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封市十件民生實事確定

記者今日從市政府辦公室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認真落實省十件民生實事、《2020年開封市破解民生“八需八難”任務清單》的基礎上,結合開封實際,集中財力、持續發力,繼續做好市十件民生實事。

這十件民生實事分別為:

一、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全市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組織校企對接會,舉辦大型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不少於2萬個。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萬人。加大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支持力度,支持農民工等各類人員返鄉下鄉創業0.9萬人。力爭年內開封市公共實訓基地建成投用。紮實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面向職工、就業重點群體、貧困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大規模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新增高技能人才5500人。

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力爭今年年底前建成44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10000個;新開工建設26所中小學、幼兒園,積極解決大班額問題,進一步滿足教育高質量發展需求。開工建設一批農村教師週轉宿舍,啟動農村教師保障房建設,切實改善教師居住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再公開招錄一批教師,其中招聘特崗教師600人左右;培訓中小學教師1.2萬人次。

三、提升社會保障水平。

落實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政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57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260元。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市、縣、區均建成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提高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打造“互聯網+養老”服務新模式。為具有開封市常住戶口或居住證,年齡在0~6週歲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繼續免費開展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擴大法律援助的受援面,刑事法律援助率不低於97%;擴大調解範圍和提高調解率,調解糾紛不低於2萬件,調解率不低於97%。

四、加強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能力建設。開工建設開封市人民醫院綜合病房樓、開封市中醫院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開封市傳染病醫院遷建工程、開封市婦幼保健院東院區。再購置一批急救車,完成“120區域智慧急救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實現院前院內急救信息共享共用,提高急救成功率。推行首批108個病種按單病種付費,穩步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改革,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組織全市醫療機構積極採購和使用國家統一集中採購的藥品,讓老百姓用上質優價廉的放心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完善市級預約掛號信息系統,推動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服務。建設一批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和衛生室,規範村醫准入和管理,年內完成鄉、村兩級醫務人員技術輪訓和繼續教育3000人次;加強對村醫的關愛,健全鄉村醫生激勵保障監督機制,確保村醫補助金足額髮放。

五、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新增和優化集中供熱管網15公里,新建改造25座換熱站,新增供熱入網面積300萬平方米。完成80處燃氣管網佔壓改造,新增燃氣民用戶2萬戶。開工建設新區二水廠,增強新區供水保障能力。開工建設北區汙水處理廠和運糧河汙水處理廠。開工建設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和汙泥無害化處理場。建成投用一批城市新能源充電設施。

六、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成117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推動住宅小區物業擴面提質。完成背街小巷改造50條,實現路平、牆淨、燈明。建成各類保障性安居住房869套。完成全市新識別農村危房改造任務,保持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動態清零;持續開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示範工程,推進100個示範村、1000個整治村建設。完成國土綠化20.7萬畝,建成100個以上城市小微綠地公園,建成宋外城二期和三期綠地公園、復興大道南側綠地公園,對金明大道、宋城路、公園路、汴京路、內順城路等5條主幹道進行綠化改造提升,讓開封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全面完成“一渠六河”工程,全面消除城區黑臭水體,構建佈局合理、生態良好、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河湖水系連通體系。

七、推動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新購置新能源公交車50臺,調整優化一批公交路線。建成投用蘆花崗公交場站,啟動高鐵北站客運樞紐和開封火車站站前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打通北外環路(金明大道—夷山大街)、夷山大街北延(復興大道—北外環路)、百塔東路等斷頭路;完成迎賓路提升改造、包公湖惠民堤改造、夷山大街街景整治、迎賓路街景整治工程;完成內順城路(曹門—明倫街)、內順城路(新開門—曹門)建設,力爭年內環城牆內順城路全線貫通。啟動開柳路改造,完成連霍高速龍亭站主體工程。持續解決道路擁堵問題,完成24個平交路口交通信號燈安裝,規範道路路口通行秩序;完成金明大道與宋城路、金明大道與華夏大道等交叉口環島改平交,以及四周渠化改造和綠化建設。實施“百縣通村入組工程”,新改建、提升農村公路120公里,改善農村道路基礎設施。

八、優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加快開封市體育中心建設,力爭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工程,裝修工程完成30%。新建、改擴建校園足球場地23塊,社會足球場地62塊,進一步滿足市民休閒、娛樂、運動需求。新建全民健身工程100處。結合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新建一批以“書香汴梁”為主題的城市書房;新建一批農家書屋;確保所有行政村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讓群眾有更多的學習場所。持續開展文化進基層活動,全年公益性演出不少於120場,社區公益性電影放映不少於1500場,農村公益性電影放映不少於5000場。開工建設黃河懸河文化展示館、市科技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九、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務服務。推進群眾辦事更便捷,加強“汴捷辦”APP推行及使用,讓更多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掌上辦”“一證辦”;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探索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審批服務,推行“全城辦”“馬上辦”。簡化企業開辦和退出機制,將企業開辦壓減至2個工作日以內,簡化企業註銷登記程序。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效率,提供施工圖聯合審查免費服務。優化刻章備案,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免費刻章服務,進一步降低企業開辦成本,實現企業開辦零收費。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免費服務,實現不見面電子評標。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取消、規範各類證明。進一步下放市級車管所業務權限,推動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社會化考場和號牌製作點接入系統工作在縣級車管所落地落實。建成東區不動產登記交易大廳,方便東區群眾辦事。

十、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檢測量達到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每年4批次/千人標準,檢測17500份;貼近民生需求,加強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校園食堂等場所食用農產品的快速檢測,檢測50000批次。創建“放心肉菜示範超市”5家,讓群眾吃上放心肉菜。建立豬肉儲備制度,應急儲備1912噸,常年正常儲備1100噸,適時投放平抑豬肉價格。繼續為來汴遊客、風味小吃夜市、中小學集體用餐配送、小餐飲集聚區等食品安全重點領域續保食品安全責任險,並增加執法人員意外傷害、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保險條款,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防範化解體系。確保“互聯網+明廚亮灶”在線監測企業達到1100家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