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一個扁食兩頭尖,下到鍋裡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見了心喜歡,一年四季保平安!”沒錯,這就是今天要說的熱氣騰騰的餃子。不管是初一,初五;還是立冬,冬至;人們都要下上一鍋皮薄餡大的餃子,在佳節盛宴最高潮的時候,熱騰騰的餃子也就出鍋了。餃子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美食,在中國的文化裡它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份幸福的守望,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節。

一、餃子的歷史淵源

1、餃子的來源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為“嬌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說起餃子的起源就得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時期了。據史料記載,餃子的發明者是東漢南陽著名“醫聖”張仲景

當時張仲景做餃子是為了治病用的(治療百姓耳朵上的凍瘡),他在麵皮裡包入祛寒溫裡的中藥食材然後煮熟分給百姓,這便形成了最初的餃子原型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醫德高尚的張仲景,便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仿造“嬌耳”的樣子做了餃子。這樣一來,餃子成為了過年的必備食品,流傳至今。

2、餃子名稱的演化

擁有接近兩千年曆史的餃子在各個朝代都要不同的稱謂,在古代,它還有一些不常聽說的名字,比如“扁食”、“粉角”以及“牢丸”等。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餃子被稱為“月牙混沌”;魏張揖的《廣雅》中就解釋到“形如月牙”被稱作混沌的食品,這就類似餃子了。

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醫聖”張仲景

到了南北朝時期,餃子被直接叫做“混沌”;而唐朝的餃子形狀和食用方法幾乎接近現代,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偃月形餛飩”。當市民經濟繁盛的宋朝來臨時,餃子被端上了千家萬戶的桌上,還被做成市井小吃和進入富貴人家的美食菜單,後來還傳到了宋廷之北的蒙古。

餃子在宋代不再叫“混沌”了,而是代之以“角兒”、“角子”。“角兒”一詞便是餃子的詞源。到了元朝,餃子又喚作“匾食”,隨著蒙古帝國日益強大和東征西伐,匾食被傳播到亞洲的各個國家和地區。明朝萬曆年間,春節賀歲吃餃子已經成為有史料記載的明確習俗了;《宛署雜記》中提到有“元旦拜年,作匾食”的春節習俗。

清朝則在“每年初一,以白麵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餃子”被寓意為吉祥如意,若家人食到藏在餑餑中的金銀小錁,則終歲大吉。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已然家喻戶曉。

二、薄薄的餃皮,濃濃的情意

1、過年吃餃子:寓意和情節的認同

在北方,餃子是年夜飯的關鍵主角。大寒、小寒,初一、初二,“粉角”、“合子”做,一張皮,一勺餡,捏合成圓,這是“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象徵,也是中國人的過年情節。從古至今,人們對餃子情有獨鍾,先不談它的特殊涵義,就一些客觀的外部和歷史因素而言,本質上來講餃子屬於麵食一類。北方人本就喜吃麵食,一方面是因為北方受地理和氣候等條件的限制,從糧食作物的結構上來講,小麥比水稻更適合種植。如此一來,麵皮製作就變得很簡單方便。

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其次,北方人幾千年來吃慣了麵食,而且漢文化在北方中原地區一直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團圓”和“元寶”等餃子的文化內涵對中原百姓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吃餃子的習俗受歷朝歷代的推崇而久久流傳。與此同時,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小農經濟結構和男耕女織的生活狀態,一麥一畜,一家一坊,人們被固守在一個侷限的小小圈子裡,使親俗、團圓集聚的小家情節深入血髓。再加上面麥和肉蔬的原料簡單易得,餃子做起來容易而美味,且藥食兩用,營養均衡,正是應了那句“好吃不如餃子”!

“餃”與“交”諧音,因此餃子代表一種辭舊迎新的含義。“更歲交子”象徵新舊之年的更替。除夕夜裡,人們等到子時之鐘敲響,在“辭歲”之際吃著守歲時包的餃子,幸福又暖心。除此之外,餃子因形似古代“元寶”而具有代表財富和金元銀寶的象徵。清光緒年間的《遵化通志》有記載: “元旦昧爽以面做水餃, 曰‘元寶湯’。”

在東北很多地方就將水餃稱作“元寶湯”;舊時山西陝西一帶喜歡將吃餃子喚作“撈元寶”;河南人將餃子和粉皮一起下鍋煮,這樣就成為一碗“粉皮餃子”,美其名曰“玉帶纏寶”。餃子形如半月,對似元寶,一口餃子,財氣滿腹,來年定能財源滾滾。

2、人間至味是清歡: 一瓣餃子,一份鄉愁

餃子是一家團圓的象徵,逢年過節,天南海北的人趕回家鄉。不論貧窮富貴,人們總會一家人圍著桌子包餃子,除夕之夜或是大年初一,人們吃著“團圓餃子”一家人歡聚一堂團圓熱鬧。這闔家共包的餃子,帶著濃濃的鄉情,寄託著父母對子女的祝願、赤子對至親的感恩和親朋好友之間的關愛,這就是幾千年來一直傳承下來的“民族情懷”和“炎黃性格”,至善、至美。小小的餃子,包裹著近在咫尺的喜悅,包裹著濃濃的鄉情,也包裹著天涯海角的思念

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從古至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和異鄉人不計路途的遙遠與艱辛,“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不僅僅是為了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更是為了那牽動心底的那一份熾熱真摯的鄉愁。有“團圓”才叫“家”,有餃子才叫“過年”。所謂“上馬餃子,下馬面”,在迎來送往的情節和禮儀文化中,餃子蘊含著離別的祝願和歸來的吉祥。若是有親人要出遠門,家人會包上餃子為他送行,以求平安一路,如意順利。

三、“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民俗的“國民食品”

1、國民化與禮儀化的食品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吃餃子吃的不僅是美味,吃的還是祝福。“餃子”與“交子”諧音,蘊含著一種新舊交替、除舊迎新的意思。中國人取其“更歲交子”之意使餃子成為了春節特有的傳統美食。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夜裡,窗外落雪無聲,屋內燈火輝煌,鍋內熱氣騰騰,再把

所有的思念和祝福都包進薄薄的餃子麵皮裡,紅紅的火苗滾燙開了水,在辭舊迎新之際,盛出對來年的美好期望,吃出團圓的幸福。

大年三十這天的北方,人們總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不管是除夕還是初一,吃餃子已成為一種傳統的國民習俗,包繞著吉祥和團圓,吃下滿滿的祝福。史料記載,過年吃餃子習俗在明朝已明確規定記錄,然後一直延續下來。餃子作為一種傳統麵食,它不單單只是一種美食佳餚,它更是一種禮儀化的食品

和大多數傳統節令食品一樣(諸如元宵、年糕、粽子之類),餃子也算一種春節必備食品。就以前傳統的中國社會里,餃子並不是普遍常見的菜餚食品,它一般只出現在逢年過節或是主人家款待賓客的餐桌上。

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2、定俗之下的美好希冀

除此之外,在中國傳統的鄉土文化中,吃餃子還有一些其他規定習俗。餃子盛上來的第一碗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祭祖獻神的,以示對祖先神靈的尊敬和感恩。在鄉下農村,還有一些農民會將第二碗拿給自家的牛羊牲畜,體現出農民們對家畜的珍愛和憐惜;等做完這些,人們才開始盛上屬於自己的餃子正式食用。而且聽一些前幾輩的老人說,這吃餃子也是有講究的,吃的個數最好是偶數;在傳統的中國文化裡,人們認為數字當以偶數為佳,寓意“好事成雙”,這成雙成對必然是個好彩頭。

關於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就不得不談到我們的老北京了,因為這裡有個著名的餃子習俗:“捏破”。北京人在正月初五這天捏餃子,因此這初五的餃子又稱作“破五餃子”,人們希望將一切生活中的破口和艱難都捏合起來,寄託來年幸福平安的願望。對於這“破五餃子”,

北方很多地區都有相關的習俗,而且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內涵,體現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

比如天津的“破五餃子”就是“捏小人”,舊時的天津餃子文化中,人們將那些晦氣邪惡的小人當做餃子餡包捏起來,封上這搗亂的“小人”。而在東北某些地方,當地人在初五包餃子是為了“堵上窮窟窿”,希望來年財源廣進、生產大豐收。

在東北,還有“接神餃子”一說,而且有些地方過年,這“接神餃子”是必不可少的;這做餃子的餡料還不能隨意了事,餃子餡是有文化講究的,比如餃子餡不能用酸菜,因為那代表晦氣和“窮酸”,蘿蔔餡就表示著行氣順利的含義,吃了來年平平安安。除了“接神餃子”,東北的舊時民俗中還有“送神餃子”,以前在正月初二這天,當地人會做餃子祭神祭祖,希望財神保佑來年收成豐厚,有喜有福。

餃子:既是一種鄉愁,又是一種“國民食品”

四、結語

春節吃餃子,不管是“卜運測福”的意義,還是包制錢入餃及“捏福”的習俗,人們在包做餃子的過程中,總會注入一些別樣的情懷內涵,寄託自己的希冀和表達祝福吉祥,並與新年的文化和民俗聯繫在一起。如此餃子,怎麼錯過?

參考文獻:

1、《中國傳統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