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金沟村滞销草莓找到销路 老村委学做“微商”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新京报2月3日报道了密云区河南寨镇金沟村种植户发愁大棚草莓卖不出去的情况后,近日,记者再次联系金沟村两委。金沟村书记王加令告诉记者,“新京报的报道发出后,真有不少市民打来咨询电话,直接表示要购买草莓,帮种植户解决销售难的问题。经过村两委商议,后来制定了果实大、中、小3个规格的销售价格,临时组建产销对接群,尽可能减少种植户损失,至少草莓不会烂在地里了。”王加令说。

密云金沟村滞销草莓找到销路 老村委学做“微商”

大棚里的草莓陆续成熟了。受访者供图

2月3日,新京报乡村频道发布了《团购10元一斤 京郊密云种植户仍发愁草莓销路》一文,反映了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金沟村草莓滞销的情况。金沟村周边没有其他旅游项目,大棚蔬果过去全凭品质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但由于今年的突发情况,外人无法再进村,村里的草莓从去年11月的一斤60元降到现在的10元。

即便这样,草莓仍是卖不动,而草莓采摘季本来还有4个月。当地农业服务中心为此专门组织了种植户、电商、消费者建群对接。

2月7日,新京报记者再次追访金沟村草莓销路问题,得知情况已经颇有改观,滞销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金沟村书记王加令表示,新京报的报道发出后,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表示要购买草莓,帮种植户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微信群里增加了不少人。

密云金沟村滞销草莓找到销路 老村委学做“微商”

成熟的草莓。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金沟村两委针对目前咨询购买多的情况,派出村委委员王化宝代表种植户,专门对接草莓销售事宜。王化宝告诉记者,“组建‘金沟村草莓产销对接群’后,不断收到订单。”这位55岁的老村委委员,直接用自己的手机学习建起了微信群。

王化宝说,这是他第一次做“微商”,在添加记者微信的时候,还特地叮嘱,“一定要标注清楚你的名字,这几天加我的人太多。”

他发给记者的手机截屏显示,“金沟村草莓产销对接群”已超过200人,“草莓总算有销路了。”

王化宝告诉记者,“对接群”里明确列出3个价格,小果10元/斤,中果15元/斤,大果20元/斤,一次购买5斤,就由种植户免费送货上门,但由于受疫情影响,目前只在密云区送货。

密云金沟村滞销草莓找到销路 老村委学做“微商”

微信群里卖草莓,目前只在密云区送货。受访者供图

具体销售办法是,王化宝在微信群里接到购买信息,分发给种植户,由种植户进一步联系并负责送货,消费者直接付款给种植户。

村书记王加令向记者介绍,按照金沟村两委的计划,自2019年起,决心带领村民发展农旅观光型种植。据介绍,2019年金沟村改建了70座大棚,专门种草莓。棚膜、棉被、卷帘机由政府资助80%,个人出资20%,种植户原打算靠草莓采摘收入补上前期投入。按照正常年景,采摘草莓的价格一斤在50元左右。

2019-2020年的大棚草莓季,本来是金沟村改种后的第一年,对种惯了蔬菜的农户来说,改种草莓普遍缺乏经验。“去年草莓定植阶段,由于经验不足,苗株成活率非常低,一个大棚可以种7000株,仅补种就种了5000株,”王加令告诉记者,“终于盼到能采摘的时候,但是赶上现在特殊时期,先以确保减少种植户损失为主。”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