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6日起進駐東西湖方艙醫院 穿紙尿褲“入艙” 6小時交接班一次

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6日起進駐東西湖方艙醫院 穿紙尿褲“入艙” 6小時交接班一次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6日起进驻东西湖方舱医院 穿纸尿裤“入舱” 6小时交接班一次

2月6日,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隊員在駐地緊張地練習穿、脫防護服。記者楊樹攝(視覺四川)

2月6日23時許,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樂磊結束了當天工作,脫下成人紙尿褲返回駐地。從14時“入艙”到22時多“出艙”,他已連續工作8個多小時。

從6日下午進駐位於武漢客廳的東西湖方艙醫院起,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72名隊員就開始了與病魔的戰鬥。

剃頭、備好成人紙尿褲

為“入艙”做準備

與武漢金銀潭醫院一街之隔的是武漢客廳。從2月6日下午開始,武漢客廳承擔了新的使命——經過改建,成為了容納2000張病床的東西湖方艙醫院,並正式收治病人。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正式“入艙”工作,原則上每6個小時進行一次交接班。

6日上午,東西湖方艙醫院還在進行接收病人之前的準備工作。為了熟悉工作流程,救援隊醫護人員來到現場,對工作細節一一確認。按照統一安排,救援隊醫護人員將進入A區工作,接受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統一調配。

記者在現場看到,隔離區之外設有半汙染區和清潔區。原本定於14時開始接收患者,由於現場消毒等問題,接收工作推遲了。

這期間,救援隊隊員緊鑼密鼓地做著“入艙”準備。

隊員蘇玓是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劑科的醫生,6日下午出現在隊員面前的他,已經剃光了頭髮,“剃頭髮是為避免交叉感染和節約穿防護服時間。”蘇玓的舉動得到隊友們的認可,劉於蒿、陳謙、胡澤君、丁少夔、蘇迪等隊員也紛紛加入“光頭團”。

樂磊是四川省人民醫院的護師,也是此次救援隊護理組組長。按照規定,每名醫護人員6個小時一個班,但第一天的情況較為特殊,為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提供可執行方案,樂磊主動延長工作時間,一直工作到了22時過。

儘管已經做好思想準備,但現場仍讓他感覺考驗嚴峻。14時穿好防護服進入到隔離區,整個人被“密封”起來,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可能吃喝,而且沒有條件上廁所,每上一次廁所就意味著要更換一次防護服,因此成人紙尿褲成了必備品。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

與治病同樣重要

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在如此環境下持續工作,對身體體能是一大挑戰。東西湖方艙醫院沒有暖氣系統,在只有2℃的夜晚,即便是站立片刻都會冷得發抖,更何況是連續工作6個小時。張文超和秦立祥被安排在2月6日20時“入艙”,除了穿上保暖內衣和羽絨服之外,他們貼了好幾張暖寶寶。“一定不能感冒!保護好自己才能救助他人。”張文超說。

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輕症患者,治療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嚴格按照既定治療方案給患者口服用藥和肌肉注射就行。但是對醫護人員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與患者溝通,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醫護人員也專門就此做好了預案。

作為集中隔離確診患者的方艙醫院,隔離方式是否會引起交叉感染?這也是很多患者關心的話題。“迅速地將確診的輕症患者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和社會隔離,能夠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由於所有的患者都已經確診,並且病原相同,交叉感染不是突出問題。”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生宋陽解釋說,在其他傳染病治療領域,通常也會使用“同病種隔離”的模式。(記者 李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