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作?

SFNBN


日常想要预防冠心病这类疾病,最为主要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危险因素又可分为可逆与不可逆两种。

不可逆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心脏功能也会呈现衰退的趋势,因而这也是诸多中老年人深受冠心病困扰的一个原因,此外,冠心病与性别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说,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可逆性危险因素方面,主要指的是三高类疾病以及吸烟等不健康行为,高血压、高血脂的长期出现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硬化和血管堵塞的情况,而抽烟则主要在于其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进而诱发冠心病。

1、控制血糖

控制好血糖可使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怎样控制血糖呢?不外乎做好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检测,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

2、戒烟

香烟含有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等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吸入尼古丁后,可使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使血流减慢,血液粘滞性增大,纤溶酶活性降低,影响冠状动脉的供血,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吸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为了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戒烟刻不容缓。

3、控制高血压

把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血压下降到19/11Kpa(140/85mmHg)或更低有益,无风险。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也应把血压降至上述的满意水平;有糖尿病和尿中可检查出蛋白的病人,血压控制更应严格,降至16~17/10.6Kpa(120~130/8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应遵循以上标准。单纯收缩压增高的危险性大于舒张压增高,应认真治疗控制。除用一般的降压药以外,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宜清淡,防止食入过多的盐类。应多吃蔬菜、豆类等食物,避免饮酒和肥胖,并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愉快。

4、调节血脂

调节血脂可降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率减低2%~3%,在膳食结构中,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低钙、低盐的特点,使血脂指标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5、减肥

肥胖者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减轻体重比做有氧运动更为有效。身体较胖的男性在体减轻10%以后,血压、胆固醇明显降低,体内控制血糖的能力也明显增强。而这三种因素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很大,研究显示,体重过重会使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肥胖者可以通过节制饮食,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使体重降低,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运动是最有效的锻炼手段,如步行、上楼、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比其他各种的活动更有益。如果每天或至少隔日作20~30分钟中等程度的活动,就能有效的增强心功能。


康德乐大药房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其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大于50%即可诊断(所以很多冠心病,还不够诊断标准,甚至没有依据)。



那么得了冠心病如何去预防发作?

首先按时服药!诊断冠心病后,应正规冠心病治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他汀,倍他乐克等,也许不全,因为药物有个体化差异。服药后及时检测,定期检查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情况。

其次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借酒,吸烟损伤血管内皮,且使血小板在动脉壁附着聚集,升高胆固醇,以至于患动脉硬化。长期饮酒,一样可增加动脉硬化风险。注意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适当活动,减重,避免暴饮暴食。

最后,控制危险因素,当然吸烟、饮酒也算危险因素,我所说的危险因素是有关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严格控制各项指标有利于减慢疾病发展。

再有,建议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如有心前区不适,及时舌下含服,缓解症状,切记及时就医!



如果在冠心病方面需要帮助,留言或私信,等候!

心血管内科王医生于2018.6.15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冠心病属于慢性老年性疾病,病程长,治疗周期长,又不能彻底根治,且诱因多,易复发。所以,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基础。

1. 饮食的合理调节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心血管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和营养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饮食方面往往偏重的是吃的口味,吃的痛快舒服,而忽视了怎么吃得合理、吃得科学,血中高含量的胆固醇是形成冠心病的主要致病物质。

许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如肥肉、猪肝等,冠心病患者应尽量不吃或少吃,一日三餐食量不宜过饱,尤其是晚餐,八分饱最好,且忌暴饮暴食。应食清淡食品如谷类、水果、鲜菜,还有鱼类等。

2. 良好的个人习惯

①避免慢性烟害,少饮或不饮酒,吸烟也是导致诱发冠心病的因素之一,吸烟可引起冠心病动脉供血不足,加重病情,也可致痛闹升高,掩盖胸痛一冠心病的重要预警信号,放松对疾病的警惕。酗酒对大脑、心血管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戒烟戒酒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举措。

②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睡眠的时间应为7~8小时,睡眠不足或过多都对健康不利,长期失眠的患者,会加重冠心病,应及时治疗,坚持每天午睡半小时,对预防冠心病的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③注意起居、衣着与气候的变化,避免受凉感冒。居室应保持清洁,温湿度适宜,常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是冬季,寒冷的刺激,使血管收缩,管腔变窄,血液粘稠度增加,流速变慢,进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冠心病。

有晨炼习惯的冠心病患者,宜改在下午锻炼,因为清晨及上午10时前,是心脑血管疾病容易猝发的高危险期。

衣着应随季节变化而及时添减。老年人新陈代谢率降低,血循环差,对冷热的适应性弱,所以在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选用保暖性能强的衣料,但不宜过重。夏季宜穿散热性能好的丝织、麻类衣料,不宜穿化纤类,影响散热,以免中暑。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冠心病怎么防再发?

冠心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治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患者而言,重要的是要坚持终身进行用药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冠心病的防治:其实,冠心病没有复发一说,终身用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预防心梗的发生。因此,对于患者而言,重要的是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及时监测冠脉狭窄程度,以防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具体来说,冠心病患者应注意:首先,患者一定要坚持终身用药治疗,切忌擅自停药、减药,具体的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是保证患者健康生活的关键。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预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稳定斑块的他汀类药物等,除此之外还包括针对原发病的降脂药、降压药等。

其次,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同时注意监测病情的进展,是否有严重的冠脉狭窄等,必要时需进行支架术治疗。

最后,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因素,就是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冠心病患者是可以长寿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脏足够强大,可以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而只要患者能够度过过渡期,就可以跟常人一样长寿。为此要求患者除了注意坚持用药外,还需养成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患者要注意饮食上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糖为原则,少食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等高热量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戒烟戒酒;避免过劳、熬夜、压力过大,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情绪的管理,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盐酸索他洛尔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

概述

冠心病的预防一般分为三种(或称三级)。一是针对健康人群的基础预防;二是针对有了冠心病危险因素人群的一级预防;三是针对得了冠心病病人的二级预防。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预防,早期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等。


冠心病一级预防

是在没发病的时候去防病,对多种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静息生活方式)在源头的综合控制,也就是将我们防病治病的重点从“下游”转到“上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干预血糖、干预血脂、干预血压。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饮食与戒烟。鼓励公众参加体育活动,提倡有氧代谢运动(走路、跑步、跳绳、骑自行车、打球等),特别推荐跳绳作为有氧运动的简便方式在全民中开展。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忧伤,控制激动和急躁情绪,回避激怒刺激环境。消除紧张感,科学地处理日常事务。


冠心病二级预防

是指对患有冠心病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如高血脂合并冠心病,首先应是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脂,即一级预防的措施,然后才是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的具体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包括:①发作时的治疗:充分的休息。较重的发作时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同时可考虑用镇静剂,一般可在家中进行,首次发病可门诊进行。②缓解期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发作的因素,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宜过饱,禁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适当进行运动。在初次发作或发作次数增加、症状加重或卧位型、变异型、梗塞后心绞痛以及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疑为心梗的病人,应休息一段时间。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作用持久的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二级预防的A、B、C、D、E5条防线,即A(服用阿斯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服用β-受体阻断剂和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和戒烟)、D(控制糖尿病和合理饮食)、E(适量运动和接受教育)。每项有两个内容,每一位病人都要逐条逐项去做,并持之以恒。现在很大一部分病人在服用各种各样“没有”副作用和作用不确切的无效药品或无效保健品,还有很大一部分虽然服用的药品品种对了,但剂量太小或者用的时间不对;再有一部分病人第一次发病后已经抢救过了,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也不去看病了,也不吃药了,这很危险。还有的嫌用药麻烦,吃吃停停,停停吃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险。


冠心病三级预防

是指重病抢救,其中包括康复治疗,预防或延缓冠心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病人的死亡。冠心病病人如果不注意保健很容易并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目前有相当多的老百姓中间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忽略心肌梗死的紧急信号----胸痛。因为心肌梗死的发生常常在后半夜至凌晨,病人往往因不愿意叫亲属而等天亮,失去抢救机会。二是身体一直较好或没有胸痛的病人突发胸痛时,以为是胃痛挺挺就过去了,这一挺把命挺没了。三是心肌梗死发生在白天时,病人也去了一些小的诊所或基层医疗单位顾虑转诊有危险未将其转到有条件的大医院,使宝贵的“时间窗”终于关闭。因此有胸痛要上医院,不是上医务室,要尽快呼叫急救系统,去条件好的大医院进行救治。另外,慢性心衰是患心肌梗死10年至15年后的一个常见“归宿”,因为慢性心衰预后差,花费巨大,已成为全球最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对慢性心衰有很多新的方法,慢性心衰的用药需逐步调整剂量。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除二级预防中谈到的强化治疗外,需采取抗凝、溶栓疗法。肝素及抗血小板制剂,如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对稳定心绞痛有肯定的疗效,有预防心肌梗死或再梗塞的作用。

关注“快乐的小大夫”,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快乐的小大夫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发作轻者会表现为胸部憋闷、胸痛(多表现为闷痛,伴压榨感,有时候还会有肩背部的放射痛),气短,乏力等,重者会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等风险,因其后果较为严重,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冠心病的发作,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冠心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含脂肪及胆固醇多的食物,这会使人体血脂增高,冠脉硬化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其次,要严格控制自己的进食量,吃饭尽量要做到七分饱,不能吃撑,这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也会使冠心病的发作增加。

烟酒损伤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坚决杜绝。吸烟会使血液中的氧含量减少,使器官得到的氧减少,对身体产生危害;另外,喝酒容易引起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还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这都会导致冠心病的发作。

肥胖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导火索,肥胖会导致心脏的工作量加大,过度的做功会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都受到影响,导致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减少冠心病发作所比不可少的,要养成规律的生活,避免情绪紧张及过度劳累,减轻工作压力,一旦发生心慌、气短、胸痛等疑似冠心病发作的症状时要立即停止工作。

药物维持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时,可服用小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另外还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类药物防止冠心病的发作。

本期答主:徐霞,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教授表示: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就要控制好危险因素。血压升高、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三个危险因素。目前强调在抗高血压治疗时需同时注意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因为血压升高易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心电图不正常。

危险因素包括可以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的遗传背景等因素。

可改变因素

戒烟控酒

比如说吸烟,可以通过戒烟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控制酒精的摄入也减少影响,还可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控制血压

一般来说建议病人的血压要控制在一百四十九十以下,如果病人能够耐受的话,把血压控制在一百三十是更理想的。

控制血糖

从血糖的这个角度来看,没有糖尿病固然是最好,如果病人有血糖的升高,有糖尿病的,尽量把空腹的血糖控制在七毫摩尔每升以下,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这两个7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如果糖尿病的病人合并有冠心病的话,要避免发生低血糖,因为一旦发生低血糖的话,病人的心肌缺血反而会明显的增加,所以要控制一个度。

降血脂

对于血脂来看呢,血脂的化验单上有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一些甘油三脂,可能还有一些脂蛋白等等。这中间总体上来看,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更密切一点,比甘油三脂可能会更密切,但甘油三酯很高的这些病人也是会容易发生动脉粥样!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要理想的话可能要控制在1.8毫摩尔,也就是70毫克每分升以内。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控制,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的摄入。此外还要注意适量的体育锻炼,运动控制在良好的状态,这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效的措施。


海上名医


冠心病是在过去就是一个富贵病,但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冠心病已然成为了一种常见病,主要是因为现在造成冠心病的不单单是饮食的问题还有生活习惯的问题等等,比如现在的人因为压力较大,有些人不得以的被动熬夜,而有一些人因为放松主动熬夜,其实经常熬夜也是引发冠心病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已经患过冠心病的人来说,危险性更好,并且不分年龄,冠心病之所以成为一种常见病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的年轻化。

那么对于已经出现过冠心病的人,比普通人更应该严格的要求的自己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除了这些以外,还要监测身体的其他的指标,尤其是尿酸的水平,如果尿酸水平过高的话,即便不引起痛风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再发病的风险,因此如果尿酸高,对于高嘌呤的食物也要现在,尤其是动物内脏,贝壳类的产品,浓肉汤等等,另外还要注意少吃甜食,尤其是蜂蜜。


除了上述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外,以下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控制一个合理的体重。

2.少吃油炸类的食物,烧烤,烟熏腌制的食物。

3.多吃蔬菜,每天500g,尤其是深色绿叶蔬菜占一半以上,蔬菜的种类越丰富越好。

4.每天吃一些豆制品,可以在100g左右。

5.足量饮水1500-1700ml。

6.戒烟限酒。

7.适量运动,每天至少1小时。

8.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9.保持愉悦的心情。

10.及时监测血压,注意降低腹部脂肪,避免腹型肥胖。

11.避免疲劳过度。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主要自己每天都活动一下,还要积极进行坚持用药,而且注意好饮食的方面,饮食要清淡一点,不能够暴饮暴食,也不能够吃太辣的东西,定期的进行复查血脂的情况,胆固醇高,建议要吃低胆固醇的食物,而且要少吃动物内脏,鸡蛋要多吃蔬菜,用植物油多一点只要做好就几点的话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他再次发作。



闲倚一枝藤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近 20 年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持续增高,已成为我国人口寿命第一大杀手。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越来越高,且趋于年轻化,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尤其是听说一个个明星被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夺去性命之后,广大群众开始重视冠心病。

除了年龄和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那么,该怎么预防冠心病呢?

一、管住嘴

1.不暴饮暴食,不偏食

2.控制胆固醇、脂肪、碳水化合物、盐等的摄入。胆固醇控制在每日摄入量300mg左右,盐控制在每日摄入6g以下。

3.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迈开腿

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血管的弹性。经过性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心肌的厚度,扩大心室舒张期的容积,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液灌注,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病。

另外,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脑血栓形成,提高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优化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建议以有氧运动运动为主,辅助以力量训练。可以选择慢跑、散步、游泳、太极、爬山等有氧运动的方式。运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抱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另外,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过量运动,以免得不偿失。

三、生活习惯

戒烟是一定要的,吸烟有害健康,常年吸烟的烟民患冠心病的几率更大。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的供血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如果心脏长期不到有效的供血,会逐渐出现心绞痛,严重者血管完全闭塞,出现心肌梗塞。

生活有规律,保持规律的睡眠;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情绪稳定,切记烦躁、愤怒;遇事心平气和,宽以待人,想得开。

四、积极防治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高血脂,千万不能不当回事,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则会引发冠心病。

所以,预防冠心病,要积极防治慢性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