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你們那邊的習俗是什麼?

魚兒star


我的家鄉屬於雲南地區,因為農村人居多所以平時家裡都是多於農忙,沒時間聚在一起。到春節一大早兄弟姐妹們就買上魚和雞等需要的食材一起前往父母家裡吃上一個團團圓圓的飯菜。忙碌了一天後,門外換上新的對聯、掛上紅燈籠、兩旁點上大香、點燃鞭炮然後端上做好的飯菜。全家人聚在一起聊聊今年的故事,說說明年的看法。小孩子吃過飯後開心的接過爺爺奶奶和各位長輩的壓歲錢便立即趕往便利店拿上煙花鞭炮去往開闊地!給叔叔們倒上茶水,打開電視。一家人看著春晚小品其樂融融,到了十點以後,各家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第二天早晨五點起床天亮前放鞭炮接天地(去除新一年的黴運)待到中午家家戶戶穿上新衣服去到城市裡觀看由每個村子挑選出來的人所組成的遊街,表演!前往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一年的平安,又或者條件好些的全家外出旅遊。




夢棕情人


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有句話說的好;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外打工好多年了;只有一年過年春節沒回家;那是自己剛來鄭州打工的時候;在一家酒吧上班;過年很多同事都回家了;都不願意在店裡值班;領導問我願不願意值班;我當時想過年回家也沒事;要不就留在店裡值班算了;所以就沒回去;當我在晚上下班給老爸打電話說過年不回去了;老爸沉思了一會說;不回就不回吧!那時候還沒體會到老爸的感受;現在想想真的五味雜陳;當春節老爸看著人家的兒女都在父母身邊陪著過年的時候心裡會不難受嗎!在以後的每一年不管自己離家有多遠;每到春節必須回家!春節是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在三十晚上和老爸老媽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有說有笑;那種感覺不管這一年在外再苦再累也都是值得的!小時候臨近春節;我們的集市上就特別的熱鬧;家家戶戶都忙著趕集採購年貨;大包小包的往家裡拿;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也以為著開始過年了;家家蒸饅頭;打掃灶臺;貼對子;包餃子;一到除夕開始放鞭炮;你到我家我到你家去串門;大家圍在爐火旁磕著瓜子;聊一聊這一年在外都經歷了什麼;賺了多少錢;工作的怎麼樣;那種感覺真好!所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不管我們走的有多遠;記得家裡牽掛你的父母;兄弟!家;永遠是我們的港灣!


小崔走農村


一進入臘月二十,年味就很足了,各家各戶就忙碌準備過年了,先是打掃房屋,洗洗涮涮,把家裡收拾的煥然一新,然後就要準備年貨,買瓜子,糖果,肉,菜,對聯等等各種需要的一通買。 二十五六了,有的人就就開始蒸饅頭,做豆腐,好不熱鬧,進入二十七八,村子裡各家各戶就開始貼對聯,貼窗花,我們這叫貼花花,這個時候外出工作的人們也都相繼回到了老家,平日裡安靜的小山村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一些準備就緒。就坐等過年嘍。小年夜,大家都要守歲,不睡覺,等到十二點的鐘聲一響起,鞭炮聲也會響起,這預示著新的一年正式來臨了。大年初一一大早,人們都會穿上提前準備好的新衣服,走街串巷,去親戚長輩家拜早年,拜完早年了回到家,再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大年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這一天,出嫁的閨女會帶上大包小包回孃家,初二以後得幾天都是串親戚,整個過年的氣氛會持續到初七八便會慢慢的淡了下去。


安安七寶


小年之前大掃除,家人添新衣。

進入小年,過年就開始了。

年前,主要是準備吃的吧。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常也有魚有肉,但過年還是要有儀式感,傳統的過年必吃的幾道菜還是要做的。

在四川,過年通常,粑粑肉,鹹(甜)燒白,酥肉是少不了的。這三道菜可以提前做好。想什麼時候吃了,再加工下就可以了。

粑粑肉可以在碗底放上菜頭或許芋頭蒸了吃。

鹹(甜)燒白直接加熱就好了。

酥肉可以燒在菜頭湯裡。

除夕早上貼春聯。

通常,除夕的團圓飯前,我家還有一個儀式,給去世的老人拜年。

飯菜上桌,酒杯裝酒,碗筷擺好,然後給去世的老人燒紙錢。

初一早上吃湯圓。

在農村裡,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間除了給親戚朋友拜年,還要給去世的老人們上墳。

小時候在農村裡,過年還有耍龍燈的,挨家挨戶拜年討吉利(紅包)。


沙慄


我是雲南紅河州的彝族,我說下我們習俗。

過年最開心的當然是殺豬了,親戚朋友都來了,開開心心圍坐一起,請吃殺豬飯的高潮意味著要過年了,殺好豬,祭拜了先祖,放鞭炮後就開始吃喝了,吃飽喝足,家裡不殺豬的還要帶走一二十斤一塊豬肉回去過年。

年前還要掃房,正規一些的請畢摩來主持,隨便點的自已搞,其意為將過去一年的災禍,病魔清掃出屋,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年三十要砍枝松枝插家門口,意示家庭和睦,人丁興旺,樹大分枝人多分家,但根還在一起。

除夕全家吃年夜飯和各民族一樣,不重複了。

年初一,天亮前男人起床,先去挑水,到井邊先付水費,直接拋錢在井裡(過年後誰清理水井,這些錢歸誰),開始生火做飯,飯熟後祭拜祖先後放鞭炮,然後叫老婆孩子父母起床吃飯,誰家放炮最早最吉利,證明他家勤勞肯幹,來年豐收!

最具特色的是初一初二初三這三天女人不幹仼何家務,還要睡懶覺,我們彝族人認為,女人辛苦一年了,過年就要好好休息。

初二以後,女人們就開始回孃家祭祖,老人們都會在村口等著女兒回家,告慰先祖自已在新家生活幸福,以免祖先親人擔憂。





萊國索


春來到,新年到,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過新年嘮!

中國各民族過年風俗不同東.西.南.北,

我家在北方河南,說一說我們這裡的風俗吧,進入臘月初八是傳統喝臘八粥習俗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著喝,民謠這樣說:

臘八粥,臘八粥,去姑家接小姑!

小姑不來了,奶奶坐屋裡哭!

奶奶你別哭,姑家也過臘八粥!

到臘月十五,忙著制辦年貨,打掃衛生裡外新,二十三過小年,送灶王爺上天報一年風調雨順來年好收成,二十六砍柏樹枝除夕到初一用俗稱熬年,二十七蒸饅頭,

二十八帖年畫,二十九洗腳手,年三十吃扁食(餃子)!

初一至初五出嫁女兒回孃家去給長輩拜年拿肉營養品,我們這裡一年四季節日都是小輩給長輩拜節傳承之今日,




吉利小白


在山區農村年前要殺豬、做豆腐、蒸饅頭、蒸年糕,年三十早晨要吃烙餅裹雞蛋和蒸米飯,民間叫吃“翻身餅”,取來年翻身發財有好運之意,蒸的米飯不能吃完,一定要有剩餘,叫“隔年飯”,取來年家中有糧不愁吃的意思。年三十中午十二點前要貼好春聯,家裡當年有喪事的不貼春聯,初一也不拜年,要到初三才到左鄰右舍走動走動。大年初一早晨一定要吃餃子,餃子煮熟了出鍋時要放鞭炮,餃子擺上桌後,老人坐在上首位,家中子孫輩依次給老人磕頭拜年,老人給小輩發紅包。


上善若水145578631


年味越來越淡了,但大體流程沒變,從二十三開始就算進入年了,二十三過小年,送灶君爺上天,買年貨,打掃房間,年三十早上開始動手,炸年貨,炸祭品,中午吃飯前貼上對聯,飯後準備香燭元寶,傍晚祖墳去請祖,然後供上祖宗牌位。八點鐘開始上供祭品,點香,準備年飯,三爐香前叩頭燒紙祭酒,燃放煙花,基本上到十點多之後開始家族串門磕頭拜年,熬夜,早上四五點鐘儘量早起開門放鞭炮,迎接新年,等家人全部起床沏茶燒香後準備早飯,然後開始全村串門拜年,初二回孃家開始有安排的走親訪友,到十五這天基本和三十流程一樣,傍晚時分準備香燭煙花酒水去祖墳上香上燭祭酒放煙花送祖宗回家,就算年過完了。各地不一樣,我們這邊還算有點講究吧!


孤狼0雲芳茶行0


我老家是河南周口這邊的,一般是臘月二十左右就開始蒸饅頭了,殺雞著,買魚,就開始醃製,晾曬,到了二十八九就要過油炸東西了,咋雞塊,炸魚塊,咋小蘇肉,炸丸子,炸油條,炸麻葉子,炸糖糕什麼的,到了三十這天就要準備餃子餡了,包餃子下子包上很多,到了三十下午四五點左右就要去祖墳祭祀親人了,大年三十晚上做上一桌子菜,吃著下好的餃子,放著煙花和鞭炮,一起開開心心過大年~


三川喜劇匯


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過年越來越覺得沒意思了。記得小時候,一進臘月,尤其過了臘八以後,每天都有為過年做準備的事情,那個春節童謠裡都說的很清楚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我是河北石家莊人,春節童謠就是我們這邊過去過年的習俗,可隨著社會的進步,這些習俗在慢慢的退化,殺豬沒了,鞭炮不讓放了,以後過年就是放假回來吃個團圓飯吧,當然,回家吃團圓飯,太有意義了!尤其那些常年在外打工,把老小留在家裡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