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讨论,中国发展中医药的阻力来自哪些方面?

任人说道


第一、用中医理念分析人体。

第二、发展中医检测仪器来准确诊断,能把身体症状正确诊断出来。

第三、治疗方法总结传统有效放法再深入科学探索治疗。


岭南32


发展中医药的阻力,主要来自如下三个方面:

(1)国家政策出了大问题——过去二/三十年以来(或更长时间),给中医药的扶持政策空间太小,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A、用西医的评价体系、标准与行政管理方法,约束中医药的发展(这就如同用物理学的规矩去约束市场经济学);

B、中药的实践发展市场,被国家行政体系僵化到了西医的行规标准体系中,造成中医院普遍西医化,造成中医人才普遍改行,造成中医大家“无土”可栽培。

(2)70后,80后越来越急功近利,很少有人再深入专研“综合而学”的中医药,更难组建促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医药团队及其民营院所。

(3)科研团队缺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给中医药从科研攻关到产业化的投入,与西医相比太少;间接后果是不少中成药品质粗糙,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例如与日本中成药的差距普遍达10~20年以上。


灵光Victorzhou


我是一个普通的患者,只能用我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待。

听到患者这俩字儿,你们肯定以为我会讲故事,这故事就不讲了,我只用我一些浅薄的历史知识和治疗体验来说说我的看法,这里我要反驳一点。

我知道很多人说现在的中医,都不切脉了,都用现代化设备检测,比如B超,以及其他检测设备,但是这个我觉得没有错。

从历史的角度,中医以及中华文化从清朝末年的近代开始收到冲击,被西方文化,当然也包括西医冲击,出现断层。

不止是中华文化,包括中医也因为这种冲击出现断层。

我们来试想一下,假如中华文化自明末起一直没有受到冲击,我们独立发展出了自己的近现代科技,中医会是什么样子?

假如我们独立发展出了近现代科技,我们会不会造出显微镜,B超以及现代化科学仪器?那时候中医会不会使用这样的仪器来治病?

切脉是因为古人没有较好的科学仪器,所以只能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诊断病人的情况。

外科手术也不是西医发明的,在近2000年前的东汉末年,华佗就已经会使用了,只不过失传了而已。

像B超,以及其他检测设备,科学仪器,只不过是社会进步,科学进步的必然,即使没有西医的冲击,即使我们以及独立发展出近现代科技,也必然会使用这样的仪器为诊断服务。

切脉,望闻问切是古代没有先进仪器的最佳方式,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当我们有更精准的科学仪器后,中医用先进仪器,又有何不可?

其次,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谁能告诉我阴阳五行是不科学的,你把它用在风水,算命,那不科学,如果我们在医学上用阴,阳两种方式来表达,阴代表什么?阳代表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不可?五行相生相克,你们认不认同?

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你们认同吗?这算不算科学?

最后,再说药物实验,很多西医是先用动物实验,再用到人身上,你们想过没有,中医五千年来,先是神农尝百草,再是各种疾病,我们用的不是动物实验,而是完全用的真人版,我们大量的经验来自于在真人的验证上。

西医固然是有动物实验,也有其他科学实验,但中医完全是在真人模式下,5000年来的试验成果。

我们5000年来,很多都是在真正在实用的基础上真正在实战中得出的经验。

你说,西医有很多科学依据,有动物实验,可是,你想过没有,中医很多药方,经历了5000年,不说那么多,2000年,我们都是在真人治疗基础上行成的有效药方,你说它不科学,动物实验还没有真人的靠谱?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知道什么才叫科学,我的所有治疗中,西医有效,中医也有效,我们不可以用简单的是否科学来评判,我只知道有些情况,我应该找中医,有些情况,我应该找西医。


烟郭说历史


一是外行领导,把中医院西医化管理,分什么内科,外科,肝胆,这种做法本身就违背了中医理论,简直是乱弹琴。

二是学中医的自己不信中医,坐在中医院开着西药方,动不动开个化验单。然后给病人拿一堆西药,再胡乱开个安慰方,很多大夫连脉都不摸了,这样怎有心专研业务。


矗立在金海岸


我相信中医,更相信中医好大夫 ,我就是听曲黎敏讲黄帝内经才迷上中医的,听罗大伦博士讲一个又一个老中医的故事,他们的书我都买过好几本 ,我决定学习了解中医,笔记本记录满满的。亲戚朋友都跟我收益,例如小柴胡汤药方和四君子汤药方用的很好,对症下药,有症状有药方还不放心吗?

以前的老中医开几味中药就是一个救命方子。

现在有的中医大夫处方纸有多大他就能开多少种药。是卖中药还是治病?

伟大的千古名方就是个别人给霍霍的。





悠着点到97


一方治百病,一方医百人,简单粗放。耐心和细致入微的态度肤浅。改进措施落实医者父母心深入研究病理起因过程结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


李金林


真正的问题是中医不成体系,无法深入研究,难辨真伪。西医实际上是化学、生物、物理合作的结果,细胞、病毒、细菌能用显微镜看得到,各种理论都能互相证实,中医呢?中医所说的气是什么?五脏对应五行怎么证明?经络怎么看得见?中医代表的哲学理论又怎么延伸到其他方面体现、证明?如果中医理论是真的,能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那么中国就能开辟出完全不同于西方科技文明的路!可是中国有吗?我们只能说中医是巫医


猎北奴复华夏


主要来源于疗效,中医一直都是糊里糊涂的,效果靠中医认为来证明,从来没有严格的高可信度的证据证明有效性。

中西结合本就是中医的遮羞布,中药里添加西药研究习以为常了,比如消渴丸加格列本脲。

中医最大的阻碍就是其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这与算命看风水的是一回事,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此外还有就是人们的科学素养和智商正在不断提高,也是中医面临的非常大的发展阻力。

中医认为的效果如果可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双盲试验,并且通过临床三期的话推广起来毫无困难,全世界都会认可,全人类都会采用,从文案、话术、障眼法上做文章永远不会有前途。


科粉子牛


中医发展的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第一,自身的缺陷。首先是中医看病结果不直观,患者不能直观感受病情,不如西医的X光片、CT片、B超影像等。其次,是用药费时费力,而且,口感太差,难以让大多数患者接受。最后,是名医少的可怜,很多中医学业不精,导致失去患者的信任,丢掉了市场。第二,来自决策层的阻力。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与效益是医院的追求目标,也是上级对医院评价的重要标准,而中医恰巧在这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各医院在聘用医生时,很少聘用中医,导致中医“无用武之地”,久而久之,中医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对发展中医造成致命的打击!第三,现在是高节奏的社会,人们等不起“姗姗慢慢”的中医中药,所以,时代的发展对中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小的阻力。所以,对于一些大病、急病,西医还是很好的选择,而一些小病、慢病,中医还是有市场的!另外,如果中医能费用少一些,相信在农村或偏远不发达地区会有出路的!最起码,那里的人们不图你快、不图你口感,就图你便宜、治病全面呀!


元墨香135355669


发展中医的阻力来自西医,西医的优势是见校快,使用方便,还有现代先进的医疗议器的配合,虽说费用高昂但还是让西医赢得了临床应用向市场。

而我们的中医见校慢,又不方便服用,只能在调解人体功能上发挥作用,何况经过这五六十年西医对中国人身体的应用,想要摆脱西医转用中医也不现实了。不过好在中医现在在儿科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应用。如果我们的中医能在加改进完善,一定还会嬴得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