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有哪些派别?中国近现代史书法有哪些派别?

小周四哥


书法史是特别漫长的,无法用几个流派就能归纳的,因为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从书法诞生以来,整体来说按照时间可分为:

1.秦之前。这个阶段可以说是萌芽,从最早的符号到商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

2.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是求法度,追神韵。其中汉隶恢弘,魏碑清劲,晋人尚韵,北碑南帖

3.隋唐下至五代崇规矩,重法度。其中唐楷达到巅峰,主要为楷书四大家。草书也达到最高水平,有孙贺张怀。

4.宋至明中期是尚意境,宣情怀。其中有宋四家,徽宗瘦金书,赵孟頫,明初代表祝允明,文征明以及馆阁体等

5.明中至清是抒性情,扬法理。主要分为浪漫派如徐渭,傅山等。帖学派如董其昌,刘墉等。碑学派如金农,邓石如等。

当代书坛大抵有五种流派并存:帖派、碑派、碑帖融合派、现代书法、后现代派。


梟鴻塵


中国书法史的派别,首先得从书法各体的演变理清脉胳,上古时期结绳为记,后来人们在生活记录一些自然现象,表现劳动,歌舞等形态而刻画在岩石上的岩画,而产生文字雏形,殷商时期占卜,记事,祭祀刻于龟甲,兽骨出现的甲骨文。以及春秋战国随着青铜技术成熟铸在青铜器皿上的金文,亦称大篆,秦统一六国文字,是为小篆,汉朝简化篆书而产生隶书,魏晋南北朝楷书出现的时候行书草书也差不多同时流行,书体的演变是以方便书写记事而产生,书法表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念,汉人书法尚势,晋人书法尚韵,唐人书法尚法,宋人书法尚意,明清书法尚态的书风。中国书法史大体分为碑派,帖派,地分南北,书法亦有南北之分。北方碑派为以汉魏书法为代表,以雄强,豪迈,大刀阔斧的形式表现,大都是刻碑石摩岩上的文字。南方帖派从晋人始,随着造纸术的提高,书写基本在纸上进行,是为帖派。以雅逸,婉转,不激不厉的中庸之道为主。中国近现代书法有传统派,后来受日本人影响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不论那种派别,最终还是不同环境和地域,文化差异,审美的产物,最终目的还是要发展中国书法。





黄石书画


常用的行、楷书体,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


艺凡画室金旺


流派很多,不同书体有不同的书家代表,常见及常用的行、楷书体,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


萧陌学长


古代晋朝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以行,草书见长,钟繇以楷书见长。唐宋时期张旭,怀素以草书见长。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楷书见长。苏轼,米芾,以行书见长。元朝赵孟頫博采众家之长。鲜于枢檀长草书。明朝文微明,祝允明行草。董其昌博采众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