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在中国古代,流放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刑罚,所谓流放就是将罪犯放逐到一些极为偏远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区行刑进行苦力劳动,或者是直接任其自生自灭,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在中国古代便有4大囚犯的流放之地,当年很多犯人甚至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这些的确却都极为的富有,让人羡慕。

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岭南

在古代有一个经常将犯人流放的一个地方叫做岭南,岭南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等地,这几座城市想必不用多说了吧?如今已经是中国挂的上牌的经济重镇,富得令人羡慕。

但是我国知道,岭南一带山地极多。在古代更是有许多还未开发出来的深山老林,山上瘴气弥漫,很多流放在这里的人别说做苦力。敢到这里没有多久就因为水土不服一命呜呼了,当年苏轼被流放到此处做官都染上了一身病痛。

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四川以及中原一带可谓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那么既然四川那么好,为何古代没有犯人愿意流放到四川来呢?

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相信大家都读过李白的《蜀道难》,其中一句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李白的诗歌通常都会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从其中可能看出,爬蜀道的艰难。四川大部分都是山区,蜿蜒陡峭。一些被流放的犯人,很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就已经累死在了路上。

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北京

如今的北京城富丽繁华,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前来北京工作和学习。很多人甚至宁愿蜗居在一个只有二十平米的小房间里,也要留在北京。因为留下来了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是在明清两朝以前,古人的想法却恰好相反。

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至少在先秦时期的背景,还是古人眼中的“苦寒之地”,正好为了惩罚犯人,君主便会将其发配于“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很多人是宁死也不愿意去的。如果对比一下现在的话,那自然就是天差地别了。

古代4大囚犯“流放地”,当年犯人宁死都不肯上路,如今极其富有

国外

在古代有些比较“罪大恶极”,但是又有功在身的功臣,皇帝因功赦免了死罪,但是毕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会将其发配到一些极为偏远的地区,甚至是国外。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便曾将陈友荣、明禹珍的儿子陈丽、明盛流放到了高丽。

一般来说流放的地方都是与我国邻近的国家,比如说韩国越南之类的地方。但是我们知道,如今很多国人,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去国外旅游。对于新奇的环境反而好玩和有趣,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种陌生感是十分致命的,流放到国外也是最为痛苦的一个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