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死說明了什麼?誰害死的她?人心可畏啊!

讀過魯迅的祝福都知道祥林嫂這個角色,而祥林嫂也是最終的悲劇!那麼祥林嫂的悲劇究竟說明了什麼呢?

也許祥林嫂從一出現就在等死。她是個封建時代女性形象的典型縮影。她勤勞、肯幹、健壯且安分守己,簡直就是那個時代底層女性的形象代表。那個地位的女性,很少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能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

祥林嫂終其一生都沒能擺佈被人操控的命運。她早寡,為了避免被賣掉的命運,她選擇的方式是逃跑,來到魯鎮幫工。她維持生計的方法是任勞任怨,把自己整得跟個牲畜一樣晝夜不停地幹活。在魯四老爺家裡,她模樣周正、手腳壯大、低眉順眼,生生一副奴僕的模樣。但即便是她如此賣命地幹活,也仍舊擺脫不了被她的婆婆追上門,將她賣到山裡的命運,而僅僅是為了一份彩禮錢。只因為她嫁給了她的兒子,她就世世代代都是他們家的奴僕和鬼魂了。

祥林嫂的死說明了什麼?誰害死的她?人心可畏啊!


嫁給賀老六看起來是交了好運,但果真如此嗎?這場婚姻本就不過是一個關於彩禮錢的交易。祥林嫂的日子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她主宰了自己的命運了嗎?沒有。她要仰仗她的丈夫,甚至於她那幼小的兒子。所以,當她的丈夫死於風寒,兒子又被狼叼走後,她的生命可以說又再次失去了意義。

也許你會說,現在,沒有人能再阻礙她了,她可以試著自己站起來了。但很遺憾,她沒有。她的選擇仍不過是回到魯鎮幫工,懇求魯四老爺幫助。但此刻她已被定義為一個“剋夫”的人,連奴僕這樣的角色,人家都嫌她不乾淨了。可是,她對於人家對自己的不尊重,竟沒有半點不滿,連拿著“福禮”時,別人叫她放下,她也是驚懼恥辱的。她甚至還將改變命運的希望寄託於別人身上,照著她們說的,去捐門檻來贖罪。事實上,她有什麼錯呢?她又有什麼必要要贖罪呢?

甚至於,她從未談起過自己的事。她能談的,只有她的死去的丈夫和被狼叼走的阿毛。談著談著,談到了所有的人都厭惡她了。她揭開自己的傷疤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可得到的卻是品嚐他人痛苦的快慰過後深深的嫌棄。可是當這些比蒼蠅還可惡的人當時一臉熱忱地想要拿她的悲慘故事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的時候,她恐怕還是受寵若驚的呢。

祥林嫂是一個從未替自己考慮過的底層婦女。她從未嘗試過自己拯救自己,她註定是一個悲劇。

祥林嫂的死說明了什麼?誰害死的她?人心可畏啊!


這裡面的魯四老爺、鎮裡的人們,還有柳媽,都十分的討厭。魯四老爺自始至終只把祥林嫂當個牲畜一樣使用,鎮裡的人們把祥林嫂當成襯托他們優越感的談資,柳媽更是促成祥林嫂死亡的催速劑。“如果是個尚存有惻隱之心的旁觀者。最討厭的,是這些人那種麻木不仁、見死不救、消費他人的態度。

祥林嫂悲劇的根本原因應該歸結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封建思想的影響,第二就是當時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冷酷與無情。這正好也和作者想要‘喚醒鐵屋中沉睡的人們’的意圖相切合。”

直到現代社會,我還是能感受到這種深深的麻木不仁、見死不救、消費至上、娛樂至死的惡意,實在叫人噁心卻又無奈。只希望祥林嫂們能自己站起來,不要再將自己的生命交給這些飛短流長,遠遠地離開這些沒有良知的劊子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