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不進攻了嗎?

第一軍情


在許多演義和評書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情節,雙方正在交戰,忽然一方出了點問題,不想打了,主將一聲令下高掛免戰牌,結果就可以換來一段時間的平靜。

在古代真的有這樣的事情嗎?免戰牌真有這麼神奇?<strong>

免戰牌上當然沒有魔法,交戰雙方也不會這麼講禮貌,見到對方掛出一個小牌子就不打了,等對方休養生意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甚至免戰牌這個東西都沒有真實存在過,因為根本沒有任何效力。

古代雙方交戰,補給一定非常艱難,任何一方都希望速戰速決,拖下去對雙方都不好。而免戰牌這個東西恰恰違背了這個原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演義中司馬懿高掛免戰牌,使得諸葛亮糧草不濟,只好無功而返。如果想要遵從對方意願乾脆撤兵多好,何必耗在城下。

那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情節呢?冷兵器時代並沒有火炮這種攻城利器,對於堅固的城牆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古代的攻城戰如果雙方實力相差不多,進攻方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這些代價往往是雙方都無法承受的,通常雙方實力相差不多,就會進行“約戰”,就是下戰書。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當然沒話可說,攻城掠地也是水到渠成。

所以,雖然沒有免戰牌這個東西,但由於城池易守難攻,使得對手不敢進攻,相互對峙的情節還是存在的,在這裡那一面堅固的城牆已經起到了“免戰牌”的作用。面對對方的堅守不出,高掛“免戰牌”,除了強行攻城外,古人還發明瞭“罵陣”這個東西,這也充分暴露了進攻方儘量避免強行攻城的意圖。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免戰牌”這樣一個東西呢?免戰牌第一次出現應該是在清代小說《說岳全傳》中,作用和我們今天理解的一樣,掛起來告訴對方“我不打了”。文學藝術中塑造的古代戰爭就像我們今天的沙盤遊戲,雙方列陣,武將一個接著一個的出來單挑,打得過就贏了,輸了就鳴金收兵。而“免戰牌”在這裡的作用也是通過簡單的方式描述堅守不出這一戰術。

簡單來說,古代兩軍對壘主角是成千上萬的士兵,而文學作品中為了突出主將的作用,使得戰爭的主宰變成了雙方將領。依靠堅固的城牆死守不戰,主角是守城士兵,而高掛免戰牌就成了將領的工作,為了更好地塑造將領的形象,“免戰牌”這個“代名詞”就出現了。同樣,雙方將領陣前單挑,真實戰爭中起到這一作用的往往是雙方第一排的士兵。

古代雙方交戰,高掛免戰牌可能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但“免戰牌”這個概念被用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就非常實用了,遇到爭吵、辯論時一旦“掛起”免戰牌,通常會得到“鳴金收兵”的效果。


鄧海春


通常在演義小說裡,古代戰爭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不進攻了,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個只是傳說,或者解釋為“仁義”之戰,大家都比較講規矩。

但是很顯然這招到了1840年,就嚴重沒效了。因為當年定海城也曾經高懸免戰牌,結果英艦上一發炮彈轟來,半個城門樓子都給掀了去。


所以免戰牌有沒有效果,不在於你掛不掛它,而在於敵人有沒有攻城的能力。

在春秋時期,戰爭期間,高懸免戰牌,實際上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那個時候,戰爭嚴重受農業生產製約,也沒有大規模的攻城殺器。

一旦連續幾年農業豐收了,有志向的國君諸侯們,便會考慮來年出兵某國,去搶點地盤和人口。楚國的國君們都有志向,認為七年不出兵,便是恥辱。所以到了被秦國滅亡前還一直再對外擴張。所以楚滅,是七國中最不甘心的。


但是楚國滅亡實際上也是“高懸免戰牌”已經徹底無效的原因導致的。

因為此前的戰爭,主動權都在這些大諸侯國手裡,想打別人的時候,只管出兵。別人打開,仗著成高池深,高懸免戰牌。敵人糧食吃完了,不得已也就退兵了。

但這次真的不一樣了,秦國不但有發達的攻城器械,還有無窮無盡的軍糧供應。以前冬天以前城攻不下來,就必須回去了,因為來年開春兵士們不回家種地,這個國家可能都要完蛋了。而秦軍攻楚,這次秦軍順江而下,接近3年未歸,帶了百萬斛糧食。


在《三國演義》裡,“高懸免戰牌”是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的法寶。

因為司馬懿深知諸葛亮勞軍遠征,糧草不濟,又沒有特別巨大威猛的攻城器械。所以諸葛亮求野戰、求速戰之心迫切。

而司馬懿偏不中諸葛亮之計,“高懸免戰牌”,不允許任何人出戰,違者斬立決。任憑諸葛亮派人送來女人衣服盡情羞辱,仍不為所動。

久之諸葛亮求戰不得,糧草供應不上,就只能退兵。


歷史上最有名、最詭異、也最有效的“免戰牌”,在朱棣的“靖難之役”中的濟南城上。

濟南城之所以成為朱棣南下難以越過的門檻。最主要是因為鐵鉉在濟南城上掛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牌位。朱棣在暴怒也無奈,總不能衝著自己老爹牌位開炮吧?這個“免戰牌”,絕了。


炒米視角


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兩軍交戰,先由大將出馬,提升一下士氣,如果打不贏就鳴金收兵,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就高掛免戰牌,這種現象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都有表述,問題是這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其實免戰牌是一種向敵人宣佈停戰的牌子,相當於交通中的信號燈。比喻停止爭鬥,辯論等活動的一種要求。指的是以後再來打,今天不打的意思。由於古人重守承諾,而高掛免戰牌的一方肯定有比較強的防禦工事抵抗敵人的進攻,一旦掛出免戰牌對方一般都不會死磕的,直到對方摘掉牌子才會再次攻擊。

從理論上來講,古代打仗是雙方紮好營盤,約定好決戰時間,然後決一生死,一般雙方都覺得勢均力敵的話,基本都會願意決戰,因為這樣可以縮短戰爭時間,減少戰爭消耗。但更多時候,弱勢一方自認為戰力不足或者有其他戰略目標的時候,就會拒絕出戰。所以高掛免戰牌的一方自然拒絕出戰。

躲到營盤裡之後,高掛免戰牌的一方會在營盤周邊插滿鹿角,再配上雄厚的兵力防禦,在敵我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強攻是無法奏效的。比如劉備東征東吳的時候,東吳大將陸遜帶的軍隊要比劉備的多,但就是龜縮不出,劉備拿他沒任何辦法,只能乾耗著。同樣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司馬懿帶領大軍就是縮頭不出,任諸葛亮計謀百出,也拿他沒脾氣。

所以要想打破這種龜縮戰術,古人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夜襲,圍困,斷水斷糧或者幹錯繞行從後方攻擊等方式方法。當然防守一方自己要把營盤弄得像鐵桶一樣,滴水不漏,嚴防敵人的偷襲。所以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扎的營寨之後,仰天長嘆,這真是“天下奇才”。當然也有人能強攻下來,在我國軍事史上依靠蠻力打破敵人營寨的只有一個人,這就是霸王項羽。(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在我國古代,戰爭在一個國家是排名第二重要的事情。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放在我國古代就是一個國家意志的展現。

在戰爭這樣的事情上,“免戰牌”真的有用嗎?

實際上,“免戰牌”只是代表弱勢的一方不出戰,但是並不代表強大的一方不展開進攻。兩國交戰,除非差距太大,為了提高士氣,雙方會進行激烈的交戰,甚至展開極為傳統的“鬥將”。

“鬥將”在隋唐之前還極為流行,在隋唐時期發展到巔峰,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大戰300回合。

如果“鬥將”失敗,士氣低迷,就可以選擇高掛“免戰牌”,等待後援到來,但是如果地方兵力太多,就會選擇傷亡極大的攻城戰,力圖拿下城池,“免戰牌”自然也就失去效果。

所謂兵不厭詐。

我國古代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軍事家,編寫出了非常多的“兵書”。

這些“兵書”毫無疑問都是古代軍事家作戰經驗的總結,著名的“三十六計”裡面就有很多“陰謀詭計”,專門為了騙過敵人,爭取戰機,比如金蟬脫殼、瞞天過海、李代桃僵、假道伐虢等。

所以,小小的“免戰牌”真的不能爭取到優勢。

當然,明朝時期只有一次“免戰牌”,真正發揮效用的。

明成祖朱棣北平起兵以後,倚仗自己多次出兵大漠,練就出來的精兵,一路南下可謂勢如破竹,但是就在山東濟南碰到了一個“硬釘子”。

朱棣兵困濟南耗時三個月,攻打不下,甚至在守城大將鐵鉉詐降時,差點死於城下。因此調動火炮攻城,多虧了鐵鉉高掛“免戰牌”,實際是將明太祖朱元璋的靈牌掛於城上,迫使明成祖朱棣退讓,濟南躲過一劫。

所以,後世大家所見到的免戰牌只能在影視劇裡看到了。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免戰牌,這可是一個神奇的物品,只要掛出此物,便是向敵方宣佈,現在停戰不打了,而對方也不能再進行攻擊。

免戰牌真有如此奇效麼?還真有,不過效果卻差強人意!

免戰牌是清代及以後的小說評書創造的產物。在諸如《說岳全傳》、《楊家將評書》(明及之前成書的《楊家將》、《楊家將傳》中沒有)、《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等評書中,嶽元帥、佘太君、薛仁貴等評書主角,經常命人高懸“免戰牌”,要求暫時休戰。

以《說岳全傳》為例,宋軍在對陣金軍金彈子時,數戰不利,嶽元帥只得命令將免戰牌掛出。而金彈子不準免戰,只是喊罵,嶽爺只得連掛七道“免戰牌”避戰。氣的年少氣盛的小將軍岳雲,一怒之下將七塊免戰牌悉數砸毀,並對嶽元帥言,高掛七塊免戰牌“壞我岳家體面,孩兒已經打碎”。岳雲還要求嶽元帥,“望爹爹查出掛牌之人,以正軍法。”

可見,高懸免戰牌這件事,並非一個體面的事情,通常情況下,都是戰事不利的時候,才會掛出去。而且,對方也可以繼續挑戰,只是多數情況下挑戰的方式是在外罵陣。這其實就是清代及之後小說的一種創作手法。

在元明話本、小說中,將武將單挑的創作手法,發揮到了極致,特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的大流行。直到現在,三國武將、水滸英雄的個人武力排名,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到了清代,為了增加故事的波折和戲劇性,又增加了免戰牌這個神奇的存在。比如岳家軍在對陣金軍時,作戰不利,嶽元帥無奈,只能掛出免戰牌,之後再有新的武將加入,諸如岳雲、陸文龍等。

前面我們講到了小將軍岳雲砸壞了免戰牌,之後立下軍令狀,出戰金彈子。岳雲大戰金彈子八十餘合不分勝負,牛皋看到了大喊一聲,金彈子一個分神,被岳雲一錘打中肩膀,翻身落馬丟了性命。岳雲出場,解了嶽元帥之危。七塊免戰牌起到了烘托岳雲閃耀出場的作用。

那麼免戰牌真能阻止敵軍進攻麼?當然不能。

同樣是《說岳全傳》中,已經用戰例說明了,其實免戰牌對於阻止敵人進攻,沒有多大作用。想要阻止敵人進攻,還要看己方的實力大小。

金兀朮率大軍南下,第一關就是進攻潞安州的州城。潞安州守將就是陸文龍的父親陸登。陸登大戰金兀朮,五六個回合便招架不住,敗回城中,第二天就掛出了免戰牌。按我們通常的理解,金兀朮看到免戰牌就不應該進攻了。恰恰相反,金兀朮在城外罵了半個多月之後急了。

金兀朮命人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命五千人為先鋒,自己率主力為後隊,強攻潞安州城。結果,城上“滾糞打出,那些小番一個個翻下雲梯,盡皆跌死”,滾糞又叫臘汁,就是往城下傾倒燒開的大糞水。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守城戰,一戰過後,潞安州城不知道還能不能再住人了,環境汙染嚴重呀。

金兀朮根本不管陸登掛出的免戰牌,強攻潞安州城數次無果,死傷將士無數。最後,還是派人悄悄從通入城中的水道入城,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守在城外的金軍才入城,攻取了州城。而守城的陸登見城破,自殺殉國。

從評書中的這次戰例來看,免戰牌之所以能夠起效,是因為敵方如果強行攻城,會付出較大的傷亡損失,所以,儘量是通過辱罵等方式,讓掛免戰牌一方主動出城應戰,以減少傷亡。但是,如果攻城一方決定強攻,那麼免戰牌就是形同虛設一般,毫無作用。

其實,評書中的戰例,也跟歷史上的實際戰爭相似,只是實際戰爭中,不會有免戰牌這個東西的實物。一方不願意打了,那就堅守不出就好了,掛不掛牌子都一樣,都無法阻止對方的進攻。堅守免戰一方,做好防禦工作才是“免戰”的要義。

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出兵陳倉。奉命守衛陳倉要塞的魏將郝昭,僅僅帶了一千餘兵士,抵擋諸葛亮的數萬大軍。郝昭如果出要塞跟諸葛亮打野戰,數萬蜀軍可以輕鬆碾壓郝昭的上千人。郝昭最好的策略就是固守要塞,此時,就可以默認為郝昭是“免戰牌”高懸了。

諸葛亮希望速戰速決,而且優勢在蜀軍一方。於是,下令軍士強攻陳倉要塞。結果,雙方激戰二十餘日,諸葛亮竟然沒能拿下陳倉。蜀軍糧食耗盡,只得撤退。從這一戰可見,所謂的免戰牌,其實就是守城的實力,阻止不了對方進攻,但是可以阻擋對方前進的步伐。

諸葛亮之後對戰司馬懿時,司馬懿野戰不利,照樣採取了堅守不出的策略,等於免戰牌高掛了。因為雙方實力相近,諸葛亮不敢輕易進攻,只能派人罵戰,甚至女人的衣服、頭巾都給司馬懿送去了,希望司馬懿出城一戰。結果,司馬懿就是“高懸免戰牌”,嚴令眾將不得出戰。不打,不打,就是不打。

氣的諸葛亮約出了司馬懿,給司馬懿耐心的擺事實,講道理。司馬呀,要出來打呀,老在城裡待著多無聊呀。司馬懿耐心的聽完,講完了,那我回去了,害的諸葛武侯再次糧盡而退。

可見,免戰牌並不能阻止對方發動進攻,真正可以阻止對方進攻的,是雙方實力相當,但是對於堅守一方更有利的時候。因為實力和地利的原因,進攻一方擔心進攻會遭受比較大的損失,主動放棄了進攻。這才是“免戰牌”的真實含義。

說白了,免戰牌就是一個停戰通知而已,至於對方同不同意,無辜的免戰牌只能無奈的攤開雙手——小牌牌真的無能為力呀!!!然後,自爆當場,免戰牌卒,終年不詳!


奕天讀歷史


其實在正史上並沒有相關文字記載免戰牌的存在,即使在注重禮儀的春秋時代在戰場上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特殊道具。

雖然歷史上沒有免戰牌這種東西,但是卻有一種東西卻與免戰牌的效果是一樣的,那就是對壘雙方的信使通信,在古代,戰爭的形式是一直是變化的。

比如在魏晉時期的戰爭就與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有很大的不同,宋金遼之間的戰爭也與明清的戰爭也不一樣,不光是戰爭形態,而且還有儀式形態。

比如在春秋時代,諸侯之間的戰爭還是相當客氣的,例如晉國和楚國的戰爭就曾經出現過戰勝方竟然幫著戰敗方收拾戰爭輜重的奇葩事件。

因為那時候的江湖中流行以理服人,雙方之間並不是以消滅對方為目的,是想讓那個對方服氣就好,畢竟在鄰居們都還在門口墊著腳看熱鬧。

其實打仗有時候就跟在大街上打架差不多,誰能打贏並不重要,而是看誰能佔住理,大家都是文明人,都是經受過周禮薰陶的高門大姓,怎麼能做那種將人家堵在小巷子黑拳猛揍的事情呢,下賤。

所以在春秋時期當一方說,今天日子不好,我們還是歇一天再戰,另一方停止進攻這種事情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但是在魏晉三國時期基本是這個樣子了,從項羽火燒咸陽宮到曹操開始屠徐州城,戰爭的形式已將變成殘酷的減少對手的有生力量為主,即使你當場認錯服氣也不行。

那時候的陰謀叛變太多了,指不定今天你還認我做大哥,明天看到別人開的價更高,直接跳槽,而且還回過頭來反咬一口,這種事情呂布可以說是專家。

所以高掛免戰牌根本不會讓對方停止進攻,別人很可能會將你看成傻子,尤其是在遭遇戰中,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怎麼能因為一張小小的免戰牌停止戰鬥呢?

真正能夠讓敵人放棄進攻的戰場就是攻城戰,攻城戰在大多數時間裡其實在圍,而不是在攻,歷史上的那些著名攻城的戰爭,絕大多數都是在曠日長久的對峙中熬到城中的守軍開不到希望自己放棄才贏得,沒有足夠數量的軍隊,沒有人會一個勁地猛攻那些大城市的城牆。

所以當雙方開始進入對峙的時候,城裡的守軍還可以掛一掛“免戰牌”,其實是書信往來,比如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雙方也會有默契的休戰,甚至互相贈送禮物。

魏晉時期,西晉的羊祜和東吳的陸抗之間就是這麼相處的,甚至在陸抗生病之後,羊祜還親自調製藥品送到陸抗那裡,他們之間還經常互相往來書信,贈送禮品,大仗打到這份上,都開始出現感情了,不可謂不奇葩。

但是,在絕大多數時間裡,戰爭還是很殘酷的,絕對不會因為某一方掛免戰牌而讓另一方放棄進攻的現象發生,如果有,那麼可能是那個將軍是小說演義看多了。


騷話說歷史


在很多小說中都可以看到雙方對戰時,一方掛出了免戰牌,以此宣佈停戰。實際上這樣理想化的作戰方式真的只存在於小說情節中,在中國古代,並沒有像描述中那般存在的免戰牌,但確實有類似於免戰牌這樣的事物,只不過因為在作戰期間無法發揮實際作用,而漸漸被忽視。

現代各個國家都擁有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這些都作為一個國家國防的基礎而得到重視,其他國家也會通過這些軍事儲備來做比較,可以說在現代,國防不僅僅關乎一個國家的尊嚴,也關乎國家的和平。而且免戰需要和強大的武器裝備劃等號,沒有強大的國防,只有捱打的份,何談免戰。而在古代,當時雙方作戰時其實有很多講究,例如為了表示戰爭的公平合理化,在敵對國陷入災害時期不能攻打,其次在國君過世時也不可以偷襲,這樣做不符合道義。在一些歷史時期,同姓的國家之間也不可以征戰,這些戰爭法則的制定都十分的文明。

但是在實際作戰期間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為了獲勝,什麼方法都會想到都會用到,誰還管敵對國是在國喪期間還是在鬧災荒,有的還會趁這些時機對敵對國進攻,因為這個時候作戰很容易取勝。所以古代作戰只為取勝,“文明”戰爭確實真實存在過,但是為數不多,畢竟在真實的作戰現場,只有你死我活,講禮儀講規範並不適用於實戰,所以即便是在比較文明的戰爭時期,大部分都無法遵守,一旦開戰都急著取勝,沒有人管敵方是處於什麼狀態,等到敵方整頓好隊伍有充足的體力再作戰,那豈不是傻子。

所以在古代免戰牌雖然存在過,但是並無法發揮什麼用處,在古代確實有掛免戰牌這樣的例子,但是因為戰爭是殘酷的,掛上免戰牌非但不會給自己爭取什麼時間,反而會給敵軍攻打的勇氣。因為一旦掛上了免戰牌,就表示現在武器儲備不足,不是需要休養就是在調兵,而敵對方也不傻,看到免戰牌只會激起敵方進攻的勇氣,而不會因為看到免戰牌而憐憫對方,從而暫時休戰。所以免戰牌一般只存在於小說中,或者是在戲曲中可以看到相關描述,也只有在這些經過藝術加工後的場所中才可以發揮免戰牌的作用。


紫禁公子


戰爭這種事,怎麼可能是你不想打敵人就不打的,不打的原因只可能是敵方沒有進攻意圖或者在這種情況下不想或無法進攻罷了。

關於免戰牌,這是一種向敵方宣佈或要求停戰的牌子,在清朝錢彩所著的《說岳全傳》第15回中有提到"城上即將‘免戰牌'掛起,隨你叫罵,總不出戰。"

這是小說家言,那麼歷史上有沒有免戰牌呢?具體是沒有的,但有類似的。

比如明朝時期的“靖難之役”,朱棣在攻打濟南的時候遇到一個讓他很無奈的人,這個人就是鐵鉉。在朱棣的猛攻之下,鐵鉉一時抵擋不住,於是掛了“免戰牌”。

這個免戰牌很特殊,上面不是免戰二字,而是太祖高皇帝之靈位這幾個字,鐵鉉又將朱元璋畫像懸掛城頭,在城牆各個方向都放幾張,搞得朱棣根本不敢下令開炮,畢竟他起兵的基礎是清君側,已有不忠之嫌,現在要是敢炮轟朱元璋的靈位畫像,簡直坐實了他不孝不忠之名,輿論基礎都沒了。

朱棣最終只能退兵而去,因為濟南城有鐵鉉這個難啃的骨頭,朱棣之後南征也沒有從濟南經過。

這個“免戰牌”顯然不是因為雙方不想打,而是因為朱棣沒法打,事實上,在謀戰盛行以後,影視劇中那種一掛免戰牌雙方就收兵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要說可能出現,也只有之前的義戰階段。

西周及春秋的義戰在我們看來簡直如同兒戲,跟打群架似的,首先雙方開戰前要約定好時間、地點,然後到了那一天,雙方的軍隊開到約定地點,各自結成方陣,進行廝殺。當一方潰敗以後,他們就會逃跑,敵人當然會追,但是當對方跑出五十步以後,就不能再追了。

在公元前597年,楚國圍攻鄭國,晉國派荀林父率三軍救鄭,雙方在邲(bì)地展開爭奪,這就是邲之戰,此戰晉軍大敗,兵士逃散,但還沒有出距離,所以楚國人猛追,結果晉國人的車壞了,趕上來的楚國人還幫他們修車,打慣了勝仗的晉國人酸溜溜地說楚國人逃跑經驗豐富。

到了後來,什麼半渡而擊、兵不厭詐相繼問世,義戰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在大家講謀略的時候你講規矩,那是找死的行為。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下的“免戰牌”,它並不一定非得是實物,但卻可以造成相同的效果。

在雙方實力對等、一守一攻且久攻不下的情況下,雙方士兵都精疲力盡了,這時候有一方掛出免戰牌,另一方由於士卒疲憊,也與之達成默契,不再進攻。

還有類似於守城時候,對於易守難攻的城池來說,要是攻城一方實力不足,不足以圍城猛攻,那一般會採取策略,如叫罵等,引誘守城軍出戰。這時候就可能出現上面《說岳全傳》中出現的情況,任他叫罵,我就是不出戰,高掛“免戰牌”。


平沙趣說歷史


古代戰爭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不進攻了嗎?

這是沒有的事兒。

如果在城牆上掛著“免戰”兩個字的牌子,就能避免敵人的進攻,那所有因為兵力懸殊而只能守城的將士,就都掛這牌子了。江陰守城的時候,清軍圍困江陰八十一天,最終江陰城破,遭遇屠戮。安史之亂時,唐將軍張巡鎮守睢陽,守了十個月,最終城破。

我們反觀古代小說《說唐三傳》中,敵軍看見城上掛了個免戰牌,就回營了……第二天又來,看見免戰牌還掛著,就又回營了……到第三天,免戰牌還沒動,然後敵軍就又回去了。

這就是戲說戰爭的典型,對方不會掛免戰牌這種沒用的東西,只會派人上城牆死守,我方也不會看見免戰牌就不打了,會上雲梯、火箭(帶火的箭)、大炮(宋以前用石炮)猛攻,直至打出個豁口,後方大軍一擁而上,佔領城池。

免戰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我方投降。詐降也行,但必須是要表現出“我不打了,我投降,我們商量商量”的態度,打開城門,派人獻禮。真正的通用的免戰牌,長這樣:

在古代,你都把城門打開了,是你吃虧而不是對方吃虧。詐降的,出城的小股部隊對敵方主帥大帳進行突然襲擊,江陰守城的時候,詐降者就是假裝扛著大禮,裡頭裝著火磚(炸藥),引燃後與對方士兵同歸於盡的。為防範這一點,有人投降,則必須先令其繳械,手裡不能拿東西。如拒絕,接著打。


第二,對方實力不濟,實在打不下來,直接繞過。這種情況出只能出現在不算十分重要的城池上,如果是峽口,則必須打下來,否則軍隊無法前進。

歷史上唯一一個有免戰功能的牌位,是濟南守將鐵鉉掛出來的朱元璋的牌位,對面的敵人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這是非常特殊的情況,如果是胡人南下,抑或是起義造反,才不會在乎你掛不掛牌位呢。


豆子人民藝術家


很多人都認為古代人講信用,講禮儀,只要有一方高掛免戰牌,然後另一方就不打你!

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人狠話也多,史論縱橫跟你扯一扯!

當然不會因為你掛了免戰牌,然後敵方就不答你,中國古代的兵法一直強調抓住戰機,因此,不可能因為一些禮儀性質的東西說不打就不打了!

古代的戰爭打的就是一個速戰速決!

在古代能一天打完的戰爭絕不打兩天,上午打完的,決不拖到下午,為什麼呢?因為,打仗在古代是成本最高的事情。因為古代生產力低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職業軍人,都是寓兵於農,平時也不給軍人開軍餉,可能是服兵役的在稅收上有一定的照顧。

一旦開戰,就得將大批本應該在種地的人,弄到戰場上,這些人不但不種地了,而且還要吃國家的糧,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運糧也是一個苦差事。如果戰事一膠著,打個三年五載的,國力很容易耗盡。

所以,不會出現題中說的,只要高掛免戰牌後,敵人就不進攻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還要守軍幹什麼,直接掛免戰牌就好了。

當然,既然出現免戰牌這個詞,我認為歷史上應該可能真的存在過,如果出現的話,我認為應該是在春秋之前,在春秋有些時候的戰爭,都是各國的貴族在戰車中進行比試,一場戰爭往往一天兩天就決出勝負了,有一種論輸贏,不論生死的樣子。當然,越到後期越是禮崩樂壞,春秋初期很多貴族都是親戚,都有血脈關係,到戰國時期,哪還有那麼多說道,早就是:大點幹,早點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