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丁戊奇荒”,你知道多少?

很多人看到“丁戊奇荒”这四个字都会很好奇的问这说的是什么?熟知我国历史的朋友就会知道这四个字说的是

发生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1877年为丁丑年而1878年为戊寅年,<strong>因此史称"丁戊奇荒"。


恐怖的“丁戊奇荒”,你知道多少?

“历观二十一史所载,灾荒无此惨酷”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这场灾害波及当时的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从文献资料记载的书籍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情况:山西南部的小麦全部枯死,山西省的树皮草根,在1877年就全吃光了,灾民多达五六百万人。直隶六十三个州县受灾,灾区的儿童瘦到皮包骨头,因为长期吃杂草导致肚子膨胀。逃荒的乞丐塞满了直隶周边官道,场面“倒毙满路”。山东八十二个州县受灾,以至于“哀鸿遍野,满目凄凉”。河南八十七个州县受灾,怀庆以南四百里的野草全部吃光 。。。

恐怖的“丁戊奇荒”,你知道多少?

这场特大旱灾持续续三年之久,老百姓对于天灾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极限,因旱灾带来的各种人间惨剧,并未因旱情的缓解而相应地减少,反而更多更严重了。在山西.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家庭毁灭于天灾之中。在河南,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人之力",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即为饿犬残食。在直隶河间府,一些壮年饥民"竟在领受赈济的动作中倒死在地上。

恐怖的“丁戊奇荒”,你知道多少?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场大面积瘟疫向灾区袭来。河南省几乎十人九病,陕西省"灾后继以疫疠,道馑(死 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达十之二三。

进入光绪五年(1879年)的时候,一场新的灾难骤然而至,这就是7月1日发生在甘肃武都的震级达8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坏或受到影响的地区,大部分在旱灾区域之内。

恐怖的“丁戊奇荒”,你知道多少?

<strong>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惨绝人寰的境地!

这场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的特大旱灾,可以说是"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具大的苦难。

以上就是“丁戊奇荒 ”的大概内容,虽然不够详细,但足以令人感到惶恐,足以见证其造成的危害是多么的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