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常见的老称杆是用什么木材料做的?有收的价值吗?

农友君


在农村很难觅得到象金丝楠木,黄花犁木等名贵树木做成的秤杆,就算有极个别以前富人留下来的,也被识货的人收藏着。所以,树夫夜话认为,如果想靠收购秤杆来赚大钱,恐怕得非所愿,捡漏的可能性较小。但随着电子秤的普及,老式杆子秤被逐渐取代,作为观赏性收藏,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不同地方不同年代的秤砣、秤杆、秤钩都有不同的式样和形状。


杆秤随着时代的变迁,本已经过了一些改变,从过去的十六两制到十两制。还有十两制的老秤到十两的新制秤也有区别。

秤杆的材料,应该全国各地不一样,因秤杆都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多半是就地取材,不过选用的都杆直节稀的树材,有较强的硬度,木纹细腻光滑,不易弯曲和开裂。象我们这边,以山上一种叫做枓树的最普遍,其次是橡树,(其中的一种叫细叶金钢栗的最好),还有一种檀木。都是做秤杆的材料。

以前的杆秤由于做秤的师傳的工艺水平不一样,秤与秤之间也些误差,新秤与老秤之间也有些误差,但一般误差不是太大。但在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喜欢在秤上做手脚,造成缺斤短两。象换秤砣,将秤杆做成活动的两节可以伸缩,还有一种主要称重物的大秤,在秤卡子上做手脚,抬起重物时卡子朝一边倾斜,卡住秤杆造成失准,叫靠秤。更有甚者,将秤杆内部掏空,灌进水银或钢珠。过秤的时候,买进,秤压得越低,称出的重量越轻。卖出,秤杆翘的越高,称出的反而越重。所以,乡下有个说法叫“秤称良心秤称金"。讲的是称秤的人要凭良心。做买卖要公平。

如今,商店一般都使用电子秤,但在农村,老式杆秤也有人部分人在使用,起码我们这里是这样。


村夫夜话


农村常见的老称杆都是用什么木材做的?真的有收藏价值吗?

小时候爷爷房间的墙头上总是挂着一杆又老又旧的称,偶尔在家里调皮玩耍乱扔东西,但是爷爷从来没有让我砰过家里的那一杆秤。爷爷说这一杆称是我们老李家的祖宗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到我这一代以不知道过去多少年了。它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家里的老手艺豆腐活可千万不能丢,因为没有它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


对于爷爷来说这杆称的收藏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老手艺豆腐活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上一辈人的思念与怀念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秤以逐步完全的取代了先人们所谓的称杆。所以对于现代人而言称杆的收藏价值在于它材质的选择做工与雕刻的精细程度,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历史年代的久远性等一系列方方面面的问题。

说完了称杆的收藏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称杆的其它故事,老称杆一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呢?


爷爷说我们这边的称杆大多数都是用枣树或松树制成的,因为这两种木材相比于其它木材来说更加的轻巧柔韧性比较强,这样的称杆用起来也更加的顺手麻利。

以前村里的地主家比较富裕,所以都会请人做一把水沉木称杆挂在中堂的旁边。爷爷那时候一个村都没有几把称,地主家的那把水沉木称杆他们自己也舍不得用,只是挂在那里臭显摆而已。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里常见的老称杆是用什么木材料做的?有收的价值吗?

现在人们称东西喜欢用方便快捷的电子秤,但是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还是喜欢用秤杆,我家有两根秤杆,一根是很小很细的,用来称一些小东西,还有一根很粗很长的,记得每年过年杀猪都是用大秤杆来称猪肉。当然在我小时候,大秤杆也用来称过我,看看我长了多少肉。农村的秤杆都很结实,虽然我家的秤杆放了很多年,现在拿来称百八十斤的猪肉、粮食,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么这些老秤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大家都知道,秤杆要用来承受比它本身沉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的重量,所以用来做秤杆的木材一定要结实,当然用来做秤杆的木材也多是就地取材,比如南方的铁力木、柘木、红绸木等木材比较多,这些木材不仅结实,还有光泽度,是用来做秤杆的最佳选择,但是北方很少能看到这些木材,但是黄花梨、紫檀木相比较能多一点,所以北方的秤杆多是用黄花梨、紫颤木做的。虽然上面所说的这些木材都可以用来制作秤杆,但是这些木材多是很珍贵也很奢侈,所以只有比较细的秤杆用这些木材来做。

对于比较粗、用来称重东西的秤杆,农村人一般会用枣木、槐木,在农村枣树和槐树最常见,一棵枣树或者是槐树可以用来做很多秤杆,算下来一根秤杆并不贵,我家那根比较粗的秤杆就是用枣木做的。枣木、槐木做出来的秤杆相比黄花梨、铁力木等这些名贵木材秤杆来说,光泽度差了很多。我家那根小秤杆虽然很多年没用,擦干净的话光泽度很好,相反大秤杆在经常用的时候,也就是普通的木头色,用来那么多年也没看它有光泽度。

在农村之所以会有很多人来收老秤杆,一是因为可能这些秤杆中有很名贵的金丝楠木或者是紫檀木,二是因为秤杆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小马话三农


农村虽然很贫穷,但是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很庆幸自己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

小时候,我是在农村读书,我们称体重没有现在的电子称,就是用老称杆来称的。

是大号的老称杆,上面由两个健壮的男老师抚着,我们小孩子就抓着老称杆的钩子,就这样称体重的。最多可以称到250公斤,所以只要你有力气扶起来,就可以称!

小时候我比较调皮,有个女同学上去的时候,我把它裤子往下拉了一点点,吓唬她来着,嘿嘿!

好了,废话不多说,以下就介绍,农村常见的老称杆是用什么木材料做的?有收的价值吗?

什么是老称平?

首先,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

所谓的老称平也就是木杆秤了,用来称量东西的!

秤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规矩,延续了一千多年,在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颗星来表示。

至今,在我们那边的农村老人家,还是有人用的,过年杀猪的时候,也会用到老称平!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很多人都看不懂吧!

用什么材质做的?

接着,老称平制作秤杆的木材,90%以上都用的是柘木。反正都是一些硬木制作,比如檀木啦,铁力木,红绸木等等!

有什么收藏价值?

然后,任何历史悠久的东西,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那些质量好,时间最久的,作品又出至于名人,收藏价值就更高。

老称平也不例外哦,它可是历史悠久,如今算物质文化遗产呐!

比如,你拥有一个老称平,制作用树龄4.5百年以上的好木,比如红木的材质。加上构件保存完好,又出自于名人之手,那么就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了!

又或是,你们手上有你们老祖宗留下的老称品,也可以拿去鉴定一下,万一是明清那个朝代的文物呢?

就算不是,那也可以当做一件纪念品来收藏着,你们觉得呢?

最后,你们见过这种称品,并且使用过吗?我想80年后到90年初的,是最后一批用过这个东西的吧?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祝大家节日和家人团圆,欢喜哈,可怜的我早早就上班了呐!

感谢大家来围观,期待大家去扩散和关注我哦!


农村来的坐家


以前在农村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把或几把杆秤,方便于平时买卖一些农产品和禽畜类等。


笔者家里就还有三把老杆秤,其中一把是淘汰很久了的,我不会用,据婆婆说那是16两为一斤的称,最大称重只有5斤。还有一把是我常用的,最大称重达到了30斤,是我专门拿来卖鸡的时候过称的。还有一把200斤的大称,光秤砣都可能有十几斤,那是我公公以前做稻谷生意的时候买的,现在都还保存完好,只是几乎用不上,都被电子秤和地称所替代了,刚刚特意问了下刚刚,他说是用小叶紫檀木做的。

做杆秤的材料必须直、硬和耐腐蚀的木材,像本地的小叶紫檀木就有这个条件,只是笔直的非常难找,记得以前去山上砍柴的时候见到过这种树,硬度非常好。要扛一根大一点的木柴时就会找一根小手粗的小叶紫檀木来做撑杆用,可以把重量分到两个肩膀上,轻松一些。

听说以前有钱人家里的杆秤是用真正的紫檀木或者黄花梨树做的,像这样的收藏价值应该就比较高了,在我们平常老百姓家里用的甚至还有些是杉木做的,在市场上见过一次称东西时断掉的杆秤,这应该就是杉木做的劣质称了。

不过笔者还是认为,收藏应该不在于它的材质,而是年份。就像前些日子很多人说的那个回收喂猪石槽的事,那种石头多的很,而且以现在的工艺完全可以做得更加好,所以我认为材质不重要,大伙是怎么认为的呢?


农村蒋小兰


农村里常见的老秤杆是用什么木材料做的?有收的价值吗?

农村的秤杆现在不多了,尤其是那些老秤杆更是少见了。记得我家有一根近一米长的老秤杆,现在竟然不知道去哪里了。农村的老秤杆确实有一定历史了,至于是用什么木材做的,这个就比较多了。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什么木材的多。

老秤杆都是硬木做的,没有疑问。大家从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里都听过像金丝楠木,沉香木等名贵木材,由于这两种木材材质较软,可以判定老秤杆的原材料并不是这俩宝贝。



像古代皇家使用的紫檀木,黄花梨等御用木材,一般人也是可望不可即的,能流落到民间的也屈指可数,还是不要考虑了,如果谁家真的有一杆这样的老秤杆,目前也能卖个几百上千万吧。


前几天专门问了年老的爷爷,以前家里的老秤杆都是什么木材做的?爷爷说,家里富裕的人家就买用杉木做的秤,还有就是松树做的。普通人家的就是用枣木,槐木的居多。以前村里的能工巧匠把一颗颗大枣树或者槐木做成农民使用的多种工具,像劈柴板斧的把手,家里菜刀的把手,还有铁锨,扫帚等农具,大多都是用槐木或者梧桐木做成的。
现在农村的老秤杆也不多了,老秤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印迹在传承,由于普通人家的秤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做的,所以没有多少收的价值。不过如果你会分辨名贵木材的话,还是可以去农村走走,试一试能收多少,万一收到一个金丝楠木或者紫檀木的,可能就会发一笔不小的横财呢。


最三农


看到有个朋友说秤杆结实,我纠正下,我不太赞同,实际上秤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结实,之所以能承受那么大的重量跟称的构造有关,是力矩长短造成了秤杆称重比率的不同,虽然与称杆本身材质有关,但实际上是利用了力学与杠杆原理。

至于秤杆的材料就是五花八门了,在早些年,讲究的人会用一些名贵的木材来做秤杆,比如黄花梨、檀木等,但这不是固定的。像有些地区用枣木、槐木、铁力木等制作称杆,在我们东北还有用椴木做秤杆的。到了近代,铁工艺、科技越来发达,称杆被铁代替了,而这个杆秤也被电子称所替代。

至于它的价值,这与称杆本身的材质有很大关系,如果是黄花梨、檀木、枣木这些,还是有些价值的。如果是一些普通的硬木,如铁力木、槐树木、椴木这些,哪怕你收回去了,价值也有限。

但吊杆秤毕竟属于老物件,还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有一些收藏爱好者比较喜欢这类东西,如果有一些保存较好,且其他零件齐全的,还是有些收藏爱好者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的。

另外,现在的文玩界流传着一个事,说用称杆车出的珠子质量好,这话说的对也不对。如果称杆保存较好,使用的木料比较珍贵,那么车出来的珠子价格也就非常高。如果只是普通木料,也就不值钱了。


新农志


榉木,檀木,麻梨,也有荆,楸,榨,有收藏价值,特别十二生肖秤砣,一斤十六两的那种老秤,那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见证,大秤砣叫权,大权在握说的就是秤砣,现在的公斤杆秤也不多了,大的杆秤现在都让人买了车珠子了。秤平斗满,童叟无欺,这是商道,古人有一副对联,“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吴龙腾飞身披万颗金星。”这一副对联写的是灯和秤,有秤无砣就是摆舍,有砣无秤也用不了,秤和砣不能分家,分开一世无成,就和现在团队一样,抱团共同发展,小时候我家卖菜就用杆秤,我家有四杆秤,两个五公斤的,一个十公斤的,一个五十公斤的,十公斤的时老十六两一斤的秤杆改的,现那个羊砣没了十六两的老秤杆,现在就是个老物件,但无用武之地了,当今社会,电子秤成了主流,一杆秤,砣走到哪里就能喊出多少钱,只能在农村有少量的人会了,一杆秤,所有的斤两都是口算,上回回家,以前张口就能喊出多少钱,但秤会使,算帐得算会[呲牙]。一杆秤就是公平,你别多要,我也别少给,秤平斗满,我把秤高高,零钱我不要,你买的欢喜,我卖的和气,秤童年的记忆


用户蒙山好人


农村常见的老秤杆是用什么木材料做的?有收的价值吗?


“称盘子,挂千金”这事咱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农村老话,意思是别看秤盘子小,但是却可以称起来千斤重物。农村的老秤都有四部分组成:秤钩和秤盘、称杆、秤砣、吊绳,四个部分都非常的有讲究,尤其是吊绳和称杆,今天我们先着重的说一下这个秤杆。

如果大家平时在农村经常用称的话,肯定就会发现撑杆是一个前端粗后端细浑圆一体的木棒。而且秤杆的制作材料非常的有讲究,因为材料选的不好秤杆可能会变形,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称东西的精确度。


在农村做秤杆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做秤杆的木质材料要非常的坚硬,木质要密,因为这样一来秤杆就不容易变形。除此之外撑杆还不能太脆,太脆的话称杆容易折断、不耐用,最后是要看做撑杆树木的材料,树木生长的纹路是否合秤杆一致,所以在北方一般做秤杆的树木基本都是榆树或者槐树这两种平时不常用的树木。


前边说了,老秤杆的材料基本都是槐树或者榆树,那么槐木和榆木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呢?原来秤杆在民间有一个这样的说法:因为秤杆是衡量重物所用,所以代表着公平、正义,因此很多农村人喜欢把老秤杆立在自家的门后边,或者是放在堂屋箱子底下,保护自己的家庭有作用。还有一个原因是秤杆上有金星,金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秤星子,称星子一般采用的是铜做的,因为经常使用,被摩擦的金闪闪的发光,像金子一样,这也代表着家里面财源广进,所以在农村秤杆一般都不会随意的丢掉,要么是挂在墙上,要么是放在门后。


当然有的人会说,收这种老的秤杆子是去车珠子车出来的珠子做饰品,其实老张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因为做秤杆子的材料是榆木和槐木,这两种木质并不会有比较吸引人的纹路,即使车出来的珠子,一般也没什么人喜欢。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怎么看,欢迎分享。


老张谈三农


说到农村的这种老称杆,我可就不陌生了,因为在过去我家就是在农村做贩卖猪肉生意的,家里大大小小的有十多杆称,大的称杆能称起几百斤的重物,小的盘子称也可以成那种微小的东西,这样的老称杆目前乡村卖菜的还有人使用,但为数已经不多了。


这样的秤杆所使用的木材都是非常细腻又结实的,平时也不会因天气潮湿而变形走样,轻来轻去的不遭受重力也不容易折断。所以说这种老称杆的木材选用都非常的讲究。我老家这边地处北方,使用的称杆多使用的是紫檀木、花梨木以及老枣树木等。这些木材在现在来说,也比其他的一般木材要珍贵的。

原先在集市上常常都能够看到售卖这种老杆称的,他们都是一边售卖,一边还不停闲的在制作称杆,那时也常常好奇的过去看他们的做法,一般的把称的原材料都要经过多次的凿、刨后,还要再用砂纸细细的打磨等,然后用小钻在上面钻出小眼,用铜铁丝在上面做出不同的星码。



要说这种称有没有收藏的价值,单从其材质上就很珍贵,并且这种称也是越来越少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过去的农村老物件也只因为稀少了而显得珍贵了,但暂时还没有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