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麾下虎将,奉命两次设伏,百团大战近身格斗,中弹牺牲

一生身经百战,一身英雄虎胆。杀敌一马当先,沙场马革尸还。”

这首豪气干云的诗,用于形容八路军第129师386旅17团副团长吴隆煮十分贴切。

吴隆煮生于湖北黄安,16岁参加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9团。他跟随部队转战鄂豫皖、川陕根据地,年纪轻轻便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279团3营,他所在的营以善于追击、穷追猛打而闻名。蒋军多次以优势兵力合围,3营总能以少胜多,把围剿的蒋军打得丢盔弃甲。因而,3营也被称为“飞毛腿营”。

陈赓麾下虎将,奉命两次设伏,百团大战近身格斗,中弹牺牲

陈赓将军手下虎将吴隆煮(1914-1940)

全面抗战爆发后,279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吴隆煮任该团3营教导员。

9月30日,为阻击自石家庄入侵山西的日军,吴隆煮率部自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出发,经过强行军抵达正太路南侧一带,实施阻击战。10月下旬,平汉线的日军再次由石家庄向着娘子关进犯,意图配合同蒲路的日军一同夺取太原。此时的晋东一带,战情危急。当月25日,386旅旅长陈赓亲率772团抵进至川口、孔氏村、王德寨一带,侧击沿线进犯的日军。

按照刘伯承的部署,3营于10月26日趁夜进入平定县七亘村设伏。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击毙日伪军300余人,缴获骡马等大批武器装备。后根据情报,又有一股日伪军即将进犯七亘村一带。刘伯承再设奇兵,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埋伏,3营再接再厉,于28日上午在同样的地方又打了一次伏击战,让日伪折损百余人。

因在七亘村伏击战中表现突出,吴隆煮被委以重任,带部队转战晋东南一带,参加了

长乐村追歼战、响堂铺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等战斗。

陈赓麾下虎将,奉命两次设伏,百团大战近身格斗,中弹牺牲

386旅旅长陈赓,谈起吴隆煮时常用“虎将”二字,形容这位湖北汉子

1938年5月29日,386旅旅部机关、772团等部抵达磁县彭城镇。当地日军得知有八路军行踪,立即调集水冶镇的一个大队,加上漳河桥据点等地的驻军,组成一个加强大队的规模(800余人)向着彭城杀来。日军意图十分明显:端掉386旅旅部,活捉陈赓!

日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意图用伪军在北面展开佯攻,而日军部队则强攻南面。但吴隆煮看穿了他们的花招,干脆将计就计,先是命1连快速击溃伪军部队的佯攻,随后将主力防守南部,连续打退了日军6次疯狂进攻。

反击战打响时,吴隆煮亲自赶赴一线,他挽起衣袖,右手提着红缨枪,身背大刀,高呼“杀鬼子!”第一个冲进来犯的日军步兵群。一番血战中,接连砍翻4名日军。当他继续向前冲锋时,却不幸被一发子弹击中腹部,踉跄着跌倒。当他醒来时,发现卫生员早已为他包扎好了伤口。

此时,战事并未完全停歇,他又提起大刀,艰难地站了起来,用尽力气向着卫生员喊道:

“甭管我!快杀鬼子!”鲜血从捂着伤口之间的手指缝流了出来。因伤势过重,吴隆煮昏迷了过去。

待他醒来时,已是第三天。战事早已结束,当他得知3营在此次作战中伤亡较多时,悲痛地说:“革命,总会有牺牲者。我们要多打胜仗,为那些牺牲的战友报仇!我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么早就过去,我于心不忍。我还要与战友们并肩作战,把日本人赶出去!”

陈赓麾下虎将,奉命两次设伏,百团大战近身格斗,中弹牺牲

1939年11月,386旅组建起了补充团,弥补兵员缺额。该团于1940年时,重新整编为17团。吴隆煮任该团副团长。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按照作战计划,吴隆煮率17团1营、3营及民工共千余人,与友邻一道担负起负权店至漳源段的铁路破袭任务。

与此同时,为保证3000名破路大军的安全,上级下令17团1营1连肩负起铁路、公路交叉的咽喉要道——龙珠寺的警戒任务,尽一切可能阻敌增援。

吴隆煮与官兵、民工们一起,往返于4公里长的铁路线上,时而指挥,时而带头破袭。他们掀铁轨、拔道钉、烧枕木,想尽一切办法破坏敌人交通线。经过奋战,这段铁路线已被破坏的七零八落、不堪使用。

正当部队准备撤离时,接以陈赓旅长的命令:“自龙珠寺一带设防,尽全力阻敌,坚持至明晨。”

陈赓麾下虎将,奉命两次设伏,百团大战近身格斗,中弹牺牲

对日军铁路线进行破袭的抗日军民

吴隆煮当即召开作战会议,不顾一夜的疲劳,让部下向龙珠寺开拔。日军大举进犯,被吴隆煮率部击退。眼瞅着一队队敌人沿着铁路线,呈扇形队形杀上来,吴隆煮脱掉外衣,将刺刀插于步枪上。随后一声令下,20余名战士当即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

突然,一挺机枪声划过空际。听见机枪声,吴煮隆如同条件反射般,一把推开了身旁的通信员,自己头部中弹,鲜血直流。8月21日下午3时,躺在龙珠寺祠堂断墙后的吴隆煮从昏迷中醒来,得知阵地还在我军手中时,挣扎着坐了起来,望着战士们,断断续续地说:“一定要守住阵地!”虎将牺牲,年仅26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