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一时间所有注意力焦点都投向抗疫,不过,随着开工日期一拖再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你可能在疫情中安然无恙,你的公司可不一定。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过去中国企业非常看重现金流,不太看重现金储备,有现金流,就会持续增长,但没想到极端情况下,现金储备才能活下去。

本次冲击,对高度依赖线下流量的公司影响极大,快消品行业也同样重遭波及。

对比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速、产业结构等情况,并结合打把营销一直服务于快消品行业、致力于为快消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营销策划解决方案的经验,中小企业怎样“活下去”?不妨听听打把营销学院的实用建议:

01 真正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摒弃幻想,足够客观,提炼出自己企业在产业链条中能存在的理由。

然后开始调整战略重点和战略优先级,把最好的资源放在“培育核心价值”这件事上。

自救的核心是专注,把主业里最核心的一件事做好,非主营业务只能壮士断腕。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从企业的竞争层次可看出,从上往下,上一层次的竞争都是包含下一层次的竞争,越往上,竞争要素和手段越丰富,竞争越激烈。一般中小规模企业,一些食品饮料代加工企业等处于拼价格、拼技术层次;一般具有规模和品牌,提供快消品生产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处于向所有竞争层次都覆盖的拼价值层次。

2003年非典的爆发,让人们知道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性。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是药三分毒,有补充维生素的糖果自然是大家再乐意不过的了,这比什么VC泡腾片要靠谱。再加上当时中国知名的明星周迅代言,让雅客V9一上市便受到追捧.在雅客V9的带领下,雅客糖果那一年销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过1.6亿,相当于翻了4倍。此后,雅客又推出了新品项,除了糖果还有休闲食品,也进军了矿泉水领域······

由此可见,价值链上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是企业战略引导下资源优化配置的竞争,是价值链控制力的竞争;这种竞争速度更快,强度更大。企业抓住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很可能就会在逆境中迅速崛起,曾经的中小企业也会很快发展到行业领先地位!

02 做减法,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

今天的疫情之下,我们需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更坚定地开展自我救赎之旅,缩减费用、剥离不良业务、杜绝亏损及没有质量的增长,确保现金流,同时要确保竞争力,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一定要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

如何让企业具有真正的成本能力,如何让成本是一种对顾客价值的投入,而不是一种价值牺牲,这一次,打把营销更强调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其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期待中小企业保住现金流。

当然在危机中依然需要非常清晰的方向判断、足够强的勇气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理性的决策。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如果能在危机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并增加投入,之后所获得的增长将是无法估量的。在危机的时候,对业务结构做加减法,从而使得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动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业务能力,一旦机会来临,这种更加合理的业务结构便能让企业有机会与其他企业拉开距离。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03 抱团取暖,共度时艰

对于中小企业在疫情中遇到的问题及困境,通过在网上、微信中吐槽、抱怨无济于事,不如集体发声,向政府、行业主管与社会集体发声求助,寻求理解;同时互相帮助与支持,抱团取暖,共度艰难时刻。

第一,呼吁政府对企业不能一刀切。在确保安全和健康前提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有节奏、尽快分批恢复正常生产。

第二,对于短期内遇到困难的企业,如餐饮、零售、娱乐,这一时期生意凋零,现金流会出现危机,必须尽快与员工、出租方、银行、政府形成谅解,在控薪、减租、减息、减税等方面形成支持与谅解。

第三,呼吁政府对中小企业进一步降税减负。

第四,抱团取暖,互相支持。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沟通,共度时艰。生存能力强的企业,多关心、帮助自己的上下游客户,特别是很多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更要有生态共荣的思维,要肩负起产业价值链的经营责任。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04 节流开源、保障现金

保障经营现金流不断,是企业求活的根本,企业只要现金流不断,哪怕是暂时亏损也死不了。尤其是在大疫面前,要有可支配的经营性现金流,企业正常运营不缺钱,企业就死不了,就能够活下来。为此,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审视疫情对企业现实业务的影响程度,预估疫情持续时限将给公司带来的困难程度,尤其对公司收入及现金流的影响要做出预判及预案。

第二,顺应天时,调整投资策略,重新评估已不具备快速发展条件的长期投资项目,必要时暂停长期投资项目支出。

第三,梳理企业的成本费用,把资源优先投入到经营活动上,关键价值活动上;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压缩成本和费用,尽量保障现金流安全。

第四,珍惜当前已有的业务和订单,尤其是赚钱的产品和业务,要盯紧不放松;已有的订单,特别是海外订单,要想法设法完成。

第五,筹划剥离可变现的非核心资产。该熬的熬,该扛的扛,该关停的则暂时关停。

第六,拓宽融资通道,与银行高层沟通。基于以往历史经营业绩好,但迫于疫情影响遭遇现金流困境的企业,争取其提供中长期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并加大资本扶持力度。

第七,强化库存管理,短期要关注消费受阻带来的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财务费用相应增加及其对于现金流的压力。

第八,如果中小企业手里有好的项目,老板要舍得释放股权,尽可能引进资金,备足粮草弹药。

第九,苦练内功,减少浪费,提升效能。强化人均效率、单位时间效率、利润率、质量、事故率、增长率等,提升企业组织效能。

05 维护客情、绑定大户

在大疫情时刻,稳定客户、稳定供应链,稳定外部合作伙伴的心非常重要。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第一,要建立正面、积极的面向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机制,形成标准的沟通文本,并及时与客户进行远程交流与沟通。

第二,针对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带来的履约风险和客户关系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第三,大疫当头,中小企业依附于大企业,要傍“大款”,加强与行业老大及大客户的沟通,求得大客户的谅解,让大客户及大供应商重视你的存在,对你有信心,视你为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

06 洞察变局、大疫大机

大疫大机,2003年非典时期,京东、淘宝崛起,犹在眼前;大疫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带来全新的市场需求并催生新的业态。“线上方式”对“线下方式”的无情渗透与强力深度融合,将推进智能化、产业互联网化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第一,疫情期间,企业家与高层线上研讨公司战略,洞察新机遇,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能力,推动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将要干的事业说清,将产品与服务做好,将一支干部队伍带好。

第二,商业模式创新求发展。如针对宅家隔离,美团推出“无接触配送”,春节档率先挑战和改变传统院线模式的徐峥。

第三,借此机会,用互联网思维彻底改造线下,推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第四,分析疫后市场趋势,抓疫后新机遇。每次大事件背后都孕育全新的发展机会,如电商、短视频、游戏、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线上办公与协同软件、家用娱乐设备等业务,将遇到空前的发展机遇,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将强势崛起。疫情过后,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的改变将推动农牧业、餐饮业、食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地发展。

07 深思聚力,疫后重生

生意不多的时候正是企业管理者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不断精进的好时机。

打把营销提醒各企业,要趁势实施“非典型调整”:

疫情之下(一)丨经济巨震,快消品企业如何活下去?

首先是静下心来给自己切切脉,看看发展战略是否需要完善或者调整。

其次,清闲时机抓内部管理、抓人员培训,化弊为利。有准备的人将会利用反弹过程弥补过去的损失,甚至获得更多的回报。小企业也需随时拿出自身应变之策,让企业在处理危机中发展壮大。

第三,搭建自己公司的四个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用户在线,管理在线。

这次的疫情对中小公司影响很大,大家可趁此对各自的业务做出思考:如何调整业务,提供服务,做到使影响降到最低,做好长期打算?打把营销下期为您讲解——疫情之下,快消品企业该如何做营销?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