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檢驗科醫生奮戰在看不見的防控戰場


爭分奪秒!檢驗科醫生奮戰在看不見的防控戰場


爭分奪秒!檢驗科醫生奮戰在看不見的防控戰場


爭分奪秒!檢驗科醫生奮戰在看不見的防控戰場


與戰鬥在病房裡的醫生不同,檢驗科醫生身處實驗室內,每天與病毒打交道,是外人看不見的醫生,但他們也是離病毒最近的人,只有全副武裝,才能與病毒“面對面”。武漢市第三醫院檢驗科的趙榮,作為一名黨員,她和她的團隊持續奮戰核酸檢測工作一線,為病人贏得生機。

我是黨員 我上!

身為共產黨員的趙榮,在科室第一次徵集支援金銀潭醫院時,第一個報了名。趙榮說:“我是黨員,我上!”在去金銀潭的前夜,趙榮含淚把孩子送到婆婆家照顧,併發信息千叮囑萬囑咐她家在外地工作的先生,萬一出現什麼問題,一定要照顧好兩個孩子。

在支援金銀潭醫院的那段時間裡,她每天凌晨五點起床,需要在寒風刺骨中步行很長一段路,再搭乘三十多站地鐵到達金銀潭醫院,勇敢的戰鬥在最前沿,爭取第一時間為更多的不確定者明確病因。

1月22日她回到了醫院,得知光谷院區被徵用為定點醫院,她將自己在前期總結的防護知識傳授給了同事,她繼續發揮自己在PCR檢測方面的專業特長,優化各個流程,為病人贏得時間,為團隊的安全提供保障。她深知加入到這場戰役中,一切都是未知的,只有排除萬難、高效率檢測樣本,才能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誓言。

病毒核酸檢測被認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依據之一,她們團隊中共有六人,但每天需要面對的檢測數量,少則100多例,多則200餘例。“首義院區這邊實驗室是進行核酸檢測的。每天從疾控、發熱門診、光谷院區急診科送來的樣本量匯聚到一起,進行編碼排序。核酸檢測過程複雜,包括信息錄入、核酸提取、基因擴增、結果分析等環節。檢測數量大,並不輕鬆。”趙榮說,

壓痕和傷疤成了“標配”,泡在汗水裡10小時是常態

上班前趙榮和同事要花費半小時穿上層層防護用品,相互監督檢查後,才能進入實驗室。每批次的提取檢測有10餘個步驟,尤其是最容易感染的標本處理及核酸提取階段,要全神貫注,否則會有感染的風險。趙榮說:“我們10小時一套班,由於穿脫防護服過程繁瑣,也想給患者爭取檢測時間,所以10小時下來,我們是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準備好尿布溼是常事,我和同事早餐通常會選擇泡麵,雖然知道很沒營養,但是泡麵經餓,可以扛的住10小時的檢測,實驗室是密閉空間,再穿上防護服,悶熱難耐,出來後全身溼透是常態,臉上全是壓痕和疤痕”。

標本採集與轉運,標本核收與錄入,核酸提取與擴增,結果分析與複核,電話通知與數據上報........多少個不為人知的日夜,每一步的完美銜接、每一組的高度配合,得出的結果都經得起檢驗的。疫情面前,這群可愛的幕後白衣天使們,舍小家顧大家,用自己的勇往直前詮釋出白衣天使對生命的敬畏!

湖北之聲記者張偉傑 通訊員江泓穎 陳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