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导致A股大跌!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

原标题:疫情导致A股大跌,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 投资笔记

疫情导致A股大跌!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

市场数据回顾

疫情导致A股大跌!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

疫情导致A股大跌!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

庚子年向来不太平。今年一开年,咱们国家就遭遇了2003年非典以来最严重的疫情。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极其不寻常的春节。

首先,我由衷的祝愿各位粉丝,希望大家与家人都能健康、平安。而且,我也由衷的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疫情很快会得到控制。

但是,与我对疫情防控的乐观相反,我对经济的看法比较悲观。


1.

跟非典相比,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主要是两点:毒性小,但是传播力强。

之所以说毒性小,根据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低于非典。之所以说传播力强,根据是这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非典。

根据进化论,任何生物的进化方向都是生存。因此,病毒的进化方向一定不是杀死人类,而是跟更多人共生。因此,病毒的变异方向必然是毒性更弱,但是传播性更强。

恰恰是这更强的传播性,会让这次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比非典更加严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推演一下这场疫情在经济上的“蝴蝶效应”。

更强的传播性意味着更加大范围,更长时间的隔离。这会造成很多行业做不了生意,很多工厂无法开工。

比如说,服务行业和消费行业已经受到严重打击。电影集体下线;电影院,餐厅,商场,教育培训长时间无法开业;旅游,航空,铁路,酒店停摆。

西贝大家应该都知道,算是餐饮行业的领头羊了。前两天西贝的董事长贾国龙公开表示,疫情导致2万多员工待业,光是工资一个月公司就要花掉1.5个亿,公司账上的现金加上贷款只够发3个月工资。


2.

餐饮行业的领头羊都只能活3个月,广大的其他餐饮企业呢?我想只会更加脆弱。

接下来,我们还会发现,绝大部分公司迟迟不能开工,就算允许开工,员工们也走不出家乡,进不了工作的城市。

这两天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的很多小区拒绝外地人回城,就算回来了,也要求至少在家隔离14天。员工无法上班,公司业绩就会下滑。全国的中小企业,还能撑多久?

咱们国家引以为豪的制造业也会受到严重冲击,很多地方禁止工厂开工,禁止义乌小商品市场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开业。等到允许开工了,工人能不能回城是个问号,回城后是否能上班又是个问号。工厂的现金流本来就绷得很紧。出口型企业还要面临订单违约。

这些都不是耸人听闻,我创业以后发现,民营企业比我做投资时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以人员成本为例吧,一个底薪1万元的员工,你可以猜猜公司要付出的成本是多少。起码要1.5万。这多出来的50%的成本是各种税费,以及五险一金。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1季度GDP增速,肯定是大幅下滑。失业率一定会上升。这不是我的主观判断,这是逻辑推理得出的大概率的结果。

而且,只要特效药没出来,疫苗没出来,人们就会保持谨慎,商业活动就会大幅放缓。所以,2020年二三季度的经济很可能也要受到影响。

因为经济会受较大影响,所以股市一定会跌,而且有可能跌不少。

如果股市跌了,反而就安全了,因为投资者意识到了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如果股市一时半会儿没跌,或者刚跌没多少就反弹了,这时候反而要小心,因为这说明大部分投资者没有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等经济数据出来后,多半会补跌。


3.

所以,我的结论是:

首先,对于持有的基金,不必卖出。因为绝大部分指数的市盈率都低于或者处于合理水平。最晚明年,大概率是会涨回来的。

其次,如果大跌,可以定投。如果跌了以后很快反弹了,就要停止定投。

最后,如果仓位低于5成,可以在大跌的时候把仓位加到5成。如果仓位高于5成,就不应该大幅加仓了。一个稳妥的加仓方式是等股市大幅波动完,走稳了以后,再分批加仓。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定投”和“加仓”的区别是什么。在我们的术语里,定投和加仓不是一回事。定投指的是相对小金额的买入,一般每次定投的金额不会超过总仓位的3%。而加仓的金额会相对更大。

行业方面:

第一,关注这次受影响较大,但是“经久不衰”的行业和公司。比如白酒,牛奶,教育等。“这次受影响大”,意味着会跌的更多,“经久不衰”,意味着疫情过后一定会涨回来。

第二,关注本不应该受这场疫情影响,但是大盘下跌,于是被拖下来的公司,比如某些互联网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