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社保缴费才能多受益?

卫薇儿


楼主您好,如何进行社保交费才能够受益。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社保交费,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获得一份基本养老金的待遇,那么这个养老金待遇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靠什么来影响呢?就是我们的累积缴费。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拥有一个足够长的累计缴费年限,才能够让自己今后获得一个足够高的养老金待遇。

反之,如果说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比较少,那么往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也就是比较低的,所以说最大程度上让自己拥有一个较长的缴费年限,是我们选择参保社保的一个主要因素。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个最长的缴费年限呢?首先我们就要在较年轻的岁数和年龄,建立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比方说你20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和40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账户,那么至少要相差20年的一个累计缴费年限。

所以说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自己拥有一个足够长的累计缴费年限,其次尽量不要出现中断的缴费年限,因为只有年限保证一个连续不断的交费,才能够让自己的缴费年限获得一个最大化,那么这样的话等到将来才能够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社保小达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仁者见仁,仁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切从实际从发,适合自己的就是收益比较多的。已经有很多对比式的回答,那么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吧。

第一,缴费时间长的可按60%来缴纳。

目前我们的社保除了单位缴费需要缴纳五险以外,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其实只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为养老保险解决的是养老问题,医疗保险解决的是就医的问题,这两大问题也是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民生问题。目标明确后,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来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我们都知道20多岁的人,对养老医疗保险不怎么感冒,总认为自己年轻,养老还早,年轻身体好,对于养老和医疗的问题不着急,以后再说,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养老保险是越早规划越有益。从养老金的角度来分析,基础养老金是和缴费年限挂钩的,每满一年给予0.8%,缴费时间越长,所占社平工资的年限就越高。对于缴费时间比较早的人,可按缴费基数的最低档来缴纳,比如当年的缴费基数为5000元,我们可以按照60%来缴纳,实际上缴费基数就变成了3000元,这样我们每月缴纳养老保险只需缴纳600元,一年7200元,这笔钱是每月完全可节约出来的;从医疗保险来说,很多地方要求男性缴满30年,女性缴满25年,即使我们从30岁开始缴纳,男性到60岁时刚好缴满规定的缴费年限。

第二,缴费时间短的,按照百分之百来缴纳比较划算。

养老保险如果按照100%来缴纳,按照投入比来计算,是比较划算的。我们同样按照5000元来作为缴费基数,按照100%来缴纳,那么每月缴费1000元,计入个人账户的为每月400元,从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比按照60%来缴纳的每年增加0.2%。如果缴满15年,累计可增加3%,可以弥补缴费时间短的不足,既可以增加基础养老金,也可以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第三,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人,可以选择按300%来缴纳。

按照300%来缴纳的人员,缴费标准属于养老保险缴纳的最高标准,封顶也就是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00%。按照300%来缴纳的人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5000元来作为缴费基数的话,那么每年可得社平工资中的基础工资为2%,比缴纳60%的人多了1.2%,比按照100%缴纳的人多了1%。剩下可比因素主要看缴费年限了,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看,按照300%来缴纳,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为1200元,15年为216000元,假如60岁办理退休,每月为1554元,这还没有计算利息收入,如果计算进去,每月超过1600元是没有问题的,基础养老金每年3000元左右,总计为5600元以上,为什么会是以上呢,因为15年后的社平工资,不会是5000元,有可能是8000元或是一万元,都是有可能的。如果缴费年限更长,那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是比较高的。

综上所述,如何进行社保缴纳才能多受益,还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可以按照缴费时间长、缴费比例低的方式,用缴费年限长来化解缴费金额低的不足,相反缴费时间短的人,可按照缴费金额高来化解缴费时间短的不足。总体一句话还是“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高,收益就会越多。”


帮兄爱唱歌


记得在2000以前,公司给多数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时,都要苦口婆心地去做工作,宣讲缴纳社会保险的益处。而劳动者大多不愿意,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有个人承担部分,缴完社保费用后个人每月到手的工资少了。

现在社保意识确实提高了,都有了缴纳社保的意识,求职工作时,社会保险缴纳情况成为必问的一项了。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缴纳社会保险才能受益更多呢?

在职职工

对在职职工而言,如果用人单位遵守法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那么劳动者是无法选择的,也就是无所谓怎么才能更受益,遵章行事即可。

按照上年度月均工资为本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逐月缴纳社保费用。对于年度内新入职的人员,一般会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或第一个全月工资为基数缴费。

用人单位按相应的比例承担五类险种的费用,劳动者按相应的比例承担其中的三类险种的费用。

我们常常听说五险一或三险一金,其实是一个意思,说五险是站在单位角度,说三险是站在劳动者角度。

五险是指单位要承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劳动者个人要承担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用,工伤与生育保险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一金指住房公积金,与本文无关,就不提了。

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与在职职工不同,所缴费用全额由个负担,而且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可以自由选择,所以,确实可以自行斟酌如何缴费的问题。

其实前面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用全额由个人负担这句话并不严密。

有两个原因:一是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费用国家承担了一部分。举个例子说,社会保险中有养老保险一项,对在职职工而言,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单位承担16%,两者合计是24%;而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缴费时,承担的是缴费基数的20%,相比在职职工少了4%,这部分费用是由国家补贴了的。二是很多城市有4050(4555)社保补贴,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象北京地区享受补贴的人员,个人承担的比在职职工都要少些。

我们还是回到主题吧,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社保更划算呢?

对绝大多数省份而言,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城镇职社会保险只能交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个别省市有特殊要求,如北京,灵活就业人员还需交失业保险)

对医疗保险而言,我们更多的希望是有一份医疗保障。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住院期间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与缴费基数无关,只要缴费了,就可以享受相关政策。缴够了年限,退休后即可以终生不用缴费了(大额医疗还是要交的,一年不超过百元)。从中可以看出,医疗保险按最低标准缴费是划算的。

当然,一些地区,对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会划分成几档,其中的多数地区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有个人账户的问题,影响不大,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个人账户的钱多数是个人缴费的部分。对于极少城市,不同档位的待遇会有一点差异,如深圳。

对于养老保险而言,怎样才能更划算,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说。如果单纯地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按下限缴纳,时间越长越划算。而如果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只要寿命够长,按上限缴费更划算。

<strong>缴纳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我们知道,除了可以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以外,城市无业人员、农村人员可以缴纳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其中的医疗保险均为定额,无所谓划算的问题,缴一年保一年。

而其中的养老险,个人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按当地最高标准缴费最划算。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居保中的养老险,达到60岁时享受的待遇由两块组成,一块是基础养老金,这是由政府规定的定额,差异主要在于个人养老金账户上。这一部分是缴的越高,补贴的越多。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最高标准为一年9000元以外,多数地区一年仅为1000元左右,平均每月不到百元,为了以后的生活,还是多缴一些吧,你说呢?


老王观职场


《劳动法》规定职工和用人单位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费。

强制缴纳社保是不可以选择的,包括缴费基数应当是职工上年度的月均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

不过,《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可以选择性的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从缴费基数到选择缴费的种类,灵活就业人员具有灵活性。2019年5月国家关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综合实施方案中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从60%~300%的缴费基数之间任选一个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高缴费基数和低缴费基数哪一个更划算呢?

目前,全国多数地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比例是20%,我们以此比例推算。

假设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只有5000元,60%的缴费基数是3000元,300%的缴费基数是15,000元,让我们进行一年期缴费的比较。

养老保险缴费的钱数:60%基数缴费是3000元×20%×12个月,一年总共需要7200元。

300%基数缴费是15,000元×20%×12个月,一年总共需要36,000元。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待遇一般就叫做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主要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两种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全国统一,如下图: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经推算,按照3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按照60%基数缴费,一年仅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按照60%基数缴费,每月进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40元,一年2880元。按照300%基数缴费进入个人账户,钱数是14,400元。

如果等到20年后退休,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了三倍,达到2万元。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差额就是240元一年。

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每年按照7%的记账利率进行记账,20年会增长2.87倍。60%基数缴费,60岁退休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每月80元,而300%基数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每月400元。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按照7%的记账利率计算?从2016年开始记账利率有国家统一公布,近三年来的平均值是8.31%,7.12%和8.29%,取7%是保守值。

缴费基数不同造成的养老金待遇差距每月是560元。

如果将省下的钱用于理财呢?目前我们理财利率每年不过4%左右,少部分能达到4.27%。按照4.5%计算,省下的28,800元,20年后本息余额会达到69,460元。大约是124个月养老金的差距。

如果养老金没有领取完就去世,个人账户的余额就会返还,由于缺少了统筹账户部分当然不划算。但是如果领取完了,国家会使用统筹养老金垫付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大家的退休待遇不变。

目前来看,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6.7岁,而我们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3岁(2012年人社部发布的数据)。对于绝大多数人明显是划算的。

所以,缴费基数越高,不出意外的情况下,退休待遇才越划算。就是这个“意外”,打消了很多人按照高缴费基数缴费的积极性。不过,缴纳养老保险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负担能力水平,一样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20%,否则会影响生活水平的。


暖心人社


在职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后要获得最大收益是劳动者的合法权宜,企业应公平地给每个职工足额百分之百缴费。

1、按应发最大固定工资总额缴费,这样缴费基数最高。企业缴费百分之二十参加统筹,个人缴费百分之八进入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能最大化。

2、按缴费基数百分之百缴费。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合理的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现在有不少企业只给工人按最低的百分之六十缴费,侵害了职工的合理权宜。

3、缴费年限最大化。目前男职工法定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养老金越高,工龄长一倍退休金基本上接近多一倍。

4、你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地区(全国各地以省、直辖市划分)社评工资越高,那么你退休时的养老金就越高。因为你的退休金计算公式为:((当地社评工资+你的缴费工资)/2)•工龄年限)+个人账户额/账户缴费月数系数。9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还有一个过度性养老金。

所以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企业效益好的话有企业年金,退休时还能多得。一般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百分之四,单位百分之八,退休后合计百分之十二都给个人按月领取。


用户1635649558


楼主你好,如何进行社保缴费才能够多受益?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要自己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就必须保证我们的累计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比较高。那么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也要比较高,这样的话才可以让自己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就是自己所退休的城市,如果自己所退休的城市所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比较高的话,那么实际上自己所能够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也是会有所提高的,因为这个社会平均工资,也是决定自己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重要条件。

所以说我们在参保养老保险交费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中断的交费,保证自己有一个连续不断的交费,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是一个最大化的情况,那么这样最终就可以享受到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