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衣裳”有多美?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穿起了漢服,彼此認同,互稱“同袍”,自在地行走在景區、商業街、大學校園。

漢服,這一度被遺忘的“華夏衣裳”,正悄然迴歸我們的生活。

為什麼我們會重新愛上漢服?

絕不只因為它精巧的設計、華美的紋飾。

漢服是穿在身上的華夏文明,寫在身上的中國歷史,我們與它目光相觸,便產生源於文化基因的共鳴和感動,忍不住嘆一聲“美輪美奐!”

“華夏衣裳”有多美?

這第一美,是樣式之美。

從三皇五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到帝制崩潰“剪辮易服”,傳統漢服的歷史源遠流長。其樣式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改變,但變的是細枝末節,不變的是漢服樣式之美的精華所在——

其一,就是“上衣下裳”。

“衣”是上衣,“裳”是下衣,漢服形制“深衣”、“襦裙”,皆脫胎於“上衣下裳”。

古人認為:上衣下裳的樣式暗合天道——因為“衣為陽;裳為陰“,陰陽調和才能使萬物吉祥通泰。

這種樣式,符合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審美。

其二,是“廣袖寬衣”。

遙想古代中國,腦海中總會浮現長袖善舞的美人、衣冠風流的名士等形象,他們似乎總是穿著寬大而飄逸的衣裳——這就是漢服“廣袖寬衣”的傳統樣式。

袖寬且長,是為了顯示莊重典雅,又不失“翩若驚鴻”的飄逸;

衣裳寬鬆,則令人感到無拘無束,體現了從容大度之美。

其三,則是“交領右衽”。

“交領右衽”藏著中國人對君子的期待。

“交領”,左右衣襟相交,兩條直線不偏不倚,體現的不僅是對稱之美,更是展現了古之君子的端正剛直、執中致和之道;

“右衽”,左衣襟壓住右衣襟,呈現“y”字形,整體向右傾斜。展現的是中國“以右為尊”的文化思想。

至聖先師孔子認為:“交領右衽”是華夏文明鼎盛的象徵,曾感慨道:“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若沒有管仲抵禦蠻夷,保全華夏文明,我們也許就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呀!

“華夏衣裳”有多美?

這第二美,是色彩之美。

大千世界,有五光十色方有千姿百態。色彩,給人最直觀最強烈的視覺享受。

正是因為染上了斑斕色彩,漢服的外在和內涵都更加綺麗美好。

色彩美,美在繁複多樣。

源自對五行的信仰,漢服本有五種正色:木德之青、火德之赤、土德之黃、水德之黑、金德之白。

後來,智慧的先人掌握了利用自然物質萃取染料的技術,從此漢服的色彩便有了無窮可能——

且去看看《舞樂圖》中女子裙裝的“胭脂色”,故宮博物院裡的常服袍的“月白色”,南唐宮女染成、李煜命名的“天水碧色”,更不必說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中談到的近千種色彩......極盡古雅,美不勝收!

若諸位閱盡中國色彩的史話,會知曉:一種正色,在深淺濃淡上的變化,能衍生出讓人眼花繚亂的間色。這些色彩,在漢服之上淡妝濃抹,無不相宜。

再往深處探尋,方知:色彩美,美在意蘊。

《孟子》有言:“目之於色,有同美焉。”說的是,雖世上眾生趣舍萬殊,看到色彩時,都能體驗到共同的美感。

而這美感,就來自色彩的意蘊與人心靈的共振。

青色漢服,讓人感到和藹、廣博。

黃色漢服,給人以莊嚴、尊榮的心理感受。

赤色,讓人感到熱烈、吉祥,因此官員穿正紅官服,民間婚姻嫁娶之時也常見大紅色。

白色暗含純淨之意,古代書生寒窗苦讀、心思澄明,常著素衣;白色亦有冷峻之意,是故易水訣別之時,滿座衣冠勝雪。

看到漢服的色彩,思緒便飄到了古老的時空,與美好的道德和古典的文化精神為伴,體驗到別樣的美感。

“華夏衣裳”有多美?

第三美,是文明之美

《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載:

“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華夏一詞,與禮儀、衣冠是緊密相聯的。漢服背後,是悠長燦爛的華夏文明。

縱觀歷史上漢服的演變,我們可以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多元之美。

在大漢王朝,儒家道德、“君權神授”的思想籠罩著整個時代。當時的漢服,款式是“深衣制”,色彩體系是“天地玄黃”,有濃重的保守尊君色彩。

到了唐代,漢服的樣式得到“無所顧忌的改革和創新”,不再羞於展示形體之美。這體現的便是高度繁榮的大唐的精神——自由、開放、充滿朝氣。

到宋朝,文治高於武力,天理壓過人慾,漢服的款式也就變得樸素簡潔,展現儒雅文士之風。

明朝時,漢服的發展“上承周、漢,下取唐、宋”,在市民文化的催化下,到達了新的高峰。當時開始追求紋飾、用料的奢華,形成了一套完整嚴密的服飾體系,成為中華服飾史上的一朵奇葩。

每個時代的漢服,有著每個時代的文明精神。

現代人們喜愛的漢服款式,都取材自歷史上多種多樣、各有風格的傳統漢服。因此,在瞭解漢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時空下先輩們的思想特質和精神追求,領略華夏文明的多元之美。

翻過厚重的史書,我們會發現:漢服的至美,是它蘊藏著的民族情結。

在中國的歷史上,傳統漢服曾一度缺席,甚至斷絕傳承。它的美在洋槍洋炮中被擊碎,被遺忘。而如今,我們在改天換地的偉力推動下扶搖直上,驕傲地穿上“中國人的衣服”,我們穿著漢服拍照、逛街,走過祖國的每個角落,還要在異國他鄉展示我們華夏衣裳的美。

漢服,不只是布料裁剪、打褶、熨燙而成的衣裳,它還承載著我們對自己民族的認同感,我們對自己文明的驕傲。

穿上華夏之衣裳的那一刻,這片土地的山川河流皆與我血脈相連,曾有過的漢唐盛世、魏晉風流都浮現眼前,不亦壯哉,不亦美哉!

“華夏衣裳”有多美?

過去我常好奇,為什麼漢服愛好者們都稱彼此為“同袍”?

《詩經》中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說的分明是扛戈矛穿甲冑、“與子同仇”的戰士,與漢服何干?

他們的“甲冑”,是漢服;

他們的“戈矛”,是流傳了數千年的華夏文化;

他們共同希望戰勝的,是對那些對漢服的偏見和忽視。

世界日新月異,可我們總有些不能割捨的情懷、不可遺忘的美。

“華夏衣裳”有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