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命运最让人扼腕叹息吗?为什么?

侠之师者


诸葛亮是我最喜欢的三国历史人物,没有之一。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诸葛亮。

或许是喜欢诸葛亮的谈笑风生,樯橹灰飞烟灭;

或许是喜欢诸葛亮千军万马中,运筹帷幄的神机妙算。

太多太多,至于我也不知道是哪个点,让我喜欢这个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三国演义》里的孔明,有些神化的诸葛亮,我就是喜欢上这个,多智近乎妖的人物。

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到孔明的七出祁山,再到孔明病死五丈原。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对这些发生在公元三世纪的事情,非常喜欢和扼腕叹息。

孔明自与刘备在相遇,他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有人说这是他最大的败笔,没有从一开始就图谋中原。

他自号卧龙,水镜先生司马徽,也这么认为,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得天下。

有人说,他是懂的,太高自己的身价,来寻求一个明主。

固然,《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的大汉丞相诸葛亮,有大不相同之是。

但是,人们总是将《三国演义》里的孔明和历史上的诸葛亮,混淆在一起。

小说把三国人物,给传神了。

正是因为,传神,才让我们记住了这些似长江滚滚东流水的英雄,以及他们背后演义的故事。

至于历史和真实,一般人也就无需分清,只有我们这些喜欢历史的人,喜欢在冰冷的冬天,看看史书,在一个好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后面刘备兵败夷陵,兵强马壮的蜀国被陆逊,烧的骨瘦如柴。

最后,不得不托孤白帝城,也留下刘备自己的一些骂名,对诸葛亮工以心机。

说:“你可以取代他(刘禅)。”

诸葛亮自然是不会这样做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我心目中的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屡次意图北伐,最终却未能成功。

只留下了一声哀叹。


大庸臣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历史故事中,人们是有一定的英雄主义情结的,这种英雄主义情结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功成名就的英雄的无限崇拜,一种是对功败垂成的英雄的扼腕叹息。

项羽、诸葛亮、岳飞等都属于被人们深感惋惜的对象。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人们为之叹息呢?

诸葛亮是千古以来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是千古第一良相,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诸葛亮满足满足了人们关于一个文人的所有幻想,足智多谋、算无遗策、运筹帷幄、心怀天下,关键还是一个帅哥,这样的诸葛亮无法让人不喜欢。

诸葛亮无疑是个“魅力男”,在后世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当中,有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更是直接把三国中另一个大帅哥、大才子——周瑜写成了诸葛亮的背景,把诸葛亮的形象烘托得无与伦比。在影视剧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诸葛亮“羽扇纶巾、须发飘飘”的形象,感觉一个文人就应该如此,才是真正的风度翩翩。事实上却很少人在意:周瑜比诸葛亮还大了六岁。。

一、仪表。陈寿说,诸葛亮身长八尺。汉尺一尺合23公分,诸葛亮有184公分高,身材伟岸。三国时,大家并不那么高,《三国志》里,连太史慈七尺七寸约合177公分,都要提一句,诸葛亮在当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高而且帅,兼且“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周瑜的相貌之好,天下皆知,然而史书上也不过“瑜长壮有姿貌”。仅论描述,还未必胜过诸葛亮。

据《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二《服用部·扇》引晋·裴启《语林》记载,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河边上对垒,开仗之前,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子,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指挥三军将士,军人们都随着他的指挥前进或停止。再往后,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的记载相同,诸葛亮和司马懿出兵作战,将要开仗了,司马懿穿着军服进行指挥,司马懿派人偷偷的观察诸葛亮,发现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指挥三军将士,军人们都随着他的指挥前进或停止。司马懿知道后,感叹道:“诸葛亮可以说是名士啊。”

到了北宋,又由于说书行业的兴盛,那把羽扇也渐渐被称为了诸葛羽扇,那方巾也被叫做了诸葛巾,"羽扇纶巾"用来形容诸葛亮。

二、谋略:作为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以其谋略和战功久享称颂。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诸葛亮可以和管仲、萧何、子产、召公这些前代神话宰相相提并论。

诸葛亮给刘备布置了隆中对,让刘备第一次试图拥有自己的领地,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体现出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韬勇抗威、不畏强敌、力占先机的进取精神。在赤壁之战前,在曹操绝对优势和刘备方处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诸葛亮居然敢只身一人过江东,说服孙权连刘抗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后来又协助刘备掌握了荆州,控制了西川和汉中,三分天下。到此为止,他的计划很成功。刘备从当一个县级干部的秘书,一直推到了三分天下的君王位置。

对此,钱穆曾评论: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这是何等的雄壮!

当然,三国时,许多人都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比如,鲁肃、甘宁和周瑜,但他们的构思,始终是构思;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整整十二年后,完全实现了——公元219年,刘备平了汉中,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关羽从荆州北伐,打得曹操意欲迁都…

季汉官员(四川人) 杨戏在 诸葛亮死后,写了一篇 季汉辅臣赞 这样评价诸葛亮 "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刘备评价诸葛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认为他比曹魏皇帝厉害十倍。

刘禅评价诸葛亮: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孙权更是在蜀吴两国的正式盟书中直书“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而且还对诸葛亮之侄诸葛恪称赞孔明“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毫无半点身为盟国君主的矜持。

三、影响力

在季汉国内,无论是后主刘禅,还是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诸重臣到各大小臣僚,可说无一人不是孔明粉丝;“丞相”这个词在季汉便是孔明的专属称呼,论政者言必称之,代表着和“先帝”刘备等同的最高政治正确。

诸葛亮死后,季国的军士和百姓都异常悲痛,纷纷在路边祭奠他。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但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

当然,有许多人说,这是刘禅对诸葛亮怀恨在心,其实禁止给诸葛亮立庙,这其实是后世不读史者,夸张讹传。

秦汉礼制唯天子可立庙,本无臣子单独立庙之礼。有功大臣只能配享帝王的太庙,这是国家制度,从无例外。无论开国之萧何、张良;开疆之卫青、霍去病;中兴之邓禹、吴汉,都不可能被单独立庙。

刘禅最后肯为诸葛亮开此先例,亦算难得不易。帝王破例给臣子官方立庙,千年以来就出了刘禅对诸葛亮这么一回。北宋时还专门有人批判刘禅这样是为君臣私情而破坏礼制,大大不对。可笑到了后世,居然有人反过来,竟以为这是刘禅怀恨诸葛亮的表现。

蜀汉灭亡之后,蜀中百姓便在成都为诸葛亮修建了武侯祠,不但要建,而且还建了多座,还偏偏要把纪念诸葛亮的祠庙建在成都刘备墓葬的旁边。

明朝初年,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就藩成都。到了成都之后,朱椿发现诸葛亮的武侯祠与刘备的昭烈帝庙在城中并立,而且祭祀诸葛亮的百姓明显要比刘备的多。这让重视君臣等级名分的朱椿非常不高兴,决定要整顿一下。他为刘备整修陵庙时,提出武侯祠逼近“惠陵”,于祀制不合,并以“君臣宜一体”为理由,把成都武候祠拆了,把诸葛亮请进昭烈庙,置于殿东,关羽、张飞置于殿西。

但历史总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朱椿等人改造了武侯祠,他们虽然满意了,四川人民却不满意。长期以来,虽然大门上仍然高悬着的是“汉昭烈庙”金字横匾,人们却习惯把这座君臣合祀庙笼统称之为“武侯祠”。对此,民国时代曾有人专门写过一首诗来咏叹这件事,诗曰:

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功烈,丞相功高百代思。

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唐朝李商隐、宋朝陆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祯等,都曾来此赋诗题字。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

作为孔明的宿敌之孙,诸葛亮是司马炎一生心念地偶像,便是这个让自己祖父畏之如虎的敌国劲敌。某种意义上,司马懿的子孙征服了天下,却又在精神上敬服于诸葛孔明。

有一年,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樊建来到洛阳,被司马炎任命为给事中。樊建是诸葛亮的部下,曾经跟随诸葛亮北伐,很熟悉他的治国策略。樊建毫不犹豫地告诉司马炎:“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司马炎感叹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意思是说,我如果得到诸葛亮的辅佐,还像今天这样辛苦吗?

樊建当着司马炎的面表扬老上司,司马炎竟然不生气,还跟着说“真厉害”,由此足见司马家对诸葛亮的态度。

诸葛亮之孙诸葛京,因其祖父之名,授东宫舍人,累官至江州刺史高位。终晋一朝,琅琊诸葛氏皆是士林敬重的高门大姓,代代簪缨。

再者,司马炎之后的晋朝同样秉承了开国君主的态度。东晋一朝每当幼主即位,托孤权臣,无不说「如诸葛武侯、王丞相(王导)故事」,将孔明更置于东晋政权的实际奠基人王导之前。东晋还特意追封孔明为武兴王,亦是史上首次追封孔明王爵。

王羲之也评价诸葛亮之才是真正的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处世面面俱到。

四、政治

刘备死后,四十三岁的诸葛亮,成为为蜀汉实际的统治者。他所做的事儿:抚慰百姓,规定礼仪,确立官职,制订制度;开诚布公。实事求是,不搞虚的。结果是整个蜀汉对诸葛亮,是“畏而爱之”。又怕他,又爱他。为什么?因为诸葛亮的治政风格,不是滥好人和稀泥,而是严刑峻法,行事狠辣。为什么没有抱怨呢?因为他老人家处事太公平了,没人能抱怨。

诸葛亮身为丞相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在执法上,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诸葛亮一再告诫、反复强调法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性“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了不以法治国的严重后果“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莱纷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攘直之类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

五、军事发明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吴国大鸿胪张俨也这样评论诸葛亮:

诸葛亮用一州的土地,跟曹魏比起来,也就是九分之一的实力对比,结果因为耕战安排得当,刑法整齐,反客为主,几万步卒,居然有气吞天下之势;司马懿占据十倍的实力,手握精锐,居然没有擒诸葛亮的意思,只是忙于自我保全,让诸葛亮自来自去。假设诸葛亮不死,那么魏国从西北到中部,无法解甲释鞍。到这地步,胜负也很明显了。

别忘了,曹操出征时,后方主持日常工作的荀彧,有专门负责出谋的荀攸,有问啥意见都懂的贾诩,有给他下决定的郭嘉,有程昱、刘晔、蒋济、司马懿们。而诸葛亮,在刘备出征汉中时负责日常工作,在与刘备初遇时给他规划未来行程,给刘备下决定,最后自己亲自负责规划国家、制定法度、选拔官吏、训练、整饬、日理万机之余,还能搞搞小发明。

综上所述,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功伟绩证明了自己担得起人们对他的赞誉和崇拜。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不世之材,却由于各方面客观的原因,最后功败垂成,难道不应该被人惋惜吗?

人们总是崇拜英雄的,所以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代入为了历史故事中的英雄,真是这种与英雄的共鸣、休戚相关,更容易让我们对英雄的命运发出内心的感慨。从这一点来说,人们为诸葛亮扼腕叹息,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老易说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的故事总让人读不完,道不尽。有的人忠肝义胆,为了忠义能够舍生忘死。有的人贪生怕死,为了权利背信弃义。


当然,数三国最有名气的人物,诸葛孔明当仁不让。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说得就是诸葛亮无双的智谋。诸葛亮号卧龙,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可见时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多么的高。然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诸葛亮出山后辅助刘备南征北战,虽然在西蜀立下了根基,却始终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书中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可惜屡屡铩羽而归。在第五次北伐未遂,诸葛亮曾经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不可强也。”。短短12个字,道尽诸葛亮的心酸与无奈。


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似乎是无所不能的,舌战群儒,巧借东风。种种的神机妙算,让人叹服。而罗贯中在书中屡次提到天命,如此看来,诸葛亮的失败也可以归咎于天命了。所谓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吧。

在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进行北伐的时候,司马懿一直避而不战。诸葛亮费尽心思,才把司马懿勾引到上方谷,并且在谷中设下陷阱,又从高处往下扔火把,天衣无缝的计谋,司马懿已然陷入必杀之局。那个时候,连司马懿都已经认命,对着两个儿子痛哭道:“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如果司马懿真死于此次战役,那么诸葛亮就算是铲除了一大阻碍,轻松摘取统一大业的胜利果实了。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司马懿生死关头,天降大雨,司马懿得以逃出生天。诸葛亮无奈之下,发出了“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不可强也。”的无尽叹息。

确实是一句让人扼腕叹息的话语,诸葛亮能够算计到东风,却没有算计到这一场大雨。诚如罗贯中所表达,也许这就是命数吧。诸葛亮与孔子都是知天命的人,均知天命不可为。然而,两人一个是逆天而行,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个是顺天命而为。一逆一顺,却都青史留名。

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一直把光复汉室视为己任,退蜀立国后,他曾六出祁山,欲北定中原。其实此时北伐,诸葛亮明知不合天时,是逆天之举,但他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六出六败。尤其是最后一次出祁山,司马懿在葫芦谷中遭埋伏,被火攻已差点全军覆灭,却突然天降大雨,竟功败垂成。事后诸葛亮喟然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亮少有逸群之才┅┅盖天命有归,不可智力争也。”



司马懿曾说:“亮志大则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其实诸葛亮并不是“不见机”,他在出祁山前给刘禅上的《后出师表》中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明他也知此时北伐是逆天而行,凶多吉少,已做好以死铭志的准备。结果也正如他自己所料,最终是命丧五丈原,悲情收场,只留下一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的让人扼腕叹息的历史。


而孔子作为一个先于诸葛亮的古人,对天命的“知”更深,对天命的“畏”也更深,因而,孔子有着诸葛亮所没有的知天命而行的豁达。行事的态度不同,其结果自然就会两样。


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匡城,被匡人包围时依然在屋内弹琴歌唱,神态怡然。子路进见,说:“老师怎么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呢?”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想摆脱穷困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不济啊!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而是时势造成的。知道穷困是命运,通达需要时机;面临灾难而不会畏惧的,这是圣人的勇气。 仲由啊!休息去吧!我是顺天命而行,匡人又能对我如何呢?”受困的第五天,果然有一位将军前来谢罪,说:“前几天,我们一直误认您是曾经带兵强扰过匡城的阳虎,因此让夫子受委曲了,真是冒昧,请夫子恕罪!”孔子此时终于解围而出。



《易经·乐辞》说:“乐天知命,故不忧。”所以古人大多具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豁达。而我们今天的一些人却爱讲:“我命由我不由天。"其狂妄自大之态毕露无遗。这种人往往比较执着功名利禄,诸如金钱、名誉、地位之类。但是世间万事皆有因缘,并不会处处随人愿。这种人往往不安天命,贪得无厌,好高骛远;利益心强,争斗心强,计较心强,物欲缠身,情欲满身,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


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处于何种环境,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都应乐天知命,进德修业,不管困厄还是显达,也要顺其自然,不要怨天尤人。在这方面,我想学学古人的这种处世态度:赢是乐,舍弃也是乐;收获是乐,耕种也是乐;抚琴对吟是乐,焚香静读也是乐;治国平天下是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样是乐。也许唯有这样,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才能坚守本心,保持本色,从而真正拥有一个豁达而快乐的人生。


梦农人


这个问题丝语来回答:诸葛亮的确是《三国演义》里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没有之一!

说到《三国演义》很多人一定会立即想到诸葛亮,想到他的足智多谋及运筹帷幄的神彩风度,想到他的治国理政才能,想到他的政治抱负,想到他为“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大义,并为他最终夙愿难偿、禳星未成五丈原命归天位而痛恨天时,为之扼腕叹息。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三国演义》的笔迹,重温那段历史,回顾诸葛孔明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一,刘备有意隐瞒,诸葛亮不能完全看清其内心,是导致诸葛亮政治抱负无法伸张,夙愿难偿的最大诱因。

想当初,刘备刘玄德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之时,正是陶恭祖三让徐州而刘备不受,差点儿被吕布“赚”,自己却被曹操“满世界”地追着打,惶惶乎如丧家之犬,“天下”之大竟没有立足之地的时候,然而,在隆中诣见诸葛亮的整个过程中,刘备专挑好的说,对徐州一事却只字未提。“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strong>

试想,如果在出道辅佐刘备之前诸葛亮知道刘备是一个想要“复兴汉室”,却为自己所谓的义“不要江山”,把到手的大好“江山”拱手相让,“口是心非”的小人,他还会如此屁颠屁颠地出道辅佐刘备么?

丝语认为有点儿悬,因为没有江山,就不可能有天下,汉室复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深知上述道理的诸葛亮又怎么会跟随不要徐州,不要“江山”的刘备下山去做无谓的匡扶汉室而虚度光阴与人生呢?

二,刘备时常不听诸葛亮的建议与劝阻,以至于变成在蜀汉传播和蔓延的“病源”,是诸葛亮最无力改变的现实与无奈。

其实,刘备就是一个好了伤疤就忘记疼,猫“尾巴”挨着就翘,甚至翅膀容易变硬的人,诸葛亮出道还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开始听不进建议,一次次地拒绝采纳诸葛亮袭取荆州的提议及计划,让荆州轻易落于曹操军团之手,使得诸葛亮实施占据荆、益之地的计划难度大幅增加而不得不后延,同时,也给关羽关二爷、张飞张三弟有样学样,导致后来关二爷因倨傲听不进下属意见“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身亡吴营;张三弟急着给给关二爷报仇不听劝谏不体恤属下被杀,部将范疆、张达引众投吴。

而刘备自己更是听不进诸葛亮、秦宓等众多文武大臣的劝阻,执意举蜀汉“全国”之力伐吴为二弟、三弟报仇,最后不仅几乎耗光蜀汉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也耗尽了蜀汉最后的一点运气,使得刚刚爬上“事业”巅峰的刘氏集团发生转折,快速地走向衰败。

到了这时,诸葛亮纵然有天大的能耐都无力回天,蜀汉已经逃不脱被曹魏灭亡的命运,也正应了司马徽当初的那句话:“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或许这就是诸葛亮不得不让人痛惜,不得不扼腕叹息的宿命吧。

丝语想:无论痛惜,还是扼腕叹息,这命都是刘备给坑的、害的;如果当初诸葛亮出道之前能和刘备约法三章,让刘备能更多,至少保证在关键时候能够听从建议,听计于自己,确保刘备以及后来的蜀汉能够更“精准”、更坚决地按照隆中对策谋划的道路走下去,真正笑到最后的是谁还真不知道。


油茶丝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的故事总让人读不完,道不尽。有的人忠肝义胆,为了忠义能够舍生忘死。有的人贪生怕死,为了权利背信弃义。

当然,数三国最有名气的人物,诸葛孔明当仁不让。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说得就是诸葛亮无双的智谋。诸葛亮号卧龙,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可见时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多么的高。然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诸葛亮出山后辅助刘备南征北战,虽然在西蜀立下了根基,却始终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书中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可惜屡屡铩羽而归。在第五次北伐未遂,诸葛亮曾经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不可强也。”。短短12个字,道尽诸葛亮的心酸与无奈。

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似乎是无所不能的,舌战群儒,巧借东风。种种的神机妙算,让人叹服。而罗贯中在书中屡次提到天命,如此看来,诸葛亮的失败也可以归咎于天命了。所谓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吧。

在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进行北伐的时候,司马懿一直避而不战。诸葛亮费尽心思,才把司马懿勾引到上方谷,并且在谷中设下陷阱,又从高处往下扔火把,天衣无缝的计谋,司马懿已然陷入必杀之局。那个时候,连司马懿都已经认命,对着两个儿子痛哭道:“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如果司马懿真死于此次战役,那么诸葛亮就算是铲除了一大阻碍,轻松摘取统一大业的胜利果实了。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司马懿生死关头,天降大雨,司马懿得以逃出生天。诸葛亮无奈之下,发出了“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不可强也。”的无尽叹息。

确实是一句让人扼腕叹息的话语,诸葛亮能够算计到东风,却没有算计到这一场大雨。诚如罗贯中所表达,也许这就是命数吧。





溪源影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西蜀的贤相,被塑造成了半人半神式的智慧的化身,不仅具有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华,而且几乎拥有了忠诚、谦虚、沉着冷静、济世爱民、意志坚定等一切人性的优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却也未能够完成自己的抱负理想,一生殚精竭虑,也没有能够实现讨平曹魏、兴复汉室的政治愿望,反而落得个积劳成疾、抱憾终身的结局。他在《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极大地表现了“拥刘反曹”的忠君、正统观念,而作为全书的主人公,诸葛亮可以说是“忠君”的典范了。从出山一直到死,诸葛亮的政治生涯中始终贯穿着“忠君”的思想行为准则,但是他的“忠君”并没有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反而让他的整个人生充满了悲剧意味。

一、前期“忠君”——为实现个人抱负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心怀大志,常自比管仲、乐毅, 其才不可量也。他隐居隆中,只是“待时”,是在选择一个真正值得辅佐的明主出现。诸葛亮选择刘备,而不选择有“乱世奸雄”之称的曹操,是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血脉,素有“仁慈”的美名,符合诸葛亮身为儒士的思想观念中的理想君主形象;其次,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在出山时诸葛亮就明确表示:“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理想不是作帝王而是作“帝王师”,辅佐一位明主,借其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出将入相[4]。在辅佐刘备的期间,诸葛亮的“忠君”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早在南阳隆中,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见面时,诸葛亮就给刘备勾画好了一幅宏伟蓝图,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他为刘备量身提出了“跨有荆益,东结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其出山以后,更是兢兢业业,忠属于刘蜀集团,不曾有一丝懈怠,作出了火烧隆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一系列大事。但是刘备深知诸葛亮的才华,却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不愿意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所以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1. 荆州失守,设想落空

在有关荆州的问题上,诸葛亮曾多次暗示刘备先取荆州,但刘备执意不听他的建议,放弃了三次大好的机会,给后面夺取荆州增添了不少麻烦。攻取荆州作为诸葛亮“隆中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招棋,对刘备的整个战略全局都有重大影响,刘备对攻取荆州的重要性自然是心知肚明,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但是素以“仁义”扬名的刘备却不愿攻取荆州,这让诸葛亮很是无奈,只能扼腕叹息,这也为诸葛亮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刘备入川时,随行军师为庞统。后来庞统因为急功近利而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诸葛亮不得不入川去帮助刘备。在安排谁守荆州的问题上,刘备有意让关羽镇守,一方面他看重关羽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关羽能以桃园结义之情,为他守好荆州。关羽武勇神威,智勇兼备,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骄矜狂傲、目空一切。诸葛亮明知“欺敌者必亡”,但是作为一个士人出身的政治家,他不得不考虑和顾忌着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在刘备的授意下让关羽留守荆州,但若是诸葛亮自己挑人选的话,他定不会选择关羽,但是君命不可违,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荆州乃是蜀汉的军事要地,但是关羽刚愎自用、逞强好胜、两面树敌,没有听从诸葛亮“联和东吴”的嘱托,导致荆州之地尽失,自己也身死孙权之手。刘蜀集团丢失了一块重要的根据地,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的战略决策遭到了打击,两路北伐中原的设想也随之落空[1]。可以说诸葛亮在对待关羽守荆州的这件事上,很好地凸显了他的“忠君”法则,但同时也是他的悲剧命运的开始。

2. 蜀吴之战,国力大衰

刘备在西蜀即位为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这件事遭到了诸葛亮和许多大臣的反对,因为与“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相悖。学士秦宓谏阻, 惹得刘备大怒, 将其囚入牢中。诸葛亮多次上表谏阻刘备出兵, 并请求赦免秦宓。而刘备的态度却是: “先主看毕, 掷表于地曰:‘朕意已决, 无得再谏!’”作为皇帝的刘备态度如此强硬,诸葛亮根本阻止不了,被刘备留在了后方,此时的诸葛亮内心绝对是又急又气的,但还是很忠心地为刘备打理朝廷事务,既要为刘备筹集军粮,还要防范北边的魏国前来征讨。刘备全然忘记了诸葛亮出山时为他定的“东结孙权”的计策,念念不忘的是一己之私仇, 而不是以黎民社稷为重, 缺少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的胸襟, 加上刚愎自用,行军布阵犯兵家之大忌,结果大败而归,病死在白帝城,这使得诸葛亮出山后辛辛苦苦挣下的一份家底几乎丧失殆尽, 跨荆益而图中原的计划基本上失去了赖以实现的基础,这是诸葛亮悲剧命运的发展。

二、后期“忠君”——完成“临危受命”的嘱托

如果以刘备的死为分界线,那么在刘备死之前,诸葛亮的“忠君”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追求的;而在刘备死以后,他的“忠君”则被赋予了“临危受命”的“托孤”的精神压力。刘备在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声称:“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这句话听似心腹之言,实则隐含了极为复杂的弦外之音,诸葛亮非常清楚,否则他听罢之后不会诚惶诚恐,汗流遍体,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给诸葛亮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把蜀汉的兴亡加注到了诸葛亮的身上[5]。为了完成刘备“匡扶汉室”的政治愿望,诸葛亮决定一心一意辅佐后主刘禅,但是却有一种“人定不能胜天”的悲剧感。

1. 事必躬亲,劳心劳力

刘备死后,蜀汉国力大为衰弱,变成了三国之间实力最弱的国家,至此也失去了问鼎中原的机会。诸葛亮派人与东吴重修旧好,共同抵御曹魏集团。他严以律己、约束子弟、修明法度、赏罚分 明、善待下属、安抚百姓,这些都为蜀汉国力的慢慢恢复作出了贡献。为了忠于刘备的嘱托,诸葛亮可谓是劳心劳力。诸葛亮曾自校簿书,杨颙劝诫说:“今明公为治,亲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 北伐时,他总揽军国之务,事无大小,必亲力亲为。蜀汉之战,相持于五丈原时,蜀汉派人到魏军营中,使者告诉司马懿:“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士兵罚二十军棍的事,诸葛亮也要亲自数,一方面说明了诸葛亮治军严明,另一方面也看出了他“事必躬亲”的一面。诸葛亮始终把刘备的遗命放在心上,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辅佐刘禅,再加上生性谨慎,不太相信别人的能力,所以事事亲力亲为,这就造成了他劳累过度,毁坏了他的身体健康,这也是造成诸葛亮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2. 有心改命,无力回天

诸葛亮深知蜀国盛世已去,但是在这勉为其难的危局中,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保住蜀汉,所以诸葛亮写《出师表》上书刘禅,恳求北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刘禅同意诸葛亮的请求,于是也就有了著名的五次北伐。诸葛亮明知北伐取胜机率很小,但刘备嘱托在前,他不敢有违,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能灭魏而北伐,不能保蜀而尽保蜀之心,唯竭尽人事,与“天命”抗衡[2]。

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错用马谡,丢失街亭,导致第一次的失败,于是他挥泪斩掉了自己一向很器重的马谡,上书自贬官职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评[3]。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率领大军一举进攻,形势大好的时候,却被刘禅下令召回,尽管诸葛亮知道那是奸佞小人使的离间他跟刘禅的计谋,尽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诸葛亮最终引兵还朝了。在其后的北伐里,蜀汉再也没有突出的建树。对于北伐,诸葛亮是明知“天命”之所归而坚决不屈从命运的安排,积极抗争,终为“天命”所毁灭。他为了践行“忠君”的原则,完成刘备的遗志,在明知道结局的情况下,不顾一次次的失败,顽强地与“天命”抗争,然而“有心改命,却无力回天”,这应该是诸葛亮本人“忠君”的最大悲剧意味所在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以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实现了他“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的誓言 ,表现了对蜀汉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对蜀汉的忠诚,既有对实现个人抱负的期望,也有对刘备遗命的遵循。他的“忠君”思想是他政治运作的法则,同时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思想本质根源。诸葛亮身负绝世才华,最终只能落得个病逝五丈原的结局,这代表了:儒家文化造就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精英,他们为时代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但是由于历史的制约,阶级的局限,最终注定他们只能在既定的框架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却不能摆脱悲剧性命运的束缚和纠缠,战胜不了天意的安排。诸葛亮就是这类文人士子们的典型代表,他是半人半神的西蜀贤相,忠于刘备,忠于刘禅,忠于蜀汉,但是命运却不会因他而改变,所以他为了抗争命运而采取的举措就带上了更多的悲剧色彩。

相比司马懿等功成名就者而言,他的命运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呵!


无韵诗翁


诸葛亮是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对后世影响特别大的人物之一。诸葛亮原在隆中卧龙岗隐居,后出山辅佐刘备复兴汉朝。他足智多谋,忠心谨慎,待人诚挚,执法严明,把精力贯注在为刘备事业的策划上。在隆中决策中,制订了联孙抗刘的战略;经常置身于斗争的前线,凭借智慧挫败敌人。赤壁之战、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事件,表现出他策划的准确、周密和惊人的预见性。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之死,他始终为统一中原面鞠躬尽瘁,死前曾吐血不止,还扶病理事。小说赋予诸葛亮充分的传奇色彩,使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和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诸葛亮形象的本质是忠贞和智慧的高度结合,在小说中,他的形象显然有被拔高乃至被神化之嫌。这一倾向由来已久。一方面,封建统治阶级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作为忠臣的榜样,加以宣传,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普通民众既崇敬这个贤明的丞相,又同情国势最为弱小的蜀汉,乃将他视为智慧和谋略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糅合了许多人民的智慧,也寄托了人民的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想象,期望藉由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支持蜀国兴复汉室江山,完成统一大业。这一点早在元人杂剧如描写周瑜诸葛亮斗智的《两军师隔江斗智》中就已显示出来,越到后来就越为明显,以至于在小说的巧借东风等场次中,诸葛亮简直不是一个正常的聪明人的化身,而近似于搬弄神怪邪术的妖道。纵观整部小说,有关诸葛亮巧计智谋的片断往往比较引人人胜,而描写请葛亮北伐失败以及星陨五丈原等场面,也格外哀感动人。这也是作者最着力之处。然而,历史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国的最终结局也并不顺从人们的一厢情愿。于是,小说只好将其归之于天意,归之于宿命,归之于某些不可把握不可理喻的因素。《三国演义》中的某些迷信描写,大体上都有这一类的心理背景。诸葛亮无疑是整部小说描写中最着力、也是最重要的人物形象。


古今人文撷英拾萃


翊之来答:诸葛丞相的命运肯定让人扼腕叹息。因为大家一般爱用《隆中对》中所设计的内容与季汉的历史进行对比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有两点:第一是《隆中对》中的内容部分地被后来的历史所验证:三分天下,这体现出了“惊人的预见性”; 二是丞相的最终目标:复兴汉室并未实现。但是丞相为这一目标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敬仰,同样的也令人扼腕叹息。


《隆中对》

大家对隆中对都很熟悉,翊之就不详细介绍这篇文章了。直接来进行讨论了,就是因为《隆中对》的阶段性目标:跨有荆益曾经一度实现了,这说明《隆中对》有其正确的地方;但是最终“复兴汉室”的目标没能实现,这又说明在具体的实践方面肯定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翊之认为最要的就是刘备对和孙吴的联盟关系认识不到位,做的不够好。(针对这个问题,欢迎大家阅读翊之之前的回答“于禁投降加速了关羽的失败,于禁算不算功臣?”)因为自联盟之后,刘备一直从联盟中获得利益,占据了半个荆州和益州全部,而孙权呢?他几乎没占到什么便宜,对此,刘备不闻不问。后来他自称汉中王,也不通知盟友一声,完全不考虑孙吴对联盟是怎么认识的;在这一点上,刘备、关羽完全背离了《隆中对》中提出的“外结孙权”的战略目的。他们或许还认为有鲁肃在,能一直维持联盟关系呢!可是鲁肃在关羽进攻荆州前死了,吕蒙接任,吕蒙是一个一心想占据荆州的人,对此人关羽和刘备不以为然, 他们没意识到鲁肃的死到联盟破灭的重要性;而且关羽的“统战”水平又差得太远,使得东吴离心离德,终于袭杀了关羽。这使得季汉失去了荆州,也使得诸葛丞相的《隆中对》偏离了路线。

《出师表》

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的政治抱负是复兴汉室,而不是“三分天下”。所谓的三分天下只是一种政治表述,这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状态,大家的目标都是统一天下。

诸葛丞相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他对“复兴汉室”所做出的努力,他的“鞠躬尽瘁”让人感动,最终的失败让人心痛以至扼腕叹息。

他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士子,就因为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义无反顾的踏入了乱世之中。等到他在刘备死后,平定南部叛乱之后,就常驻汉中,时时刻刻北望中原,深感时不我待,决心“庶竭驽钝”去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复兴汉室。

所以当他那“夙夜忧叹”的身影浮现在《出师表》中,即便在今天,还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丞相矢志报国的热忱。

结论

虽然诸葛丞相“复兴汉室”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但丞相凭借他个人的魅力与超群的政治智慧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最终使他自己连同那个时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亮色的风景。这一切对有志于“治国平天下”的历代文人来说,这种精神,或许好多人可以达到;但是这种机遇,却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就是因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诸葛丞相的事迹才会能唤起人同情,让人扼腕叹息。

这里是翊之读史,感谢您一阅!
引饶胜文《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

好好工作吧


是有人为诸葛亮叹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呢?老规矩,一分为二吧。一方面,诸葛亮才华得以施展,抱负得以践行。诸葛亮拟定的《隆中对》,虽不是十全十美,但历史似乎是按他的思路走的,赤壁一战,三足鼎立之势已成,收取四川,统一根基已定。一介书生,还沒出山,便能料定天下,历史上能有几。听上辈人讲过一个故事,刘伯温要取得诸葛亮的兵书,便去掘诸葛亮的坟,据说坟里上下埋了三口棺材,打开第一口棺材,里面刹出一窝黄蜂,把士兵扎苦了。在打开第二口棺材前,以防黄蜂,备了火把,打开棺材立即把火把伸进去,谁知棺材里是火药,一声爆炸,炸死了许多士兵。打开第三口棺材,里面沒有兵书,只有两句诗:“先来军师诸葛亮,后来军师刘伯温。”刘伯温一声长叹,我不如诸葛孔明。这个故事,说明诸葛亮这一生活出了精彩,也不算遗憾了。有人叹息诸葛亮,是他沒能统一天下,壮志未酬,这更让人怀念和敬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了士大夫的一种坚强人格,为中华文化添上了精彩一笔。



朵朵佬爷


周瑜 三国吴庐江舒人,字公瑾。少与孙策为友,从策征伐,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建立孙氏政权。策死,与张昭共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率军与刘备合力破曹军于赤壁,复乘胜进击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拟取蜀,病卒。精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妇孺皆知,可怜周瑜三十六岁命归黄泉,让人扼腕叹息。秦腔戏中有个笑说,二人对话,问:“周瑜他爸叫个啥?诸葛亮他爸叫个啥?”答:“周瑜他爸叫周既,诸葛亮他爸叫诸何。”问:“为啥?”答:“不是说‘既生瑜,何生亮’嘛!”

回顾一下三国故事,大致想来,诸葛亮不光气死了周瑜,还气死了另外两位。

一位是魏国司徒王朗。这个王朗可是三国时期的名人,山东人,与钟繇、华歆并为三公,谥号成侯。他本是汉朝旧臣,当过菑丘县长、徐州治中从事,还被汉献帝任命为会稽太守。这个太守共干了4年,干得还不错。后被江东的孙策攻打,王朗坚守城池,最后被孙策击败。还是曹操爱才,让他当过谏议大夫。魏国建立后,当过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曹丕称帝后,重用王朗,对其言听计从。《三国志·王朗传》说:“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就是这个能人,却被诸葛亮于两军阵前气骂而死。

公元227年,诸葛亮领兵打败夏侯懋,收了姜维夺得三城,兵临渭水。76岁的王朗不好好待在京城养老,却意气风发,随同曹真出征,并夸下海口,说要说降诸葛亮。两军阵前,看二人如何对话:

王朗说:“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诸葛亮答:“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说:“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诸葛亮说:“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结果,王朗听完,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诸葛亮气死王朗,手法有三:一是抓软肋。首先提出他是举孝廉入仕,这就使他有叛汉助贼之嫌疑。二是渐递进。诸葛亮话语,层次严谨、步步为营,对偶、反问相继使用,辛辣犀利。三是说重语。诸葛亮说王朗“罪恶深重,天地不容”、“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另一位是魏国大将军曹真。这个曹真是曹操的族侄,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力大勇猛,是魏国一员虎将。魏明帝评价曹真:“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看来,曹真当上大将军,靠的不是“亲戚之宠”,而是自身的能力。《三国演义》的描述可能不同于正史,它让曹真无勇、无谋、无声望、无心胸、无判断、无学识、无胆魄、无见解,屡败于诸葛亮,受挫于司马懿,后竟给司马懿气病。病就病呗,不至于死,可他真真地被诸葛亮给气死了。

当时诸葛亮听说曹真卧病不起,认为:“若曹真病轻,必便回长安。今魏兵不退,必为病重,故留于军中,以安众人之心。”他骗魏国降兵,说他与曹真有约,让他们把一封书信带给曹真。信的内容如下: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走残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陈仓;水陆困乏,人马猖狂;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扫秦川为平壤,荡魏国作丘荒!”

曹真看完这封信,和王朗一样,“恨气填胸”,当天晚上就死于军中。

诸葛亮气死曹真,言语中三点可怕:一是揭其短。说他是“无学后辈”,不会打仗,“走残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陈仓”。二是击其穴。曹真性格上有缺陷,就是妒忌人、爱面子,诸葛亮说他没脸再回关中,就是历史上也只能记他的败绩。三是用其傲。曹真心高气傲、气极败坏,诸葛亮却扬言要“荡魏国作丘荒”,岂不让曹真气上加气。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胸襟广阔。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己方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体现了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去世,孙权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他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可见周瑜在东吴所起的作用是无人可替代的。

《三国志》记载,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雅量高致,气度恢弘。孙策初亡,孙权“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诸将礼简时,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仅与程普不和,但他折节下交,终令程普叹服。史载,“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与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陈寿提到的“曲有误,周郎顾”,则成为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的典故。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周瑜称得上是十分完美,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然而到了后世,周瑜的形象却开始不断地变异,甚至最后在民间变得面目全非了。

到了东晋,周瑜的厄运就来了。这个偏安江左、只拥有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在正统论上大做文章。他们巧妙地选择了同样割据一方的蜀汉作为正统,开始认定,周瑜为“小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此后数百年,蜀魏正统之争纷纷扬扬。到了唐朝,正统之争开始出现在唐诗中。首先是杜甫,对蜀汉的诸葛亮极为推崇,对于这位忧国忧民的名相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再就是杜牧,这位诗人在诗中不加掩饰地调侃周瑜,历史在文学中开始出现偏差,“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到了宋朝,宋人治史之风颇盛,常常明是治史实为思想政治观的较量,文人政客间的朋党之争更是惊心触目,三国正统之争也在争斗之列,宋文坛多位大家被卷入。最终朱熹的理学占据了历史的上风,帝蜀寇魏、尊刘贬曹渐成定局。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论。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最尴尬的当属身处其中的东吴。为了尊刘,自然就得贬曹贬孙,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难逃打压。

然而,在民间的话语权里,周瑜的身后命运更惨。

三国故事在三国时代结束之后不久便在民间有所流传。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经彻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却又似乎人皆可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嫉能的平庸之辈。

市井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在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就曾对民间三国有过这样的描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民间对人物的褒贬品评是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他们“尊刘”,拥“帝蜀”,而对于站在对立面的周瑜,自然不会有好感。

之后,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的出现,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自相矛盾的演义标准上。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举荐鲁肃,纳降甘宁,举贤任能;最后火攻破敌,建立不朽功勋。

而另一面,当遇到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对于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衬。

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中仿佛达到了极点。

《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在此将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正视听。

关于诸葛亮三气周瑜:正史记载,连刘备都评价周瑜“器量广大”,周瑜气量宽宏根本不会被气死。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送丧吊唁的是周瑜旧下属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关于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巧计借箭的正是周瑜本人。

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和周瑜的计谋根本没关系。

关于智激周瑜:纯粹子虚乌有。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正是孙权听了他的劝说才有了赤壁之战。

关于借东风:虚构,诸葛亮并未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乃周瑜等东吴将领之功。

关于荆州问题:实乃周瑜死后,鲁肃为了“联刘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荆州南郡地区借给刘备。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东吴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刘备借道的问题。周瑜死后,在鲁肃的主张下把南郡地区借了刘备,此后东吴派出孙瑜伐蜀被刘备挡道,演义中可能故意把孙瑜和周瑜搞混了。

正史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永远的畅销书、拥有亿万读者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明朝之后,人们对周瑜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回荡在几百年来的民间话语中。刘继兴认为,假如周瑜真地下有知,估计他会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三国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