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高峰潮”將至 廣州南站準備好了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駱 通訊員 番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化解節後返城人潮帶來的疫情風險至關重要。日前,記者探訪廣州南站,瞭解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特殊時期的防控舉措。

2月5日到發旅客處於歷史低位

據瞭解,2月7日下午,廣州南站的到發客流平緩,曾經的“返程高峰潮”暫時還沒有出現。據瞭解,2月5日廣州南站到達和發送客流處於歷史低位水平,發送旅客4.4萬人,到達旅客6.5萬人。2月6日廣州南站客流繼續保持低位,當天停運旅客列車404趟,預計發送旅客4萬人,到達旅客6萬人。

儘管如此,作為廣州市的南大門,廣州南站連接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速鐵路、廣珠城軌、貴廣高鐵和南廣快速鐵路的重要樞紐,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廣州南站加大了對疫區方向列車的管控力度,緊盯疑似案例防控,實行發熱乘客信息登記。在進站口、出站口及三樓出發安檢入口都安排了工作人員手持測溫儀為進出站旅客測體溫,配備了紅外線智能體溫檢測系統,設備已經全部投入使用。站內客運工作人員、公安民警、醫務工作者、志願者全部佩戴著口罩,有條不紊地開展迎送工作;絕大多數的旅客都佩戴著口罩有序進出站。

番禺衛健局積極響應南站聯動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番禺區衛生健康局立即響應聯防聯控機制,快速進駐廣州南站進行聯合檢疫布點。自1月23日開始,分別在廣州南站內11個到達出口處的體溫監測點、南站地鐵站、南站客運站等檢疫關鍵位點派駐了醫務人員。最讓廣大旅客感到安心的,是車站西廣場的春運醫療點。”醫務人員通道”“發熱門診室”“隔離室”等門牌清晰可見,醫療點有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按照發熱門診要求進行規範佈局,如果在高鐵站內11個到達出口處的體溫監測點、南站地鐵站、南站客運站等檢疫點發現發熱病人,將由公衛醫生逐一沿著規定的路線帶到醫療點進行處置。截至2月7日,共為廣州南站聯合檢疫點派出醫護工作者503人次,通過懸掛式的體溫儀檢查到發旅客170萬餘人,通過手測體溫儀檢查到發旅客8700餘人次,其中轉醫療點接診310人次,發熱139人次,送診醫院發熱20人。

醫療人員在廣州南站“三班倒”

高鐵南站到發口檢疫點的醫療總負責人翟豔豔說:“在廣州南站已經15天了。第一次來時在站外轉來轉去20分鐘都找不著北,現在閉眼都能知道高鐵站的旮旯角。每天從高鐵的東門走到西門、由西門走到東門,來回數次協調工作、檢查督導,平均每天都能走上10多公里。”愛美的她自從進駐南站就將高跟鞋束之高閣。

由於高鐵旅客到站的時間有深夜有凌晨,醫務人員必須跟著早、中、晚三班倒,廣州南站沒有專門的吃飯地點和休息場所,強冷空氣的到來也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難度,這讓翟豔豔覺得站在測溫儀旁的同事比她更加辛苦。“體溫儀旁的同事為了不漏掉一個發熱乘客,必須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顯示屏,那眼睛酸得都流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