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政厅:全省超14万社工投入防控一线 特殊人群服务不间断

杭州网讯2月6日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省民政厅副厅长李洁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浙江省是如何具体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

省民政厅副厅长李洁: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疫情发生以来,全省24,740个村、社区的14万多名城乡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一线。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突发情况多,形势复杂多变,任务繁重琐碎,当前形势下,确实存在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外来租用人员多,人员进出管控不够紧等防控隐患。针对这个情况,各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健全共同参与、力量互融的协作平台,实现人员统一调配、资料统一宣传、服务统一进驻,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不断深化联防联控效果。

目前,全省在社区层面基本形成街道干部加社区工作者加网格加物业公司加医务人员加志愿者的防控队伍。

除了社区工作者,乡镇下沉到社区的人员,政法部门组织的基层治理四平台和网格员,卫健部门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环卫和物业企业也是社区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此外还有大量的志愿者,包括组织部门组织下沉到社区的党员、社区居民骨干、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区工作者等,都在宣传教育、防控排查、隔离监督、心理援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在严格的社区管控下,如何针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做好人性化的管理?

省民政厅副厅长李洁: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不会间断。疫情期间,在社区的特殊人群主要有三类:老年人、困境儿童、生活困难群众。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已经全部暂时关闭了,但是社区对确实有助餐配送餐刚性需求的老年人,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独居老人。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了敲门、送菜、送药等关爱服务,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所需。对于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亲属已接受隔离治疗的老年人,社区协调相关养老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专业服务。

对于困境儿童,充分发挥儿童督导员和社区儿童主任的作用,加强对社区散居孤儿、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疫情排摸和防控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最新情况,帮助解决必须的防疫用品。如果其被实施居家隔离,社区确保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对于生活困难群众,社区将定期探访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督促监护人全面落实监护照料服务责任,帮助救助对象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确保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对于救助家庭中承担监护照料任务的人员,因疫情被隔离的,社区将采取措施妥善安置被监护照料人,保障其基本生活。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对象,将采取临时救助等手段,及时给予先行救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