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和妈妈越来越像了,怎么办?该如何改变?

梁云兴


这个问题很适合我来回答,我妈性格极端,从小我就认为自己不是亲生的,但没有办法事实我是亲生的,但那种被孤立厌弃的情况一直在,哪怕我现在40岁,我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她对我的生养之恩,礼物钱不断,在我这个小地方算是比较大方的女儿,可她一直不满意,每次去都要骂骂咧咧,去年经济不太好没怎么给钱买礼物,有一次算是空手去了,被她讽刺挖苦得不行,当时气的我手都是抖得厉害,抬起手看着那个生我人的脸落在了她肩膀,告诉她你继续这样我以后不来了,这次伤透了我的心,可能一生一下来不喜欢的就一直不喜欢了吧,我就是那个不被喜欢的人,我现在对待儿子也越来越像我妈的样子,我尽量不去变成她的样子,只是有时会变成那样,控制不住情绪,有句话说得很好,好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有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惜,我是后者


我是雨炎


我觉得跟妈妈越来越像挺好的呀!

是妈妈给了你生命,抚养你长大,每天你在睡觉,妈妈就给你做好热腾腾的饭菜!你耍小脾气的时候,能包容你最多的,肯定是妈妈!你在外工作,担心你怕你累着的是妈妈!

我跟我妈妈长的也很像,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更是越来越像了!以前的时候,只是说五官比较像,现在真的是长相,脾气,说话的声音都像了!

我自己倒是感觉不出来!有一次在哪个家族群里面,大家都在聊天,我阿姨突然说,分不清我跟我妈的声音!然后我自己放来听听,发现确实有几分像的!

我跟我妈不管走到哪里,认识我妈不认识我的人都会问我妈:这是你女儿呀!我妈说是的!尽管别人只是个普通的打招呼,我也开心呀!这也说明我跟我妈长得很像,别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最后祝愿老妈身体健康,每天开开心心!


恋恋小姐姐


和妈妈越来越像,自己却不愿意如此,应该是对目前自己和母性相似的方面,很不满意,甚至是排斥的。


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有很多让你不喜欢的方面,但让人更不愿意的是,一天天长大之后发现自己的行为,居然是被自己嫌弃的父母的翻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似乎是个无法破解的宿命的循环,到底怎么办呢?

1、探索关系模式,破除“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这也是你变得越来越像母亲的原因。


要打破这种不断复制的行为模式的循环,首先要面对它,面对它最好的态度,就是承认、接受,然后去成长、改变。


心理学家Cermak & Brown说:

没有一种痛苦像一个人所回避面对的痛苦那么具有毁灭性,没有一种受难会像自己不曾觉察的受难一样持续地那么久。


这就是说,要想摆脱那些我们不自觉的重复行为,关键是要克服否认。


否认是一种逃避,是简单地排斥问题,而不是面对它。


不面对问题的人,无法了解关系模式,就看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我们可以通过与自己的对话,跳出过去的思维框架,来重新看待自己的过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看到问题在哪里,现在的我们能如何应对和改变。


2、“自我省察”,了解内心需求。


身体受了伤,伤口需要妥善处理才能愈合。


心灵受了伤,一样要妥善处置。医治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自我省察”。


省察的时候,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

  • 我常常感受到的负面情绪是什么?
  • 母亲的什么行为让我特别反感?
  • 我最想要的是什么?


过去糟糕的感觉可能让人遍体鳞伤,但我们是成年人,要学习为自己的心理情绪负责。

3、用行动完成“自我分化”。


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但如果没有行动,就会停留在抱怨的层面。


我们无法改变父母,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


当我们意识到父母为人处世方式不对的时候,我们除了嫌弃、排斥,并不是全无他法。


我们可以观察、学习其他人如何经营处理人际关系。


当我们发现父母的行为越界,对我们控制太多的时候,我们也不是无力挣脱的。


在表达对家人的理解和关心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坚持自我的立场和边界。


改变的确很难,父母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也难以沟通,但关系是动态的。我们必须首先做出改变,坚守立场,过去的关系模式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另外,我们得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


我们是成年人了,学会接纳自己、安抚自己。既然我们的父母不能抚慰我们的内心,那我们就应该自己承担起照顾、安抚自己的工作。


用我们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方式,跟自己相处。学会在生活琐事上对自己好一点,耐心一点,常常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鼓励的话。


当然,自我分化是一个漫长而且反复的过程。我们要为自己的每一个小进步鼓掌,也要原谅自己偶尔的失误。


这就是变化的开始,慢慢来,你会发现自己的改变。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也欢迎你转给自己关心的朋友看。


欢迎关注“一点心理学”,让生活轻松一点。

一点心理学


我好像和妈妈越来越像了、怎么办?该如何改变?像妈妈挺好的,母亲是让人很崇拜的词汇,女儿长的像爸爸多,儿子长的像母亲多、据说、女儿象父亲有福,儿子长的像母亲有福!如果你不想让自己长的像母亲?肯定你对母亲有成见,要么你母亲长的丑?古人云:儿不嫌母丑,犬不嫌家贫!古人还说:三分的模样,七分的装扮、你把自己内在修养充实,和提高、外在的东西不重要、吸取母亲的优点,排除她的缺点,或许、年代不同,老一辈也是人,她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有时观点和你格格不入,你要理解,她们有自己的存在,终究是养大你的人!你想改变模样?去做美容!你想改变性格?那就吸取精华,除去杂质、让自己变的更好,更完美!


1399766888翔


正常来说我们会和妈妈或者爸爸的容貌或是性格有些相似,好的或是坏的。不过从提问的语气来看题主大概是在讨厌这种“相似”。但是遗传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时候即使你不愿意也不得不去接受。

但是当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时,其实能够自我认知错误还是很值得庆幸的,毕竟有很多人是不会这样自我认知的。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去改正错误。

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的改正自己。时刻告诉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而对于妈妈的一些坏脾气或者是坏习惯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建议她改掉,不过行为习惯毕竟已经几十年了怕是很难改掉,那就做好自己吧!加油!💪



江筱扇


越来越像妈妈其实不是问题,问题你说的怎么办?想改变?这么看来你并不是很喜欢自己像妈妈,这么看来你对于妈妈身上有很多你不喜欢的地方,也许是她某些性格特质,也许是她待人接物的方式,也许是她对你的某些态度,或是某些你耿耿于怀的事情,总之,是有你不喜欢的地方,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我们身上一定会有和妈妈很像的部分,因为我们的血液里就会有一半她的遗传基因呀,先尝试不要去抗拒这个部分,因为这是我们生命本来底色当中的一抹色彩,如果我们抗拒像妈妈,那么其实我们也会抗拒自身内部一部分能量,当我们有一部分能量被我们自身压制下去的时候,我们生活本身也会大打折扣的。

所以当我们摘下看她们的有色眼镜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生活中真实的样子,这样才可以走近她也可以走近我们自己。看看生活中她真实的样子,那些你不喜欢的自己越来越像的妈妈的部分,为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害怕自己也会重复妈妈的生活轨迹吗?


我们的父母带给我们的很多都是潜移默化且无可避免的影响,我们的生命都是在成长中一片片遗落自我,所以我们要尝试去了解去找寻这些部分,把这一片片遗失的自我找回来,放回自己的身体里。

如果有时间可以回想你生命中和妈妈相关的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事情,尝试从现在的视角走回去和当时的自己和解,去拥抱那个我们内心没有长大的小孩。也可以在某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和空间,尝试去写一封信,给那个以前的自己,以前有些遗憾却又无处安放的自己,难过没有人陪伴的自己,开心没有人分享的自己......。

尝试当看到妈妈的时候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说一些贴心的话,聊一聊她的生命经历,聊一聊曾经你以为很重要的事情,她是怎么看的,当我们可以更多的从她的视角看到我们共同发生过的事情时,当我们可以更多的看到她的生命里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我们才会慢慢的更加理解,理解她的生命发生了什么,而我们自己的生命又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自身的的态度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身边的人事物都在发生改变,也会发现妈妈也不同了,其实我们的外界皆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不喜欢的妈妈,也包括其他我们不喜欢的他人,也都是我们内心有的那一部分我们所不喜欢的自己,投射在外界他人身上,而不喜欢他们。

其实人生面对自己才是最难的,所以让我们勇敢走回自己的内心去看看,有一个人值得我们为此勇敢。




深耕细作工作室 | 始于深耕,精于细作,请我们所有去生活。


乔丽莹心理咨询


首先,对于你的这个问题我有2种理解:

第一种就是你的外貌与你的妈妈越来越像了。对于这一点并不感到意外,你的外貌遗传于你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像也不足为奇。该如何改变?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好奇,外貌像为什么要去改变呢?难道对于这个外貌生活中有困扰到你的事情了吗。要是没有,我觉得无需改变,再者,你跟你妈又不是一模一样,宽心。

第二种就是你的性格与你的妈妈越来越像了。这个我觉得也是跟你妈妈朝夕相处几十年潜移默化的结果,跟你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要是这个性格对你是有帮助的,那你大可不必改变。若现在这个性格有碍你发展或是生活,这样的话亟待改变。或许换个生活环境对你有所帮助,或是去外面散散心给自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给心灵放个假。


诸暨阿列


感觉和妈妈越来越像了,您说的是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是这样吗?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代际遗传,不管我们是喜欢还是讨厌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有可能越来越像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在我们的养育环境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这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深入我们的骨髓,深入我们的潜意识,它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现在您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是一种自我觉察,这已经是一种初步的改变。

想要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比较快的方式是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心理咨询,让自己变得更好。当然,通过自我觉察,不断的学习,也会有所改变,但效率可能会比较低一点。



老张说心理谈教育


用盐酸,或草酸早晚各洗一次面就得了。


用户1884265079875曾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你是多大年纪,哪些方面像呢?生活就是我们的一个影子,平时和妈妈在一起时间长耳濡目染的事情会很多,有时候就会有意无意的学着一些事情,如果你年纪还小,那没什么啊,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有自己的性格,然后吸收留存好的一面,摒弃和放下你认为不好和不和事宜的一面就好了,不要这么早就肯定或者否定一些事情,辩证的看,心理就舒服了,希望能帮到你,随时沟通,祝你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