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宴席尤其是農村宴席時,有沒有令你印象比較深,至今還非常懷念的菜?

在下只吃肉


小時候有幸,父母好幾個村裡的好友。每年過年的殺豬宴是一定要請我們去吃飯的。那時候小孩子又特別好奇,我就一直努力去觀察豬是怎麼殺的,菜是怎麼做的,包括做香腸、做血旺、做酥肉、油炸肉,煉油,哈哈,最開心的就是灶上忙碌著的婆婆們會用油炸或者一塊小酥肉來打發我們這些饞嘴的小孩,感覺那是真的香啊。

大概小時候能吃到肉的機會比較少吧,印象深刻的幾道菜全是肉菜,雖然有點不好意思(暴露了愛吃肉的性格),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酸菜炒肉

這道菜不像家裡通常做的,是炒肉末或者炒肉絲。我們這邊過年上席面的酸菜炒肉是炒肉片。多選瘦肉,切成大薄片,鍋裡放幹辣椒、蒜末爆香,倒入肉片快速翻炒,肉片變色捲起時再倒入酸菜,翻炒後加調料即可裝盤起鍋。這種酸菜也是農家的老酸菜,柔韌彈牙,味道很酸。但是經過油炒,只覺得很有味,拌飯吃特別下飯。

酥肉

農村席面上的酥肉,不是現在市場裡攤子上賣的那類。攤子上賣的那種一般多用肥肉,切片比較薄,炸的比較脆,造型呈捲曲狀。那種我們叫做香酥,會用來做米線帽子。農村坐席時的酥肉,塊比較大,用的是五花肉,炸出來以後不是一片片的,而是一塊塊的,總之吃起來很過癮。頭天吃不完,第二天還可以搭配蔬菜煮湯,煮過的酥肉由香酥的口感變得柔軟,吃起來又是另外一種感覺。我們那時候都恨不得守著灶臺,炸好的酥肉就算燙手也要乘熱吃一塊。

香腸

我可以很嘚瑟的說自己很小就會做香腸了麼?真的是在一次次殺豬宴的間隙裡學會的。小孩子幫不了大人太多忙,但是偏偏很想表現,很想幫忙。於是就學會了做香腸。按我們的方言,應該叫做“串香腸”。大人把豬大腸洗乾淨,稍微晾乾,選好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小塊,用鹽、花椒粉、八角粉、辣椒麵等作料拌好,醃一晚上。第二天一旦我們強烈要求要幫忙,就把裝了肉塊和腸子的盆端出來,給我們一人一個小工具(鐵皮做的,圍成筒狀),把這個小鐵皮筒套在大腸口,就能很方便的把肉塊往大腸裡塞了。

一邊塞肉塊,一邊還要用手往下擀,把肉塊擀到腸衣的底部,對我們來說,這個過程就像一個好玩的遊戲,我們還會互相幫助,把肉塊在腸衣裡擀上擀下。大人們也不用擔心,只要過段時間來看看,幫我們把串好的部分用力擀得更緊實一些,然後用線幫忙扎一下。串好的香腸,就那樣一條條的掛起來,風乾以後就可以吃了。現在認真回想起來,怪不得那時候的香腸好吃,全是肉,連澱粉都不加,更不用說和現在一樣還要加其他各種食材了。

席面上的香腸一般都是新鮮香腸。吃完酒席,主人家還會很大方的切塊肉,拿根香腸讓我們帶回去。帶回去的香腸一般也主要是給我吃。為了避免上火,媽媽不一定炒,而是切下一段,在蒸飯的時候放在米飯上,到時候就把蒸軟的香腸和米飯一起盛到我的碗裡,我可以咬一口香腸,下一口飯,那滋味真心美得很。

關於我懷念的農村宴席

小時候的農村宴席,除了飯菜真材實料,都是自家產出,味道純正而令人覺得非常好吃之外。還代表了一個小孩子童年的情懷,在好奇的世界裡,還有很多好吃的肉肉和美食。我每次去參加這種宴席,都會比在家裡吃的更多些。


以上就是關於小時候對農村宴席有什麼印象深刻,值得懷念的菜的回答。如果覺得喜歡我的回答,就請給我點贊並關注我吧。我是一個整天研究怎麼吃的頭條號和悟空答主,有很多好吃的要和你分享。


食言素語


在筆者的記憶裡,七十年代我們這裡山村物質都很缺,那時候在鄉鎮只有合作社,買鹽要糧票,買布要布證。根本就沒有小賣部之類的店。吃的只有農家裡自己種的菜跟養的雞鴨魚這類。所以結婚、嫁女等方面做宴食的時候,幾乎都是圍繞自己種的菜跟自己養的下廚做菜式,那個時候宴食中的菜品也不多,(只有:紅燒豬肉、釀豆腐、清燉雞鴨、白切雞鴨、炸魚塊跟一些小炒的青菜)很多延續到現在都還很普通,常常可以吃到,也就沒有那麼懷念。在我印象中,至今留戀的有三個菜,幾乎都會失傳了,很難吃到了!

第一:蛋菇(我們這裡叫蛋卷)

在我們農村,做蛋菇是把豬小腸洗淨刮乾淨,把打散的雞蛋液灌進去,然後用鍋燒水煮熟,等腸子裡的雞蛋熟了之後拿出來過涼水,最後把腸子切段,配入肉湯吃。也可以配上自制的調料淋上面吃。(蛋菇的做法很有技巧的,筆者在我媽指導下試過幾次才成功。)

現在我們這裡做宴食都是在酒店裡了,是沒有這個菜的。

第二:蒸肉圓 (聽名字很普通,但質料有異)

<strong>雖然現在豬肉圓、牛肉圓等什麼圓都有,但我留戀的蒸肉圓是完全不同的,特別的清香滑口。

聽我媽說,做這個肉圓全程是不接觸鐵器東西,肉選用豬的前肋肉,用木棍棰爛,然後按比例和上野生葛粉跟糯米粉。然後揉成圓的,鋪在竹子做的篩上或者蕉葉之類的葉子上面,大火蒸出來。

這是我媽做的,現在野生葛粉很少。加上平時很少人殺土豬,所以不是常常可以做來吃

第三:懵懂蛋炒雞雜

現在很少很少這道菜了,因為蛋是殺雞的時候還沒有生出來的。

以上三道菜有幾個吃過的。


山農大叔


我家是重慶市璧山區的。

小時候很喜歡去吃酒席,因為我爺爺會去幫廚或者掌廚,我爺爺年輕時候的手藝真的很好。所以我免不了會去提前偷吃,哈哈。

以前都是提前一天準備第二天中午的酒席,所以他們會把食材在前天晚上準備得差不多。這時候我就喜歡去吃炸好的酥肉。這個酥肉第二天會做成兩種菜,一種是外面裹層糖衣,當飯前甜點,第二種就是會拿去做酥肉湯。

還有就是燒白,夾沙肉。燒白我喜歡吃裡面的鹹菜,夾沙肉喜歡吃裡面的餡兒。

粉蒸肉裡面有土豆或者紅薯或者芋頭,好像都吃過,不過最好吃的還是紅薯蒸的粉蒸肉。

還有一種黃金糕,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吃,不過好像這是廣東這邊的甜點,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那邊也有,就是覺得好好吃哦。







包包寶寶抱抱w


記得小時候農村人一年到頭都吃不幾回肉的,只要誰家辦酒席了,那是小孩子最高興的事,不但熱鬧還可以吃好吃的,(一般辦酒席請的是老師傅做菜很好吃的)那要是一桌子坐上幾個孩子那是沒辦法吃飯的,那時的小孩就跟土匪似的,簡直是用搶的,只要菜一上桌就光盤了。那打仗似的吃飯至今難忘!





深山老林養土雞


這個問題,又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小時候吃宴席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已經很遙遠了。模模糊糊地有些記不清了。

那時候,誰家有事,首先是借桌子,板凳,椅子。甚至是鍋碗瓢盆都是借來的。桌子是八仙桌,椅子是太師椅,板凳是雙人坐的長板凳,現在很少看到這些玩意了。

來賓分輩分大小,也分年齡大小。上座兩把太師椅,永遠是給有名望有輩份的貴客準備的。左右兩邊板凳上各坐兩個地位稍次的客人。下邊有時只放一隻凳子,是為主人或代替主人作陪的。

宴席的菜根據家庭狀況分幾種套餐。我記得好像有八八席,八六席,十全席等。

八八席即八碟八碗。那時候不像現在,菜是根據季節而定的。這個季節出產什麼菜,就以這幾種菜為主。但豬肉、豆腐、粉條子、海帶,是必不可少的。

聽老人講,解放前,有錢的地主家擺席是少不了牛肉、猴頭、魷魚、燕窩的,但是我記得的時候就沒有了,那是因為窮,誰家都一樣,誰也不笑話誰。

給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盼望的兩道菜,當然是燒肉和肘子了。實際上,這兩種菜的作法基本相同。

廚師首先將豬肉用黃醬塗抹好,放到鍋裡油炸,撈出。燒肉切作薄薄的片狀,而肘子切作方塊狀。尤其是肘子尤見廚師的功力。一塊方肉中間各橫豎兩刀切成小方塊,肉透皮連,是不能完全切下來的。然後,將片狀的燒肉與塊狀的燒肉加上各種調料,擺放在定碗裡上籠屜蒸好。上席時,再反扣在大碗中,燒肉由海帶墊底,肘子由塊狀的山藥蛋作陪。交上燒好的湯汁,就可以上席了。

那時候,人很純厚。每碗九塊肉,七個人每人一塊,剩下的兩塊是給上座的長輩吃的。如果別人搶著吃了,當場沒有人說什麼,但背後會有人議論:“那人沒教養,象個野種。”

大概,我要講的就是這些了。話還很多,但再講就離題很遠了。謝謝閱讀!


草田張


我自己是89年,江蘇北部小縣城的。印象裡小時候經常出去吃宴席,那個時候農村還都是請師傅回來燒,或者小區樓下搭棚子。

我們那邊攀比比較嚴重,記得以前說衡量宴席辦的好不好就看他家有沒有甲魚,所以白果甲魚湯幾乎每場都有,算是我們那邊的一道特色菜。

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等最後幾道甜湯,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熱甜湯有藕粉圓、葡萄乾糖水、蜜棗、桂圓糖水,冷湯就是喜多多或者一些水果罐頭。小孩子一般坐不住,吃完幾道菜就滿場飛了,但是這幾道菜一上就都歸位了。雖然這些東西到處有,但是一桌小孩分著吃,真的特別開心,很多場景到現在也是回味無窮。

本來想說說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或者幾道菜的,回憶起來,發現幾乎每道菜都記得,有的上菜順序都還記得,估計以前親戚都住的不遠,好多家都請的一樣的廚子,菜單都差不多。

雖然現在吃的越來越貴,越來越精緻,飯店也越來越高級,但是能記得甚至懷念的場景真的不多。以前吃完宴席親朋好友還一起聊天或者打打麻將什麼的,現在吃完了都立馬散了,各回各家了。



在下只吃肉


筆者今年21週歲,小時候和大人們一起吃過不少的宴席,有農村的宴席,也有城裡酒店的宴席,要說印象最深的當屬一道叫做“海雜拌”的菜和一道叫做“geng湯”,湯食。這兩道菜也是我們這個地區農村宴席最有代表性的兩道菜。分別是我父親家鄉的菜,和我母親家鄉的菜,圖為筆者週歲生日錄像的截圖,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清晰度並不是很高,但也代表了那個年代家鄉的宴席。

迴歸正題,我們首先來講講海雜拌這道菜,由於父親的家鄉靠海,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家鄉人獨創的一道美食,並取名為海雜拌。海雜拌是由:魚肉、魷魚、扇貝、蟹足棒、海參等材料製作而成,大體上是這樣做的:首先將魚肉去骨,再挑出魚肉中的刺,裹上面糊,用油炸製表面酥脆。扇貝也是,裹上面糊微炸。魷魚切成花刀,用開水燙一下,魷魚會卷在一起,我們稱之為魷魚花。之後放上調料調成湯汁,最後勾芡將所有材料倒入鍋中翻拌,燉一會,出鍋裝盤。最愛吃菜裡的魚肉,魚肉外酥裡嫩,咬一口,魚肉的湯汁混合著調料的香味,魷魚花裹著湯汁非常有嚼勁,吃一口真的是滿口留香。

再說說geng湯:geng湯是我母親家鄉宴席上必有的一道前菜,在正菜上桌前會一人上一碗geng湯,濃濃的稠稠的,冬天喝到胃裡即溫暖,又頂餓,夏天即發汗又解暑。geng湯是由花甲、雞蛋、紫菜、等製作而成,具體怎麼做的筆者不太清楚,在印象中只記得每人一碗,不夠再盛,喝的慢的再去就沒有了。

記憶中的童年,農村宴席是最大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吃八碗”其實,農村的宴席吃的並沒有多麼多麼的好,但是卻最具家鄉特色,時過境遷,吃過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宴席,而令我難以忘懷的就只有“海雜拌”和“geng湯”這兩道菜了。

座標:遼寧省市大連長興島。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老虎屯鎮磊子山村。





小小試客


有啊!記得小時候大人出去吃宴席,一般不會帶小孩。

那時候,糧食最為稀缺,豬肉就不用說了。相對那時牛、羊肉買的人很少,價格也更低,但很少賣,又上不了席面。

大人座席時,先準備一張芭蕉葉,吃飯喝酒時,把每人一片的寇肉和各種帶肉的幹盤(當然是每人一片)輪到自己時夾來放在芭蕉葉裡包著拿回家,再分給自己的幾個子女吃。

唉!還是改革開放好。自從改革開放後,再也沒有這種"包雜包″的有趣事了。


高樓避愁


第一個我們在大別山腳下的農村裡面有一種菜叫做年糕。

這個年糕的吃法和很多地方的吃法還不一樣。正因為他這個不一樣,所以導致了我印象中間至今還念念不忘那個菜搬到眼前,搬到桌子上的那份場景。

我現在就隆重的跟你分享一下這道年糕。剛接到年糕,從蒸籠裡面拿出來的時候。這個端菜的人哈,要拿一雙手套這趟手套,因為溫度高,那個晚上溫度非常高,出籠裡面的東西,蒸籠裡面蒸年糕了,一層疊一層的,一般要跌到最高可以得到18層18層的年糕,相互交錯的疊在這個碗的上面。就像是一座寶塔。

就是寶塔上面熱氣騰騰。這個寶塔的內部裡面呢,就是一些菜和一些地瓜在裡面把這個寶塔的肚子裡面可以撐著這個寶塔的外面一圈呢,就是用年糕疊加圍而成的一座18層的寶塔出來啊,其實在我們很多小孩子喜歡熱氣騰騰,這道菜真是託塔李天王來了這個菜非常的美妙。但是現在農村存在這樣做的手工藝者太少了,大家都變成了能夠便於快速化流水化生產的東西,現在都已經不見了這種打法,也沒有人願意來做這種打法的年糕了,所以這種年糕只能停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和腦海中間。

二道菜,即使我們可能很多人都看見過的打餈粑。打餈粑它不僅僅是個體力活,還是個耐力活兒,用現在的話說,還要你久,還有你力氣大。

當把一一蒸籠的那個糯米倒入到這個打餈粑的這個使石鍋裡面。三個年輕人輪流上陣,三個年輕人一人拿一把木棍在裡面,把這個糯米要把他捅碎,慢慢捅慢慢捅,最後的那個糯米飯就變成了糯米糯米麵團,慢慢的鞣花裡面需要很大的力氣啊,我們小朋友當時是愛好玩想過來弄兩下,沒想到弄兩下之後就就弄不動了,弄不動了,但是農村的那些農民伯伯中壯年的這些,他們哈力氣很大,而且能很持久的把一個詞兒裡面的每一家每戶的這個餈粑都給他打好。但是現在這個東西已經慢慢被一個叫打餈粑的機器所取代,現在也沒有了那種樂趣,現在也沒有人願意來做這個體力活了,這是在我這個印象中間最最印象最深刻的兩個菜啊,現在已經沒有了。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小時候在徐州農村吃大席,丸子湯時最常見的菜。那時候生活條件普遍不好,婚喪嫁娶大都用丸子湯來招待親朋好友。廚師們會炸出藕丸子、蘿蔔丸子、大米丸子、山藥丸子等,家庭條件好些的會炸魚丸子和肉丸子……吃大席時,各種丸子湯一碗接著一碗,鄉親們圍坐一起邊吃邊聊,津津有味。如今,農村人辦喜憂事也大都去酒店包席了,不過大夥兒一起吃宴席時仍會時不時提起那些丸子湯,丸子湯已深深植根於這些人的記憶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