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2月4日深夜,成龍在個人社交網絡平臺發文圖支援抗擊疫情,稱“國家有難,我們義不容辭……只要我能幹的,有助抗擊疫情,不給國家添亂,什麼我都願意做”,並表示“無論是哪位個人或機構研製出特效藥,我想拿出100萬元感謝他們”。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據媒體報道,此前成龍已捐出幾十萬物資,還在媒體上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

成龍自己說想法“幼稚”,其實一點都不會,我們心裡也明白,國家在研製特效藥上一定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就算成龍沒有懸賞這100萬,特效藥遲早也會出來。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可是這不是錢的事,100萬起的是激勵作用。

而且,像成龍這樣的高調慈善倒是個不錯的做法,也許有人覺得高調說出自己捐了多少錢有種沽名釣譽的害羞感。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成龍做了三十多年的慈善,捐款已經不計其數,他其實很低調,可他本人卻曾心酸地說:

我做了30年慈善,出錢出力,還給人家罵。

這其實是一種悲哀,做慈善的個人或組織,最怕的就是被人誤會,這會直接傷害到一顆善良而真摯的心。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成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武打演員,在拍電影的過程中,很少使用替身,即便滿身是傷,但只要效果不滿意就要一直重複,就算受傷也要完成高難度的動作。是第一個在好萊塢打出自己天地的華人演員,更是華語電影的票房保障。

難怪張國立老師對成龍大哥這樣評價:“在今天世界範圍內,成龍擁有華人明星最高知名度!"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其實成龍的貢獻不僅限於娛樂圈,他為社會所奉獻的愛心,根本不是數字所能衡量的。他入行做電影59年,作為電影人,他心中一直有愛,愛國家,愛家庭,愛這個世界,希望這個世界和平!

每一次,國家有難,成龍從不缺席。

其實早在1988年,成龍就成立了慈善基金會。面向兒童,老人和災區的捐款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

2003年抗擊非典,成龍一邊組織抗非典義演,一邊捐款150萬。

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龍和楊受成一起捐款1000萬。


2010年海地地震,成龍率領的基金會捐出了500萬元!

2010年玉樹地震,成龍率領的基金會又捐出了300萬元人民幣,還有1500箱餅乾、700件棉衣、100箱礦泉水……

2019年成龍還率先捐出100萬,呼籲大家一人出一元保護長城。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成龍大哥基金會的網站首頁上放著這樣的話:

"我希望自己是一個火車頭,帶著大家一起跑,但作為一個帶動者、領跑人,其實這很難,意味著我要承擔更多責任。但我會很開心,有那麼多的人加入到我們的行列、慈善的行列。"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總之高調慈善並沒有錯,成龍也好,韓紅也罷,只要沒有損害個人和社會,想咋樣都行,最不可取最錯誤的就是“道德綁架式捐款及某些單位的不作為”。


成龍100萬“尋”特效藥引爭議:有特效藥就捐,沒有就不捐了嗎?


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屹立不倒,不光靠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還少不了在災難面前奮不顧身,為民族大義衝在前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