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過去,我們總認為在危難關頭為拯救別人站出來者,非要犧牲自我才叫英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當下,對於在危難關頭站出來的英雄,我們更希望他們在拯救別人的同時還能保全自我,把犧牲控制到最低,這樣才是新時代的英雄。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其實我要說的是,自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社會各界都積極響應,參加到了抗擊疫情的隊伍中來。這其中,汽車行業無論是從採取應對措施的反應速度,還是戰“疫”投入的力度,都領跑了各行各業。除捐贈之外,各車企還在不遺餘力地滿足著用戶的需求、保證著經銷商夥伴的利益,受疫情的衝擊比遠大於人們的想象。那麼,當前疫情下,“透支”的車企們該靠啥“回血”實現自我的救贖,當好新時代的英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事。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在戰“疫”中或普遍“透支”

不要盲目地認為造車是碗“真香”的“豬油炒飯”,人人都能做且人人都能從中獲取養分吃成“胖子”,事實上汽車行業真的很難。自2018年國內汽車市場總銷量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跌以來,如今的汽車行業已經步入到了一個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的存量競爭時代,不僅各車企及品牌經銷商的毛利大不如前,並且各項成本也在不斷飆升。一旦有某款主銷車型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所閃失,就很有可能讓車企捉襟見肘,甚至是一蹶不振陷入泥沼。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而面對此次疫情,汽車行業人沒過多地給自己留退路,捐贈衝在了前頭。據不完全統計,就車企和產業相關企業的捐資捐物就超過了12億元人民幣。雖說全國民眾都減少了外出的頻率以避免或減少病毒感染的可能,但諸如採購食物、物資的出行還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汽車日常的養護需求依然存在。為保證用戶的正常用車,車企和經銷商依然要設法維持基本運作的同時還要一邊防控疫情,沒少下功夫。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比如東風風神就費盡周折為到店養護車輛的客戶提供目前十分緊缺的一次性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保護用戶的安全保駕護航;沃爾沃、北京現代等品牌嚴格要求經銷商做好展廳和車間的消毒工作,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環境;東風悅達起亞、英菲尼迪、廣汽傳祺等品牌更是不惜成本推出了上門服務,為用戶養護車輛取車、送車並做好車輛的消毒服務;神龍汽車在馳援抗疫中還把塗裝車間的防護服都全部捐獻了出來。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此外,對商貿服務性質的經銷商,車企們也下足血本地給出了務實的“減負”扶持政策。東風風神全面下調2月銷量目標;長城、沃爾沃、北京現代、廣汽傳祺等品牌取消了2月對經銷商終端銷量、進貨等指標的考核,甚至還對整個第一季度的商務政策進行了挑戰,把更多的補貼給到經銷商。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在經銷商融資進貨方面,也是各個品牌對經銷商“減負”做出調整的對點方向。英菲尼迪推出了減免經銷商批售金融利息、延長支付期限等舉措;廣汽傳祺針對經銷商融資還款到期需贖證的車輛,積極協調金融機構轉向處理,提供貼息支持、額外增加30天免息期;長城汽車也積極調整了財務政策,延長三方還款期限,對2月份到賬的銀行承兌匯票統一免收貼息,三方承兌匯票到期續贖證的車輛積極協調延長還款時間,並視情況給予湖北經銷商最大的支持。上汽榮威直接將2月新增批售車輛免息期延長至150天,2月內產生的庫存利息給予全額補貼,可見各車企在金融政策上對經銷商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對此,我們不難想象在此處疫情中車企業面臨的壓力。原本市場環境變革帶來的競爭加劇就為各車企增設了不低的經營門檻,而在此次疫情中,為滿足用戶需求保證運作,車企們又入不敷出地一捐、二“保”、三為經銷商“減負”,幾乎是“梭哈”式的消耗,估計不少車企已瀕臨“透支”的邊緣,特別是以國內市場為命脈的中國品牌。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要“回血”中國車企需加速國際化,所有車企都多元化發展勢在必行

那麼,對於這些在危難關頭站出來的車企,既然我們希望他們在拯救別人的同時也要保全其自身,那麼他們究竟該如何實現對自我的救贖呢?我們這樣認為。首先,中國品牌加速“走出去”、實現國際化勢在必行,其實長城、吉利、比亞迪等中國龍頭車企已經給所有的中國品牌作出了表率。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就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同時,長城汽車就攜哈弗品牌長城EV強勢登陸德里車展,宣佈通過剛收購的印度通用塔裡岡工廠,實現長城旗下品牌車型在印度的本土研發、生產,進軍印度市場。而隨著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印度塔裡岡工廠的相繼落成,長城旗下品牌車型陸續登陸俄羅斯、印度及周邊市場,長城汽車無疑具備了大規模從海外市場“掘金”的實力。而隨著海外市場對其銷量及盈利提升,即便是未來國內汽車市場再受到不利因素影響時,長城汽車無疑能通過海外市場實現“回血”,並充分利用更多國際資源來反哺國內市場、回報中國社會,而這一切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值得一說的還有比亞迪,其在新能源領域和多元化的道路上一直都處在“排頭兵”的位置上。就在此處抗擊疫情期間,比亞迪也成功拿下了巴西聖保羅雲軌項目,不僅實現了技術的對外輸出,並且實現了跨汽車領域的拓展。這不僅對中國車企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對全世界所有的車企而言,都是一個積極的啟示。要做大做強,“雞蛋”就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便未來某天全球汽車市場都遭受不利因素的衝擊,諸如比亞迪這樣已經實現多元化發展的“車企”就能通過其他領域的盈利“稀釋”單一行業中的不利,實現自我“回血”。所以,當下所有的車企都應抓住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趨勢拓展新的領域,特別是緊抱著傳統汽車技術優勢“吃老本”的一些老牌國際車企更是如此。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近火”還得“近水”來救,政策扶持還得跟上

當然,前面我們說的國際化、多元化對於車企走出困境而言尚屬比較長遠和理想化的路徑,對於眼下疫情造成的困境,如何快速實現“回血”才是所有車企面臨的當務之急。個人認為,國家政策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首先,汽車產業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汽車產業帶來的經濟財政收入、就業崗位、以及工業科技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幫助車企渡過難關,才能更好地實現民族的發展。其次,在此處疫情中,車企們無論是馳援捐贈,還是積極協調境外資源應急,都為全民戰勝疫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既然車企能為消費者、經銷商、從業者“減負”,那麼國家也理應考慮從政策層面上為車企及相關企業減輕負擔。只有讓大家都平安地共度難關,未來才能繼續發光發熱為社會做出貢獻。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結語:最後,我們也呼籲社會各界以及所有民眾,對汽車行業多一些理解,盡你們的力量,在股市為車企抄底也好,在網絡上為車企行業加油打氣也行,用信心讓車企們實現“回血”,不能讓我們的新時代英雄感到孤單和寒冷。

一捐、二“保”、三“減負”,車企“透支”靠啥“回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