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肥是用尿素好還是用複合肥好?

三農快報


我曾經也是一位莊稼人,在農村種了十幾年的地。關於玉米追肥是用尿素好還是複合肥好的問題。每個地有每個地方種植玉米的方法各有不同。既使同一個地方,對玉米下肥的方法也不一樣。要分土質厚度和土質肥沃來決定。

一般情況下,農家肥混合複合肥作玉米底肥,因為複合肥的肥效期較長,如果用作追肥,在玉米收割之時,肥效還沒被玉米吸收完,不就浪費了嗎。

在種植玉米之前一天,就在要種下的玉米窩裡施下農家肥和複合肥,適當可以多施一點,燃後種下玉米,玉米苗不能直接放在肥料上,要用一層泥土把肥料蓋上,或者離肥料2寸處種下。一月後可以給玉米苗施追肥尿素或其它肥料。這樣一直可以等到收割玉米了。


被遺忘角落


💔種田人都知道,春玉米、夏玉米生育期在85天左右。在栽種玉米時底肥施用了三元素肥合肥(氮磷鉀),複合肥肥效長,玉米只能慢慢吸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就應該選用速效肥尿素打穴施入,然後蓋上土,每畝50斤到80斤左右。如果追肥再用複合肥,玉米吸收不了,追肥就失去了效果,玉米大喇叭口到收穫期時間很短,追複合肥得不償失。複合肥追肥只能用在生育期長的水稻和棉花上。我是個科學種田的人,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答題,上述是我多年向當地農民傳授的經驗。💔




農家福報優秀通訊員


問題:玉米追肥是用尿素好還是複合肥好?

你好,我是衛龍,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衛龍認為給作物施肥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的區別,就像人吃飯一樣,經濟實惠是最好的。



玉米在種植的時候,人們施用底肥時一般都會是把複合肥和有機肥一起施入的,玉米需要的各種養分就都有了。追肥是補充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需求量比較大的有可能不足的養分的。相對來說玉米對氮肥需求量比較大,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速效氮肥。所以衛龍認為,玉米追肥施尿素最合適,既經濟實惠,又能快速補充養分,如果用複合肥的話,就有點浪費了。



追肥的時間一般選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時期比較合適,這個時期是玉米抽雄、孕穗的關鍵時期,對養分需求量比較大。能及時補充養分的話,對玉米提高產量有重要意義。可根據具體情況,每畝用15-20斤尿素,在玉米根前15公分左右,挖穴施入後覆土就行了。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追肥是很常見的事,一般在大喇叭口期進行,也有在拔節期、孕穗期進行,也有一部分種植戶不選擇追肥,不論什麼時候進行追肥,在肥料的選擇上會存在一些分歧。

小幫手以前和玉米種植戶聊天時發現,關於肥料的使用,底肥基本都是複合肥為主,爭議比較小,而追肥時,選擇尿素佔一部分,選擇複合肥的佔一部分,於是就出現這樣一個問題,追肥到底是用尿素還是複合肥呢?

首先從成本上分析,尿素比複合肥要便宜,以目前玉米價格來說,一些種植戶會考慮到成本問題,能省則省,所以,追肥會選擇便宜的用,不僅如此,如果田間需要澆水,但並沒有特別旱,一些農戶就不會去選擇灌溉澆水,而選擇等雨,再比如一些病蟲害的發生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也不會去打藥防治(一部分農戶,並不代表全部)。

其次,從種植方面來說,玉米是喜氮的一種作物,底肥使用複合肥時,氮磷鉀按照一定的比例施用,而在追肥時,以補充氮素為主,也就是追施尿素即可,這是玉米正常生長的情況。

如果玉米出現缺素症狀,比如葉片發紅、發紫,或者是生育延遲,很有可能是因為缺磷、缺鉀導致的,這時候如果單一追施氮肥,不能很好的緩解,在補充氮肥的同時,磷肥和鉀肥也要一起補充,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追施複合肥。

綜上來看,玉米追肥是選擇尿素還是選擇複合肥,並不是一個固定的答案,要根據玉米實際的長勢情況,然後結合成本,綜合考慮的一個結果,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還需考慮到最終的利潤,相信大家心中也有答案。

關於此,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如果你有其它的看法或觀點,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農民的小幫手


玉米拔節肥,一般使用複合肥最好,而長穗肥宜根據拔節肥追施情況綜合考慮,一般以速效性氮肥較好。

拔節肥又稱攻稈肥,一般要在玉米基部節間開始伸長時要立即進行追施,不宜追施過晚,否則上部節間過長,宜發生倒伏,而且對幼穗分行不利。一般只有玉米莖稈粗壯,才能為後期玉米長大穗高產奠定基礎,否則莖稈細弱,後期怎麼使用長穗肥也是白搭,起不到什麼作用。因此拔節肥追施要突出一個穩字,既有保障節間的正常伸長增粗,以利為後期輸送存儲養分,同時也不能使節間伸長過長,株高過高而增加後期倒伏風險。根據玉米生長對氮磷鉀吸收規律,一般拔節肥畝追施45%(25:8:12)複合肥20-25斤左右不僅利於促進拔節,莖稈粗壯,氣生根發達,而且不會造成旺長,尤其對於底肥充足,幼苗生長較好,沒有追施苗肥田塊,一般拔節肥用複合肥會比單獨使用尿素更好。但對於苗期長勢不會,或土壤磷鉀肥含量較高,拔節後葉片明顯缺氮發黃長勢不好的宜及時單獨追施氮肥為佳。

長穗肥是指幼穗分行至小花期期間追施肥料,由於玉米幼穗分行期間對養分比較敏感,穗肥不足時不僅造成果穗發育短小,而且花粉發育不良,影響受精結實。加之幼穗分行期間,不僅對氮肥需求最多,而且生長前期因磷鉀不足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能被彌補,同時磷鉀需求量抽穗開花後又明顯開始降低,因此長穗肥用複合肥根施不僅利用率低,不利於大穗,而且成本也高,生產上長穗肥一般要根據玉米拔節肥追施情況靈活掌握,對穩施拔節肥的,一般可重視穗肥,而對苗期長勢不會,重視拔節肥的,一般要輕施穗肥。穗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攻穗水進行追施,輕施玉米穗肥的宜畝追施尿素25斤左右,而重視穗肥的宜畝施40-50斤左右,具體結合長勢進行為宜。

總之,一般情況下穩施拔節肥玉米宜選用複合肥進行,而苗期長勢不好,拔節後葉片發黃田塊則選用尿素追施為宜,而對於攻穗肥則宜選用尿素追施性價比最高。具體宜結合土壤肥力長勢等綜合進行。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玉米追肥是用尿素好還是用複合肥好?——很簡單,很淺顯,很省錢,很高效,當然是追尿素好!

感謝領導“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的邀請,我來【實話實說】吧!

為啥說“追尿素好”呢?!因為以下2點:

第一,氮肥對玉米產量形成的作用佔26%,相當於氣候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據多年的科研數據,【影響玉米產量的7大因素(見截圖2)】,氣候佔27%,氮肥佔26%,品種佔19%——這“前三名”,是不是讓你“如夢初醒”呢?!

也就是說:玉米“追尿素(含量最高,性價比最好的氮肥)”,基本可以抵禦【不良氣候對玉米造成負面影響】。

換一句話說,你家玉米追你尿素,好年份你家一畝增產幾百斤玉米,災年份是“別人家減產,你家不減產或者少減產”!

甚至“別人家玉米減產,才能更襯托你家玉米好”。

你付出的不過就是幾十塊錢的尿素而已。增產幾百斤玉米,超值啦!

也許有些“不願動腦子”的人會說【“賣化肥的說”一次用上覆合肥,就不用追肥了!】——請用你自己的腦子思考,你家怎麼不把“一日三餐”的飯菜,都在早晨一頓吃下去呢?!

播種時大量施肥而不追肥的做法,除了“讓賣化肥的多賺錢”之外(見截圖3),就是你家玉米要面臨兩大危險【倒伏(播種前的一次大量施肥,容易誘發倒伏),“葉片枯黃”的莖腐病或早衰(不追尿素的代價)】。

第三,全國玉米用氮肥11年的數據彙總

見截圖4。高科技素質的種植戶,可以多看幾遍,多思考幾分鐘。讓你後半生“不再糊塗”!


十星科技


玉米追肥,用尿素還是用複合肥好?

玉米是高杆植株,一生的生長髮育離不開水肥滋養,其中大元素肥氮磷鉀的需求很大,一般土壤施肥原則就是高氮肥中鉀肥低磷肥。

在苗前施入一般的大三元複合肥一百斤,一般是可以滿足玉米植株生長髮育需要的,但不絕對。這個和夏,春玉米生長週期,土壤的保肥漏肥因素,幹澇天氣都有關係。

玉米在生長期,最關鍵最容易缺肥的時間是拔節期及大喇叭口期。主要是氮肥的需求量可能供給不足,這就有必要施肥一次了。施肥的目的一定要明確,就是為了保證玉米果穗分化期的對氮素的需求。

老家拔節期追肥叫炮肥,炮肥多用尿素,以前也有用二銨的,主要是在下雨天追施,不過很辛苦。現在多用尿素給玉米補氮肥,即是沒雨,也可以距離玉米根部十五公分開外挖穴施入窩子肥,要覆土的,炎熱夏季肥效容易散失,這樣一般一週時間可以被玉米完全吸收。

基肥的施入磷鉀肥基本可以保證玉米後期對磷鉀肥的需求,但不絕對,看地下菜,有的土壤就需要繼續供給磷鉀肥的。比如陰雨天肥料流失,沙土地漏肥等。

玉米超級需要氮素營養,追肥一般需要速效。尿素就是最合適的。現在人力成本高,建議以後還是購買高效控釋複合肥,實行底肥一炮轟的施肥模式,可以按照玉米生長期按需釋放肥效,杜絕浪費。


農村老俗話


一般習慣用尿素做追肥。追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儘快的發揮出肥料的效用,而尿素正好具備這些特性,速溶、轉化分解吸收也較快。複合肥可以是可以,(複合肥或有機復混肥較難溶於水),追施後基本不化,一是起效稍緩慢,再者含氮元素只是部分,不能夠迅速供給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大量需求氮素所需,所以,追施尿素較好。



玉米在播種時,一般都施入了養分全面的氮磷鉀基肥及多元素肥。以後各生長期水肥管理結合澆水追施尿素即可。一般可分為:


苗期水肥管理

苗期如果不是很乾旱,一般不及早澆水,農民習慣“蹲苗”。如果苗期因為氣候導致土壤過於乾旱,應適當澆水,否則會遲滯幼苗發育進程,造成減產。此期,可以追施氮鉀復混肥,也可以追施尿素畝施15~20公斤即可。

大喇叭口期水肥管理

此期視情況而論,一般不旱就不急於澆水追肥,否則,易旺長不抗倒。極度乾旱年份可酌情澆水,並畝追施尿素20~25公斤。注意控旺。



抽穗揚花灌漿期管理

如果基肥施用的是緩/控釋肥的,可不用追肥。其它基肥的都要追肥,此期追肥的目的主要為了增加結實率、防止後期脫肥早衰、保證籽粒重,利於高產。可畝追施尿素20~25公斤。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分春播和夏播之分,春播玉米四月中旬左右種植,八月中下旬收穫,生長期是125天130天左右。夏播玉米是六月初種植,到九月中下旬開始收穫,生長期九十五天到一百天左右。

種植玉米的施肥方法,我們這邊幾乎都是一炮轟。不管用尿素或者其它肥料,都是種植玉米時一次性施低肥,半路不再施肥料,使玉米後期生長緩慢,籽粒不飽滿,嚴重造成玉米產量太低,這種施肥方法是不科學的。

正確的施肥方法是先用一部分作為基肥,待到玉米八到十片葉子時,俗稱喇叭口的時候,實施二次追肥,有的使用尿素來作追肥,也有多數的使用高濃度的複合肥料作追肥,每畝地用量四十到五十公斤就可以了。

玉米在生長時間氣溫高,相對溼度大,週期性短等條件,合理做好前期控制旺長,加強玉米中後期施肥方法,增施磷鉀肥,做好防旱排澇工作,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謝謝大家關注











宛西新農人


問題:玉米追肥是用尿素好還是用複合肥好?

玉米追肥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對玉米本身的作用,另一個就是投入與產出的比較,無論是春播玉米還是夏播玉米,追肥只是對玉米生長所需營養成分的再次補充,一般常在玉米拔節期和喇叭口期進行追肥,那麼在追肥的時候到底是選擇用尿素好還是用複合肥好呢?

對於春播玉米施肥以底肥為主,底肥除農家肥以外,需要每畝施入10公斤尿素、10公斤二銨、30公斤左右的有機肥,這些肥料混合撒施後,深翻耕地然後播種,追肥以氮肥為主,春播玉米追肥多采用“前輕後重”的施肥方式,也就是說在第一次追肥時(玉米拔節期)施入總追肥量的三分之一,施入15公斤尿素,在第二次追肥時(大喇叭口期)施入總追肥量的三分之二,施入30公斤尿素,一般情況下,施入尿素追肥可以滿足玉米需肥量,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玉米施肥要根據每塊玉米地裡玉米的生長情況、土壤肥力及玉米品種等因素綜合考慮科學施肥,複合肥的好處在於可以補充微量元素,避免玉米出現缺素症,缺點就是價格高,因此這個就需要大家靈活掌握來決定了!


對於夏播玉米追肥一般也分兩次進行,追肥以氮肥為主,但也需要全面考慮到玉米生長對磷鉀肥的需求,建議第一追肥應該在夏播玉米出苗後的23天左右進行,本次施肥以尿素為主,每畝施入尿素20公斤,噴施硫酸鋅一公斤。第二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進行,這次應該用高氮、低磷鉀的三元複合肥,採用30:5:5的配比,每畝按照30公斤進行追肥,當然也可以根據土壤肥力等因素進行適當增減。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