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正確的做法是啥?

京東李達康


長平之戰敗在趙國中了秦國的連環之計,一計接一計,環環相扣。


堅持合縱抗秦,不要相信秦國會和解


雖然趙國的藺相如死了,趙奢也死了。可是趙國還有虞卿,廉頗,李牧,秦國雖強,要想攻滅趙國或攻下上黨,實際上是不太容易的。


從思想上達成一致,丟掉與秦這個虎狼之國求和的幻想。全心全意與其他五國達成合縱抗秦的的戰略,為是最重要的。真實的長平之戰中,趙國就答應秦國假意和解的的要求,磨磨蹭蹭邊打邊談,給盟國一個造成了一個假象。既然你要和解了,那盟國還有什麼好著急的。一方面失去了先機。沒有時刻做好戰前準備。另一方面,還會造成其他盟國與秦國勾勾搭搭。整個合縱聯盟瓦解。這就是秦國所需要的結果。


拋開成見,與匈奴和解,送一些禮物收買匈奴,讓其從北面騷擾秦國


當然,這在當時言,可能是一個很無恥的策略,因為當時戰國七雄內部間無論怎麼鬥爭,都視把匈奴視為共同的敵人。排除於華夏文明之外的民族。

當時的情況,一直到長平被攻下,李牧還趙國邊疆在打匈奴。


堅信廉頗一定能守住長平,做好後勤工作即可


廉頗老成持重,雖不願主動向秦軍發起攻擊,雙方遂在長平之地築壘對峙,整整相持了兩年,耗費的糧草數以億計。但是秦國的糧草損耗也是相當的大。單從趙、秦兩國綜合實力進行比較,秦國的糧食供應能力肯定強於趙國。

所以,趙國要做的是鼓勵本國人民多種糧、交糧。在這種關係到國家存亡的特殊時期,老百姓一定會支持,他們的子女都在上平抗秦呢。

向其他沒有有遭受戰爭國家購買和借糧,搞好外交關係。

而實際上,秦國當時採用了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破壞了趙國與其他五國的關係。在趙國打了敗仗,不僅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同情,反而燕、齊二國還趁火打劫,攻打趙國。說明趙國的外交政策相當失敗。

<strong>


當然,統一六國其實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所以劇情發展總是利於秦的方向發展,在外交上沒有采用主動出擊,盲目換將,長平之戰趙國失敗是必然的。在這個問題裡也只是做一次假設而已了。也可以說是“事後諸葛”而已。

<strong>


國內ERP專題


導語:

長平之戰的歷史背景是秦趙兩國對壘三年之久,趙國雖然有所損傷,卻沒有動搖根本。廉頗作為主將,儘管在小規模戰鬥中節節敗退,可是在大局的把控上,廉頗十分周到,這也是為什麼廉頗能入選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重要原因。

可惜這個時候趙孝成王將廉頗給換了下來,聽信讒言,啟用了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括雖然飽讀兵書,可是他從來沒有指揮過戰鬥。所謂紙上談兵不是沒有道理。

結局我們都知道,趙國戰敗,趙括被殺,四十萬趙軍被秦將白起給活埋,從此趙國一蹶不振。那麼,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一場戰爭,趙國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

01選擇一:趙國用黃金城池換取魏國韓國甚至楚國的聯盟軍隊。

我認為這是趙國最理想的選擇方案,因為趙國當時非常自負,他們認為以自己一國的力量就能夠對付秦國。

想來也是,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趙國在北方就是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尤其是戰鬥力上,是三晉中最突出的一個。

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史記》

他們也是北方唯一可以與秦國一較高下的諸侯國。這一戰如果趙國打贏了,那滅亡的當然就是秦國,趙國是不想跟其他諸侯國瓜分勝利果實的。

然而趙孝成王低估了秦國的實力,此刻的秦國也沒有采取結盟的方法,他們也是孤注一擲,兩國在對賭國運,誰贏了就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趙國察覺到了自己的弱點,一定要採取結盟的手段來對付秦國。當年蘇秦執掌六國相印的時候,就是察覺到了秦國的強大。

其實周圍還有很多諸侯國被秦國欺凌:

  1. 比如說過去十分強大的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那是把秦國踩在腳底下碾壓的,可到了魏惠王時期,秦國逐漸強大,不斷攻佔魏國的領地,逼迫魏國遷都大梁。
  2. 還有就是韓國,韓國丟了宜陽以後,上黨地區成為了一塊飛地,這也是長平之戰的導火索,趙國完全可以聯合韓國,重新奪回宜陽地區。
  3. 包括楚國也是秦國的對手,過去楚國掌控著漢中地區,切斷秦國吞併蜀地的路線。結果這裡不僅被秦國攻佔,蜀地也落在了秦國手裡。他們早就想一雪前恥。

這些諸侯國若是都能聯合起來的話,秦國鐵定是要完蛋的。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這話說得實在是太對了,因為他們不結盟,失敗也是遲早的事情。


02選擇二:趙國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守城。

趙國如果不尋求任何結盟,以他們當時的實力,的確還是可以跟秦國一較高下的。因為趙國的軍事實力也非常強大,不過進攻絕對不是趙國的強項。

  • 至少在秦國面前,趙國的進攻顯得那樣的軟弱無力,他們缺少一位敢於進攻的將領。但是趙國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他們有一位強大的守城之將廉頗。
  • 廉頗的戰績的確是比較少見的,但是他在長平之戰前,堅守住趙國的陣地長達三年之久,一般將領根本就做不到。
  • 強秦所希望的是速戰速決,因為每拖延一天,他們所消耗的糧草都是數以萬計的。誰都拖不起,到最後秦國就算獲勝,或許損失都比獲得的利益要多得多。

這筆賬秦國在算,趙國也在算。趙孝成王一直認為,舉全國之力來守住長平,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他是第一個打退堂鼓的。

其實他忘記了一點,自己消耗多少糧草,對方同樣也要消耗相應的糧草。而且對趙國有利的是,長平距離趙國邯鄲非常近,而距離秦國咸陽比較遠,相比較之下,運輸更加方便的,其實是趙國。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餘,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也。---《史記》

在古代戰場,運輸時間長短,直接決定了物資多少,因為運輸的過程中,每個運輸人員都要吃糧食,多耽擱一天就少一天的糧食。

顯然這是對秦國非常不利的,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哪怕趙國內部出現一定時期的饑荒,相比後來被坑殺40萬男子來說,也要好得多。況且秦國也未必能吃得消。

03選擇三:趙國割地求和,放棄這次與秦國交鋒的機會。

兩國之所以交鋒,主要為的就是韓國的上黨地區。當時秦國和韓國打了一仗,韓國輸掉以後,索性就將上黨地區割讓給了秦國。

  1. 但是上黨地區的官員們表示很不能理解,他們認為與其送給秦國,倒不如送給更靠近自己的趙國。畢竟三晉集團本是一家,所以上黨的官員私自將趙軍接進了城中。
  2. 趙孝成王當然非常高興,因為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一塊地盤。然而這個時候他的這種行為,已經徹底惹怒了秦昭襄王。
  3. 於是戰爭就這麼被挑起了。其實此前趙國和秦國之間並沒有爆發多少戰爭,秦昭襄王能夠上臺,還多虧了趙武靈王當年的鼎力相助,所以秦趙之間,還是有點感情的。

這次秦國與趙國決戰,實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若是趙孝成王認識到自己實力的不足,甘心割地求和,至少是將上黨地區還給秦國的話,說不定可以暫時避免這場大戰。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複用於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史記》

畢竟誰也不想樹敵太多,秦國得了上黨地區以後,自然也知道收手。而趙國則能夠避免被坑殺40萬戰士的厄運。

當然了割地求和是趙國退無可退的一招了,這是前面兩招都沒有用的情況下,所使出的最無奈的一招。

總結:不管哪種選擇,都比主動進攻秦國強。

秦昭襄王是一代雄主,他早就有了一統天下的野心。滅了東周自立為帝就是最好的象徵,所以他不惜一切代價,希望打贏趙國。

而趙孝成王,顯然是沒有這個遠大志向的,他只是想要佔據一點地盤罷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體現出來了。

跟秦國這種強大對手對決,光靠趙國是不夠的,所以如果非要進攻,趙國必然要尋求盟友一起進攻。否則就不能動。

一旦動了,那就等於是落入秦國的圈套了。結果我們清楚,趙國的趙括主動出擊秦軍,結果落入了別人的陷阱,數十萬人因此而喪生,得不償失。


江湖小曉生


正確評價長平之戰,趙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一、接受上黨是正確的做法。

上黨是趙國西南部的屏障,離趙國的首都邯鄲很近,假如上黨落入秦國之手,邯鄲時刻都處於秦國的攻擊之下,對趙國構成極大威脅。

從韓國手中接受上黨,當然會激怒秦國,招致秦國的攻打,但是,秦國是個好戰且欲兼併六國的國家,趙國一味的害怕、逃避,消極對待,並不是好辦法。秦國只要願意,它隨時都可以攻打趙國,不需要任何藉口。它得到了上黨,想攻打趙國,照樣可以攻打,並不是它得到了上黨,趙國就從此天下太平了。所以,對秦國積極防禦、在防禦中進攻才是正確的策略。

而且,趙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上黨大片土地,把西南部國境防線向外擴展百餘里,將會極大地提高趙國的安全係數。

二、廣泛締結鞏固的軍事同盟。

趙國要與齊楚燕韓魏搞好關係,建立鞏固的軍事同盟,不互相攻擊,不四面樹敵,把秦國當做主要敵人。趙國要把鞏固同盟友好關係,當做長期國策來實施,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三、任人唯賢,在戰場上選拔將帥。

趙王要樹立任人唯賢的思想,把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選拔上來,使趙國後繼有人。選拔將帥,自然要在戰場上選拔人才,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遠離奸佞小人、討好奉承之輩。

第二、三兩點是要從日常的治理措施上就要貫徹實行的,並非是開戰了才去實行,那隻會是馬後炮。

四、發佈戰爭動員令,全國進入戰備狀態。

在秦國還在進攻韓國的時候,趙國就應該預見到秦國會繼續向上黨地區及趙國境內深入,就應該預先向全國發布戰爭動員令,全民備戰,嚴陣以待。

上黨邊境地區應該充實廉頗的軍事力量,派遣多名將領協助廉頗進行防守,而不是隻讓廉頗的邊防軍孤軍奮戰。

如果這樣實行了,廉頗的邊防軍也不會前期防守節節失利,甚至還有可能,秦國見到趙國重兵把守、嚴陣以待,看到討不到什麼便宜,而暫時退兵,另尋戰機。

五、放手任用廉頗。

廉頗將軍的軍事才能是經歷了長期戰爭考驗的,應該相信廉頗將軍,這時候需要的是對廉頗將軍的支持,充實其軍事力量,而不是削弱甚至剝奪廉頗將軍的權利。在兵法上,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會導致士兵離心離德。

實際上,廉頗將軍的以逸待勞,待機出擊的戰略是正確的。如果貫徹實行下去,必然會耗竭秦軍的銳氣和士氣,最終打退秦軍。

五、組建增援部隊,啟用樂毅將軍,整裝待命。

趙王還需要組建後援部隊,視前線戰場情況,隨時馳援。

這時期,趙國望諸君樂毅大約六七十歲,沒有得到重用,(孟嘗君田文已死),這時可以啟用樂毅將軍,率領軍隊輔佐廉頗將軍與秦軍周旋;或者留在趙王身邊參謀軍事,會大有助益。

六、派出外交使節,出使山東五國,以取得其支援。

分派外交使節,出使齊、楚、韓、魏、燕國,爭取他們出兵支援,只要有一兩個國家支援,秦國還是很害怕的,會退兵的。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果不是秦國的離間計,楚、韓、魏都有可能出兵援助。

以前,上黨守馮亭投降趙國時,就是希望韓趙結成同盟,共同抗擊秦國,只可惜,在這次秦國攻打韓國的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時,就是威懾韓國不要插手長平戰爭,但趙國並沒有意識到秦國對趙國的威脅,並沒有派兵支援韓國,形成韓趙共同抗秦。否則,就不會有後面的長平之戰了。

七、派出浩蕩、威嚴的外交使節團和說客,出使秦國。

目的:1、威懾秦國心理,打擊其囂張氣勢;2、打探秦國軍隊調撥情報;3、收買內奸,左右秦國決策;4、向秦王說明上黨歸趙情形,打消其憤怒心理;5,表明山東五國聯合抗秦的態勢;6、說明趙軍嚴陣以待及抗秦的決心和信心等。


南宮外史


以樂毅(時,樂毅以在趙國避難,雖已過巔峰,但要面對白起,我還是選擇同為“武廟十哲”的樂毅)為主將,接手的上黨山區,堅壁清野,節節退守,縮短自身補給線,延長秦軍補給線;由平原君、藺相如出使諸國,穩住齊、燕,爭取楚、魏兵列邊境;請回龐煖(長平後,此人於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曾經成功的於浦阪渡黃河,擊蕞,呂不韋領軍擊退楚軍,龐煖手中兵力不足,無秦軍精銳,不得已退軍,時,趙國精銳已盡喪長平,然,龐煖回軍仍拔齊一城),以龐煖為主將,李牧、廉頗為副,將武靈王胡服後的騎兵精銳出北地,繞過函谷三路襲擾關中,就糧於敵,將戰火燒到關中;此時可謀劃合縱抗秦,楚、魏兩國是爭取的重點,一有郢都之恥,一有河西之敗;形成僵持後,可考慮與秦苟合,藉口韓國挑撥秦趙關係,平分韓國,增加人口土地,於上黨築要塞防禦秦國,翻身先拿下燕國,再與秦協議平分魏國,如此三晉之地大部在手,春秋時秦國難出關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晉”的阻擋,可惜三家分晉,三國國力不足以阻止商鞅變法後的秦,復得三晉大部後,可考慮與楚攻伐齊國,如此可保百年吧!


譚小龍29


趙國作為戰國時期唯一有實力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但長平之戰大敗,此後趙國便一蹶不振。如果歷史重來一次,面對強大的秦國,趙國應該怎樣做,才能有一線生機呢?

事實證明,秦國的反間計奏效了,趙孝成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身經百戰的廉頗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趙國的敗局。

當時,秦趙雙方兵力懸殊不大。按照孫子兵法,5倍兵力才敢攻城,少則堅守不出,所以別看秦軍有碾壓趙軍之勢,但卻無攻下趙國之實。

相反,趙國表面上被秦國壓著打,其實損失不及秦國,如果加以時日,雙方的局勢即將扭轉。秦昭王為此心急如焚,範睢及時使出離間計,將廉頗換下,其實就是為了破解此招。

趙孝成王果然中計,不但換下廉頗,還棄用一眾名將樂毅、田單等,偏偏聽秦人的話,換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廉頗辛苦經營的作戰攻略毀於一旦,以致於全軍覆沒。

所以,要打贏此役,趙孝成王不應該換將,更不應該干涉前線,應該把指揮權還給廉頗。

二、採納虞卿的合縱之術

長平之戰的第二個敗筆就是趙孝成王用和談替代了合縱。虞卿在一開始便提出聯合楚魏等國,和秦國一較高低,而趙孝成王偏偏不用,派人前去秦國和談,秦國將計就計,一邊假意同意和談,讓其他國家以為兩國戰事即將停止,一邊不斷增兵。等到趙國幡然醒悟之時,秦國已大兵壓境,其他國家即使想出兵營救,可惜為時已晚。

所以,趙孝成王不聽虞卿之計,自斷後援,

如果要想獲勝,當立刻求助於楚、魏等國。秦國一旦看到趙國的外援趕到,必然會退兵。具體可參考邯鄲之戰。

三、 解決糧食危機

有很多人糾結長平之戰,趙括背水一戰,是因為趙國面臨糧食危機。其實,秦國何嘗不是如此。孫子曾說過,從來沒聽說一個國家長期圍困另一個國家這種打法。所以秦國傾巢出動圍攻趙國,當然要束戰速決。否則,如果前方只要有一點點不利,那麼做壁上觀的楚、魏等國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勾踐偷襲吳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就是秦昭王為何如此著急使出離間計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樣,就算秦國糧草供應充足,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趙國能及早與楚、魏兩國合縱,即便真有糧食短缺,聯盟之後,所謂的糧食問題也可迎刃而解。所以,如果趙國想要贏得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趙孝成王不要干預前線,而是要設法解決前線的後顧之憂。


歷史TOP榜


長平之戰中,趙國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派趙括代替了廉頗,打了一場不可能打贏的仗!

蜥蜴斷尾,而不是舉國淪陷!

若論長平之戰的起因,那沒有對錯之分,很多人說趙國當初就不應該接受上黨郡。

這顯然是站在了上帝視角來看這個問題。雖然當初趙國內也有不少反對者,但是接受上黨郡是趙孝成王跟大臣們商議的最終結果。

而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跟管理者們,顯然不是三歲小孩,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制訂了後續計劃的一件事。

只不過事情並沒有按照趙國的計劃進行下去,當然也沒有按照秦國的計劃進行下去,這才有了這場曠日持久的長平之戰!

有的人說了,趙國真是自不量力,敢惹強大的秦國!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平原君的話。

在商量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時候,平原君對趙孝成王說:“發動百萬大軍,經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這裡面說的很清楚了,有多大膽兒,發多大財!這種誘惑對於趙孝成王來說顯然是無法抵擋,這才冒著危險強行吞下了上黨,然後提心吊膽的等待著,期盼能抵禦住秦國。

只可惜他錯了,“大利”面前,秦國也忍不了,更可況還是從人家嘴裡奪得這款肉,這一下,雙方展開了較量!

讓秦國沒想的是,廉頗居然堅守不出,跟他們打起了消耗戰!

這一耗就是三年之久,這耗的不僅僅是軍事力量,更是兩國綜合國力的較量!

戰爭到了這裡,其實趙國只有兩種結果了,要麼投降,要麼被秦國滅國,打是打不贏了,耗又耗不起了,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步!

趙國想跟秦國打嗎?不想!雖然很多人說當時戰場上白起沒在,有可能打贏,但是你仔細想想,調兵遣將難道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嗎?這算個什麼理由?!

但是趙國能不跟秦國打嗎?當然也不能!這個時候必須打一架,不僅要分勝負,還要分生死,否則耗了這麼多年,兩國都無法給百姓一個交代!

既然如此,那趙國就只能打一場了!至少能儘早結束這場戰爭,保的住趙國!

打是必須打了,怎麼打,派誰去?這又是一個問題。

不能派重要的將領去,因為誰都知道這是在去送死!也不能隨便派個無能之人去,否則不會服眾!

選來選去,趙括這人就出現在大家的腦海裡!趙括雖然沒有出名的戰役,但是跟著他爹趙奢也打過幾場勝仗。就是這樣一個人,說上不上,說下不下,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心中最合適的人選!

史書記載,趙括母親還強烈否定趙括的才能,說什麼派他去就是誤國之類的。其實這不難理解,誰願意自己的兒子去送死?

但是趙括卻欣然接受,奉命前往前線,替換下了廉頗!

說到這,我還挺佩服趙括的。很多人都說趙括像個傻子一樣,但是趙括真的不知道這是去送死嗎?很顯然他是知道的,但是不管是愛國還是功名,他都甘願前去冒險,哪怕是死亡!

趙括這傢伙,至少是不慫!

奉命出擊的趙括,在最後一戰中,卻表現出了強大的軍事才能!

在面對戰神白起的戰場上,毫不畏懼,決斷果敢!更是在被白起圍困斷糧之下,硬是穩定軍心堅守46天而沒發生動亂!單憑這一點,趙國就要腸子都悔青了!

這場不對等的戰役,在趙括的指揮下,硬是讓白起方損失了20萬之多,要知道白起可是百戰百勝的戰神級別,而趙括卻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也許趙括只適合這種最後拼命的打法,所以雖然展現出超高的軍事才能,但仍沒有得到後人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讓趙國斷尾自救,用失敗,用數十萬將士的命平息了秦國的怒火,得以自保!

所以說,整個長平之戰,趙國最正確的做法就是這場“蜥蜴斷尾”!


歷史小廚


長平之戰,趙國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這場戰爭不可避免。也並非因為趙括一個人而導致的失敗。趙國自始至終在不斷犯錯誤的過程之中最終走向了失敗。這種結果從唯物角度的理論來看,根本沒有最優解。

首先長平之戰起始於秦國對於韓國上黨地區的爭奪,當時的上黨郡守馮亭將上黨私自獻於趙國從而挑起了這兩大強國之間的軍事戰爭。在此之前趙國並沒有將國內的主力放在與秦國對峙之上。但是雙方的非主力卻在有限的戰場空間中獲得了三勝兩負的戰果。這對於胡服騎射以後的趙國而言極大地樹立了自己的信心,而秦國也逐漸重視了這個北方鄰國對自己的軍事壓力和挑戰。

但是由於這一時期的秦國將自己的用兵方向放到了北邊的義渠,放到了南方的楚國,致力於巴蜀的治理以及對中原韓魏兩國的侵蝕,所以一時之間也無法全力對付這一新崛起的國家。而在長平之戰前趙國也並未安分守己,也並未團結其他五國共同對抗秦國,而是對周邊國家用兵佔據了齊國魏國和燕國的很大一片土地。所以趙國與其他五國都結了樑子,這也是為何在長平之戰,趙軍被圍以後,趙國的一系列外交都沒有取得應有效果的原因之一。當然並不僅僅是這一原因,之後詳加論述。

在上黨郡守馮亭將上黨獻於趙國,就出現了兩派。

一派主張接受上黨,一派主張不得因上黨而與秦國發生正面決戰。但最終趙王選擇了前一個辦法接受上黨,並且迅速派駐軍隊進入上黨與秦軍對峙。長達三年的長平之戰,由此爆發。說廉頗善於守城,將趙國騎兵的特長隱蔽起來而與秦國進行壁壘對峙是不明確的戰法的人,確實可以歇歇了。廉頗在戰爭初期構築了三道壁壘,與秦軍交戰可惜秦之堅韌並非趙國的鐵騎能一戰而勝的。在對方還不是白起統軍的時候廉頗就連敗,被迫堅守最後一道也是最頑強的趙軍壁壘與之對峙。

這也說明廉頗曾經並不想要依靠壁壘對峙的方式與秦軍交戰,但是主動出兵的結果都是失敗。在戰爭初期,趙國並不認為秦國能在這一戰場之上費多少時間,總認為對峙一段時間以後秦國就能退兵,知難而退。最多是雙方和談在邊境的幾座城邑上下功夫。但當時的秦王並沒有這麼想,而是選擇向上黨長平一地增派援軍,加強運輸糧草,趙國毫不退縮。

最初雙方的實力差距並不大

廉頗在小的進攻和戰場上,雖然敗於秦軍,但是秦國根本無法突破,廉頗所構築的壁壘。表面上趙國可以以逸待勞,秦軍遠來疲敝,戰場似乎有利於趙國。但是趙國的軍事實力和軍事動員能力與商鞅變法以後的秦國根本比不了。秦國軍事動員能力使得秦王一聲令下整個秦國官民可以將國家的所有資源傾注到戰場之上。趙國雖然也可以進行戰爭動員,並且同樣聚集了與秦國數量相等的軍隊。但是趙國的戰備物資以及糧草的儲備是最致命的缺陷。

當時趙國作為與秦國相差無幾的軍事強國,同時也是山東六國當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總有一種高傲之心。在與秦國爭奪六國支持的時候,並沒有對周邊國家做出讓步,而秦國為了保證其他國家不直接援助與趙國主動交還土地。將原先秦國所佔領的土地主動,還給這些國家,同時恩威並施。而趙國對其他國家的外交主要說的都是場面話,還自認為外交比秦國成功。這是趙國長平戰敗的第一次徹底失敗。

在決定進攻長平之時,秦國君臣上下一致。而趙國的始終是兩派相互鬥爭,一派主張打一派主張和。這也是為什麼趙國對其他五國外交併沒有實際誠意的原因,最終趙國被孤立了。其他國家既飽受秦國的軍事壓力,也保受趙國的軍事進攻。兩強對決局勢並不明顯,而且秦國有主動退還土地。其他各國自然保持沉默,靜觀其變。而正在此時天下大旱最嚴重的地區就是關中和趙國地區,可以說連續兩年顆粒無收,軍糧所剩無幾。

秦國關中地區雖然也受到大旱的威脅,但是一方面秦國高價購買糧草,另一方面通過四川盆地源源不斷的向前線運輸戰略物資。雖然秦國遠來疲敝,趙國本土作戰,但是趙國並沒有軍事物資儲備能力,而秦國即便也面臨大旱,但是川蜀地區依然能夠供給糧草,秦國的兩大糧倉並未因為天下大旱而同時受到影響。

趙國日子顯然不好過

總說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替換廉頗任用趙括。但如果趙國真的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為何戰場局勢要拖延三年。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反間計是否成功,而是在於趙國已經沒有其物質實力去承擔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進入戰爭的最後半年,趙國君臣才不斷催促廉頗進攻,而廉頗依然堅守壁壘不與秦軍交戰,所以最終不僅僅是趙王,是趙國整個政府的決定,由趙括取代廉頗。

而在取代之前趙國君臣也十分謹慎,讓趙括在朝堂之上闡述自己的進攻方略。當時趙王廉頗藺相如平原君趙勝都沒有明確表示反對。趙國君臣都認為可行,就連廉頗也無話可說。這可以說是趙括紙上談兵,沒有人能夠說得過他。,也可以說趙國君臣都希望早日結束這場戰爭,因為趙國的國力已經拖不起了。


世界史圖鑑


記得劉國正先生在一篇文章裡面講過那樣一句話——“潮流不可阻擋!”長平之戰至於趙國,就是歷史的潮流到了眼前,天下一統是歷史潮流,逆著潮流而動,即便是長平之戰趙國勝利,趙國也會再敗到“中平之戰”“短平之戰”。所以,一切後人看似正確的做法,在歷史的洪流跟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涉江人


關於這個問題,有的說怨廉頗,有的說怨趙括,有的說怨趙王,我認為天要趙敗!


消消462


趙孝成王應該象其父親趙惠文王一樣信任廉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