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利好房價?你信嗎?

​今兒是立春,在家都吃春餅了吧?本來今年農曆新年比較早,立春又是開班第一週,正應該是2020年樓市最恰當的時節,“萬勢俱備,只欠春風”。誰也不希望的疫情,改變了這一切。疫情一開始就不少人問我,這次疫情對北京樓市到底影響有多大?今年的房價到底會咋樣?這就給大夥分析分析。


<strong>我們要先明確這樣一個問題,市場定價權在誰的手裡?

手裡有房子的,不要覺得天天嚷嚷著房價要漲,你們就是多頭,實際上,房東對房價上漲沒有任何幫助,相反地,房東才是潛在的空頭。為什麼?資產市場是邊際交易定價,絕大多數房子根本不參與交易,少數交易意願最強的邊際交易者,把你們小區的房價給定了。所以,砸盤的,正是房東們。喊漲最兇的房東,實際是空頭。只有手裡揣著鈔票的待購者,才是潛在多頭,他們的購買意願和購買能力,決定了市場的真實走向。

購買意願

我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他媽不想在北京買房嗎?想啊,但是買不起啊。”這句“想啊”,就是購買意願。在中國的地界上,到目前為止,如果錢足夠、資格夠,沒有哪個傻子不願意把錢存在北京房子上,這句話沒毛病吧?

這麼嚴重的疫情,有的人怕回不來,大年初三初四就有提前揹著尿壺開車回北京的(因為太堵車,看下面視頻),所以別說其他客觀理由,無論什麼原因,就是這麼一座城市“吸”著你,你就必須得回來,這就是北京,任何時候,從來不缺少需求,到處都是意願。

<strong>購買能力

所謂購買能力,就是買不買得起。這就簡單了,手裡的錢夠就買得起,錢不夠就買不起。“317”限購跌掉的成交量和均價,誰都知道是咋回事,原來買得起的人因為限貸,錢不夠了,買不起了,那麼成交量就下來了,市場上供大於求,價格自己就降了。

所以,北京的房價,2017年限購以來,購買意願下降是“面子”,<strong>購買能力下降才是<strong>“裡子”。購買能力的不足,導致了購買意願被動下降,這就是常說的,不是不想買,是買不起。

回憶一下,16-17年那一波上漲,貸款、限價等幾個因素的放鬆,是不是全都和提高購房者的購買能力有關?

另外需要解釋的是,我為啥說貸款決定購買能力,而不是現金決定購買能力?別說現在北京房價高,10年前我就覺得北京房價高,從那時候開始,已經很少有人全款買得起房子了,所以能不能貸足夠多的錢,和能不能買得起房子,才是有直接關係的(北京約有60%左右的的房產證,抵押給銀行)。

那些經濟學神棍的毛一站、環保雷、實業寒冬,包括今天的疫情,對北京房價都沒有實質影響,北京僅有的700萬套存量房,從來不care這些。放開限貸,立馬漲,專治各種不服。還有一點你要明白,對於我們這樣的經濟體,任何情況的經濟形勢,都不會影響決策者,從這點上看,疫情利好房價。(和水有關,自己琢磨,點到為止,這句最短,卻最關鍵)。

下面的內容顯然更重要:

艱難的選擇和愉快的鼓勵:房貸和小微企業貸款

現在的調調更為明顯,對於房貸,可以給你慢慢降息(因為跟著lpr降),但不能給你放鬆,對你限制更多。對於小微企業貸款(說白了就是抵押經營貸),降息並且逐步放鬆要求。

什麼意思呢,我講的通俗一些:

如果你今年有條件按揭買得起房子,他會讓你買,讓你貸,而且未來不管咋樣,利率還會給你降,但是如果買的人多了,他要更加嚴格限制貸款總額度,不能都貸,不讓!當然了,如果你不買,也沒關係,房價也漲不了多少,未來讓不讓貸,那就再議了……

而對於抵押經營貸款,讓,鼓勵,而且降息,這是響應上面的多次號召,鼓勵小微企業低成本融資,總之就是很愉快。

唱空與唱多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長期的唱多派,因為是個人都知道,長期看,北京房價不可能跌。

疫情長期看,利好房價,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客觀分析短期市場的下行趨勢。

寫點啥都有人覺得我是在找接盤俠,這有點太抬舉我了,我有那麼多房子需要接盤嘛?(笑哭)

這次疫情正好趕上春節前後,最近一個月都不可能有什麼成交量,小陽春滯後已成事實。那麼短期看,我就在唱空。


我插個小例子,我有個粉絲在秘魯工作,每年2/3時間在國外,具體家庭私事我就不講了,他的需求很簡單,我就要在回國的一個月內時間買套房(起碼簽完合同),把戶口落在房子上。這種人,你怎麼攔他都是不現實的。這不是剛性需求,這叫

“烈性需求”,你再攔著,人家跟你急,認為你在破壞他的家庭。有時候房子就代表家,這次疫情過後,人們都明白了,什麼投資都不如家來的實在。


我舉這個例子,說的是人很難被我這樣的普通人勸說,我又不是“上藥所”,我說雙黃連治病你信嗎?

所以,長期的唱多,並不耽誤短期的唱空。

信貸放鬆之前,都是黎明前夜。


這種乾貨文,永遠不會火,放心轉發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