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去世后,宣宗孙皇后把持朝政,怎会由朱祁镇乱来呢?

史学长空


太皇太后张氏去世于正统七年(1442年),当时明英宗已经16岁了,当时明英宗已经加冕冠礼,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有能力亲政。这样的条件下,明英宗自己处理国事,并不需要母亲孙太后的指导。其次孙太后不具备专政的条件,如果是在其他朝代比如东汉时期,太后是有可能垂帘听政,但是在明代这种情况很难发生。所以作为皇帝的明英宗想要乱来,根本没有人阻止他。

明代严苛的后宫制度使得太后难以专政,在明英宗成年的情况下,孙太后不可能把持朝政。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帝国的时候,鉴于明代之前的后宫乱政,设立了严格的后宫制度。早在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刚刚建立政权后,他就让翰林学士朱升修撰女诫,训导后宫妃嫔学习教育。除了明太祖之外,朱棣登基称帝不久,就下令让解缙编写《古今列女传》,明成祖皇后徐氏“尝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篇,颁行天下”。这种后宫的教育使得明代的皇后们很少干预政事。

除此之外,朱元璋对于后宫的管控十分严厉,甚至是管制生活,限制人身自由。自后妃以下至嫔妃,侍从,女使等人。所有衣食、用具、金银、钱帛等等,这些日常用品的供应都要从尚宫取旨,牒内使监覆奏,再移到相应的部臣取给。如果后宫的妃子径直到部里领取,就会处以死刑。后宫妃子如果私自传递书信给外面,也会被处以死刑。在这种制度下甚至后宫妃子生病,都不能够直接让御医治病,都是妃子把病症的症状告知宫女,由宫女告知御医,御医再根据宫女描述的症状下药。

之所以明太祖设定如此严苛制度,正是因为历代后宫的皇后都是接触朝臣,形成自己的党羽,进而控制朝廷,实行自己的后宫干政。

另外一点就是明代的后宫妃子都出生普通家庭,明代后宫的妃子除明太祖的马皇后,明成祖的徐皇后,其他皇后和皇贵妃都是普通人家出生。没有强有力的外戚家族支撑和保卫后宫妃子,后宫妃子想要建立自己的统治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这种外戚也被明代皇帝赐给爵位,但是除了明英宗时期孙太后母家的会昌侯孙继宗,因为参与夺门之变可以参议国政,其他的外戚都是碌碌无为,即使想要参与国政也被人阻止。

选妃出生普通家庭,禁止后宫干政的家训在明代执行的很严格。

据《明史》记载,明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父亲是兵马指挥使张麟,张麟因为女儿的缘故被封为彭城伯,张氏的哥哥张昶、弟弟张升都是参与过靖难之役,尤其是弟弟张升有功劳,为人贤能,被内阁大臣杨士奇称赞,但是张太后按照明太祖的家法禁止张昶、张升参与政事。

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他的父亲孙忠本是太学生,之后出任永城主簿。兄弟五人:孙继宗、孙绍宗、孙显宗、孙续宗、孙纯宗。孙纯宗很早过世。孙继宗因为参与夺门而因此显贵,但是此后在孙继宗以夺门之变陆续为孙显宗,孙绍宗求官。但是孙太后得知后,直接拒绝,以致于李贤称赞孙太后。而孙继宗此后被明英宗和明宪宗父子二人信任,掌管当时的明军京营,这是明英宗和明宪宗对于京营的不放心,因为夺门之变时石亨、张軏等人就是带着京营的军队发动政变。

通过孙太后和张太后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明代皇后的模样,出生平民家族,控制外戚家族参政。她们很少参与政事,所以张太后去世后,明英宗亲政,这使得孙太后不可能也不会干预明英宗的政事。

明英宗其实很早就出现乱来的倾向。

在正统元年(1436年)十二月,就发生了一件事,当时年仅九岁明英宗把兵部尚书王骥下狱,起因是王骥在兵部商议边事要给出意见,但是王骥五天都没有奏章上报朝廷,王振于是教明英宗召见王骥,明英宗召见王骥之后,责备王骥是不是欺负自己年幼无知。明英宗之后就让人抓王骥及兵部右侍郎邝埜下狱,但是此后又把他们放出了监狱。以示威慑。

而王振是明英宗一手纵容而成。在太皇太后张氏去世之后,明英宗宠信王振,王振的权势日益积重,明朝的公侯勋戚都叫王振‘翁父’。畏惧得祸的人都争先恐后得依附王振以求免死,大肆贿赂王振。当时的工部郎中王佑因为溜须拍马,被升迁为工部侍郎,他拍马屁拍的极为无耻。王佑本人貌美无须,在一次王振回见王佑的时候,王振问王佑:‘王侍郎何无须?’王佑说:‘老爷所无,儿安敢有?’。

要知道十六岁的明英宗在当时还称呼王振为“先生”。在中国的历史上,当时也有这样的皇帝,一个是东汉的汉灵帝,汉灵帝说过宦官张让是我公,赵忠是我母。另一个是唐朝的皇帝唐僖宗,他称呼田令孜为“阿父”。这两个人都是著名的昏君。要知道同为君主,汉昭帝在14岁的时候就识破了上官桀的谗言。明英宗的行为和汉灵帝,唐僖宗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决意亲征,但是明英宗却没有做好任何举措,最后在犹豫之中大败。流落在北方的草原,回来又被囚禁。南宫复辟后,明英宗居然想念他和王振的情谊。给王振招魂,在智化寺祭祀王振,赐下祠堂名为精忠。明英宗朱祁镇的行为可以说十分昏庸。

也许明英宗的本性就是这样,在当时孙太后不可能控制明英宗,明英宗肯定自己的本性行事,他纵容王振乱政,决意亲征。这说明明英宗并非英明之君。

张太后去世后,杨荣最先去世,杨士奇因为儿子杨稷犯罪最后致仕,杨溥年老多病,明英宗亲政之后肆无忌惮。由于制度和祖宗之法,孙太后不可能干预行政,最后明英宗纵容王振,搞出了明朝的灭亡危机。


人者仁义也


张太后去世后,实际上是宦官兼帝师王振把持朝政,而正是此人结束了朱高炽朱瞻基开创的仁宣之治,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而他也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

张太皇太后

实际上,张太后在世时,是王振夺权路上的一道障碍。一个女人能拥有比文官集团更为强大的力量吗?是的,在我看来还不仅如此,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但能够左右朝政,还能废立天子,此人就是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

朱高炽朱瞻基驾崩后,张太皇太后擦干眼泪开始辅佐自己的孙子。实际上,如果不是他的决定,朱祁镇是当不了皇帝的。刚开始有传言说太子(朱祁镇)不是孙贵妃所生,而是由宫女带生的,所以他的地位很不稳固,甚至有请外地藩王来当皇帝的谣言,在当时谣言那是传的满天飞。在这关键的时刻,张太后坚决的支持了太子朱祁镇并拥立他为皇帝。

这样的一个人,不要说论能力,就是排资历也能吓死人,真正做到了号令天下谁敢不从,这位祖母级的人物也并不是光说不练的,王振就曾经被她恶整过一次,这件事情也成为了王振心中永远的痛。英宗正统元年2月,张太皇太后召集五大臣入朝开会,等到这5个人到齐后,张太皇太后把皇帝领了过来,让他看清楚这5个人,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后陛下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这5个人商量。

朱祁镇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5位顾命大臣是十分感动。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位太皇太后叫他们来,绝不仅仅是要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她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过了一会儿,张太皇太后命令宣王振进宫,王振立刻入宫。王振想不到自己人生中的最大一场噩梦即将开始。张太皇太后一下子从慈母变成了扼杀,突然对王振大喝,你侍候皇帝的起居,不过是个宦官而已,却多有不法的行为,今天我要杀了你,就在太后大喝的同时,大殿里的侍卫拔出了亮闪闪的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怒骂完后立刻就动手招呼都不打一个,从他的动作熟练度和时间连接上来看,相信这一连串的举动,应该是经过预先彩排的,原先一团和气的大殿突然就杀气腾腾,王振顿时魂不附体。顾命大臣们这才明白,这位平常神色温和的太后竟然还有这么凶狠的一面,让他们到场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交代事情,还同时给他们安排了观众的角色。

其实啊,张太皇太后并不是真想杀掉王振,因为当时的王振实在算是个老实人,也没有犯什么错误,于是他便顺水推舟,饶恕了王振,但同时恶狠狠的警告他:今后不准你干预国事。以后王振见了张太皇太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马上退避三舍,逃之夭夭。

王振也无奈了,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那个老太婆那是应付不过去的呀。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王振没有办法,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前辈是他惹不起的,只能怎么着呢,只能等着他了老人家自然死亡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正统7年10月,经历四朝的张太祖太后离开了人间,王震夺权路上的最大障碍就此消散。三杨也已年老多病,王振的机会来了,他从此大权独揽,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其中不乏饱学之士圣人门徒。

至此,一直到正统14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国家的大事小情都他一个人说了算,王振一直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把持朝政,搞的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最终土木堡之变,搞的大明帝国差点灭国,实在是历史一大罪人!!


知行合一2020


这是因为孙皇后根本不是什么正经女人,她和她儿子朱祁镇是一路人,对朝政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的影响。

历史上这对母子可以说是厚颜无耻。

朱祁镇是个垃圾,无论是土木之变的倒行逆施,还是夺门之变后的昏庸无知,他的个人政绩都可以说是负分。

当然,朱祁镇做的事,和孙皇后没有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她生了一代昏君,就把问题症结归结到她的头上。

但是,孙皇后在其他方面的所作所为仍然是无耻的,证明她和昏君儿子是不能分割开的。

孙皇后的无耻,主要体现在夺门之变前后。

在土木之变时,明朝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全体朝臣要求让郕王朱祁钰登基即位,孙皇后被迫答应了。

除此以外,孙皇后对朝政没有任何正面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夺门之变的问题上。

夺门之变的成功,离不开孙皇后的内应。她通过对后宫的把持,与曹、徐等外臣勾结,成功将朱祁镇复辟。

孙氏家族参与夺门之变者甚多。由于复辟有功,这些人在朱祁镇复位后各种加官晋爵,大大小小多达二、三十人。即便是这样,孙皇后还不满足,还在向儿子要官、要地。

除此以外,为了保证孙氏家族的富贵,孙皇后还拉拢了皇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于是,她本人提议废后,也就是废了无子多病的钱皇后,全不念这个儿媳妇对自己儿子的情意。

总而言之,贤后戏码是孙皇后的婆婆张太后的剧本。在历史上,孙皇后是个很自私无德的女子。


HuiNanHistory


太皇太后张氏在世的时候,明英宗朱祁镇一直比较听话,朝政也很清明。但是张太皇太后去世以后,太后孙氏执掌朝政。那时候,朱祁镇便开始乱政,不但宠信太监王振,而且在御驾亲征北伐中,还轻率冒进,最终在土木堡之变中,全军覆没,连自己也做了瓦剌的俘虏。那么,朱祁镇在胡来的时候,孙太后为什么不阻止他呢?

(孙太后剧照)

如果孙太后是个昏庸无能的太后倒也罢了。但事实上,孙太后虽然在能力上比不上张太皇太后,但她其实也算是一个贤明的太后。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她积极支持于谦,立朱祁钰为帝,组织力量,对抗瓦剌的侵略。别的不说,就这一点,便十分难能可贵,以让她跻身于历史上贤明的太后之列。

为什么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的?

因为朱祁镇是孙太后的儿子,而朱祁钰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被敌人抓去,俘虏了,照一般的情况来说,孙太后肯定会在朝廷中又哭又闹,要求大家无论如何要满足瓦剌的要求,只求把自己的儿子赎回来。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同意立别人的儿子朱祁钰为皇帝。这也意味着,朱祁镇在瓦剌手里将失去价值。失去价值以后,他随时随地都将有被杀的危险。

而且,孙太后就算不顾儿子的生死,同意另立一个君王,她也应该立孙子朱见深为君王,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孙子啊。

但是孙太后都没有这样做,她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因而认可于谦等人的做法。就“大公无私”这一点,历史上很难有太后能够做到。

(朱祁镇剧照)

那么,孙太后既然也算是贤明的太后,她为什么没有阻止朱祁镇胡来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朱祁镇已经长大。

张太皇太后去世的时候,朱祁镇已经差不多16岁了。这个年纪,正是古代皇帝亲政的年纪。也就是说,之前之所以由他的奶奶张太皇太后做主,是因为他还小,现在他已经长大了,凡事也都是他自己做主,不太可能听太后的话了。

孙太后能说得上话的时候,恰好遇上朱祁镇也长大亲政,因此,在朝廷大事上,她就算贤明,又有多少把控能力呢?如果再行把控,那么她将成为吕后、慈禧一类的人物,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都是不会允许的了。

所以,此后朱祁镇要做什么事情,孙太后也只能任由他来做。

(张辅剧照)

其二,朝中贤臣大片凋敝。

张太皇太后掌权的时候,之所以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是因为朝中有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等贤臣辅佐。尤其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其贤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

当然了他们之所以贤能,也是因为明仁宗、明宣宗两代皇帝比较清醒开明,同时有张太皇太后做出了道德的表率,这些皇帝、太后及大臣们相互激发促进,因此才形成了“仁宣之治”的良好局面。

到朱祁镇发动北伐战争的时候,“三杨”都已经先后去世,只剩下张辅和胡濙。不过他们已经年迈,说的话,朱祁镇也不听了。后来,张辅还只能随朱祁镇北伐,最终以75岁高龄,死在土木堡。

总之,“三杨”这样的朝中重臣的去世,让朱祁镇失去了约束。孙太后就算能说上话,但是没有人附和她,她的话朱祁镇也是不会听的。同时,太监王振也在那时候发挥了作用。此消彼长,朱祁镇的思维自然就乱了。

如果说孙太后有一点没做对,就是她应该像当年张太皇太后那样,继续约束王振。她没有约束,让王振乱来,才造成了悲剧。

(王振剧照)

三、北伐失败孙太后鞭长莫及。

严格地说,朱祁镇御驾亲征和瓦剌作战,其实并没有错。错的是准备不充分,没有进行充分的侦查调查、物资供应及战术安排。尤其是在作战过程中,轻敌冒进,并且在行军线路选择上,荒唐糊涂,因而才会最终失败。

从明朝当时的实力来看,只要有一个好一点的指挥者,只要战术安排得当,要想打败瓦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作为太后,孙太后能起的作用,只是觉得这件事该不该做,是不是应该做好准备。她就算再贤明,也只能对朱祁镇做这一番叮嘱。至于在战争过程中,仗应该怎么打,一来她鞭长莫及,二来她自己也不懂。因此,她根本就无法左右战争,也无法提醒朱祁镇。

至于当下热播的电视剧,怎么描写孙太后。毕竟是文艺作品,是不能当真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明朝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后宫把持朝政一说,即便是朱祁镇、朱厚熜两个国主年幼的时期,也是以内阁朝臣为主,后宫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支持与配合。朱祁镇8岁继承皇位,但是内阁有“三杨”掌舵,这对历史上的最佳组合之一,是当时明朝的实际掌舵者,虽然很多事都要太后的懿旨,但更多的是走走流程,张太后并没有实际的参与决策。

张太后死后,后宫以宣宗孙皇后为遵,但是朱祁镇此时已经亲征,明朝祖训是严禁后宫干政的,这点纵观整个明朝都没有废弛,孙皇后虽然地位尊显,但也影响不了朱祁镇的决策。


文史并蒂


明宣宗孙皇后从来就没有把持过朝政。

她最多就是有这个心思,但绝对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能力。

正统前期,不论是张太皇太后主持朝政,还是王振一家独大,都没有孙皇后什么事儿。

等到了景泰朝,皇帝亲娘尚在,朱祁钰明显更信任于谦,再加上危机是自己亲生儿子搞出来的,她这个太后颐养天年还成,试图把持朝政就很尴尬了。

好不容易等英宗复位了,年轻的时候她都管不住,何况是中年的儿子,更管不住了。

而且明朝的后妃普遍出身普通人家,外戚弄权的可能性太低了。

孙皇后之所以在史书上留名,主要还是因为她在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的表现说得过去。但是说实话,也就是正常表现了。

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她这个太后同意只是走个过场,让过程和结果都名正言顺罢了,就算换成低调的胡皇后,一样做得来。

至于能力,孙皇后自己在皇宫里搞搞宫斗,为了皇后的位置努力奋斗还行,但这点儿水平和手段拿到朝堂上,那是真的不够看。

愿意吃她这一招的,也就明宣宗了。所以她才能成为皇后,给了她儿子嫡子的身份和正统的地位。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她对待儿媳钱皇后的态度,实在让人寒心。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虏,钱皇后跟着她一起凑钱送给瓦剌。明英宗放不回来,钱皇后就天天担心,为他祈祷,眼睛哭瞎了,腿也瘸了。等到明英宗回来住在南宫,日子过得艰难,她不离不弃,带着妃嫔宫女赶制绣品,改善生活。

面对这样的皇后,明英宗自己都很感动,对她特别好。结果孙皇后就因为钱皇后是个残疾人,还没有儿子,就想废了她,另立朱见深的母亲为皇后,最后被明英宗拒绝了。

对待身边的人尚且如此凉薄,谁还敢为她所用。幸好是没掌权,真要是把持了朝政,明朝估计毁得更快。


望舒楼主人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去理解。

一、宣宗的孙皇后从来没有把持朝政的机会

《大明风华》的热播,让很多人有了种错觉,似乎宣宗的孙皇后真是电视剧中那个极富政治才能、执掌朝政的孙若微。不得不说,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

真实的孙皇后,从来都只是一个后宫女子,争宠也许在行,政治方面没什么建树,掌握朝政的是张太后,哪怕张太后去世了,孙皇后也没能接手,那时的朱祁镇已经长大,迫不及待的想要亲政,怎么愿意头上压着一个人?

就算朱祁镇愿意,朝中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祖制写着呢,后宫不得干政,为了确保后宫娘娘和她们的娘家不把手伸到前朝,朱元璋甚至降低了妃嫔们的门第要求,决心不可谓不强。

祖制之外,大臣们也并不想朝中再多一个掌权的人。权力就那么多,要是再分出去,自己手中的可不就更少了?

当初之所以同意张太后摄政,一来是因为朱祁镇年纪太小,只有9岁,必须有人摄政,以其让朝臣担任这个角色,还不如让张太后来,毕竟太后是会老的,她手中的权力最终只能还给皇帝和朝臣;二来是因为朱瞻基的遗诏中明确的说了,“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而无论是从孝道还是手段来说,皇后都无法与皇太后争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张太后当得此重任,掌权而不恋权,从来没有利用掌权之机为自己的娘家谋福利,反而对娘家管束极严,不许他们参与政事。这种品德,得到了天下人的尊崇。

二、孙皇后极力阻止朱祁镇御驾亲征,但没成功

事实上,孙皇后并没有坐视朱祁镇乱来,从一开始就极力反对他亲自出征,但朱祁镇被张太后压制多年,非常急切的想要建功立业,做出点成绩给老祖宗们看看,孙皇后没有阻止成功。

他的这种心情,有点类似于同学们考上大学之后,远离父母独自求学,既忐忑又期待,迫不及待放飞自我,长辈交待不许做的事情,特别想去尝试一下。

只是他这次尝试的代价有点大。

母子谈话中,孙皇后应该也假设了最坏的情形,比如朱祁镇战死,国家无主。朱祁镇没被她吓住,为了安抚她和那些同样反对他亲征的大臣们,立了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

朱祁镇出生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他之所以迟迟不立朱见深,是因为朱见深不是皇后之子,他想等钱皇后的嫡子。但终究没等到。

总之,孙皇后尽力阻止朱祁镇了,但皇室关系复杂,哪怕是母子,母亲要是没有权力在手,皇帝儿子也不一定会听。何况,《明史》中记载朱祁镇根本不是孙皇后的亲儿子,很多事情就更难说了。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大家好,我是读史如品茶,欢迎大家听我回答《张太后去世后,宣宗孙皇后把持朝政,怎会由朱祁镇乱来呢?》

热播古装剧《大明风华》自开播以来,圈粉无数。《大明风华》里,吴越扮演的张太后(朱高炽夫人张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视剧里,张妍是间接导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的人,但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历史上,张太后很贤明,因为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年龄太小,朝廷实际由张太后主持工作,她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等大臣辅政,使得朱祁镇即位后的明朝廷政通人和,并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但是,好景不长,张太后在正统七年(1442年)与世长辞。张太后辞世后的第二年,朱祁镇正式亲政,虽然张太后去世了,但杨士奇、杨溥等大臣还健在,再加上朱祁镇前期励精图治,也使得朱祁镇主政前期,朝廷政治还算清明,其实朱祁镇是个好皇帝,坏就坏在宠信太监这件事上,尤其宠信的太监不是什么好人,才导致土木堡之变的惨案发生。

因为前期是张太后主持朝廷工作,所以宣宗孙皇后(朱祁镇的母亲,这里应该成为孙太后了)也没有什么机会参与朝政,等到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就亲政了。因为朱祁镇主政前期,大明朝廷政治还算清明,所以宣宗孙皇后也没有必要去干涉儿子处理政务,再说后宫干政自古都是皇家大忌,再加上明朝言官和文官集团势力庞大,也绝不会不允许后宫擅自干政。

所以说“张太后去世后,宣宗孙皇后把持朝政”是无稽之谈,张太后去世后,宣宗孙皇后压根没有把持朝政。


读史如品茶


谁说孙太后把持朝政了?而且英宗在土木之战中被俘,明朝损失惨重,是因为英宗听信王振之言不走寻常路,自然是出其不意必自毙。单单就英宗亲征这件事来说,虽然不靠谱但也不能就说朱祁镇乱来,孙太后并没有理由阻止。

以前受到不靠谱的电视剧影响,觉得皇太后能够说一不二,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小皇帝更是能够牢牢捏手里,所以,也确实曾经好奇过,毕竟孙太后能够在土木之变中临危不乱,断然另立新君,这样一个女人为什么能放任英宗胡来。然而后来仔细想着,就能发现孙太后虽然有听政辅政的权利能力,但还没到她的婆婆张氏那样的程度,阻止英宗,她没这个能力也没完全合理的理由

工于心计,以庶夺嫡

孙氏原本只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侧室,朱瞻基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当时的太孙正妃乃是胡氏,孙氏则只是个太孙嫔。朱瞻基登基之后胡氏为皇后,孙氏虽然受宠却也依旧是个贵妃,仍旧低一等

明朝后宫队伍后妃们的性情记载甚少,大多都来自于风闻传说,所以并不是太可信。然而有些角度也能看得出孙氏的为人,那就是朱瞻基的母亲张氏的态度。按照各种风闻之中的说法,还有宣宗执意废后的行为来看,足能看得出孙氏就算不是个心机女,也不是白璧无瑕

当年的胡氏乃是明成祖朱棣给朱瞻基选定的正室,而孙氏则是朱瞻基的外祖母,也就是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给亲自挑中的。朱瞻基对母亲非常孝顺,母子关系和谐,而孙氏又是自己亲娘给儿子选的,但张氏对孙氏却并不喜欢

之后胡氏被朱瞻基废黜,孙氏成为继后,然而张氏依旧很疼爱胡氏,经常召其入宫居住,宫廷宴会上也让胡氏坐在孙氏的席位之上。张氏为何更喜欢胡氏,而非孙氏,很显然孙氏的为人方面可能有些让张氏觉得不好的地方,最大的可能就是她城府太深

后宫不得干政,孙氏也不例外

明朝太祖时期开始,就严禁后宫干政,话虽如此,尴尬的是明朝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时期都没有皇太后,直到宣宗登基之后尊奉其母亲张氏为皇太后,明朝这才有了太后,因为紫禁城本来没准备给皇太后的专门寝宫,张氏成皇太后以后,宣宗才正式定仁寿宫为太后寝宫。可以说,明朝本身就缺乏后宫外戚干政的因素

明朝后妃几乎都出身寻常,而一旦成为外戚,则只能富无法贵,就更别说在朝廷上兴风作浪了。仁宗驾崩后,宣宗侍母至孝,所以大事小情经常禀报张太后裁定,然而这并不代表张太后就是名正言顺临朝听政。宣宗驾崩以后,张太后平定朝中流言鼎定太子朱祁镇登基,虽然当时朝臣都请张氏垂帘,但被其拒绝了,只不过朱祁镇年龄太小,张太后这才代为临朝

英宗朱祁镇登基之初,年纪太小无法执掌朝政,当时前朝的事情主要都由“三杨”为轴的内阁处理,张太皇太后掌握着大致的方向,而这个时候的孙氏虽然贵为皇太后,却没啥影响力,在朝中也没有自己的力量

太皇太后张氏离世之后,没过几年英宗也基本长大成人了,直接就亲政临朝了,当年张氏能在宣宗朝听政完全是因为宣宗的态度,在英宗登基前期听政是因为皇帝年龄太小,而孙氏完全没这两方面的因素,根本无法对朝政有太大影响。所以说,后来英宗想要亲征瓦剌,即便孙太后再怎么反对,也没有足够的权利强行拦阻

路线其实是好的,英宗自己跑偏了

瓦剌太师率大军南下,这时候涉世未深临朝未久的朱瞻基开始跃跃欲试,眼高手低的小皇帝还在做着能够像其父祖们那样扬名立万的美梦,所以坚持想要远征漠北。皇帝亲自远征风险太大,而且朱祁镇又不像成祖、宣宗那样本来就久经战阵,这要是真上了肯定要出事。但英宗执意如此,而当时太皇太后张氏已去,三杨或是或贬,内阁根本就阻止不了皇帝,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只能安排好一切以策万全了

在英宗出征前,孙太后与内阁把各种路线什么的全都给研究定好了,实际上也就让小皇帝去跑一圈也就算了。然而英宗出了门,所有的事就另说了,在王振等人的蛊惑之下,明朝大军完全偏离了本来规划的路线,最终被瓦剌大军打得七零八落一朝丧尽。对孙太后来说,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始终还是拗不过,总不能把他给废了吧,所以对孙太后来说她只有帮其兜底而无法真的阻止朱祁镇,土木之变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情理之中


澹奕


首先历史上宣宗孙皇后并没有把持住朝政,她干预朝政并不多。宣宗孙皇后(即英宗时孙太后)没有干预英宗乱来的原因我认为有这些,首先太皇太后张氏影响,英宗已成人亲政,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再者也可能是她自身原因

咱们要先明确一点的是影视剧是影视剧,历史是历史虽说有些影视剧打着历史正剧的名号,但为了娱乐性等原因还是做了许多修改的,

历史上的宣宗皇后在张氏死后并没有把持朝政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皇后形象

英宗朝前期张太皇太后还活着,早期把持朝政的也只能说是朱祁镇的奶奶张太皇太后。

张氏是仁宗皇后,宣宗母亲,政治经验丰富,还颇有手段。话说明宣宗十年,宣宗突然离世。太子朱祁镇即位,当时才九岁,还是个孩子,这时他奶奶张氏被尊为太皇太后,母亲孙氏被尊为皇太后。在朱祁镇即位前甚至有传言说,张太后打算立襄王朱瞻墡。于是张氏便召集群臣,拥戴朱祁镇顺利登机。众臣上书请张太后垂帘听政,但是被张太后拒绝了。

明宣宗画像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英宗朝早期真正有实权的太皇太后张氏,权力打到甚至可以废立皇帝,孙若薇可以说在其中作用很小,也可以说很低调,不参与政治。张氏也并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势为非作歹,而且她还严格约束自己的娘家人,经常性的对王振进行敲打,使得王振不敢为非作歹。她还重用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为代表的仁宣久臣,进行吏治整顿,大力发展经济,明王朝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样,你还是几乎见不到孙太后的影子。有婆婆张氏在孙氏其实也没有太多机会干预政事。

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明史•外戚》中有“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的记载。而且后宫都是女人,她们大多没有政治素养和才干,也不方便抛头露面。所以只能依仗其父兄,以及背后的家族。一旦仰仗父兄母族便容易形成外戚干政,对皇权来说,这就意味着异姓把持朝政,甚或改朝换代例如西汉末年,外戚王氏把持朝政,最终导致王莽篡汉。

正统前八年张氏干政是因为皇帝年幼,需要人主持大局。而张氏死后,朱祁镇已经亲政,这时孙氏要是再想干政,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后宫干政在古代是绝对的忌讳,看看吕后,慈禧等干政哪一个不是被后世所批判,又有祖制在哪里,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谁也不敢轻易违背祖制,孙氏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明英宗朱祁镇

英宗亲政,想大干一番,也有主见

先是有张氏太皇太后在,张氏位子尊崇无人能及。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三杨也基本死的死,辞职的辞职。英宗开始亲政,这时英宗正值青春年少,自己很有主见其实从土木堡之变可以看出,想一想那有几个皇帝那么好忽悠太监一怂恿就去亲征的。皇帝受过良好的帝王教育,他明白亲征意味着什么,他手中的权力有多么大,那有那么容易被一个太监所左右。而且当时英宗正值十七青春年少,这时候的少年并不容易管教,很有自己的想法,孙氏要想干政,也不是那么容易。

性格使然在史书中有关孙太后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但从一些仅有的记载我们大致也能推断出,她是位有大智慧,但又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人。

“土木堡之变”后,一时大明王朝处于危局之众,但是在她主持下稳定住了朝局,摒弃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重用于谦等主战派,并令于谦任兵部尚书之位,负责有关北京防守事宜。在也先进犯北京之际,她知道如果没有皇帝主持,北京无法坚守,因而做出了“

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明纪事本末》)决定。赞同部分群臣拥立朱祁玉即位的意见,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朱见深为太子,征调军队将领坚守北京。

英宗亲征路线图

北京保卫战主要功臣:于谦

北京保卫战局势图

在当时其实她完全可以借机立年幼的朱见深为傀儡,自己垂帘听政,大肆揽权,但他没这样干,相反的在稳定了局势了之后,她便立刻退出,绝不过多干预政治。

在朱祁镇被赎回后被景泰帝囚禁于南宫,她也没有进行大的干预,反对,只是对朱祁镇进行探访,毕竟那是她儿子啊。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局考虑,恐怕明王朝陷于内乱,让蒙古人有了可乘之机,再后来石亨等人密谋夺门前,也曾向孙太后请示,她也是思虑再三才同意,而且当时石亨等人也已准备妥当,不论她是否同意,都会干的。

从这些事件,还是能看出,她是有政治才干的,果断有主见,能从大局考虑。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甚至可以说她曾两次就大明王朝于危难,她能决定政治,但是她又不过多干预政治,不贪恋权位。

综上,可以说宣宗皇后孙氏(即英宗时的孙太后),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怎么把持朝政。而且也由于因为张氏存在,英宗亲政,祖制“不得干政”,自身性格修养原因等并没有过多干预政事。

历史闲谈,欢迎评论,若有兴趣,关注 (图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