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華夏兒女總得了解點「華夏」!

據說,“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後來古籍《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當然這些都是古籍中對“華夏”的註解,“華夏”說到底還是一個詞語,那麼“華”指什麼?“夏”又指什麼?

那我們先從“夏”說起,相傳我國第一個歷史朝代是夏朝,因為從夏朝到西周,“夏”文化對當時人們影響深遠,所以“華夏”中的“夏”字就從這個朝代名稱而來,那為什麼被稱作夏朝呢,一種說法是夏朝“夏”字,來源於“蟬”,因為“夏”的甲骨文與“蟬”很像,“假蟬為夏”,確實可以用蟬來表示夏天,符合“蟬鳴夏”的意思。再加上蟬能蛻變轉生,蟬居高而鳴遠等的象徵意義,有人推斷這可能是以“夏”作為國號的原因。

作為華夏兒女總得了解點“華夏”!

甲骨文“夏”

另外一種說法是,“夏”字代表居住在中土的人,隨著演變發展,“夏”字漸漸就演化為了地名,然後是部落名,最後是朝代名。正因為有了“夏”這個朝代名,然後知道西周,西周自稱為“有夏”,以夏文化繼承者自居,隨著朝代的變遷發展,“夏”字慢慢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比如“夏屋”也可以解釋為“大屋”,“夏禹”我們也叫做“大禹”,所以最後“夏”就成為了一個比較美好的詞,就像上文說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作為華夏兒女總得了解點“華夏”!

夏禹

至於“華”字,有人認為是說,古代的“花”與“華”字相通,“花”的概念來自於葫蘆,是對葫蘆的認知產生了“花”的概念,,在伏羲氏時代的先民們注意到,在葫蘆花還沒有敗落之前,小葫蘆就頂著萎蔫的花瓣出現了。在先民朦朧的意識中,會認為葫蘆由葫蘆花的生命力化生而成,而稱之為“化為葫蘆的東西”,久而久之,簡化為“花”。

作為華夏兒女總得了解點“華夏”!

葫蘆花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華”字來源於“華胥氏”的“華”,“華胥氏生男為伏羲,生女為女媧。”伏羲和女媧都是中國人類文明始祖,所以中國人以“華”自居。但是不管怎麼講“華”字一定也是美麗美好的。

作為華夏兒女總得了解點“華夏”!

華胥氏

所以“華夏”一詞,總是美麗文明美好的,我們自稱為“華夏兒女”,當為這四個字感到自豪。

最後對於“華夏”這個詞,還有一種簡單粗暴的理解,我們知道現今我們認為夏朝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個王朝,但是之前其實夏朝是不被承認的,通過考古考證才正式了有夏朝的存在,如果我們把“華夏”這個詞簡單理解,它就是前兩個王朝的國號組合起來呢,會不會存在一個比夏朝更早地王朝“華朝”呢?當然這只是有人有這麼一種想法,不能做準,但是這種不確定性,不就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樂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