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快速診斷試劑等應急攻關項目啟動

北京市科委:快速診斷試劑等應急攻關項目啟動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科技人員正在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科委主任許強介紹,市科委會同發改委等七部門制定出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技攻關10條舉措,並在快速診斷試劑、藥物篩選等方面先期啟動了首批5個應急攻關項目,第二批項目同步已啟動公開徵集,目前已收到申報41項。

據許強介紹,疫情發生後,市科委第一時間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技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組建了包括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以及科技企業等方面權威專家在內的科技防治專家組。推動“政、醫、研、產”上下游銜接,在生物樣本提供、轉運以及應急審批等方面,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並積極爭取申報綠色通道,同時主動協調疫情防控相關新產品的上下游配套企業,及時復工供貨。在快速診斷試劑、藥物篩選等方面先期啟動了首批5個應急攻關項目,第二批項目同步已啟動公開徵集,目前已收到申報41項,市科委將通過簡化項目組織、評審等相關程序,加快支持創新主體科研攻關。

在臨床診斷領域,本市支持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合作開發了病毒核酸類檢測關鍵技術,首批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臨床診斷。推動企業與軍事醫學研究院五所、國家疾控中心等機構合作,正在加快開發免疫法等快速診斷產品;推動相關企業完成了病毒抗原關鍵蛋白和相關特異性抗體,為下一步藥物和試劑開發提供關鍵核心原料。在加快潛在藥物篩選和新藥研發方面,支持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與清華大學一同對外免費開放藥物研發平臺和數據資源,共享科研數據與信息,目前已收到70多家科研單位、企業和研究人員提交的合作申請;集中科研力量,藉助人工智能等手段,通過對已知文獻、資料進行大數據挖掘,與中國醫科院病原所等合作開展“老藥新用”篩選,為製藥企業提供有潛力的藥物靶點。同時,支持多家北京企業加緊開展抗體、疫苗等藥物研發。

針對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場所人員密度高、流動性大等特點,市科委組織人工智能與紅外熱成像領域科技企業聯合攻關,研製高通量、高效率智能體溫檢測與分析系統,並協調應用場景加快試用,目前各類設備應用、試用累計裝機超過350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