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地產業①」置業顧問:沒業績,一個月只有2000多底薪

1月24日,重慶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1月26日,重慶市房地產協會、重慶市國土資源房屋評估和經濟協會聯合倡議,號召各房企暫停商品房售樓部銷售活動,各房產中介機構暫停門店營業,待疫情結束後再行恢復。

各品牌房企以大局為重,積極響應“暫停營業”的號召,紛紛關閉了各個項目售房部,切斷了由於線下購房產生的病毒潛在的傳播途徑,營銷戰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重慶上千置業顧問在疫情下有著怎樣的生存實錄?大大小小的房企能熬過這個春天麼?二手房是怎樣的狀態?上游新聞樓市頻道記者奔赴一線,將持續發來報道。

“都這種形勢了,不要再聯繫了”

譚先生是照母山某別墅項目的置業顧問,已入行多年,他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

譚先生表示,目前線下售房部已經關閉,一線的置業顧問都在家裡辦公。上班時間是8:50- 18:00 。目前的工作狀態都是在家待命,早晨8點50,準時在釘釘上召開視頻會議。因為銷售上沒有事務性工作可以做,會議中的主題主要是策劃部與銷售部的交流,比如詢問軟文推出後,客戶的反應等。另外就是重點關注每天的疫情情況。

譚先生說,個人每天的具體工作主要是聯繫客戶,主動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的方式聯繫。打電話是針對拓展新客戶,每天要打至少50組電話,絕大部分客戶態度都是拒絕,有的客戶表示,“都這種形勢了,不要再聯繫了”。打數百組電話,可能只會有一組客戶感興趣。客戶的生日祝福,以及疫情的防護知識,則更多的通過微信、短信的方式通知,表達對客戶的關心。

譚先生表示,線上的營銷方式是集團公司自行研發的微信小程序和各類平臺直播。微信小程序是重點,通過這個程序,能實現VR看房,視頻講解,戶型展示等諸多功能。每個房企都有自己的線上簽約系統,除了不能付款、不能網籤之外,其他的功能基本都可以線上實現。個人覺得,實際反饋出來的效果並不好,可以說基本沒效果。平臺的小程序裡,有置業顧問的排名,客戶可以自行選擇置業顧問,點擊後就會保留點擊量數據。這個點擊量是可以量化的,但沒有實際意義,實際顯示出來的數據,更多是同行之間在互相點擊。平臺直播這種形式效果同樣不大好,很難有轉化,高淨值人群是否有觀看直播的習慣,一直存在爭議,但是畢竟也是一種嘗試。目前在家上班,時間很多,總得找事情做。

記者又問到了疫情期間譚先生的收入。譚先生無奈的說,如果疫情一直持續,公司雖說不會裁員,但是任務不會因為疫情而下調。置業顧問沒有銷售,每個月的收入就只有兩千多的底薪了。不過相比其他行業的艱辛,自己只是暫時收入低了,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最終會戰勝疫情!

新的營銷方式有效果嗎?

記者電話聯繫南岸茶園新區某項目置業顧問李女士。

李女士表示,現在各個公司,都在推線上售房部的小程序。置業顧問都是在線上辦公,實現在家遠程和客戶溝通,展示各種資料。如果有客戶需要直接定房的話,也可以遠程下定。客戶直接把款打到公司賬上,註明資金來源。

李女士說,自己的心態很好,感覺只是換了辦公地點。在售房部的話,是直接接待客戶,在家的話,則是線上遠程諮詢。認購書、籤合同還是需要等疫情結束後,再到售房部或者簽約中心補籤。疫情期間採取彈性工作制,公司沒有硬性規定上下班的打卡時間,也沒有下達聯繫客戶的硬性任務,實行人性化管理。但是必須保證有客戶線上進行諮詢時,第一時間有人負責線上解答。

李女士表示,目前能夠想到的線上營銷方式,基本都在用。除了推微信小程序之外,另外在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視頻直播。就直播而言,房產專業類APP的直播效果要比抖音、快手平臺好,客戶需求更加聚焦。目前有幾個客戶是通過直播交了定金,部分是之前看過的老客戶,還有一個是新客戶。剛需項目的受眾,對於線上營銷方式,認可度更高。就微信小程序而言,總體效果不好,每天只有幾個客戶諮詢。購買房子動用的資金不是小數目,只通過線上看房的客戶或多或少都會有疑慮,除非是之前到過現場的客戶,這類客戶在線上下定難度小很多。眼見為實,線上看到的場景,能否打消客戶人性層面的懷疑和顧慮?客戶可以懷疑,線上的展示只體現出好的一面。有沒有不好的一面呢,每個人都不會認為自己笨,都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只要條件允許都會到實地走一走,看一看。所以,線上的營銷方式一直以來只能作為線下的輔助,作為蓄客的手段,不能單獨存在。這一次嚴峻的疫情,迫使輔助的形式走到了前臺,能否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線上新的營銷方式還需要摸索。隨著5G的到來,技術上應該會進一步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