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歷史上有哪些農作物的引進引起了巨大震動?

丨楠澤


中外歷史上有哪些農作物的引進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今天,我們來舉三個例子:

第一,農業革命的發生

農業革命的發生本身就是亞歐大陸上的農作物從原產地傳播開來的結果,農業革命的發生使得人類不必到處逐水草而居,能夠聚集在城市生活,同時,也有了更多的剩餘糧食,可以讓更多的人脫離農業生產,從事科學、文化、教育等事業,因此,人類文明就是建立在農業革命的基礎之上。

當今世界有三大糧食作物,分別是小麥、玉米和水稻,小麥最早是在兩河流域被馴化的,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知道,大約在1.06萬年前,今天土耳其的南部一帶出現了最早的人工培育的小麥,大約在5000年前,小麥傳播到了中國、印度、西歐等地。

(法國油畫《拾穗者》展示的是農婦們在麥田裡拾麥穗)

水稻的原產地在亞洲的季風氣候區,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水稻具體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被馴化的,但是,我國的長江流域肯定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區域之一,水稻在亞洲季風氣候區被培育成功以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小麥、水稻、牛、馬、羊是農業革命誕生的必備條件,正因為亞歐大陸與北非出現了農業革命,所以,四大文明古國都分佈在這個區域,農業革命的發生,使得亞歐大陸的文明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遙遙領先於美洲大陸、澳大利亞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對於歐洲、西亞、北非來說,水稻是引進來的作物,對於中國、印度、日本來說,小麥則是引進來的作物。

第二,占城稻的引進

中國在北宋以前,人口都未曾突破1億,漢朝的人口峰值在6000萬左右,唐朝的人口峰值在8000萬左右,北宋時期,中國的人口一度突破了1.2億,這與占城稻的引進有關,占城稻是一種高產、早熟、耐旱的稻種,於北宋初年由占城傳入我國,占城稻推廣開來以後,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由於占城稻是一種早熟的稻種,所以,自此以後,我國南方地區的水稻,一年可以種植兩季,這在無形之中提供了農業產量,農業產量一提高,社會經濟就繁榮了,人口數量也增加了,北宋社會經濟的繁榮與占城稻的引進有著一定的關係。

(我國南方地區在同一塊田裡的早稻與中稻)

第三,玉米、馬鈴薯、番薯等美洲高產作物在全球的推廣

玉米、馬鈴薯、番薯的原產地都在美洲,新航路開闢以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玉米、馬鈴薯、番薯是高產農作物,耐貧瘠,不受海拔垂直度的影響,約在明朝中後期傳入我國,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嘉慶年間得到推廣,美洲高產作物的引進,對於我國人口的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明朝的人口峰值是2億,而到了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國的人口一度突破至4.3億。

(玉米)

美洲高產作物對歐洲人口的增長也起到了推動作用,19世紀是歐洲人口大規模增長的時期,這一時期,正好也是土豆(馬鈴薯)在歐洲大規模得到種植的時期,與此同時,馬鈴薯的種植還對愛爾蘭和美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世紀的時候,馬鈴薯已經成為了歐洲重要的糧食作物了,馬鈴薯在美洲種植的時候,印第安人故意在同一塊地裡種植不同種類的馬鈴薯,以防止病蟲害的傳播而導致絕收,但是,馬鈴薯傳播到歐洲以後,歐洲人為了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只種植品種最高產的那種馬鈴薯,於是,就導致了整個歐洲馬鈴薯的品種比較單一,1845年至1848年,歐洲的馬鈴薯受到了一種名為“晚疫病”的瘟疫的襲擊,導致了歐洲的馬鈴薯種植業大為受損,愛爾蘭的馬鈴薯種植業受災最嚴重,甚至發生了一場饑荒,整個愛爾蘭至少有100萬人死於飢餓,還有200多萬人移民到其他國家,其中有150萬人移民到了美國,這對美國的歷史產生了一些影響。


騰飛說史


提起震動,那肯定莫過於明朝因為沒有大範圍推廣南美三大農作物的滅亡了,清朝因大範圍推廣而免於滅國了。本文詳細說明這個。其他部分在此段略談。其次就是占城稻的引入,使得我國農作物有了一大品種。再次、胡椒的引入和經濟作物如菸草、胡蘿蔔、葡萄等的引入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當然,葡萄、胡蘿蔔到底是源自哪些地方還沒有確屬,但從目前來說不易歸於西域傳入,畢竟西域是中國領土。因此,最完整的解釋是“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的農作物和農產品。”

第一:南美三大農作物沒有在晚明獲得大範圍推廣,使得明朝因為糧食危機導致滅亡。

這裡的大範圍推廣是指全國範圍內,而不是單指某個縣、某個市、某個地區。從國外引入的農作物,最為著名的當屬明末引入、清朝被廣泛推廣的玉米、紅(白)薯、馬鈴薯(土豆)了。另外,還有宋朝時引入的占城稻。這四種農作物對於當時國內因為人口增長導致的糧食增長問題起到了很大的補充作用。

例如,明朝的敗亡很大程度上源於糧食不夠用。但中國傳統的農作物抗旱抗澇能力相對於玉米、紅薯、馬鈴薯就差些,更重要的是產量低。由此,明末高達兩億人(具體人口有多種說法)在自然災害下沒有糧食吃。三大南美引入的糧食沒有獲得廣泛種植就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到了乾隆時期,中國人口再次達到兩億多,自然災害也相對嚴重,但就是因為三大糧食作物的大範圍推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廣泛種植,才使得那時的中國人有了基本的溫飽——既沒有吃飽,又不會被餓死。在這種狀態下,清朝才得以繼續存活。

第二:南美三大農作物為何沒有被推廣

明朝之所以沒有推廣,其主因是目前提到的三大農作物都是萬曆時期才引入。但是,萬曆時期的朝政混亂、吏治腐敗等,使其官方沒有推廣三大農作物的時間。而且,農作物種植是有慣性的,即使在現在,新的農作物品種推廣,也是得有政府大力推廣、農民摸索、試驗後,才會被廣泛種植。所以,封建社會農作物推廣太難了。


坐古談今


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來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穀物”帶回歐洲後,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紀中葉,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紀80年代在黃金海岸和達荷美之間的地區得到廣泛種植,17世紀末18世紀初傳入南歐地區。16世紀中葉玉米傳入中國,清嘉慶年間大面積種植,到鴉片戰爭前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引種而居雜糧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進與大面積種植,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

——摘編自《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文史經典碎讀


中國古代的農作物是由自己培植開始的,包括原始社會的粟、水稻、蔬菜、麻,商朝有黍、稷、麥、稻、桑、麻;西漢時提到西域傳人的作物品種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羅卜等;唐宋明代則有從國外引進的作物:如唐朝從波斯引入胡椒、波斯棗等,宋朝從越南引入的占城稻,明朝則大量引入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菸草等。

中國古代農作物品種,最初多為糧食作物,後來農副產品增多;最後很多是經濟作物,反映了農本經濟向商品經濟逐漸過渡的趨勢;此外,農作物種植的推廣有南北交流的趨勢,其中到北宋時,北方的粟麥黍豆從淮北傳到江南和兩廣、南方的占城稻也從福建傳到江浙和淮河一帶。


萬清軒居士


辣椒-->川菜

玉米-->棒子麵

葡萄-->夜光杯


宸言舊事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了一種蔬菜,即我們現在喜歡食用的黃瓜。黃瓜被張騫帶到中原的時候叫胡瓜,石勒是胡人,建立北方最強大的後趙後,討厭別人稱羯人為胡人,還下詔誰說話寫文章帶“胡”的都砍腦袋,即使瓜叫胡瓜也不行,於是胡瓜改名為黃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