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阁下何不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三国那段混乱的历史时期,各大政权争斗不休。在经历了无数场战争、无数次的阴谋、阳谋之后,形成了以曹操、孙权、刘备这三家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位主公,都可谓是一代雄主,当然,身为雄主,自然是少不了名臣良将追随的,比如蜀汉的“五虎上将”;江东的“十二虎臣”;曹魏的“五子良将”和“八虎骑”等等。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其实对于“五虎上将”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他们五人被合称为“五虎上将”。因为他们五人在当时都算是高手,而且他们还都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刘备就封他们为“五虎上将”。但是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曹魏的“五子良将”这一组合呢?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五虎上将

陈寿曾经在《三国志》里面说过:“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可以说是对“五子良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了。“五子良将”就是指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他们五人,他们五人对于曹操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丝毫不亚于“五虎上将“对于刘备的重要性。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五子良将

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五子良将”这五人,其中有四人都是后来投靠曹操的,只有乐进是一直跟着曹操的。而其他的那四人,张辽曾经随过丁原、董卓、吕布三人,之后在吕布死后,投靠曹操。于禁曾经是鲍信的手下,也是后来投靠的曹操,徐晃原本是杨奉的手下,后来也投靠曹操。而张郃,曾经在韩馥、袁绍的手下带过,后来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投靠了曹操。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操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一点,曹操是非常敢于用人和识人的。毕竟在当时那个时代,就算你有再大的本事,如果遇不到属于你的伯乐,那么你也很难成就大事。所以说,曹操就是他们的报了,而他们也是曹操的千里马。可以说是曹操成就了他们,也可以说是他们也同样成就了曹操,他们与曹操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操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四人来到曹操帐下的战绩。张辽在投靠曹操之后,在白狼山之战中打破乌桓,并阵斩乌桓的单于蹋顿,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和乐进一块镇守合肥,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来攻打,当时合肥守军不过七千余人,而张辽只是率领八百将士,就打败了东吴十万大军。之后他又与乐进一起追击,差点活捉孙权。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辽

于禁,在跟随曹操之后,屡立战功,并且治军威严,成为了曹操手下唯一一个拥有“假节钺”的人。而徐晃“大败韩猛,献计平关中,击破关羽,解樊城之围”,功绩也不小。张郃曾经江陵破吴,街亭败蜀,还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所以说他们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郃

这也是曹操最为优秀的一点,知道该怎么用人。而刘备在这一点上与曹操比起来就差了很多了,刘备不太敢于用人。比如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后,可谓是郁郁不得志,最终郁郁而终。而赵云,相信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能够看得出来,其实赵云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不单单的是指赵云的个人武力很强,他的统兵能力也是很强的。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马超

比如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北伐失利。诸葛亮回去问邓芝“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为什么?”邓芝说:“是因为赵将军亲自在后面断后!”而且赵云还曾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功劳。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赵云

但是却不知为何,刘备却一直不怎么重用赵云。比如在荆州的防守人员上,其实最为适合的应该就是赵云,而不是关羽。但是就是因为刘备不敢任用外人,所以明知关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却还是用关羽去镇守荆州,导致了荆州的失守。


曹操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备

所以说,曹操与刘备比起来,最大的优点就是敢于用人,也善于用人。虽然说刘备在用人方面也算是一把好手了,但是与曹操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曹操也用他这一生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成功的道理,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三国时代,你们更喜欢哪位雄主呢? (单选)
0人
0%
曹操
0人
0%
刘备
0人
0%
孙权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