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昨日迎來立春節氣

春天穿破漫長的寒冬

裹挾著生命萌動的氣息踏步而來

這個冬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牽動全國人民的心

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然而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我們相信

城市的美麗與繁華將重現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1月30日

武侯區文明辦發起了

《致全區志願服務工作者的倡議書》

希望區內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團結凝聚起來

統一行動聽指揮

科學專業做服務

為堅決遏制疫情傳播擴散

奪取疫情防控鬥爭勝利貢獻更大力量

同時

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理解和支持

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的愛心善意

倡議書發出後

轄區內87個社區

各志願服務組織

廣大志願者

迅速投身到防控疫情一線

不言放棄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青少年志願者


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送祝福

醫生、鐵路警察、防暴警察、快遞員、社區工作者、超市收銀員、機場地勤……1月30日,成都市奮鬥在一線的上百位工作者,收到了來自成都青少年志願者的微信、短信祝福。


“成都青少年志願者在行動”公益項目由成都故事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發起,旨在鼓勵中小學生志願者參與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活動。“故事人公益”由一群媽媽團發起,最早是武侯區西南民大旁的小巷子裡的繪本媽媽故事會,以家長帶領孩子的形式參與公益活動,從2011年至今,已經成為從武侯區到成都市乃至四川省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志願服務團隊。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一群孩子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向戰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溫暖了武侯、溫暖了成都。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志願服務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外籍志願者加入社區防控一線


葛燕希,是桐梓林社區的防疫志願者,她來自英國,英文名叫Daisy,來到中國已經很多年,普通話非常流利,作為一名“成都媳婦”,除了她的丈夫,平時已很少有人再喊她“黛西”。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她和丈夫都在杭州工作,這次春節回到成都來過年,“待在家裡也沒有事情可做,這樣的志願服務很有意義。”葛燕希說,她的丈夫非常支持她參與這項工作。


從1月28日開始,葛燕希和另外兩名志願者一組,開始走訪桐梓林社區的各個小區,這是一支特別的志願者隊伍,他們都能流利地使用至少一門外語,他們之中有大部分人還是“老外”,而這支隊伍要走訪的對象也主要是居住在成都的外籍人士。來自英國的葛燕希就是其中一名隊員。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在葛燕希的小組裡,還有住在武侯新城的毛豔和來自斯里蘭卡的小夥子沙浪,他們素不相識卻在桐梓林社區結成了志願者隊伍。兩天時間裡,他們走訪了100餘個外籍人士家庭。


為什麼願意做社區防疫志願者?葛燕希說自己也經歷過入戶調查,作為一名外國人,如果不會說中文,來訪者也不會外語的話,溝通特別麻煩,很容易造成誤會。她覺得自己可以幫助外籍人士更好地瞭解成都的防疫措施,讓入戶排查工作更有效率。“成都是我的婆家,參與這項工作也是我這個成都媳婦應盡的責任。”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武侯區火車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區面積0.6平方公里,有常住外籍人士4300餘名,呈現出外籍人士多、交流溝通難等特點,風險係數高,防控任務重。


截止目前,來自美國、英國、孟加拉等國和國內精通英語的77名中外籍志願者,走訪小區院落19個,應摸排272戶、366人,現摸排120戶、283人,發放張貼溫馨通告和宣傳資料1000餘份,極大地提高了摸排登記質效。


抗擊疫情,需要凝聚共識。中外志願者們紛紛表示,希望並願意在這個特殊時期儘自己一份力量,在疫情面前不退縮、不畏懼,外籍人士也堅信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中國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


宣傳疫情防控 順口溜傳唱社區


居民們,聽我說

謹防感染新病毒

新肺炎,要傳染

一旦接觸慘慘慘

少出門,不亂竄

戴口罩,勤洗手

免得病毒跟你走

多鍛鍊,多通風

一日三餐在家中

不請客,不擺酒

今年不吃明年有

外地人,要配合

自我隔離都快樂

不信謠,不傳謠

打胡亂說憋憋遭

………………


2月2日起,隨著紅喇叭宣傳團進小區、到院落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這段順口溜在武侯區紅牌樓街道太平社區流傳開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董思明,是“贊花兒”老黨員工作室——紅喇叭宣傳團團長。他曾是紅牌樓街道安監站站長,退休後,為充分發揮社區離休老幹部、老黨員作用,組建了“董安全宣傳團”,與招募的宣傳志願者一起,發揮自己長期從事安全生產工作豐富的經驗優勢、專業優勢,向社區企業、商家、居民、務工人員,宣講普及安全生產知識,指導社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和安全事故預防。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在疫情發生前,董老師全家在老家,僅他一人留在成都,堅守在社區,為春節前安全檢查、監管預防貢獻自己的力量。疫情發生後,剛剛團聚了沒兩天的他從老家趕回社區,自創了一條朗朗上口的疫情防控居家順口溜,併到街面、小區院落、農貿市場等地實施宣講。


“50”後老黨員志願隊 義務入戶排查

大年初一,本該是闔家團聚的日子,因為突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本該熱鬧喜慶的日子變得和往年不一樣。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急需挨家挨戶登記排查,社區此時的人手明顯不夠,七道堰社區書記陳懿不得不在微信群裡發佈了急求志願者支援的消息,本以為大年初一,又是入戶登記的辛苦活,肯定回應的人寥寥無幾。哪想到才十幾分鍾,社區的7名老黨員就自發來到了社區報道。


董子萬、甘立喜、帥安棟、張世平等7名老黨員,都是社區退休的“50後”,自發組成了一支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的“黨員先鋒志願者服務隊”志願上崗,開始了兩天的入戶排查工作。他們跟著社區工作人員,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半,一樓爬到六樓,入戶排查了4棟500來戶居民。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他們年紀大了,怕身體吃不消啊,但還是跟著我們爬上爬下的。”社區網格員王姐擔心地說道,社區工作人員心疼他們,請他們回去休息,他們不願意:“我們是老黨員,就是要帶頭走在最前線!”但社區綜合考慮工作強度和兩位老人年齡、身體等情況後,極力說服了他們留在社區開始電話排查工作。


“我們身為共產黨員,能做一點貢獻是一點。”老黨員張世平說著,轉頭又開始打起了電話。“他們每天每人大概能打30戶居民的電話,雖然不算多,但詢問得十分認真詳細。”社區工作人員看在眼裡。從初三開始到今天,他們一共打了近1500通電話。


對抗疫情,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奮不顧身戰鬥在一線,毫無怨言,“因為我們是黨員嘛。”簡單的一句話中包含了黨員不忘的“初心”和為群眾服務的“使命”。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社區工作者


社區大姐“管得寬” 義務排查居民超兩千人

在簇橋街道的龍井桂苑小區,你要問誰叫莊昭清,可能很少人知道,但只要一提起“管得寬”,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為啥她的名氣在這裡如此大?“就因為她管得寬唄!”社區群眾都這樣子評價她:“這個黨員硬是資格喲!”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莊昭清,是武侯區簇橋街道百錦社區一名網格員,今年大年三十開始,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擴散,莊昭清放棄休假,帶領“管得寬義務巡邏隊”成員參與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做好消毒,帶好口罩!”“你家有湖北返鄉人員嗎?””不要出門,少去人多的地方”從除夕開始,這幾句話成了這幾天莊昭清掛在嘴邊的“每日三問”。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在入戶排查中,“管得寬”也會遇到自己管不到的事情。大年初三,莊昭清帶領巡邏隊成員在轄區龍井桂苑小區入戶排查時,遇到一名剛搬來不久的租住戶,不認識社區工作人員,更不認識莊昭清,遂拒絕其入戶排查。“你們又不是社區民警,有什麼資格入戶查我的身份證?你們硬是管得寬喲!”


面對小區租住戶的言辭拒絕,莊昭清仍然不放棄,發揮“管得寬“精神,“他越是不准我們入戶,我就越覺得他有問題。”隨後莊昭清撥通了社區民警電話,經過民警上門排查,該名租住戶表示自己才從雲南坐火車旅遊回來,瞭解到情況後,莊昭清和民警告知了當下疫情的嚴峻形勢,並要求其在家自行隔離觀察。


在莊昭清“管得寬”帶領下,“管得寬義務巡邏隊”的6名網格員共完成轄區900餘戶居民摸排,排查居民超過兩千人。“有他們這一群‘管得寬’的嚴密防護,我們感覺住在這裡很安全!”小區住戶李大爺一面說,一面向莊昭清豎起了大拇指。


她還沒出產假 卻每天步數上萬


譚敏,是武侯區楠欣社區社區黨委副書記。


疫情發生以來,大家都停止了戶外活動,以往為每天微信步數最多的朋友點讚的習慣也變成了為最少的朋友點贊,而譚敏卻是她朋友圈裡的另類,每天的步數排名都遙遙領先。實際上她還在休產假,當社區啟動應急方案召集所有工作人員開展基層排查和防疫宣傳的時候,便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工作崗位。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楠欣社區工作人員李文想起那天依然感慨萬千,她本來已經回到老家過年,在接到通知後立即趕回來,剛走進辦公室就看見了譚敏,她下意識地勸說譚敏回家照顧孩子,心裡卻感到一股暖流湧動。


楠欣社區設立了28個登記點覆蓋轄區27個院落,社區兩委成員按照網格分片負責,她的網格內有4個院落722戶居民。在登記點位上,譚敏和院落門衛仔細確認記錄信息。春節假期即將結束,做好返蓉復工人員的排查和防疫宣傳是當前社區最重要的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春節期間很多居民都回老家了,所以第二階段對返城人員的排查非常重要,數據統計越詳細對疫情防控越有幫助。”


“分網格是為了提升效率,不是撇清責任,防控疫情,作為黨員更應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普通居民,只要有需要,我們都有義務提供幫助!”說到這裡,譚敏講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面對疫情,想到孩子,心裡會害怕,但是在家裡休息會更加不安。


“我是社區工作人員,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個時期只有回到工作崗位上和同事們一起戰鬥,心裡才踏實,看到居民們團結一致,更有信心!”


奔走防控一線 他是居民健康守護神

何芋杉,是簇橋街道新城社區第二網格負責人,作為一名黨員,何芋杉同志深知防疫一線工作的風險,出於對家人的愛,他將最疼愛的兒子與深愛的妻子送到丈人家中,便立即投入工作崗位,深入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何芋杉同志表示,“面對疫情,我們沒有選擇,因為我們是黨員,不講條件,必須上。”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在第一階段防控工作中,7個院落,516戶,加上望錦西街自建房區域1610間出租房,何芋杉白天一層一層的爬樓、一戶一戶門的敲門,逐一走訪、登記信息,排查重點人員,晚上就對白天採集的數據進行梳理、錄入電腦、建立臺賬。每天工作結束都不早於晚上10點,盒飯、泡麵成為工作必備。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轄區共排查出有湖北接觸史的重點人員11人,重點關注人員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生活面臨諸多不便。重點人員情緒奔潰,他立馬化身知心大哥哥,安慰、疏導,為文字傳遞社區的支持和關愛;重點人員家中沒有菜了,他立馬到附近的農貿市場為他們購置幾天的蔬菜,為他們送上門;重點人員想要出門,他立即向他們宣傳相關的政策,苦口婆心地勸解;當重點人員身體出現異常時,他及時與衛生部門聯繫,協調資源幫助其進行檢測,時刻聯繫瞭解情況,一顆心懸著直到檢測結果顯示正常才放下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阿姨,把口罩帶起,做好防護”、“麻將就收起來了,最近克服一下,不要聚集在一起”、“房子裡面的人,不要關到起打麻將,都散了,都散了,不要聚集在一起”,作為一個90後的小夥,他熱情投入工作,手裡或拿著小喇叭或拉著音箱走街串巷,播放防護知識,遇到不戴口罩、路邊集中打麻將、麻將館關起門來營業等行為的及時進行勸導,提升居民防護意識,形成良好的群眾自我防護基礎。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黨員志願者


隔離觀察不孤單 鄰里關愛暖人心

羅松全,是簇橋街道新城社區的一名志願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簇橋街道新城社區望錦東街151號長壽苑二區的一棟居民樓裡,羅松全主動幫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自行隔離在家的鄰居買菜,給這個從武漢回蓉家庭加油鼓勁。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該戶人家夫妻兩人中有一人從武漢打工回來,今年1月19日回到成都家中。“你要買什麼蔬菜或生活用品,我幫你買,放你家門口自取。”他主動提出和對方互加微信,做到隨時聯繫,及時溝通,主動關心鄰居生活所需,並做好情緒疏導。由於防控物資緊張,他還把自己家裡的水銀溫度計送給鄰居方便隨時測量體溫。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羅松全說道,“善待他人即善待自己。同住一個小區裡,在保證自我防護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只有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才會安心配合隔離觀察,否則會傷害到更多的人,這也是我作為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無情,鄰里有情,讓我們共御病毒,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她在防控一線過了一個特別的生日

“彭姐生日快樂!快,許個願!吹蠟燭!”“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玉林東區社區黨員志願者裡年齡最大的彭玉,在防控一線度過了52歲生日。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在社區的帶領下,黨員志願者、院落志願者、社區網格員、門衛物業聯合從臘月二十九開始,就堅守在防疫第一線。發放疫情宣傳單,科普疫情防疫知識,加強社區內人員排查,做好武漢返蓉人員的日常生活助理,這樣忙碌而細緻的工作,從年前一直持續到了年後。


“我們以前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大家都聯合起來,多在社區裡面活動活動,大家溝通感情,建造和諧的社區氛圍!而現在,就跟過去相反了,勸導大家儘量減少出門、多在家。”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我們社區裡的老人多,一開始,很多老人不理解,年紀大了沒人嘮嗑總覺得孤獨,在院子裡熱熱鬧鬧才有人氣兒。“可是宣傳多了,大家也都很理解支持我們了。”


“阿姨啊,最近儘量不要出門,現在外面抗擊疫情呢,咱們年紀也比較大了,萬一生病了問題就嚴重了,您要是覺得孤獨啊,就跟我打電話,我陪您,咱們就在電話裡嘮嗑,您就不要出門了啊!”


一聲聲一遍遍,把老人們一個個勸回家。彭姐的臉上才露出了輕鬆的笑容。“不出門不出門,聽你們的話,你們做的這麼好,我們也在家裡待著不給你們添麻煩啦!你們也要注意安全啊!”


“還有沒有什麼需要的?家裡的米啊面啊都不缺吧?缺了就跟我們說,給你們送過來,你們就不要出門了!”這是一戶武漢返蓉居家觀察的家庭,彭姐也承擔了居家觀察家庭生活助理的工作,送米送面,送年貨送蔬菜,保證他們在居家觀察期間的正常生活。即使是居家觀察,也能夠體會到社區對他們的關心和溫暖。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醫護志願者


放棄休假 他們義務去發熱門診當志願者

他們是退休醫生,他們是普通市民……在武侯區人民醫院的大廳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近段時間以來,醫院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自大年初二開始,一群經過專業培訓的普通市民“勇敢”上崗,不要報酬,不懼疫情,守在武侯區人民醫院的門口,預檢分診、科普宣傳、導診分流,為疫情防貢獻自己的力量。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曹志強是一名IT工作者,如果不是因為此次疫情,他應該是回老家簡陽和父母家人一起過年。1月28日晚上,他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則武侯區人民醫院招募志願者的信息,熱衷於志願服務的他第一時間聯繫了招募方。


1月29日早上9點,他準時出現在武侯區人民醫院門口。“首先我們要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和防護服……”經過專業的培訓,他和另外幾名志願者被分成兩班,輪流在發熱門診“上崗”。“請問你是哪裡人?你有哪些症狀?”上崗第一天,曹志強就手持紅外線溫度計,守在醫院大廳發熱門診處,對前來就醫的病人“分流”。


連續志願服務一週以來,曹志強感觸最深的就是醫護人員的不易,為了節約資源,他們都儘量不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防護服、手套、口罩這些資源緊張,大家都不想浪費資源”曹志強這樣表示。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退休醫生張迎是這支隊伍中唯一擁有醫學背景的志願者,穿上防護服那一刻,彷彿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去年剛剛從西南民族大學校醫室退休的她,原本以為可以輕鬆過個年,沒想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來得如此迅猛。“哎,醫院現在肯定又是人滿為患……”多年工作經驗告訴她。於是第一時間她與武侯區人民醫院取得聯繫,申請去發熱門診一線做一名導診志願者。


她也是最早上崗的志願者,大年初二她來到這裡“上班”,每天在發熱門診為居民測量體溫、導診引流,穿上防護服就是半天。“不辛苦,我就是愛瞎折騰……”說到這些天的工作,張迎笑稱道。“因為大家不瞭解,所以才有恐慌的情緒,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瞭解所以我不害怕,只要做好了防護措施就不會有問題的。”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前來就診的市民因為身體不適,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由此顯得焦慮。“不要太擔心了,你最近是否接觸了疫區人員?或者是去過疫區?”張迎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耐心地為市民講解,同時還為前來就診的市民科普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緩解大家的焦慮情緒。


回到家後,她會和兒子聊起志願服務的事情,2月2日兒子也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志願服務隊伍。“只有參與進來才會有體驗,所以他去我很支持,大家在經歷中共同成長,希望這次大家可以面對疫情共渡難關……”張迎這樣表示。


生命的逆行者 爭當健康“守門人”

疫情防控在即,武侯區各區屬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自2020年1月25日起全力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控制疫情的輸入、傳播和蔓延做出自己的貢獻!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她們主動請戰,在凜冽的寒風中默默奉獻,不辭辛苦地堅守在交通檢疫站點對途經此處的車輛和人員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篩查,避免延遲診治,延誤病情,徹底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防止疫情傳播。口罩遮住了這群白衣天使們的面龐,但她們堅實的身影卻給人以溫暖和安心,她們是排查疫情最前沿的屏障。


同時,為大力做好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綜合防控,有效遏制疫情的擴散和蔓延。武侯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深入到轄區各居委會為工作人員、物業人員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專題培訓。切實增強了社區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意識,落實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傳播。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預檢分診、轉診、科普、消殺、訪視、聯動…… 都是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工作者在做的工作!自1月24日大年三十開始,武侯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上門對轄區居民及轄區湖北返蓉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向其發放居家隔離人員應知應會單、心理疏導服務指南等資料以及告知居家隔離重要性,最大程度落實防控措施。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2月1日凌晨, 武侯區疾控工作人員開始對新冠病毒進行核酸初篩,從檢測到得出結果需要8小時,實驗人員需身穿各種防護設備4小時。武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的丁睿、黃誼在經過日以繼夜的奮戰後,臉部被防護口罩壓出深深的印記。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文藝志願者


譜下詩歌 為武漢加油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心,這場疫情裡,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感動著我們,每個人無不心繫武漢、心繫湖北,密切關注防控疫情阻擊戰的進展。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武侯區文藝志願者當下為困境中的武漢譜下了一曲詩歌,大家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用文藝凝聚力量,讓詩歌傳遞真情,以藝術的力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風雨過後又是晴天

銀蓮


又是一聲危難關頭的呼喚

又是一次生死不離的救援

大江大湖大武漢,我來了

千萬個我剪短長髮穿上防護衣

千萬個我告別妻子兒女

在請戰書上蓋下大紅手印

用熱血護佑生命

用生命護佑平安


我聽見長江兩岸沉重地喘息

我聽見兄弟姐妹絕望地哭泣

我看見一個老人眼神如此溫暖

我看見白衣逆行者腳步如此堅定

封城封路封不住血濃於水

隔山隔水隔不斷愛心湧泉

分分秒秒從死神手裡搶人

危難之中有大愛陪伴

風雨過後又是晴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定格武侯志願者戰疫的溫暖瞬間

春天來了

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萬物復甦

生命萌發

一切終將過去

我們終能等到繁花盛開

等到城市人流湧動

等到大家說一句

走,吃火鍋去!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