根部輸送,根部養分充分積累,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小麥才有足夠的養分返青、旺盛生長。小麥植株內的養分要想向根部輸送,只有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如果到了冬季氣溫依然很高,那麼小麥並不會進入休眠期,而是繼續旺盛生長,這樣生長的小麥很容易出現植株細弱、分櫱能力差、易倒伏等情況。暖冬除了會使冬小麥繼續生長以外,還會使越冬的油菜提早抽薹開花。

影響二,容易發生病蟲害。眾所周知,很多威脅農作物生長的害蟲和病菌到了冬天便會潛伏在土壤中越冬,如果當年的冬季特別暖和,降雪還特別少,那麼這些潛伏在土壤中的害蟲便會安然無恙的過完整個冬天,並且會在第二年春季天氣變暖後開始啃食農作物,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相反如果當年的冬季很冷,降雪次數也很多,那麼潛伏在地下的害蟲便會被凍死,農作物沒有了害蟲和病菌的影響,收成肯定也會有所增高。

影響三,農作物易發生旱災。冬季的降水雖然比其他三個季節少很多,但是冬季天氣寒冷,土壤中的水分蒸發也比其他三個季節小了很多,再加上很多農作物在休眠期依然會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所以如果冬季天氣暖和,降水還特別的少,那麼便會影響到農作物在休眠期對水分的需求,到了第二年春季農作物開始返青時,還會因為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少影響農作物旺盛生長。

影響四,容易引起倒春寒。經過農民的仔細觀察,往往在暖冬時,出現倒春寒的幾率要比正常年份多了很多。倒春寒多發生在氣溫回暖的4-5月份,此時農作物發芽開花,但是受到暖冬的影響,農作物在發芽開花後的長勢並不是很旺盛,如果此時在突然出現倒春寒,很有可能會發生農作物凍害,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