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回70年。
1949年12月2日,陕北一个王姓农民家庭,诞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卫儿”。那年中国一共出生了1275万人,他们都是共和国同龄人。
七年后,因为弟妹相继出生,家穷无力抚养,“卫儿”被过继给伯父。临行前,父亲找算命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名“王卫国”。
与“建国”“爱国”一样,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1992年11月17日,王卫国因为患肝硬化去世,离43岁生日还差半月时间。此时,他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其笔名——路遥。
那一年初,邓小平南巡的一番讲话,将改革开放事业重新拉入正道,此后中国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经历过贫穷、饥饿和苦难的路遥,没法看到这些成果。
今年是路遥诞辰70周年,他已离世27载,这是一段漫长的时光,相当于一位研究生已完成学业。但有时我们又觉得他从未离开,因为他留下的作品,还在不断感染着读者。
他受难,他写作,他离开。他也永恒。
那些读过他书的人,很多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在新版《人生》的腰封上,写着马云和贾樟柯的推荐语。在普及本《平凡的世界》的封面,印着潘石屹的话:
“这部书我看了七遍”。
如果说一个作家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作品,那么这些作品的最大价值,就是影响了其他的生命。
01
1970年春天,21岁的王卫国在一份小报上发表了一首诗《我老汉走着就想跑》,那是他文学生涯的开始,也是“路遥”这个笔名诞生的时刻。
同一年五月,离路遥所在的延川县一河之隔的山西汾阳,一个叫贾樟柯的孩子出生。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他自小对文字有感觉。
进入八十年代,经过文革的压抑,整个中国展现出对知识的极度饥渴状态。年轻人除了看电影、打台球,读书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各种期刊杂志就像现在的公众号,风起云涌,动辄有几百万销售量,甚至到了一本难求的地步。
汾阳县城的十字路口有个报摊,上初中的贾樟柯,每天就和朋友聚在那里聊天,等新杂志来。
用他的话说:“在那个年代,文学一直是我非常重要的精神上的愉悦来源。”
没书看了,就去录像厅。那时流行武打片,据他回忆,光是少林寺的电影,就看了不下一百部。
看完电影后,满身热血沸腾,出了录像厅,在马路上看到个人,就要上去打架。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想发泄。不过,他长得又矮又瘦,冲上去很猛,最后挨揍的往往是自己。
1981年,路遥躲到陕北甘泉县的一处窑洞里,花了21天时间,写出了一部中篇小说《人生》,发表于《收获》杂志1982年第三期。
这本杂志由巴金创办,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纯文学杂志。直到今天,如果一个写作者能在《收获》上发表一篇小说,就相当于被认可是“作家”了。
《人生》发表后,获得了当年的优秀中篇小说奖,成为路遥的第一部代表作。
贾樟柯也看到了这篇小说。在这之前,他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看完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故事的主角高加林,为了走出农村,去往城市生活,背叛了美丽善良的姑娘巧珍,但事不如人愿,最后又回到了农村。
贾樟柯深受触动,他虽然是城里孩子,但是他的班上却有很多农村来的同学。他们学习非常刻苦,当城里孩子放学后去踢足球、看录像时,他们继续在教室里学习。
到了晚上,还点油灯自习,几乎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
一开始,贾樟柯对他们有些不屑,但看了《人生》,他明白了:
“在那个年代,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特别是通过读书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城市户口,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农民,这中间存在着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一个农民想改变自己的身份,要经历太多的苦难。
从那开始,他拥有了自主思考的意识,一直伴随着他长大,到后来自己搞创作,都有对现实社会的关照。在一次访谈中,他说:
“我们已经忘了这个国家还是一个很贫穷的国家,或者说还存在贫穷。贫穷并不因为这个国家整体财富多了就不贫穷,贫富分化,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就变得更穷。“
虽然做了导演,但贾樟柯一直怀着对文学的感情。2019年,他发起创办了“吕梁文学季”,主题为“从乡村出发的写作”,邀请了莫言等作家来参加活动。
当中国城镇化如火如荼,农村逐渐衰落,以农村为题材的文艺也在式微。比如赵本山就离开了春晚舞台,因为他的农村喜剧,已不再适合这个时代。
而贾樟柯偏要从农村出发来探讨文学,正是来自他的经历和体验。他一直记着当初读路遥的感受: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但通过小说,它让我理解了,我们熟视无睹的、习以为常的事物里面,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东西。”
02
伟大的文学作品,可以穿越时间,可以连接空间。
出生于陕北高原的路遥,写的是自己熟悉的家乡人和事,但影响力可以触及到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感动到沿海城里的少年。
没有阅读障碍,因为有气质的共鸣。
1982年,《人生》发表的时候,一个叫马云的杭州小伙子,中学毕业,参加了高考。
他的理想很丰满,雄心勃勃地报考了北大,但成绩出来后,数学只有1分,瞬间体验到了现实是多么骨感。
多年后,他澄清说,其实他要报考的英语专业,不算数学成绩,所以他就没在意,在试卷上随便填,但运气也实在太差。
不管如何,还是没考上,只好去搬砖。他和表弟一起去一家宾馆应聘,人高马大的表弟成功了,长得像小萝卜头的他被拒了。
马云的父亲爱好曲艺,对浙江文化圈熟,托人把他塞进了一家杂志社。具体工作是,每天蹬三轮车给火车站的报摊送杂志。来回十公里,每天往返十趟。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路遥的小说。火车站有那么多杂志,《读者》《故事会》《今古传奇》......只因为多看了一眼《人生》,人生就此改变。
书中,高加林对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但每往理想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他面前,甚至不得不跌落到原点。
马云有一种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最打动他的,还是小说的开头,路遥引用柳青的那句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別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既然生活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那就应该坦然去面对。他一握拳,一咬牙,决定把三轮车蹬快点,不,他决定再次参加高考。
经过一年的复习,他进步很大,数学成绩从1分提高到19分。还是落榜了。
第三次,数学考了7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当年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马云最终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本科专业破格录取。
而师范院校,也是贾樟柯那些农村同学们共同的目标,因为毕业后可以当老师,能有城市户口。
走完了高考这关键一步,进入大学之后的马云,开始如鱼得水。因为他英语好,又爱交际,善言谈,先后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和杭州市的学联主席。
毕业时,他还是唯一一个被分配到大学校园去教书的人,其他人都去的是中学。
1992年,路遥倒在了他追逐文学理想的半道中。
而此时,无数中国人正迎着改革的春风,开始向他们的理想挺近。
这一年,在南巡讲话的感召下,马云兼职创业,他发挥自己的外语特长,聘请退休老师,开了一家翻译社。
三年后,他正式辞职,先是做电脑服务,之后是做黄页,直到1999年,在杭州成立了阿里巴巴公司。那一年,是路遥诞辰50周年。
因为一本书,曾经的失意少年,逐渐成为商业巨子。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路遥和马云都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他们都为中国人所知,不过一个是通过作品,一个是通过产品。
03
比马云大一岁的潘石屹,出生于甘肃天水。他本不应该是农民,但命运让他做了农民。
他的爷爷和大伯,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国民党军官。建国后,父亲因此受牵连,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
在那个年代,这种政治落难家庭,要比真正的农民地位更低。在他的记忆里,”村里有二十七户人家,我们家是最穷的。“
70年代初,甘肃发生了一次旱灾,家里没有粮食吃,潘石屹的两个妹妹,被送给了其他人家,就像少年路遥一样。
村里,200斤小麦能娶一个漂亮姑娘,100斤能娶一个普通的。小时候看到人家办婚事,潘石屹就很发愁,担心自己长大娶不上媳妇。
因为他们家没有小麦,只有玉米。
他唯一的梦想,就是走出山沟沟。而唯一的出路,是学习。
1978年恢复高考,他成为全班13个学生里唯一考上的孩子,进入兰州培黎学院念书。
学校的饭菜分甲乙两等,他只能吃乙等。有位女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饭票送给他,和《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遭遇一样。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的石油部工作,月薪是101元。那时,他的父亲已经平反,在县政府工作,一个月是57元。
但潘石屹并不满足,因为他遇到了路遥的小说。
1986年,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想交给北京《当代》杂志社出版。当时文坛正流行一股现代主义风潮,作家纷纷模仿西方文学风格,路遥的现实主义,被认为太“土”。
前来取稿的编辑,年轻气盛,喜欢新潮的东西,觉得路遥的小说读不下去,做出了一个决定:退稿。
80后女作家蒋方舟,也曾说自己小时候不是很喜欢读路遥,因为相比外国文学,有些粗糙。后来有个人的看法,改变了她的观点:
“路遥的文笔虽然糙,但有一种从石头当中挣扎出来的韧性。”
退稿对路遥打击不小,但兜兜转转,最后反倒被“文化沙漠”之地的广州花城出版社给看中,得以发表。随后,小说得到了读者的普遍推崇,掀起阅读热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其录成长篇连播节目,收听人次有3亿之多。
潘石屹初读这本书,就爱上了:“从中我读到了一种美,一种苦难的美,一种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迸发出的美。这种美深深地吸引了我。”
书中孙氏兄弟不安分现状、决心改变自己命运的行为,激励了他。他决定辞职创业。
临走前,办公室30多个人都劝他再考虑考虑,别鬼迷心窍走错路。只有一个老头叮嘱他:“小潘,要饭都别回头了啊。”
他一路南下,来到改革前沿阵地,进入海南一家砖厂,很快当了厂长。而《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就是在村里开砖厂,走向致富之路。
这种相似性,更让潘石屹对小说产生了好感。他说:
“每一次在我人生低潮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这个坎过不去的时候,我就读上一遍《平凡的世界》。”
1992年,路遥去世之时,在海南掏得第一桶金的潘石屹,和几个小伙伴在北京成立了万通房地产公司,从搬砖变成搬金砖,成为商界风云人物。
多年后,他到延安参加一场房地产活动,特意去参观了路遥纪念馆。在馆长的描述里,“他来了之后,紧紧抓住了我的手”,仿佛长征的红军在延安见到了亲人一样。
去墓前祭奠时,他发现墓地很破烂,便捐出10万元进行修缮,并要求在墓前种上一棵杜梨树。
那是书中田晓霞和孙少平约会的地方。
2011年,贾樟柯监制过一部广告片《语路》,主角就有潘石屹,这是两位路遥粉丝的合作。
片子里,潘石屹讲了一个故事:
小时候他站在山坡上放羊时,会久久盯着隧道口,看着火车从哪里驶过,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坐上火车,去往更远的地方。
04
除了名人,还有更多的普通人,受到过路遥的影响。
开卷公司对全国长篇小说销售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每两个月公布一次排行榜。2014年2月,《平凡的世界》登上榜单冠军,并持续了23个月。
前十名中,他独占三席。
据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介绍,如今《平凡的世界》的总销量已经突破1800万册。
这三十年来,中国起码有10万+本长篇小说问世,很多红极一时,但像路遥这样能赢得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只是少数人。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借阅榜单里,路遥的书多次出现在TOP10。与之并列的是《明朝那些事》,以及金庸的《天龙八部》《鹿鼎记》等。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能与不同时代的读者心灵引起共振。人物身份、故事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是对生命的态度。
也有人批评说,路遥的小说是心灵鸡汤,励志意义大于文学价值。但他不像现在的一些鸡汤作家,出去旅个游、开个店,就以为经历了多么丰富的人生,开始夸夸其谈,好为人师。
他的作品,真正是用生命写就:“每天18个小时的写作,小屋子烟雾弥漫,房门后簸箕里盛满烟头,桌上扔着硬馒头、几根麻花、几块酥饼,他头发蓬乱,眼角黏红。”
有人总结为,这是一种殉道式的写作。
在路遥就读过的延川中学,有一门选修课叫《走近路遥》,为的是让大家能被路遥所激励。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受路遥的感召,想写一个农民题材的科幻小说,描写一个农民工,如何从县城奋斗,一直奋斗到北京,奋斗到太空,去月球干活。
小说的名字叫《非凡的世界》,主人公就叫孙少平。
但花了两三年时间,也没有写成,因为他发现自己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怎么写都不对味。
离开路遥的日子里,世界改变了很多,又似乎未曾改变。
大学教育发展这么多年,其实大学生只占据总人口的8.86%,本科生更低,占4.43%。
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依然是少数。
研究路遥的专家梁向阳教授,说过一句话:
“只要中国社会有等级存在,有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存在,就有路遥的市场。他的东西很干净很美好,我们不乏对苦难的写作,但他能把苦难转化为精神动力,他的小说中,人情温暖。我想只要是奋斗者,都需要温暖。”
而人生永远离不开奋斗,这就是路遥留给我们的遗产。
(完)
閱讀更多 陳令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