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肉,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狼行千里aa1970


長期不吃肉,好處多於壞處。

簡單地說,肉血性、粘溼,多吃肉使體質容易偏溼。用粗陋的話說,是造成大便粘而不爽的一個主要原因。

尤其祛病時應少吃肉。

我的一個拳友,他最喜喝酒吃肉,有一天,他中午大吃大喝,晚上架不住朋友熱情邀請又大吃大喝,醺醺大醉到半夜,腹痛難忍,送醫院檢查是胰腺急性發炎。

治療後,醫囑一個月不要吃肉、不能吃油。我去看他,他說往後在也不敢這樣吃喝了。問他這次有什麼感受,他說:

“大便特別爽,便後不用紙都沒問題。”

這實際說明,一個月不吃肉不吃油,他的腸道通暢性好,不易因縮便藏毒了。

對肉類對人體的不利方面的理解,我也是在自己練功體悟後的反覆認識。

因為,我最愛吃肉,無肉不歡。

我肉吃的多,身體卻並不好,容易拉肚子。

我練功一個月後最強的反應是拉粘便,粘得沾在抽水馬桶上衝幾次都衝不掉,或者就是粘的拉不出,很痛苦,經歷了很長時間才慢慢走出這困境。

因為我主要是因為胃腸病練功,其間各種反應很多、很折磨人,並且沒有人能給我一個答案。

因此,逼得我不得不去通過各種方法、途經尋求答案,以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法。

經歷一個困惑又反覆認識過程,我體會到,最好的飲食方式是主食米糧佔大多數,一定量的蔬菜,少量的肉類。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肉類造成的粘性,尤其是紅肉類。

練功中真氣運行,吃紅肉類造成的粘性,在練功中都有明顯反應。

所以,我現在基本不吃紅肉,愛食肉給我帶來身體不爽,所以也愈來愈不喜吃肉。

而一輩子不吃肉類,或很少吃肉的長壽者,在我認識的親戚熟人中有好幾個。

到底吃肉是不是必須?是不是與健康長壽有關,這個問題是值得每個人去想一想。

我婆婆活到97歲,一輩子沒吃過肉,生育1女6兒,那時是困難時期,她連雞蛋都沒有條件吃上一個,更別說吃肉,後來她一直食素,每天一日三餐最簡單的米糧。她自己姐弟七個,5個女姐妹,2個弟弟,除了一個最小的妹妹生活特別坎坷死的早,其他3個妹妹都活到90歲以上,1個弟弟活到88歲,1個90歲。她們都是經歷難艱困苦時代過來的,年青時代也沒吃什麼肉,基本就是能溫飽的小日子,生活條件改善後,她們也早巳習慣粗茶淡飯的生活。

到她們的下一代條件都好了,大魚大肉經常有,卻已經有三個過世了,一個腸癌、一個肺癌、一個我不清楚得的什麼病,都在7O歲左右,沒活得過他們的父母輩。

這些說明什麼呢?她們的長壽基因都好,肉類也吃的多,為什麼卻反而不長壽,是不是值得每一個人想一想。




用戶龍背山人


您好!很高興能與您共同探討這個問題。長期不吃肉的利弊,這是一個營養學方面問題。對大部分人而言,長期不吃肉肯定是危害更多些,主要對身體會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易導致缺乏維生素

主要是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K等,由於這些維生素主要儲存於肝臟內,所以肝病患者缺素症狀表現更為明顯。(缺維A易引起夜盲症,皮膚粗糙;缺維D導致骨質疏鬆,軟骨等)

2.缺乏動物蛋白質

雖然日常穀物類,蔬菜及水果中含有蛋白質,但從中攝入量遠遠不能滿足人體需求,而且植物蛋白吸收利用率遠低於動物蛋白質。蛋白質缺乏會導致抵抗力低下,貧血,水腫,尤其是兒童人群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易怒,骨骼和智力發育受損等。

3.內分泌失調

脂肪為人體內分泌激素的原料,女生易引起月經不調,不孕。因為長期攝入脂肪減少,會導致雌激素分泌失調,加速衰老和影響生育能力。

4.易導致皮膚乾燥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對皮膚起到保護、滋潤、抗菌等作用。而長期不吃肉,食物中缺乏油脂,從而導致皮膚乾燥、瘙癢、細紋等。

從以上幾個方面綜合來看,建議平時還是適當攝入肉類為好,保證人體對營養日常需求。

注:如果喜歡的話,敬請關注“青石藥師”公眾號,謝謝!(順便點贊支持一下我噢)





青石藥師


當今社會,人們食用動物性食物普遍存在過量的現象,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和攝入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呈正相關。那麼為了健康,把肉戒了會不會好一些呢?長期不吃肉,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

肉類大致分為畜肉和禽肉,先來看看它們各自具有怎樣的營養吧!

畜肉:

畜肉主要包括豬、牛、羊等。其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平均在15%左右;牛肉較高,在20%左右,羊肉介於豬肉和牛肉之間。畜肉中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較多。攝入過量的飽和脂肪是危害血脂健康以及引發各種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豬脂肪中含有約40%的飽和脂肪,牛和羊是反芻動物,其脂肪中飽和脂肪酸比例達50%以上,熔點可達40℃以上,在體溫下仍不液化,因此較難消化。

畜肉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豬肉中維生素B1含量較高,牛肉中的葉酸含量較高。鐵、鋅等礦物質在畜肉中含量均豐富,且生物利用率高。另外,在這些畜類的肝臟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含量也較高,肝臟中鐵的含量也比其它部位高出許多。

禽肉:

去皮雞肉和鵪鶉肉的蛋白質含量比畜肉稍高,在20%左右。鴨、鵝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6%和18%。禽肉的蛋白質同樣屬於優質蛋白,生物價與牛肉和豬肉相當。

禽類動物中,火雞和鵪鶉的脂肪含量較低,在3%以下;雞和鴿子的脂肪含量類似,在14%~17%之間;鴨和鵝的脂肪含量達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禽肉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畜肉,其中油酸約佔30%,亞油酸約佔20%左右,因此,禽類的脂肪質量要高於畜類。

禽肉中的B族維生素同樣較豐富,特別是煙酸,鐵、鋅、硒的礦物質含量較高,肝臟中也同樣富含維生素A、D和B2。


過量食用肉類,尤其是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無疑對健康沒有益處,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肉類的攝入,我們的機體將很大程度上缺乏鐵、鋅、硒、維生素A和B族類維生素的來源,使得機體發生缺鐵性貧血、食慾不振、免疫系統低下的概率大大增加。

肉類也是我們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入過量或者過少都對健康不利。正確食用肉類的方式應該是控制食用量,每日瘦肉的食用量控制在80~100g,並且注意少油、少鹽烹飪,避免油炸、燒烤等烹飪方式,健康吃肉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


丸子偶尼


一、從均衡膳食的角度講,人體需要各種營養物質,長期不吃肉肯定會造成營養不良。

二、從哲學的角度看,凡事過猶不及,肉吃多了對健康不好,但是完全不吃肉也是對健康不利的。


三、從科學的角度看,相關研究表明素食不利於健康

我們看看國外的研究是怎麼說的。今年在國際頂尖雜誌BMJ上刊登了一項關於吃肉、吃素還是吃魚,哪一種飲食對於心血管疾病方面比較好。這項研究從2001年開始,到2016年結束,共觀察了10年時間。

最後的結論:是吃素和吃魚的人冠心病的發病比吃肉的低13%和22%,但是吃素的人腦出血發生率比較高,比肉食者高20%。

這項研究,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從心血管疾病的角度看,長期不吃肉雖然冠心病發病率比較低,但是腦出血發病率高。因此,長期不吃肉也是不健康的。


石佛山下小醫生


我有一個三服上的兄弟叫“嶽佔亭”是個素食主義者,當然不是看了什麼報道才不吃肉的,他21歲時去五臺山當了和尚,至今已40多年了,基本屬於天生的素食那種,但他身體絕對沒問題,比吃肉的人還結實的多,當然他要長期鍛鍊了(也不是非要多大的運動量,他只是每天保持打坐唸經等運動的)。

但是如果你長期不吃肉,而且缺乏鍛鍊,那就有問題了,長久之後會導致免疫力低下,面色發白,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適當的吃點肉了。但是,你不要吃過於肥膩的。長期不吃肉的人容易發胖,因為這類人缺少脂肪,攝入的熱量易轉化為脂肪而使主體較易產生飢餓感,食慾就會增加而吃得比普通人多造成脂肪囤積。

總之,吃不吃肉因人而宜,沒有決對的好與壞。這就是我個人的一個看法。話不多說,把話題還是交給大家評說,看看大夥有哪些說法呢?
農夫老嶽/2019.10.31.


農夫老嶽


健康的飲食應該是營養均衡,攝入量適當。人體所需的很多種氨基酸和蛋白質及動物脂肪都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所以肉類對人體的健康生長都特別重要。尤其是長身體時候的青少年。


山上人279


長期吃肉的人群,很少吃菜的人,會導致體內鈣流失,因此適當吃些肉是有好處的。1,維持營養平衡。補鐵補血,增強肌肉。2,延緩大腦衰老,降低血壓。保護皮膚健康,預防改善性冷淡。


WangjinZhi


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人的飲食儘量要全面均衡,主食副食搭配著吃,蔬菜水果肉類都應該經常食用,避免食品單一引起的營養不良和營養不均衡。


欣然往返


那是看本人的職業及工種和身體的原因來選擇,並非一刀切葷菜,和素萊。


用戶f155963819949


肉每天還是吃一點好。長期不吃肉對身體不利。免疫抵抗力會下降,容易患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