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不得不佩佩服大眾品牌的產品佈局,大眾一項主大是的穩紮穩打,自從入華以來憑藉著紮實的品質和低廉售價圈粉大量潛在用戶,都得到80後90後的青睞。我覺得大眾要比其它車企更用心,特別是在國內,很多車型均為中國特供車。

說起特供車,這兩年SUV車型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大眾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好機會,就在這兩年大眾頻頻發佈SUV車型,從銷量來看也得到大家認可與支持。

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在大眾旗下的SUV還非常不錯的,唯獨斯柯達這個品牌混得特別差,我認為是斯柯達的定位有問題。大家都知道大眾卻不知道斯柯達,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斯柯達是大眾旗下的,所以斯柯達知名度不如大眾,但也有一些潛在消費用戶,但是與大眾相比簡直九牛一毛。我認為斯柯達的失敗是因為定價上,初期的斯柯達定位太高,售價比大眾還貴,所以銷量非常慘淡。

經過這些年的磨練,斯柯達也意識自己的錯誤,所以現階段的斯柯達只好在售價方面動手腳了。這不,為了提升知名度,柯珞克以不足14萬的價格上市,自從柯珞克降價後也帶來一定反響,相比去年而言,銷量上有著一定上升趨勢。

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柯珞克的定位是一臺小型SUV,縱觀當下的市場,小型車還是有一定潛力的。柯珞克整車空間並大,車長僅為4.4米,但是軸距卻達到2.6米,這就意味內部縱向乘坐空間更寬敞,我們也可以把柯珞克視為緊湊型SUV,與同級小型SUV相比優勢很明顯。

除此之外,在我看來柯珞克的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因為柯珞克是基於MQB平臺打造,這臺平臺更符合國人用車,不僅在尺寸方面有所加長,更年輕化的設計才能讓消費者心動。說真的,我覺得柯珞克的設計要比大途觀精緻很多,特別是燈組使用家族式的切割理念,開出去要比大眾有面子。從柯珞克定價到設計來看,斯柯達的改變還是蠻多,從側面可以看出斯柯達更傾向國內市場,開始揣摩國內消費者的心思了。

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不浮誇的說,柯珞克的設計要比大眾用心很多,給人感覺有一種合資車的既視感。特別是座椅的設計,菱形格的設計配上白線縫製,以及真皮材質覆蓋都能體現出斯柯達的用心。儘管整車的用料很一般,但在做工方面著實優於大眾,一輛車有沒有用心造,從這些細節也能看得出來。

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細節決定勝敗,從後排座椅的設計也能看得到,柯珞克拉長軸距後,後排乘坐空間也就更寬敞了。特別是後排中間位置的設計,整體比較平整,而且還配上頭枕,相比大眾途觀更為貼心。當然,柯珞克在配置方面也比較豐富,esp、安全氣囊、定速巡航、中控大屏等均為有配備,這一點大眾應該向斯柯達學習了。

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比起大眾來說,柯珞克贏在設計和品質上,還不僅如此,動力也同樣優秀。基本MQB所打造而來的1.4T引擎也得到很多用戶的認可,實測後的穩定性和穩定性與途觀不相上下,這臺發動機也曾運用在大眾很多車型上,所以燒機油、漏油等事件都是不存在的。

我認為柯珞克這臺車整體設計和結構都沒啥問題,唯一需要關心的是上汽集團的雙離合變速箱,其的小毛病還是很明顯的,你們認為呢?

看這內飾和配置還要啥途觀?關鍵發動機和大眾一樣,卻不足14萬


筆者小結:我覺得斯柯達現階段更應該重視品牌所帶來的效益,因為大眾集團的同質化太嚴重,不是換個殼換個車標就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雖然斯柯達在價格上做出了讓利,但知名度依舊沒提升,開著途觀出去大家都認識VW,而開柯珞克出去大家都不認識,不知道女性還以為是國產車。因此,我覺得斯柯達應該多在營銷策略方面下足功夫,其次擴大經銷網,藉助大眾的經銷網來填充自己,就好比寶駿藉助五菱而上位,你們覺得這樣可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