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全民志愿驻守防疫一线

“防抗疫病,人人有责,我自愿为防控疫情贡献一些微薄的力量!”这个春节,印台区的社区、村镇行人稀少、略显冷清,但在印台区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心揣“群众”、身穿“红马甲”的逆行者们,他们就是印台区奋战在一线阻击疫情的一个个“红马甲”。

深夜一锅暖心汤 ,传递了志愿服务的温度   

1月27日深夜,在印台区金锁关检查站,当地的一对夫妻为工作人员端来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鸡蛋醪糟。离开时,却没有留下姓名,他们的平凡之举在这个寒冷而紧张的夜里温暖了无数人,朋友圈里众人转发,各媒体争先报道。

“这么冷的天,你们冒着风雪严寒在检查站查车,测量体温,保护群众,真是辛苦你们了,快喝些热汤暖暖身子吧。”印台区金锁关朱先生夫妇对民警说道。   

送热汤的人是金锁镇高崖底村的普通村民,家住检查站旁边。这几天,他们看到检查站的民警和医生们都在冒着雨雪辛苦执勤,心里满怀感恩,于是,便出现了上面暖人的一幕。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无名的志愿者也不退。有一种众志成城,就是你们在一线坚守,我们在你们身后为你们驻守,心连心同舟共济,坚定必胜的信心,早日打赢这场无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递代步者”舍小家、为大家,跑出了志愿服务的加速度

。  

2月1日下午,鑫光社区书记马笃恭和工作人员给社区居民“M先森”送去了他在平台点的1斤辣子、1斤青菜、2斤西蓝花、2斤茄子……

印台区:全民志愿驻守防疫一线

“非常感谢你们,在疫情期间为我们操心吃饭的事。”   

“M先森”接过菜的时候嘴里还一直念叨着这句话。  

“他们真是好人,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只能在微信里说声谢谢,他们都是‘活雷锋’,群众的救命人。”63岁的杨春利通过电话告诉笔者。   

63岁的杨春利阿姨常吃的药“脑安颗粒”没有了,由于疫情的出现,暂时又不能出门,这时候她看到了微信里这个及时的“服务菜单”,第一时间“下单”,一句“我现在就去”解决了杨阿姨心中最着急的“难题”。

印台区:全民志愿驻守防疫一线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搏斗,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这个“服务菜单”是印台区城关街道鑫光社区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三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甘为先锋、扛起责任,主动请缨担任“快递代步者”,把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面前,他们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群众参与 群策群力 彰显了志愿者服务的热度  

“家宴酒席不能办,人员密集要疏散,宁可少吃一顿饭,亲情关系不会淡……”这字字句句接地气的规劝,让群众们为之点赞。

印台区:全民志愿驻守防疫一线

农村疫情防控相对薄弱,一些中老年村民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村里的大喇叭有效弥补了信息传播的薄弱环节,将疫情防控的政策和信息传播到家家户户。同时,各村的志愿者们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播出疫情防治相关内容,并在路口利用移动小喇叭巡回广播,为有效防止疫情扩散打下了坚实基础。  

已经怀孕7个月的网格员惠慧是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也是顺金社区的一名普通的网格员。在疫情面前,她放弃休息,每天在小区里给贫困群众宣传防疫健康知识。   

杜文斌,是阿庄镇西沟岭村的脱贫攻坚“一强四好”示范户,家也住在惠慧所服务的小区。他最近看到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也主动地当起了防控疫情的志愿者,看到有群众在楼下聚集闲聊,便带头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上前做好文明劝导和知识传播。

印台区:全民志愿驻守防疫一线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倾情服务暖人心,志愿精神我践行。”这便是对志愿者以身作则最好的表达。在印台区,到处都是红马甲的身影,他们从城市到乡村,从一线奋战的警察医生到广大群众,一场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全面展开。

印台区:全民志愿驻守防疫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