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火眼”實驗室正式啟動試運行,破解疫情困局中起到這個作用

2月5日下午,在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高效部署、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快速響應落實下,每日可檢測萬人份樣本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正式啟動試運行。

武漢“火眼”實驗室正式啟動試運行,破解疫情困局中起到這個作用

“火眼”實驗室由武漢市政府、東湖高新區、中交二航局、上海諾瑞實驗室、華大基因聯合共建。其中,東湖高新區提供場地,華大基因主導設計及運營,中交二航局主導施工,上海諾瑞提供大量實驗室裝備。實驗室佔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破解疫情困局,要把精準檢測與診斷提到與臨床搶救同等重要的位置。“火眼”實驗室將為疑似病例檢測、高危人群排查提供精準的科學判斷。

據悉,從2月5日下午工程完成交接儀式,一直到2月6日凌晨,“火眼”實驗室連夜進行試運行。

延伸閱讀:

“方艙醫院”連夜建成,為何是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之舉?

武漢首批新建的三所“方艙醫院”2月5日已基本建成。在疫情的關鍵時期,建設“方艙醫院”被認為是關鍵之舉,可以有效緩解武漢醫療資源緊張,解決輕症患者的收治難題。

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問題

目前武漢已在該市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和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分別建設三所“方艙醫院”,設置4300張床位,用於收治輕症患者。後續,武漢還將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武漢體育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多處開建“方艙醫院”,初步預計增加床位上萬個。

據介紹,“方艙醫院”是軍隊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目前在各種應急救治中也有廣泛使用。其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劉正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方艙醫院”主要收治核酸檢測為陽性、但症狀不明顯的輕症病人,此舉可大大緩解武漢醫療資源緊張的難題。截至2月4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6678例,其中武漢市8351例。當前武漢市“一床難求”,“方艙醫院”的建設可大量收治輕症確診病例。

作為醫療場所,“方艙醫院”可起到集中收治、隔離的效果,患者能得到基本醫療照顧。記者注意到,各“方艙醫院”內部大多用隔板分隔出多個護理單元,每個護理單元含30至50張床不等,數個單元之間設置門診、護士站,配備移動CT等醫療設備,可對入治患者進行觀察治療。

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為例,該醫院注重對醫護人員的保護,其設計標準和火神山醫院保持一致。“出、入分別是兩條獨立通道,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離開隔離區的通道,嚴格執行了消毒殺菌、脫掉防護隔離、淋浴的動線流程,盡最大努力保護醫療人員安全。”該項目設計負責人李黎在接受採訪時說。

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方艙醫院”有三個突出的優勢:一是能在很短時間內,以最小的成本,解決大量輕症患者的收治問題;二是場所在極短時間,甚至24小時內就可以改建,疫情結束後也可以低成本恢復;三是有望以高速度、低成本、高效益的做法,取得控制傳染源、救治患者的兩大目標。

解決輕症患者收治難題

由於醫療資源緊張、床位不足等問題,目前大量確診的輕症患者在家隔離,這對武漢疫情防控來說是一大隱患。如果大量輕症患者居家或疑似病人在社區遊動,將加速疫情的擴散,此外在醫院床位緊缺的情況下,這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收治,病情有可能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險。

啟用大空間、多床位“方艙醫院”,大量收治輕症病患,可有效解決這一難題。

“把核酸檢測的量提上去,提高檢測率、確診率;把所有的確診輕症患者統一集中收治隔離,以免造成更大範圍的擴散,這是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兩大關鍵問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病毒的社會傳播和擴散問題,目前家族式聚集發病形勢很嚴峻,迅速把確診的輕症病人都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社會隔離,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至關重要。

相比隔離密閉的小病房空間,“方艙醫院”不僅可以收治大量患者,其開放式的病房還可以大幅提高看護效率,讓醫護人員有足夠的精力照顧更多病人。王辰表示,由於是輕症患者,一般情況下病人可以自理,並給予口服藥、肌肉注射等必要的醫療護理,如果病友間互助性強一些,還可以參照社區互助模式。

外界對“方艙醫院”是否會造成患者交叉感染的問題頗為關注,劉正印說:“對確診病人而言,由於感染的是同一種疾病,病原相同,交叉感染的問題不大”。入院前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外,患者還會經過流感抗原篩查,盡最大可能避免可能的生物安全風險。

對於未來武漢疫情走向,劉正印表示,隨著核酸檢測的人數增多,未來一段時間確診患者自然也會明顯增長,但隨著新發病例、新增確診病例增長速度的放緩,拐點有望到來,此前民眾預測的第二波、第三波高峰可能性較小。

延伸閱讀

武漢連夜搶建“方艙醫院”,實拍圖曝光!

2月3日晚,武漢市連夜建了三所“方艙醫院”,分別是洪山體育館(800張床位)、武漢客廳(2000張床位)、武漢國際會展中心(1000張床位),專門收治輕症患者。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在各種應急救治中也有廣泛使用。“方艙醫院”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

洪山體育館

床位:800張

4日上午,武漢洪山體育館。經過一通宵的忙碌,這裡已經變身一座容納8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等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輕症病人到來。

據悉,洪山體育館原計劃安排床位1000餘張,試用後可以擺放800張床位。目前徵用了體育館內的四個場館,作為不同的病區。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不少志願者參與到“方艙醫院”的緊急佈置中。3日晚9時許,家住武昌紫沙金苑的市民趙丹瞭解到“方艙醫院”需要人幫忙安裝床位之後,在微博上發起呼籲,發出志願者群的微信二維碼,請市民們都來“搭把手”。短時間內,有200多人加入微信群,其中39位志願者連夜趕到洪山體育館。

這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志願者叫戴文忠,今年52歲,家就住在洪山體育館對面。“晚上我從窗戶看到,洪山體育館陸續來了很多人,又看到新聞說要建方艙醫院,就下樓看看,有沒需要幫忙的。”戴文忠說。這一下樓,就是一個通宵。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床位:1000張

4日上午,來自中鐵一局、中鐵六局、中交隧道工程局等數百名施工人員正在現場進行水電、木工等工程施工,江漢城管局、江岸城管局、礄口城管局數百名環衛工人正在現場安裝床鋪、整理被套。

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一樓東廳處,數百張床位已經基本準備就緒。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二樓和其他區域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施工。部分醫療設備已經進場。

據瞭解,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一樓和二樓改造而成的“方艙醫院”共設置床位1000張左右,專門用來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

武漢客廳

床位:2000張

據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客廳計劃在A、B、C三個廳佈置2000個床位。今天必須在A廳佈置好1000個床位,剩下的1000張床位將在其他廳佈置。

記者現場看到,武漢客廳A廳裡,工人正在佈置床位。一位環衛工人說,他們是一早被派到客廳,主要工作是鋪被褥。另外,武漢建工的施工工人也正在對電路,隔斷等進行施工。還有城管執法隊員也參與床位佈置。

據悉,武漢市漢陽、江岸、礄口、洪山、武漢開發區、東湖高新區、江夏區、黃陂區等城區也將再建多座“方艙醫院”,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輕症患者。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封面新聞、中國新聞網、楚天都市報、人民日報客戶端、長江日報、澎湃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