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

文|幸福娃

过去科举考试,第一步是考秀才。这个也是最好考的一步。一般读书好一点的人,都是考一次就考过去了。

曾国藩考了几次呢?七次。从十四岁考到二十三岁,整整九年,这在大人物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曾国藩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曾国藩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有一天黄昏,一个小偷,悄悄地溜进他家里,躲到房梁上,准备等他们家全部睡着了偷东西。

没想到的是曾国藩坐在书桌前背课文,背诵《岳阳楼记》。结果怎么也背不会,一直到后半夜的两点。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结果醒来,发现曾国藩还在背。听来听去连小偷都学会了,最后,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一看也没什么希望了,干脆,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就骂:就你这个笨脑袋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吧。结果小偷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倒背如流,很快背了一遍,背完了走了,留下曾国藩目瞪口呆。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古人读书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说明了两点:第一,曾国藩确实刻苦用功读书;第二,曾国藩确实“笨”。曾国藩除了笨以外,身上还有很多缺点。性格中有很多毛病,比如浮躁、傲慢,这让他吃了不少亏。

30岁那年,曾国藩励志做圣人。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他开始写日记,把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要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对,“痛自警醒”,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这个小小的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

这样的“笨拙”看起来慢,其实到后来就可以发现,越走比别人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高。曾国藩从“天下第一笨人”到“千古第一完人”,后来连毛主席和蒋介石都崇拜他。

毛主席青年时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更加崇拜,直接创建了黄埔军校,第一本教材《曾胡治兵语录》。这样资质平庸的曾国藩打了一手好牌。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真心实意地想要进行自我改善,也可以成为超人。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读书

曾国藩留名千古,但他的“死记硬背”,却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

罗德·布雷默用30年的时间,编著了一本学习高效能的书《如何成为学霸》。

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对思维的内在运作过程非常着迷。后来花了近30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实验练习和教授更多有效利用大脑的技巧。把人的专注力、记忆力、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速算能力五个方面,全面打造了更有利于长期学习的超能大脑。

而这样的超能大脑都汇集在《如何成为学霸》这本书里,让学习产生实在效益,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爆发式成长。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如何成为学霸》

曾经,有一个孩子去找教授学习数学。教授问“你的语文和英语怎么样?”

“教授,我是来学数学的,跟语文,英语有什么关系?”

“如果补习完数学,语文英语都有所提高,说明你学到了思维能力,如果没有,那说明你只学到了数学知识。”

如果学到发散思维,可以运用到生活里的每一个地方。如果只是学到数学知识,可能考完试就会忘记。聪明的人学习用的是巧劲儿,“笨”的人就只会死记硬背。

罗德·布雷默的《如何成为学霸》告诉你,如何在自己的大脑里,构建自己的思维逻辑网,这个思维逻辑网就是思维导图。

《最强大脑第三季》脑王候选人申一帆,一位95后跳级天才,大三时,就用的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学科复习,一天时间用来复习一门课,最后几门专业课都拿到了90+的好成绩。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申一帆

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2.5亿人在使用思维导图,包括常青藤等众多学府,大量的500强企业也在学习,连爱因斯坦等大咖也是它的狂热者。

为什么牛人如此钟爱思维导图呢?

这都得益于思维导图的两大特点:表达直观,方便记忆。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如何创建思维导图

那如何创建思维导图?

1.从纸张的中心开始,画一个表示课题的影像。

2.在主要影像上画出表示课题主要结构的分支。

3. 在各个分支上,写下表示相应主要结构的关键词。

*分支的长度为关键词的长度。

*只写关键词,不要写一句话或者完整说明。

*如果能找到影像形象地表示关键词,就用影像替代关键词,总之,在复习地图中优先选用影像,而不是词语。

*如果影像只能起到大概的提示作用。则将影像和关键词都放在分支上,避免复习时出现混淆。

*上述观点最好结合方式是选用关键词的影像,并将该影像作为分支。例如将影像本身作为分支。然后把关键词放在影像上。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思维导图学科复习

4.你可以在每个主要结构的关键词旁边画分支,进一步将课题细分到此结构层面。

* 离中心最近的分支应该越粗,越向外延身之则越细,因此课题的主要结构分支粗,而子结构则要细一些,以此类推。

*以处理课题结构的方式处理子结构。精彩用关键词一个分支一个关键词。

*不强制用影像替代关键词,但可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影像。

5.用方框。把非关键词框起来,比如将重要公式框起来,写在描述该公式的关键词旁边。

6.以此方式完成其他子结构。直到这页纸上囊括了关键主题和概念为止。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读书

思维导图主要注意事项:

1.不要为了画出完美的影像而耽误太多的时间。

2.采用着色方案。课题几个结构几个颜色。

3.用黑色墨水笔写关键词。

4.用箭头连接不同分支上有关联性的概念。

5.确保复习地图清晰明了,简洁规整。

6.顺时针创建思维导图。

请记住,创建思维导图的重点不在于展现艺术才能,而是要展现综合总结后的主要概念。

孔子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学习需要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知识是无穷的,没有发散性思维,学到的知道就很有限的。

当你学会思维导图,并举一反三的运用,你会在:

学习数学时,思维导图能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定理,建立起数学逻辑思维。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思维导图数学中的运用

学习语文中,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完成预习课文、背诵诗词、阅读分析、语言表达。

在学习英语里,思维导图更能帮助孩子科学高效记单词,建立不断完善的语法地图。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思维导图英语中的运用

工作汇报总结时,思维导图更加高效的帮助你,节约时间,呈现一份完美的工作汇总和计划方案。

实践证明,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之后,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成果迅速提升;职场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如何成为学霸》学渣与学霸相差的只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距离

思维导图工作中的运用

《如何成为学霸》告诉你,学渣和学霸之间,相隔的不是本身的天赋,而是一个思维导图;打工仔与成功人士之间,相隔的不是强大的后台,而是思维导图的高效运用。

参考资料: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最强大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