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十多歲的孩子多次搶劫,父母卻稱“管不了”, 你怎麼看?

只是一隻魚


我說一下我的兩個鄰居的孩子。第一個司某某的孩子,在孩子十六歲那年,在中學與人打架動了刀,雖然沒有傷人,但是我鄰居司某某把孩子領回家後,把孩子半吊在樹上一頓毒打,問孩子認不認錯,孩子倔強並不認錯。那一頓打,持續了7個小時。孩子的爺爺,奶奶,媽媽都在求情,包括周圍鄰居都去了,卻沒用,到深夜2點,孩子再也堅持不住喊:爸我是你親兒子呀!求你別打了,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犯錯了。……這個孩子現在一家工廠上班月工資9千多,在農村來說也不錯了。

另一個孩子,因為不作聲從家中偷拿錢,我記得是在7月份。被父母知道後,其父親在中午時讓孩子跪在院子中央,從中午跪到太陽快落了。中間孩子求饒也不答應。事後孩子說:我大了,我掙自己的錢花。……事隔多年,這孩子在邢臺有一個小公司,收入也是不錯。

子不教,父母之過也。一點沒錯!


順利平安16


請恕我直言,所有的“管不了”都是不想管。

我先說一說我們自己親身經歷的事:

我女兒在學校丟了兩個保溫杯。第一次丟保溫杯時,她告訴我保溫杯放在抽屜肚子裡,沒拿出來就不見了。她疑心是同桌拿了,而且隱約看到同桌書包裡好像有她的保溫杯,但不敢確定。我於是給同桌家長髮信息,委婉地說孩子小經常裝錯東西,麻煩她看一看她孩子有沒有錯裝我女兒的保溫杯,並且把保溫杯圖片發給她了。她堅稱看過了,沒有。


第二次丟保溫杯時,我就比較生氣了,找老師調看了監控,果然是同桌拿了,連同第一個保溫杯也是她拿的。

聯繫同桌家長,家長竟然說:“我家孩子從來不亂拿別人東西,她肯定是不小心裝錯了。”

如果是裝錯了,不會還回來嗎?一次裝錯可以理解,一再裝錯就太巧合了吧?

所以,家長說管不了孩子其實都是藉口,他們不過是覺得反正自己家孩子沒吃虧,所以不用心管,甚至縱容孩子。

再來看看秦皇島的那群孩子:

2019年11月6日 貨車司機王某稱當天自己開車在某公司門外等待卸貨時,被3名騎摩托車的蒙面男子持刀搶走500元現金。貨車司機李某稱在同一地點被3名騎摩托車蒙面男子追逐、攔截後被持刀搶劫。經過調查3名騎摩托車的蒙面男子分別是19歲的小峰(化名)、17歲的小明(化名)和14歲的小壯(化名)。


面對孩子的犯罪事實,家長卻聲稱自己管不了孩子。

這些人的父母沒有說謊,我相信他們確實管不了他們的孩子,因為那些孩子都已經10多歲了。父母已經錯過管教他們的機會了。

孩子小時偷針家長無所謂,等到他們長大了去偷金,家長也就無可奈何了。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知書達理,也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無賴。孩子成長成什麼樣子,完全在於幼年期時接受的教育。

家長們,教育孩子請趁早,不要等到孩子大了再去追悔莫及。


墨公子說教育


民間有一句俗話叫做“從小一看到老一半”,意思是說你小時候的樣子,其實折射出你長大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民間還有一個故事,說是小時候偷針,長大了會偷牛。某人家有個兒子,寶貝的不得了,有一次搖撥浪鼓的貨郎到他們門口賣繡花針線,結果那孩子順了一根繡花針,拿回家給他媽,他媽笑眯眯地誇這孩子有用。第於回他把人家雞窩裡的雞蛋拿回來,他媽又拍拍他的頭,誇他有用,說晚上留著給他打雞蛋湯喝。第三回他把隔壁人家的老母雞給偷回來,他媽又誇了他,說宰了老母雞給他燉湯喝,好好補身子。

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把人家的牛偷回來了,因此被抓住判了死刑,臨刑前他跟縣令說,我要喝我媽的奶,縣令派人把他媽找來,她媽也同意了,掀起自己的衣服,露出乾癟的乳#房,結果他一口把媽媽的乳#頭給咬掉了,說誰讓你當初事事都依著我,什麼都不管我,害我走到今天?

題主說秦皇島的十多歲的孩子多次搶劫,父母說管不了,沒關係,父母管不了,總會有人管他,總是有人能管得了他,父母管不了警察來管,這社會不會讓無法無天的人一直逍遙下去,只怕到那一天,父母就不會說我們管不了了。可是真的到那天要說這個又有什麼用呢?


蘇小妮


以前一同村的初中男同學也因偷盜學校小賣部的東西被學校警告處分過,後來初中沒讀完輟學去了社會上打工,打工也是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的,經常有點錢就去網吧玩遊戲,後來被公司辭退了。沒錢用,就去搶劫,被抓了,出來了又去偷去搶又被抓,如此往復循環。

他的媽媽管他,會罵他,但不管用,他不聽不怕的,從小就是這樣。村裡人都說他家三兄弟這樣不聽話到處惹事都怪他爸爸。他爸爸是不講理不管事的人。做事缺乏行動力責任心,就是那種天要下雨了,別人家都在搶收稻穀,他家就他媽媽一個人乾著急,他爸爸和他們兄弟幾個還端著碗吃飯邊看著電視的那種。他媽媽後來得精神病了,他爸爸也不帶去醫,三兄弟沒人管了,至今也沒成家,總之,他家唯一管事的女人得精神病了,家就沒有家的樣子了。

我為何舉上面這個例子,因為有相同之處,都是十多歲的孩子搶劫,都是父母不管或者管不了。

說實在,孩子這樣有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與父母的教育有關。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管或者覺得沒所謂,孩子大了就管不了了。

孩子現在十多歲,父母此時是最後教育改正孩子的機會了。如果還稱管不了或者是不想管,最後吃虧的是孩子和父母自己。父母的不負責任和對孩子的不關心,父母自己是要自食其果的。

總之,希望父母此時能及時反省自己,盡力抓住最後的機會,讓孩子改正錯誤走正確的路,哪怕讓孩子承受一定的痛苦。父母此時不負責任更待何時?


化學姐話教育


也許父母是真的管不了,但是失敗的家庭教育帶來的禍端可不僅僅是現在,如果再不管孩子的未來就毀了,可以說管不了,也可以不管,當然要承受這樣的家庭教育帶來的惡果。家長不去管,社會也不會慣著!

一句管不了其實說白了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已經抱著放棄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之下孩子能從一個搶劫犯突然就走上正路?家長連對孩子都沒有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那你讓一個十多歲的孩子怎麼辦?

親身經歷一個遠方親戚,小的時候家裡做生意沒有時間管孩子,親戚家的孩子皮的也真是不像話,三天兩頭的惹禍,遠方親戚也是一句管不了就該幹啥幹啥,覺得自己賺了錢也是為了孩子,以後有個好的生活條件比什麼都強,基本沒有什麼家庭教育。

好景不長,遠方親戚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基本不賺錢了,而此時他們的兒子依舊闖禍,家裡就不斷地賠錢了事。這個孩子到了18歲之後依然我行我素,最後因為上網沒錢竟然搶劫,最後被報警抓了,判了三年。家庭基本就毀了,遠方親戚見到家裡人就哭,就後悔,可是已經晚了。

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不論到了什麼樣的地步父母都不能放棄,一旦放棄,一旦不管會有更大的禍端等著這個家。


憲平說教育


我們先看一下事情的經過。

11月6日,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接貨車司機王某報警,稱當天自己開車在某公司門外等待卸貨時,被3名騎摩托車的蒙面男子持刀搶走500元現金。

11月7日,分局又接到貨車司機李某報警,稱在同一地點被3名騎摩托車蒙面男子追逐、攔截後被持刀搶劫。

民警逮住三名罪犯和家人聯繫時發現,3個人的父母對他們都是放任不管的態度。小壯父母因工作忙很少管他。小明落網後,其父親表示管不了,母親則說自己在四川回不來。小峰的父母也是很少過問兒子在幹什麼。


大家不必奇怪,現在這樣的父母實際很多很多。

本人老師,經常會聽到父母說,我們說他也不聽呀,老師,你說咋辦?

五年級的孩子,經常遲到,聯繫父母,父母說,早上從7點就開始叫孩子起床了,可孩子死活不起,我們也沒辦法呀。

六年級的孩子,作業經常不寫,聯繫父母。父母說他寫了呀,但他就是不讓我們看,我們在書包也找不到,但孩子說寫了呀。等等。

我們做老師的幾乎每年都會遇到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束手無策,毫無辦法。

他們其實也不是管不了,而是真不捨得管。不捨得罵,不捨得打,連批評也是溫柔的,一味地縱容孩子。時間長了,等孩子大了,他們想管了,可能真管不了了。


教育孩子要趁早,可是有多少父母並不懂得這個道理。

孩子起不了床,孩子還小,大了就好了;

孩子不寫作業,孩子還小,大了就好了;

孩子拿家長錢,自己孩子,花就花吧;

孩子打人,反正自己孩子不吃虧,打就打了;

等等,我們多少家長就是這樣的心理。一味地嬌寵孩子,認為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等孩子大了,自己管不了了,後悔也遲了!

子不教父子過,從來如此。你不教育,將來走入社會,自然有人替你教育,早吃苦比遲吃苦強。

大家好好掂量掂量吧!


人生如夢LLH


我想起一個刑事案件,是我們山東費縣的,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報道過,名字叫《消失的夫妻》,具體案件我就不說了,有興趣可以自己找一下。

我想說的是案犯的年齡:四個罪犯,最大23歲,最小的17歲,年齡最小的初中才剛畢業。


我們再從新聞報道看一下秦皇島搶劫案:

辦案民警於11月9日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古城內將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經訊問,19歲的小峰(化名)、17歲的小明(化名)和14歲的小壯(化名)對持械搶劫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交代此前在遼寧綏中犯過的10起盜竊、搶劫案。


我們可以從兩個案件看出,犯罪嫌疑人的年齡都很小,並且是幾個人一起團伙作案。我想問,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聚在一起,無所事事,盜竊搶劫呢?

  • 是誰給了他們時間來做這些事,不上學嗎?


  • 為什麼會幾個人聚在一起做這些事,沒有大人去關注他們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嗎?

原因分析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佈的一份教育藍皮書顯示,“家庭教育不當”“不良交友”“法制觀念淡薄”“學校教育的缺陷”等是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其中家庭因素所佔比例最高。

如果有正確的關愛和管束,這麼大年紀的孩子應該在學校讀書,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為了未來而努力,但是,看一下父母的態度:

在審訊過程中,民警發現3個人的父母對他們都是放任不管的態度。小壯父母因工作忙很少管他。小明落網後,其父親表示管不了,母親則說自己在四川回不來。小峰的父母也是很少過問兒子在幹什麼。


我認為父母的管教缺失,是“小罪犯”的最大罪魁禍首。我所在小區,發生過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三個四年級小學生,盜竊外賣送餐車一百多起。據知情人說,他們分工合作,有人放哨,有人實施盜竊,成功後一起找地方把東西吃掉。

後來有一次被監控拍到,警方順藤摸瓜找到學校,請家長出面處理,結果都是爺爺奶奶來處理,父母要麼來不了,要麼就是很暴躁很冷漠。

教不嚴,父之過,父母教育的缺失,確實是主要問題。


為什麼都指責父母?

中國處於轉型階段,很多問題都會折射到孩子的教育身上,前幾年大家都很關注的“留守兒童問題”,就是典型,現在不光落後地區,很多沿海地區的農村,都存在留守兒童,甚至城市中也存在很多隱性留守兒童。

哪個父母不想母慈子孝?誰不想陪著孩子快快樂樂健康成長?這些父母,可能是被金錢壓彎了腰。

有人說,沒有能力就不要生孩子,生了不負責,害人害己。我不想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因為繁衍是動物的本能,也是生命的延續形式。

我從網上看過一句話,說現在很多職業都要求持證上崗,而父母這麼重要的“職業”卻任何沒有要求。

其實在我看來,生育只是本能,他們生育沒有錯。很多年輕父母,本身就未受到上一代合格教育,自己只是把悲哀延續了下去。

現代社會對子女的教育,對底層民眾很不友好。社會給父母的責任和要求已經超過了他們的能力範圍,這些年輕人揹負著上一代的烙印,為了生存就已經舉步維艱。教育子女,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了。


生活的壓力,不是逃避教育的理由。

看問題要多方面看,但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在2016年至2017年間,全國法院審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來自流動家庭的未成年人最多,其次是離異、留守、單親和再婚家庭。

父母之責不可逃,我見過有帶孩子送快遞的爸爸,也見過騎著環衛三輪車送“小公主”上學的媽媽。他們也很無奈,但是從來沒有放棄孩子,心中有愛,目中有光。家人在一起,哪裡都是家。



道德層面:人生而則苦,但為母則剛,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孩子還有光明的未來,我們苦,我們累,這都是暫時的,只要能讓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能夠比昨天多學一點東西,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法律層面:對於因監護人履職不當、管教不嚴而導致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多名專家建議在法律中規定追究監護失職責任。


結語:孩子的問題,不能“管不了”。


硬核輔導


來來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網友支持“未成年犯罪、家長需連坐責任”的範例!


▶︎ 先看重點:

  • 3名犯罪嫌疑人,

  • 持刀搶劫,

  • 年齡分別是19歲、17歲、14歲。

  • 已作案10多起(偷竊、搶劫)


▶︎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已經向警方報案的是2起搶劫案:

  1. 司機在某公司等待卸貨時,被這3人蒙面持刀搶走 500元現金

  2. 另一名司機李某,在同一地點,被這3人追逐、攔停後持刀搶劫


▶︎ 再來看家長是怎麼管孩子的:

19歲案犯:父母基本不過問兒子幹什麼

17歲案犯:父親說管不了,母親則說在外地打工回不來

14歲案犯:父母工作很忙,基本不管他


分析總結


▶︎ 從這3名案犯的情況來看,“家長疏於管教”,是他們犯罪的主要原因。


十幾歲的孩子,基本的世界觀、價值觀已經成型,雖然不能對他們的將來100%蓋棺定論,但是基本上他們的一輩子就這樣了,廢了。


問答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罪犯都是二進宮、三進宮?” 據我來看,基本上都是從少年時期就遊手好閒,幹些違法勾當,導致成年後依然遊走在犯罪的邊緣。


▶︎ 所以,對於未成年犯罪的定罪問題,我除了支持“惡意補足年齡”這條外,也非常贊成“要對其家長進行連帶責任追究”。


因為,正是家長的不作為,或者胡作為,才導致了未成年犯罪的發生,才產生了未成年罪犯。


“生而不教”,還有什麼資格當父母?既然生下了孩子,就應該為孩子負責,為這個社會負則。


▶︎ 就像這3位家長,這不是在給社會培養罪犯嗎?


總結:我舉雙手贊成“未成年犯罪、家長需連坐責任”這個觀點!



夏醬Summer


管不了?簡直就是放屁出氣!如果說他家的孩子讓別人給碰著傷著,馬上這倆口子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記的二十幾年前,我們村子有一位孤寡老人,就因為不願意去鄉里的孤寡老年人養老院,這位老人又返回了村子裡,他回村後,白天是眾村民管飯,晚上也不知睡於何處,沒事幹天天在市區的主要公路上來回瞎轉,並還向神精病人似的,經常胡球指揮過往車輛,就這種情況,交警隊也多次找到這位老人的親戚,希望他們伸出援助之手,但老漢的親戚只一句話,管不了。

終於,在某一天的中午,孤寡老人讓汽車給撞死了,到這時,老漢所有的親戚,馬上全都到位,就等著分老漢的死亡賠償金,但交警隊也有應對的方式方法,並告訴老漢的所有親戚,我們早給你們發過通知,你們卻視若無睹,現在想拿錢!沒門!向這種處理方法,我個人認為,既對的起良心,又不傷害當亊者司機,真是倆全齊美的最好方法之一!


李德才21


秦皇島三個10多歲的孩子,最大的19歲,最小的才14歲,多次搶劫,在最近一次搶劫貨車司機500元錢後,於11月9日被抓獲,奇葩的是,他們的父母要麼不現身,要麼說“管不了”。


有句話說的比較難聽,“叫有娘生無娘管”,這三名孩子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跟他們父母的教育,有極大的關係。

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走上歧途,根源在父母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生下來就是英雄的人,也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搶劫犯。一個人最終之所以成為了他自己要麼高尚正直,要麼卑下無恥,要麼知法守法,要麼違法犯罪,都跟他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下地,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父母的教育引導,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孩子出生到成年之前,父母對他們成長的作用非常大。

如果孩子成長,道路上缺乏父母的必要管教和引導,那麼孩子就像一顆在野地裡野蠻生長的小樹,沒有園丁的澆灌,修剪很可能長得盤根錯節,枝椏橫生。

民警在審訊過程中發現,3個孩子的父母,父母聲稱工作忙,平時疏於管教。甚至孩子被抓 ,都不願從外地趕回來。三個孩子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跟他們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那一方面的付出有直接的關係。


二、錯過孩子的最佳教育期,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就失效了

孩子的成長道路有十幾年,但每一個關鍵,都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如果關鍵時期缺乏父母關愛和必要的教育引導,孩子就無法身心健康地成長,父母的教育也會失效。

教育專家李玫瑾說過,三歲,六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3歲要養、6歲要管,錯過了很難糾正!如果孩子有性格偏差,家長不及時糾正,那麼孩子的性格將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三歲前是培養孩子和父母之間依戀關係的最佳時期,如果這個時期父母給了孩子完全充分的愛,孩子和父母之間就會建立起一種牢不可破的親密關係,以後的教育中,孩子才能夠跟父母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而不會出現嚴重的叛逆,不服管教問題。

從辦案民警瞭解到的情況看,這幾個孩子從小家庭關係交往很鬆散,父母忙於生計,疏於對孩子的管教。當孩子最需要父母關心愛護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卻忙著打工,當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父母卻沒有及時的給予滿足。等到孩子進入青春發育階段,父母想跟他們溝通,對他們立規矩,已經完全不可能了。於是就出現了孩子被抓,父母卻說管不了這種尷尬的局面。



三、搶劫犯罪釀大禍,父母才是作俑者

大家都知道,搶劫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是一種性質惡劣,影響極大的犯罪,量刑也會很重。三個孩子中兩個尚未成年,他們的人生被自己的無知改寫,而他們的父母卻是三個孩子犯罪的直接責任人。



【啟發】

1.孩子幼年時期要培養好親子感情

越是幼小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越強,越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無條件的付出。如果父母做到了,全心全意愛孩子,親子感情,就能順利的培養起來。而三個搶劫犯罪的孩子的父母顯然已經錯過這一階段,我們每位家長都應該引以為戒。

2.對孩子不疏忽,不嬌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既不能向三個犯罪的孩子父母那樣,對孩子感情上疏離,生活上疏忽。但同時我們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孩子過分溺愛、縱容。

3.在最恰當的時候給孩子最恰當的愛

該無條件的愛孩子的時候,就應該把所有的愛無條件的給他們,讓他們從心理上得到一種滿足。需要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也應該讓孩子內心有界限,有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