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員工幹一點活就要拍照片,然後發到公司的工作群裡?

津鋼鑽


【職場逗伴匠】的理解:

職場中的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行為,都有其獨特含義。

相信在你身邊就有不少同事喜歡各種“自我炫耀”,比如常見的做一點小事情,就喜歡第一時間拍照發圖到公司的工作群裡,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做的這個事兒一樣。

發完照片後,後面如果得到領導(同事)的讚許,其內心瞬間得到各種滿足。

我的觀點如下: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在合適的時間與地點去進行自我展現,但是請把握好分寸。

會不會影響同事之間的日常相處,給領導真實的印象會不會減分?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斟酌,否則將是吃力不討好。最終讓自己後續工作陷入尷尬的局面,得不償失。

對於公司裡有的員工幹一點活就要拍照片,然後發到公司的工作群裡?

從身邊工作的所見所聞來總結,個人有三點看法:

①“曬圖片”的人,只不過是在凸顯工作中的自我存在感,渴望被關注。

②回看“曬圖片”式職場人,每個動作的表現方式,代表其工作的水準。

③可持續的工作成長方式,除了“曬圖片”,更重要的是“出品思維”。

看法一:“曬圖片”的人,只不過是在凸顯工作中的自我存在感,渴望被關注。

無論你身處哪種類型的企業,身邊都會有同事喜歡做這類事情。

一般來看,其自身工作崗位,在公司裡不屬於“先鋒部隊”。基本上都是相對邊緣的輔助部門,平時在公司拋頭露面的機會或場合不多。

正因如此,他們的內心需要藉助一些機會或窗口,進行自我個性展示。

這屬於一種典型的尋找個人存在感的職場行為。

例①,工程部的同事,晚上八點半,發個照片發到公司大群,請問樓上還有人嗎?

或許是剛剛畫完客戶要求的圖紙,才收工,這是正常工作啊?

為什麼要在晚上這個時間,做出這個動作呢?

要知道,很多公司的同事,此刻或許在家裡嗑著瓜子看電視,一看此情此景,你知道大家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嗎?內心多是不屑一顧。

隔天,絕對就會有三兩同事在一起互相議論起來,這不就是明顯的在領導面前圖表現麼,慢慢的會發現,身邊的同事和你的距離越來越遠。

例②,集團門市開發部經理,下午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

“天天看毛坯,感覺自己像民工,吃了一肺的灰。”

自己點進去詳細一看,原來是公司新選的店面,才啟動裝修,工人師傅連人帶各種物料貨品,正在紛紛進場,現場環境比較艱苦。從照片上看,施工環境的確不咋樣。

碰巧,隔壁同事也剛剛刷到那位開發經理的朋友圈。

對方說:“這麼明顯,不就是想發給自己領導看的麼,做一點本職工作,就說這說那,有什麼意思。”

這種人,就喜歡無病呻吟,做一點事情就到處嚷嚷。

例③,同事剛剛發的動態,“撐不住了 吃幾天 在不好就去打針了。”

點擊去仔細一看,文字內容後還附圖兩張,是自己用手拿著兩盒感冒藥的樣子。

這想表明什麼呢,自己最近工作很辛苦,各種勞累然後身體累壞了?

其實大家一看都能夠明白,無非想引來大家的關注或者安慰。

果然,沒過多久,評論區就來了很多關心與留言。

“堅持住、要熬過來、再忙也要保重身體、加油 ”等等,一系列安慰接踵而至。

【節奏】

工作中沒有人喜歡那些自以為是的同事,越是如此越要懂得行動的節奏感。

a.大團隊,可以表現,但是千萬別表現出你是一個人在“戰鬥”,集體意識要顧及。

b.基準線,要有行事標準與敬畏之心,否則觸碰了職場中的那根高壓線,太不划算。

c.貢獻度,工作裡最忌諱的就是那些誇誇其談者,要具象化工作中你的任務貢獻度。

【小結】

這類“曬圖式”員工,屬於平時在公司裡反應比較快的那一類。
尤其是很懂得看領導的臉色行事,他們在各種群裡的彙報,或者在朋友圈動態裡的分享信息,都是在傳遞一種在努力的感覺,並且希望為人所知。

看法二:回看“曬圖片”式職場人,每個動作的表現方式,代表其工作的水準。

工作中那些喜歡各種曬的人,多數都有其明確指向。

他們就是故意發給某些特定人群看的,要麼是在展示工作開展的進度,要麼是就特定事情抒發個人情感,要麼是在為自己即將做的事情,提前做好一些鋪墊。

因此,每一動作的表現都有其含義。

於是,有些職場中比較直爽的人就會常常抱怨:“跟這類人共事太累了,總是要猜來猜去,各種心碎的感覺。”

有一類人,喜歡曬學習。

同事X經歷,被外派出去參加三天的學習培訓,原本是一件很不錯的事兒。

可是,從學習培訓開始,X經理就開始各種學習進度報告,在群裡或自己的朋友圈第一時間曬出來,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和提神金句。

每天都會一條朋友圈曬圖文。

“滿滿乾貨,要用心好好學習,充電不能停。”

“這幾天的學習明白了幾點,總結如下……”

“三天用完一支筆芯,30面筆記。今天把一年的字都快寫完了,休息會兒,晚上繼續。

學無止盡!感謝老闆提供的提升機會。”

有一類人,喜歡曬責任心。

晚上九點多,一位同事收工離開公司前,發現公司會議室的燈還亮著。

走進一瞧,空空蕩蕩並沒有人。

於是,用手機拍照就發到公司大群:“這是哪個部門開會,最後離開的時候忘記關燈了。我幫大家關燈了哦,下次大家請大家注意,下班離開公司前,多多檢查。”

就這個事兒,第二天,公司HR部門調還進行了一番調查。

後來,查出哪個部門的人用了會議室,是對方忘記關燈就離開了,相關人員還受到了公司的警告處罰。

有一類人,喜歡曬正能量。

上次,公司剛剛組織完年度全員體檢。

沒過幾天,公司的群裡或者朋友圈,各種動態都出現了同事們積極鍛鍊身體的氛圍。

又是一頓各種曬,互相刺激一番。

要麼是曬自己在小區裡夜跑,要麼是曬出自己剛剛辦理的健身卡,要麼是曬新入手的運動裝備。總之,大家似乎都習慣了這類跟風,樂此不疲。

最終的結果是80%的人,都不了了之,不過是三分鐘熱度罷了。

用不了多久,都回到了原本的狀態,該怎樣還是怎樣。

【特點】

一番分析後,喜歡“曬圖式”工作的職場人,有何共性特點?

a.善於情緒信號識別

他們熱衷在公司的工作群或朋友圈動態裡,發佈各種努力工作的照片。

這類人群,對於周遭同事或領導的情緒識別能力超強,一個肢體動作,面部的一個微表情都能進行快速解讀,然後鏈接到對應的事情上。

其實,都是在傳遞表達出一種自己的心聲。

所發出的圖片或文字,並非隨意而為之,都賦予了一定的意義。

b.熱衷完成任務式工作

比如在公司裡,領導給大家交待了一件事情。

但是,只有那麼一兩位下屬放在心上,並且在合適的時間或場所曬出來,更關鍵的是,這樣才能讓領導看到自己的付出。

打個比方,這類曬的行為,像極了我們玩遊戲時的升級打怪,一級一級做任務,當你的每一個關卡都打通了,你的好日子自然就來了。

對應工作中,就是領導對你的印象或評價越來越高。

c.懂得發揮能力優勢點

工作中的每個人不可能是全才,有短板實屬正常。

更為重要的是,你得發掘個人的獨特優勢,去進行無限放大,當然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崗位,進行個人的能力組合。

假如你的口頭表達能力一般,但是你能寫出好的策劃文案也是不錯的。銷售能力不行,但是你是車間裡的技術大牛也不錯。

只有你在某個業務版塊最在行,那就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要麼找到你的優勢,要麼進行自己的能力佈局,讓你的價值更容易凸顯。

【小結】

工作中的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特點與風格。
需要把握好的前提是,熟悉公司環境、瞭解自身優勢、合理自我展示,才會正確體現自身水準,讓自己更受同事領導的歡迎。

看法三:可持續的工作成長方式,除了“曬圖片”,更重要的是“出品思維”。

工作中更多時候是以結果為導向,尤其對於領導而言。

即便你表現再好,最終需要你提交工作成果時,你得有良好的作品上交,這才是關鍵。

成熟的職業人,懂得“出品思維”。

讓自己擁有並持續保持一點,具備輸出良好作品的核心能力。

一切花架子在結果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比方說,部門裡的確存在一些人,就是喜歡在領導面前各種表現。

正常上班時間,大家都在坐著跟客戶打電話溝通具體內容。

但是部門裡總有那麼一兩位,他們會起身晃到領導辦公室外面。看似是路過一般,大聲跟電話那邊的客戶溝通著,大致傳遞出的信息是,我在努力幫你去協調並解決問題。

這種經常在領導身邊露臉的頻次多了,時間一久,自然有些領導就會對某些人有一定印象,後續有什麼升職加薪之類的好事,自然就會先想到那些積極表現的人。

相比之下,那些長期老老實實坐在位置上的同事,就相對顯得默默無聞了。

再比方說,有的同事喜歡曬辦公室的相關圖片。

他今天早上,難得早到辦公室一次,就拍一個空蕩蕩的辦公區,發到部門群裡或朋友圈:“我熱愛工作,工作使我快樂。”

明明是自己的工作失職,某次加班有點晚,離開之前也會拍一下公司的夜景,順便又圖文並茂來一段:“原來夜幕下的公司如此之美,贊!”

每次當這類人在曬圖髮圈顯擺自己的時候,對於周圍同事而言,都是一種無聲的刺激。長此以往,其工作中的同事相處一般不會太融洽,

【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曬圖歸曬圖,別忘了本質的東西。

怎樣訓練並具備“高質出品”的思維與能力呢?

①長期主義思維:不要總是想著一步登天,任何優秀的作品都需要時間來沉澱。

②崗位技術進階:定期升級本職崗位知識與技能點,進行有方向的系統化成長。

③提供解決方案:凡是多想一步,奔著問題如何解決的方向去構思,才會高品。

請記住,公司需要你來解決問題,而所謂工作,就是需要你提供好的結果。

【小結】

好結果,勝過千言萬語。
凡事過頭了,就會適得其反。領導討厭,同事不理,最後各種尷尬無奈,只有你獨自忍受與承擔,凡事有度才能行遠。過程中的實時展示可以有,但關鍵時刻你得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總結

通過以上的內容分享,對於有的人幹一點活,就喜歡拍照片發到公司的群裡的行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他們這麼做,在個人看來無非三點:

①“曬圖片”的人,只不過是在凸顯工作中的自我存在感,渴望被關注。

②回看“曬圖片”式職場人,每個動作的表現方式,代表其工作的水準。

③可持續的工作成長方式,除了“曬圖片”,更重要的是“出品思維”。

職場人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認可青睞,但不僅僅是各種曬。

取而代之的是,用自身實力和結果詮釋自己的精彩。

共勉!

END


關注【職場逗伴匠】,每次學一招,職場沒煩惱。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贊、評論、轉發就是最好的支持。

逗趣職場每一面,伴隨你我每一天,匠心傳道每一言。

我是職場逗伴匠,一個跑馬拉松的知識手藝人,助力職場人的自我效能提升。

【作者簡介】職場逗伴匠,“我是好講師大賽”全國50強 / 美國ACI認證職業講師 /青雲計劃獲獎者/ 今日頭條&悟空問答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 / 職業生涯規劃師 / 自我效能管理達人/ 專欄原創作家 / 5:00早起倡導者 / 馬拉松跑手 / 讀書控 / 旅行生活踐行者 / 視覺手繪族

職場逗伴匠


針對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是應該多角度來分析看待,不能貿然給其定論。因為世間萬物終有因果關係的存在,否則也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

按常理來講,公司微信工作群,只是大家聯繫、交流工作的群,本不該出現這種展示工作的圖片。

但卻偏偏在以交流、聯繫的工作群中,出現一些員工工作的圖片,那這背後究竟是有什麼原因呢?

一、公司領導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問題。

對於一個公司領導來說,其價值取向將決定和影響著下屬員工的行動方向。只有那些積極而正向的價值取向,才能決定員工的求真務實的行為!

一旦公司領導的價值取向趨於華而不實的形式,則下屬員工也會做一些虛滑的表面功夫,以此來迊合公司領導的胃口與要求。

從而員工的工作將會成為其表演的道具,這無疑對公司來說,是最致命的傷害!也必將導致人浮於事,事事無法真正落地紮根,結果就是公司經營收益狀況日趨下滑,最終破產倒閉結束。

所以,一旦某個公司員工都以題主所講方式,靠公司工作群來展示自己的工作,獲得領導的注意與認可,則該公司應該是已充滿了危機。

試想一下,員工的心事與精力都花在這毫無意義的展示之上,而不是全力以赴去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精,爭取做出更好的成績來。那公司如何來生存和發展?

任何公司的生存與發展都是靠實打實的幹出來的,那些務虛之舉,完全是本末倒置,這必將最終危及到公司。

求真務實才是公司企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根!

也許前面有員工這樣做,得到了領導的肯定與表揚,從而才激起他人的效仿,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領導的肯定!

如果沒有第一次的結果,就不會出現第二次、第三次……

不信,只要領導對這些人的行為不予理睬,再過兩三月,看看還有誰會有心情來幹這毫無意義的事情。

二、公司領導的管理上出現了阻塞不暢的隱患。

通常來講,公司領導應該對自己所管理的員工工作情況,比較熟悉瞭解,每個人的基本情況也是應該很熟悉的!

如果領導真正做到了這點,那員工誰還會通過公司工作群來表現呢?

那這隻能說明領導的管理出現了問題,並沒有執行落地,才導致一些員工的工作根本就無人看到了解。

所以,領導平常的管理工作也許根本就沒深入到底,對員工的工作並不十分清楚瞭解,或者是瞭解不到位。

無奈之下,員工就只有將自己的一些工作圖片,發到公司工作群裡,希望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工作情況,從而引起領導的注意與重視。

旦凡有第三條途徑,我想沒有哪個員工願意將自己的工作圖片發到工作群中,請不要將這些人想成三歲小孩子,其實他們也很清楚這是工作群,將自己個人工作圖片發到這裡並不適宜,但也是其無奈下的選擇。

三、可能是一些個人能力並不強的員工,為了在領導那裡刷得存在感。

正常情況下,一個公司員工都只能靠個人成績來獲得領導的注意與肯定!但是一個能力平平的員工,他又能靠什麼來引起領導的關注呢?

無疑通過公司的工作群,多多發送自己的工作圖片,讓領導看到自己天天都在努力工作,僅管自己的工作業績並不突出,但自己的這種勤勞辛苦還是應該得到領導的肯定吧!

其實,這是典型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功”思想表現。

很遺憾的是這些人並不真正懂得職場法則,職場講究的是業績說話,沒有業績你哪怕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沒有任何意義與作用的!

因此,領導看重和在意的並不是員工的工作過程,而是在於其工作的結果究竟怎麼樣!註定那些員工的想法會落空,根本就達不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想要得到領導認可與肯定,在領導那裡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唯有提升個人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貢獻,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四、可能是一些“奸猾”的員工,為了想在領導和員工中樹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有些員工本身就是一個偷奸耍滑之人,從來在工作上都是一個拈輕怕重。一旦某天,領導安排工作給他,事還沒幹出來,卻早就把工作的P0se擺好照出來,立馬發到工作群中,表現自己正在幹工作!

要是工作完成之後,便逢人就講,自己幹這件工作有多麼多麼的不容易,付出了多少努力,還要一邊撒嬌似的叫嚷,勞累得腰痠背痛,就像別人沒有工作似的!

如果有時會遇到領導,更是會大訴一翻自己完成這項工作的不易!甚至還會裝出一副勞累過度的樣子,以獲取領導的認可與肯定。

這種人最善於為自己的工作造勢,喜歡抓住時機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從而樹立起自己的良好人設形象。

一旦沒有領導的場合,完全就是一副油瓶倒地也懶得扶的形象!

這種人的工作從來都不是為自己在做,一心只是為了做給領導看的,純粹是為了表現自己,工作只是這種人的表演道具而已。

所以,職場中人應該始終堅信:努力工作永遠是保證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堅實手段,那種任何虛滑的表現行動,終將會讓自己付出慘痛的代價。

你對此問題又有何看法呢?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收!


視職場


員工乾點活就要拍照發群裡,很多公司都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僅如此,凡事與工作有關的信息,哪怕打掃個衛生,領導就在身邊,也要到群裡請示。一切的工作,都要在群裡體現出來。這不是正常現象,但有時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公司的原因

1.很多公司,具有特別強的監控意識。

老闆對高層不放心,高層對中層不放心,中層對基層不放心,小主管對最底層的普通員工也不放心。有工作一定要彙報,沒工作也要讓領導知道你在幹什麼。公司的攝像頭、局域網、網絡簽到等手段無處不在,現代化儀器以及領導的監督都已經做到了極致。

員工的一言一行都在領導的掌控之中,做了一點事,即使你自己不說,也會有人打小報告給領導。危機感與工作的被動充斥在每一個員工的思維和行動上。

為了自保,為了多一些安全感,為了領導不要有事沒事的找自己“談話”,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必須讓自己的所有言行曝光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

2.公司的文化也有很大原因。

老闆的性格與價值取向是不同的,有的老闆好大喜功,喜歡聽別人奉承,喜歡聽好聽的話。善於阿諛的員工有好日子過,能夠得到提拔和重用,工資提的快;不善於表現和討人歡心的員工會被冷落,沒有提升的機會,即使再能幹也無濟於事,不但得不到重用,還很容易成為別人的替罪羊。

扭曲的價值導向使得大家都不願意做老黃牛,都願意把工作坐在面子上。背後可能什麼都不幹,但只要自己做的能夠讓上級看到,就不會有問題。

3.片面的管理導致的奇葩現象

有些公司,提倡無紙化辦公。為了提升所謂的“工作效率”,要求大家所有工作在群裡進行請示和彙報,而且將這些要求形成冠冕堂皇的制度,每一條每一款都附帶上相應的獎懲措施,比如沒發工作信息或者忘記發照片、沒有在群裡請示一次性發紅包X元,等等。

表面上活躍了氣氛,實際上扭曲了文化,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使得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到了“表現”上,疏忽了真正問題的解決和高效工作方式的追求。

什麼樣的公司造就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環境決定什麼樣的生存和發展方式。員工時不時往群裡發工作照,與企業的環境要求密不可分。

員工個人的原因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默默無聞,真抓實幹,有的人誇誇其談卻疏於實際工作。

1.存在一些這樣的員工,為了彰顯自己的工作、得到上司的肯定和賞識,丁點大的事都要發在群裡。

不但這樣,群裡有任何風除草動,第一個有大的響應的也是他。不把精力放在實際工作上,只把行動放在領導和眾人的眼皮底下。這種員工,大有人在。

2.還有一些員工有心理陰影或者平時與他人相處的一般,擔心自己被別人說壞話,對自己不利。為了自保,主動將自己的所有行動曝光出去,以便堵住他人的嘴,等到領導檢查或者質問的時候有反駁的依據。這種主動防禦的心裡,在部分員工的心裡存在。是一種職業觀的扭曲。

3.員工個人不斷在群裡發各種工作照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個人習慣。

原來在其他單位一直這麼做,把這種習慣帶到了 這家企業;或者自己生活中就是這個樣子,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點點滴滴,工作也被這種習慣同化,形成了時不時發照片的現象。

這種行為不能說不好,但也不一定是好現象。

如果我們一刀切,把這種現象都歸結到不好,是不理性的;但是如果說這是一種好現象,也不現實。

1.這種行為好的一面

無疑,這種行為讓大家的工作都曝光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增加了工作的真實感和透明度。便於我們瞭解每個人的真實工作情況,減少了溝通的障礙和時間。本來要去主動了解的事情,在群裡及很容看到了。而且,有問題的話,直接在群裡問就行,答覆也比較快。一定程度上卻是是提升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中的猜疑和誤會。

畢竟是工作群,發工作照是正常的。

2.這種行為不好的一面

人的工作分為兩類,一類需要平心靜氣,慢工出細活;另一類,直截了當,很快就可以完成。如果需要謹慎穩重,紮紮實實開展的工作,時不時發個招聘顯擺一下,會直接影響員工的心態,不利於工作的開展;另外,大家都集中精力做表面文章,就沒有人願意在背後做默默無聞的工作了。公司的大局怎麼辦,公司的效能提升怎麼辦?因小失大也不是什麼好事。

作為員工應有的心態

我們在公司上班,除了要好好工作,不斷給公司創造效益以外,還要虛心認真的從工作中學習,從他人身上學習,以便在知識和技能上有真正的成長。

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抱定三種態度:

1.尊重別人的工作和行為

不管別人時不時經常發照片或者發展片的目的是什麼,起碼沒有什麼直接的破壞作用,也無損於個人的利益。我們本著尊重和學習的態度,冷靜理智的旁觀即可。反覆琢磨,不斷推敲其中的原因不值得,也沒有必要。

而且這種好奇心也不是什麼值得推崇的行為。

2.做好自己的事情

別人怎麼樣我們管不了,也不用管,但是我們自己的工作不能耽誤。

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工作技能的提升,視野的開拓和效率的改變上。自己的成長和自己工作績效的表現才是重點,離開個人目標和任務,其他的意義不大。

3.冷靜理智的看待這一行為

或許公司的員工都這樣,那你也可以這樣,否則無法適應公司的環境;可能很多人對這種行為說長道短,那就讓他們說去吧。不把重心放在工作上,老談論別人的是非不是好的習慣;另外,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相信自己理智的判斷。

作為職場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軌道,也有自己的工作習慣。一切還要以公司的管理規範和規則為主,無論這種行為對與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可以干預一下;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情,就交給相關人員考慮和處理吧。忙好我們自己手頭的事情就足夠了。



指尖視野


為什麼有的員工幹一點活就要拍照片,然後發到公司的工作群裡?

確實,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這樣,做了一點事,就會迅速地在單位的群裡什麼的,發個工作的照片。特別是加班時的場景,會發得更及時、更多,以引起別人的關注,也證明自己在工作。

這樣做,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為什麼要這樣發,平時工作強調大不大,工作認真不認真。如果本身就工作很清閒,工作強度也不大,甚至可以說多數時間沒有事做。如果也這樣發,可能就不是僅僅為了證明自己在工作,而是為了掩蓋些什麼,為了讓別人、尤其是領導知道,他並不是一個沒有事做的人,也不是一個工作不認真的人。

恰恰是,那些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不管多苦多累,也不管什麼了多少工作,更不管做了多少貢獻,總是默默無聞地,從不張揚,也不炫耀,更不會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而把工作時的歸咎發出來。

事實也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的工作量大,誰的工作強度高,誰工作起來認真負責,誰從不喊苦喊累,大家心裡都有一本賬,並不會因為發些微信、拍些勞動時的照片,別人就認可了,就認為他們的工作強度大、工作量大了。相反,會認為他們是做秀,是工作量太小才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炫耀、去證明什麼。所以,有時候反而會弄巧成拙,起到相反的宣傳作用與效果。

到底怎樣才能比較好地證明自己的工作和成就,最好的辦法,就是認真工作、踏實工作,用勤奮務實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自己的成就,證明自己的能力,從而得到領導與群眾的認可。否則,終將徒勞。


譚浩俊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想起在前公司時親歷的一件事。

部門有一個新來的小夥子,特別喜歡在晚上12點左右發朋友圈,內容通常是又加班到現在,但感覺很充實,又學到了很多之類的,同時配一張空蕩蕩的辦公室工位圖,再加個公司位置信息。

公司的領導們一看見,往往都會給他點個贊。

有一回我跟某大領導一起陪客戶吃燒烤,散場已經12點半。我送大領導回家路上,他刷朋友圈又看見這個小夥子5分鐘前剛發了一條加班朋友圈,立刻點了個贊並跟我說,這小夥子真可以,值得好好培養。

此時我們的車剛好路過一個KTV,就這麼巧,我倆同時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出來,正是那個小夥子……

後來,這小夥沒能通過實習期。

像這小夥這樣,就屬於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的事也不斷地提醒我,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心思,還是要用在正道上。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有的員工幹一點活就要拍照片發到公司工作群,公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邀功刷存在感

這種員工的心理,跟我上述提到的小夥子應該是類似的。做了一點事,生怕領導看不見,那麼最直接的方式,當然是發到儘可能會讓領導看見的地方。

其實主動彙報工作成果這事,本來無可厚非,甚至應該鼓勵,但凡事都有個度,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事無鉅細地去刷,那隻會適得其反。

一來,領導會麻木,二來,也會引發其他同事反感。當你有真正重要的成果想要彙報時,大家已經選擇性屏蔽了。

二、跟隨大流怕吃虧

第二種情況,是其實本來不想這麼做,但看到周圍有人老這麼做,如果自己不跟著,領導會不會覺得自己態度有問題,工作不積極,進而對自己產生不良印象?

絕不能吃虧啊!

所以,別人做,自己也只有跟著做,攀比之風愈演愈烈,最終就形成了這種風氣。

三、領導風格和公司導向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不排除是領導管理風格或者公司導向的問題。

我先前有過一任領導,就是這種事無鉅細的類型,要求大家必須每天在微信群反饋每日工作進度,但凡有任何進展,也同時往群裡扔。

對他來說,他只有看見這些,才相信你每天是在工作,也才覺得自己是在持續掌控。

但過於強調這個,一定會導致形式大於內容。事實上,我這位領導這項舉措並沒能堅持下去,就在於他發現越來越多員工為了取悅他,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精心打磨每日彙報的細節上,反而疏忽了工作。


說到底,領導通常很忙,合理地展現你自己,是必要的,但一天只會專注在這事上,那叫本末倒置,一定不會討喜。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員工一干活就拍照片發在公司工作群,這樣的事情現在已經是習慣了。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那就不得不說得益於微信的便捷了。

為什麼員工幹一點活就拍照片到工作群?因為,領導方便,員工做事情也方便。

但是幹活的時候,經常拿手機有時候也是不方便。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興起,歸納其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1.領導重視;

為什麼說領導重視呢,比如我們單位就是屬於重工企業。如果說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領導來巡視檢查,那麼每天跑斷腿,領導也不一定能把全公司的工作場地管理過來。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別的手段來驗證工作進度,以及完成的時間和質量。

那麼,我們在工作的時候遇到問題或者是完成工作的時候,可以拍照片告訴領導。當遇到問題,也可以及時領導請示如何處理,或者是彙報領導工作已經完成。領導在瞭解了情況之後,就可以考慮否還有其他的工作需要就近的人員繼續來完成。這樣不但比自己親自跑現場有效率,同時還能再沒有信息的時候處理一些別的事情。

因此,幹活拍圖片不到能夠遠程協助與監督工作進度,同時也能節約時間。工作中,遇到情況也能及時的安排和調整。

2.證明自己確實在認真工作;

我在工作當中不拍圖片,領導如何能夠隨時隨地的知道,我在幹什麼、工作做的怎麼樣、完成的進度以及質量如何。這些問題,如果不拍圖片也不和領導溝通,領導就無法知道。

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不怎麼喜歡和領導直接進行溝通。如果是選擇發圖片和打電話,與領導溝通一件事情。我想90%的人,都願意拍照片在配一段文字描述。

那麼,相對於打電話而言,拍照片就更加方便了,既不用自己說話,讓領導從你的語氣判斷事情做的如何;也不用考慮做的好或者不好,領導會用什麼樣的語氣來批評自己。

幹活拍照片,也能夠讓領導直觀的看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工作量如何以及完成的質量如何。

3.別有用心掙表現;

最後一種人,那就是掙表現了。以前沒有工作群,領導不在的時候,工作時間都找不到人,也不知道是跑去哪裡躲著睡覺了,反正下班前半小時,值班室裡肯給你能看見他。

但是現在有了工作群,交流也方便了不少。遠程就能直觀的看見工作做的怎麼樣,那麼這些溜鬚拍馬、偷奸耍滑的人,也會利用工作群刷存在感。

比如:我們公司有的地方是需要人工去巡查設備,以保證設備運轉正常。但是卻又一個人,他就喜歡第一時間跑到崗位。咔咔咔,拍一大推的不同角度的照片,然後就找個地方躲起來睡覺。他自己手機定好時間,兩個小時左右,就看見群裡發出一大片他拍的照片。但是當遇到問題,聯繫其他同事去那個位置找他的時候,人影都不見。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在領導面前掙表現、刷存在感的人。拍完照片發群裡,自己工作不做,但是有照片,就代表著他已經巡檢排查過一次設備隱患。

領導對於他每兩小時發圖一次的檢查表示認可,並且告訴全部人員要向他學習,別人能夠兩小時一次堅持巡查,大家也不要鬆懈。

可以說,這種人是既佔了便宜又得了領導的好,實際上工作卻沒有做。我們雖然知道,但是領導只看見了表象。

閒話職場大小事,談論職場你我他;在下是[職場豆丁丨銀灰灰]駐足職場,關注、點評、每天分享新知識。


職場Xiao螞蟻


“上樑不正下樑歪”,員工之所以這麼幹,往往都是領導們喜歡看而已。但你換家以結果為導向的公司看看, 根本沒人關心過程,每個人都關心的最後的結果。


我上家公司的總監經常喜歡發一些員工加班的照片發到工作群裡,估計大家向加班的員工學習,其他員工也只能表示鼓勵和學習,但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就自己知道了。

所以在上家公司工作期間,工作群、朋友圈幾乎都是誰誰誰又在加班了,在朋友圈說自己自律和鼓勵的雞湯,最後我都關閉了我的朋友圈。

而我自己也經常加班,但從來不會發這些照片,自己對著結果努力就好了,不用去做表面工作奉承誰。


再說我現在的公司,比上家公司的體量大很多倍。

我剛入職現在的公司,有一天我加班比較晚,剛好領導回公司拿文件,看到我還在加班,就對著我拍了一張照。

本以外他和我上家公司的總監一樣,發到群裡鼓勵大家向我學習加班,豈料並不是。

“看看你們的椅子,推的到處是的,我們好歹是總部,讓其他人看到難免掉形象!”

是的,領導關心的是員工下班椅子沒有歸位,並不關心我是不是在加班。

當時心裡略有一點的失落,畢竟我剛入職還是希望得到領導認可的,可沒想到他是這樣的領導。

在新公司工作一年以來,逐漸也體會到這些表面工作真的沒有人在乎,每個人都是拿自己的結果來說話,有成果就有升職加薪的可能,沒有成果你就是天天加班到天亮可能都沒人關心。

還有一個特性,我們都是異地辦公,也就是我們的領導可能和自己不在一個base地,這就意味著即便你加班,你的領導也看不見。


01 喜歡曬加班的員工往往很容易被排斥

這裡並不是說,加班的員工不優秀,而是“秀”的方式太過於膚淺。


在職場中最有力的感覺就是對比,試想你把加班的圖發工作群或朋友圈以尋求領導的表揚,讓那些沒加班的員工如何自處?似乎感覺不加班犯錯了?

在這種強烈對比之下,不加班的員工就是逐漸的潛移默化排斥這些愛秀的員工。

時間久了,大家對於這種秀加班的行為感到疲倦了後,要麼屏蔽工作群,要麼屏蔽這些員工的微信。

而對於領導而言,時間久了也會產生視覺疲勞,從最開始的熱情鼓勵,到最後僅僅點個贊就跑了。

所以,在職場中還是拿成果物說話,表面工作輔助下就好了。


02 拍照發工作群或者朋友圈,並不是最好的表現形式

正所謂優秀優秀,既要優異,還要能秀出來。

但這裡並不是說鼓勵大家發工作群裡秀。

剛才講到了要以成果物為導向,如果成果物足夠的優異,那麼就大膽的把它秀出來。

比如,某次季度會議做一次公開項目述職,把項目成果向大家開誠佈公的展現,把最亮眼的一面展現出來,這種秀的方式遠比你發幾百張加班工作照。

再比如,儘可能把領導拉到自己的項目工作群,不要以為領導不會看微信群,他只是不怎麼說話而已,畢竟要保持自己的威信。

但是如果項目工作群裡,彙報工作和項目管理做的有理有據,僅僅有條,領導在閒暇之時就會逐個微信群裡翻翻,看大家聊些什麼。

所以,要秀,就找對合適的場合或者找對秀的對象。


03 拍照發工作群的員工,往往工作效率並不高

加班真的是努力勤奮嗎?不,往往是因為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而已。

白天8個小時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不高導致需要12個小時完成,自己加班到晚上10點,還感覺自己為公司付出了很多,壓根就沒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效率是多麼低下。

拍照發工作群這種行為的正確與否,還是看每個領導喜歡哪種類型。

如果就喜歡拿員工加班的照片來鼓勵大家加班,這種領導自然會喜歡工作效率低下的員工。

可如果拿結果說話的領導,不要廢話,直接告訴我你的工作結果是什麼。

有時間拍照發工作群,倒不如多花點時間來看看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歡迎關注【職場萬事屋銀桑】,每天分享職場乾貨!

銀桑筆記


朋友前段時間銀行有ETC任務,上到行長,下到基層員工,每個人都得去大馬路上,停車場攔車子,詢問車主要不要辦理。

很多同事臉皮都薄,哪幹過這個事啊,但是這次任務非常嚴格,出去掃街的必須要發照片進群裡,以確認你有沒有偷懶,有沒有在掃街。

於是我陪朋友去老家街上擺了個攤,攤位、現場諮詢情況,通通都要拍照發到群裡。我就忍不住問:“出來幹這活本身就是本職之外臨時加點任務,都是熱臉貼人家都冷屁股,還要強顏歡笑的拍照,發到群裡給領導看,做樣子有必要嗎?”

後來朋友回答到,原來發照片對於領導和員工都有必要的:

1、首先,領導可以看得出哪些員工在努力工作,哪些員工在耍滑頭。

對於務實的員工,不用發照片,領導也知道他不會偷懶,但對於耍滑頭的員工,領導是不放心的。

領導對這種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心裡很清楚沒多少價值,但是為了團隊的活躍,又需要這種人,俗稱“鯰魚”。

他的存在能夠引起其他成員的不安和焦急心理,讓大家存在工作上的攀比心理,因而都會積極幹事。領導只要適當的表揚這類人,他們就會內心膨脹、嘚瑟,於是更賣力的幹活,也能用來刺激其他成員。

2、對於一些個人能力並不強的員工,為了在領導那裡刷得存在感。

公司員工都只能靠個人成績來獲得領導的注意與肯定!但是一個能力平平的員工,他又能靠什麼來引起領導的關注呢?

無疑通過公司的工作群,多多發送自己的工作圖片,讓領導看到自己天天都在努力工作,僅管自己的工作業績並不突出,但自己的這種勤勞辛苦還是應該得到領導的肯定吧! 其實,這是典型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功”思想表現。


閃亮金星


這隻能說領導們的無能,就怕手下的員工不幹活,但我不明白的是一件事情安排下去讓指定的員工安指定的時間內去完成,要是到時間做好了,抽空去看事情完成的結果時,是不是還是怕員工不幹活都是鬼幫著幹活的?這隻能說這種領導沒一點能力。我是一名電工,所做的事是經常性的高空作業,領導還是下死命令要工作照,不然扣錢,就算扣錢我照樣不理,艹,勞資在高空作業還恨不能身上多帶點有用的工具,不要因為工具還要經常上下吊拿工具或上下再爬一趟拿工具,還要帶自拍杆,這也就算了,在高空更恨不能專心做事,還要分心拍工作照,勞資命只有一條,不是遊戲裡死了還能再來的。


倔鋤頭


出風頭的幾率較大,這樣的員工是屬於愛表現的人,但凡有點機會都會抓住讓上司給老闆關注到他的。


其實這樣的員工在每一個企業都會有的,只是表現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吧。

早年我在一家港資企業任職的時候,我的不門有位主管就表現的非常的“出色”。每次老闆上車下車他就像酒店的門童一樣,開車門關車門,但最讓我難樣的一次是我們和老闆一起去踢足球,大家都玩的很開心。這位主管是不會踢球的,但是每次我們踢球他都會參加幹後勤的工作。幫老闆端茶倒水,忙的不亦樂乎。

那一天,我們踢完球,在更衣室洗澡換衣服。這位主管拿著毛巾對老闆講,我幫您搓背,我聽著看著,心裡是真的服氣的五體投地。我想我是真的做不到這一點,實在是太厲害了。

所以題主講的這位員工只是把自己工作的圖片發在群裡,也就是表現一下自己。讓上司關注他而已了。你可能感覺他就是愛表現了。其實愛表現的人往往比會做事的人更吃香。


請關注【職場江湖人】,大家一起分享職場中的各種喜怒哀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