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史”到現在還沒修完?

髮廊旋風九天雷震子


史學界有個不成文的慣例,一個朝代滅亡一百年後才由下一個朝代為其修史。畢竟一百年的時間許多當初需要隱晦的事情也可以公佈了,許多資料也都可以公開了。

清朝是1911年滅亡的,按理說應該是2011年左右修史。但現在政府對這件事很重視,實際在2000年後就開始立項了。現在也出來了不少成果,但真想要完稿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現在的《清史稿》是民國時期由北洋政府主持修訂的,可說是清史的一個草稿。但是當時許多事情沒有蓋棺定論,許多人物的評價也存在著爭議,所以不能稱為正史。


物質文化史


我講幾個國家清史修纂過程中的事情吧,來源是《百年清史纂修史》,作者劉海峰是廈大的博士,參與了國家清史的一些工作。

一、閻崇年事件:

在05-07年左右,國家清史項目讓閻崇年主持太祖太宗朝人物修纂,結果當時閻崇年忙於百家講壇等事情,交上去的稿子水平一般,而且有一些直接抄《清史稿》和《清史列傳》。結果折騰半天,沒辦法,只好換項目負責人。這件事使得導致撥款部門給相關經費時由原來的直接全給變成了先給一半,另一半……以後再說…… (書中為了把這件事與08年閻崇年被打事件區分,把被打事件稱為“無錫事件”)

二、為什麼這書至今還沒出:

除了個別像閻先生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學者是……太努力了。

1、餘步雲生年本來是未知的。有位先生,為了查餘步雲的生年,從國家檔案查到地方誌,最後終於查到了,是乾隆39年,但是前前後後花了三個月,也就是為了一句“生於乾隆三十九年”而花了三個月時間。有意義嗎?當然有,但是這樣一來,太費時間,自然會拖。

2、內部爭執,比如編寫者和審查者觀點不同,互不相讓,時間也會拖。

3、字數太多,越寫越多:

(1)議政王大臣有多少人?剛開始修的時候,覺得就十來個,結果越查越多,最後查到200多人,當然都得記,記的人多了,花的時間當然會多。

(2)恐怖的《藝文志》。《藝文志》是山東大學杜澤遜先生負責的,按規矩當然應該儘量記載完整,但是清代人寫的書實在太多,最後單單書目目錄就有幾十萬字(也可能是上百萬字?書不在身邊記不清了),這個……沒辦法啊,該修還得修啊。(評論中 @張鴻鳴 指出:“藝文志不多,受篇幅限制只收了兩萬多條。作為附屬工程的《清人著述總目》有22萬3千條。”)

(3)我把這本《修纂史》裡的內容給別人看,有個朋友上過謝景芳先生的課,他談到謝先生吐槽說,本來國家《清史》要求寫白話文,但是內容一詳盡就會超字數,為了不超字數只好壓縮,結果白話文被壓縮得像文言文……這個不斷壓縮字數的過程,當然也會花時間。

三,累死的學者

書裡特別提到幾位在修纂期間去世的學者,其中有的就是累死的。

比如天文學家席澤宗院士,為了修纂國家《清史》的天文部分,勞心勞力,最後突發腦血

1.清史編纂問題的由來實際上,說句不大好聽的話,直到今天,清朝歷史仍然沒有一個足夠權威的敘事體系。

2.清史編纂由於歷史原因出現了多次中斷

3.清史編纂工程量巨大



SVIP至尊版


新朝代為舊朝代編撰官方正史,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慣例。那麼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為何沒有一部所謂的官方正史呢?《清史稿》又算什麼呢?

1914年,自認為天下初定的袁大總統認為為前朝修史的時候到了,大總統振臂一呼,手舞足蹈者有之,執筆討伐者有之,最後還是搭了個以滿清遺老為主的草臺班子,前東三省大都督趙爾饌就成了領頭的班主。

雖然大清已經滅亡,但編者主要為前清舊臣,從史學角度分析,這部書的史學立場就大大的有問題,對大清的豐功偉績瘋狂鼓譟,對無能腐敗,割地賠款輕描淡寫,對重要歷史事件肆意篡改,滿滿的“大清主旋律風”。

此外,由於參與編纂者變動頻繁,無統管理,各自為政,完稿後又沒有認真校對,於是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人名,地名,年月錯誤不計其數,連負責人趙爾饌在該史發刊的時候只能用“該刊謹做史稿披露”的話當做遮羞布。

此後蔣先生也曾動過重修清史的念頭,無奈戰事吃緊,經濟凋敝,就此擱置。

2002年,國家撥付巨資重新編纂清史,然受作者水平問題,語言上採取了白話文,整個行文格式上自然與《清史稿》存在巨大差距,這就形成了文白結合的怪胎。但勝在立場中正,內容翔實。目前基本定稿,但由於行文格式,內容架構完全脫離了前二十四史的的“本紀,志,表,列傳”,感覺更像一部章回體小說,難以與二十四史相提並論。





慵懶的二傻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國三年(1914年),清史館設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將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1]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將《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來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注 1]或“二十六史”。

編撰過程

民國三年(1914年),經國務院呈文,大總統袁世凱設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人為總纂,總領清史修撰工作,參與者先後有一百餘人,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如趙爾巽曾親自拜訪夏孫桐,請其出面任總纂。

清史館內設有“功課簿”,記載館員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時憲志〉。繆荃孫撰〈儒林傳〉、〈文苑傳〉、〈土司傳〉。吳廷燮撰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紀〉、〈大臣年表〉。吳士鑑撰〈地理志〉貴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藝文志〉初稿。章鈺撰〈忠義傳〉、〈藝文志〉定稿。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順治三朝列傳及〈列女傳〉。秦樹聲撰〈地理志〉直隸卷,王大鈞撰嘉慶朝列傳。夏孫桐撰嘉慶、道光朝列傳及〈循吏傳〉、〈藝術傳〉。田應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羅惇曧撰〈交通志〉,戴錫章撰〈邦交志〉。唐邦治撰〈軍機大臣年表〉。王樹楠撰咸豐、同治朝大臣傳。葉爾愷撰〈宗教志〉,其中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宗教志〉後未被採用)。張採田撰〈地理志〉江蘇卷、〈刑法志〉、〈樂志〉、〈后妃傳〉。吳懷清撰〈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徵榷卷。張書雲撰〈禮志〉,補輯(輿服志)、〈選舉志〉。俞陛雲撰〈兵志〉與部分列傳。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傳,修正〈文苑傳〉。藍鈺撰〈地理志〉江西一卷。袁嘉穀撰〈地理志〉雲南一卷。朱師轍有言:“列傳撰人甚多,在館諸人,幾人人皆有。以餘論,雖以鹹同列傳為主,而康乾以來各朝,皆曾補撰。蓋每朝皆出於眾手,惟每朝有主體撰人;又重修整時,歸何人為主,則其負責為多。

撰稿期間,往往須請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覓書手繕寫,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館計算”。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孤膽騎俠


官修史是一件很好大的工程,清朝修明史用了三代皇帝,上百年時間。考慮到清末各種戰亂、民國、抗日、解放戰爭等客觀條件,官修清史沒完工很正常。重視程度可是相當重視了,01年立項,江、朱、李、胡四大常委決策開搞,12年基本定稿送審。截止到16年投資已經到12億多了,不能算不重視



講故事的福魔康


大家好,我是一名歷史領域的創作者,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讓我給大家解決一下!下面我說一下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

新朝代為舊朝代編撰官方正史,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慣例。那麼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為何沒有一部所謂的官方正史呢?《清史稿》

史學界有個不成文的慣例,一個朝代滅亡一百年後才由下一個朝代為其修史。畢竟一百年的時間許多當初需要隱晦的事情也可以公佈了,許多資料也都可以公開了。

清朝是1911年滅亡的,按理說應該是2011年左右修史。但現在政府對這件事很重視,實際在2000年後就開始立項了。現在也出來了不少成果,但真想要完稿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現在的《清史稿》是民國時期由北洋政府主持修訂的,可說是清史的一個草稿。但是當時許多事情沒有蓋棺定論,許多人物的評價也存在著爭議,所以不能稱為正史。

希望以上為大家分享這一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歡迎你們來互相討論


愛讀行動派


竊以為,《清史》比以往的各朝歷史內容都龐大,這是必然的。古人修史,三五字就能準確的表達幾句話的意思,如果現在用白話文來修《清史》,那需要幾本書才能準確表達?

今日修《清史》還應以《清實錄》為藍本,,參春秋筆法,用文言文修訂《清史稿》。


史海漫遊


這個事是真的嗎,如果說是真的那就不難明白了,畢竟編史書是很累的活,誰現在那些專家又有幾個潛心學術的呢,什麼于丹,易中天不都是把古書講解嗎,這在於他們就是學術了,寫史書你需要看遍清朝的所有歷史文集,包括野史記載,之後還要用客觀角度去寫,一百多年啊,如果按照編年體還好些,如果使用紀傳體,那可費事了,其實有時我就想古代都會出現鴻儒大家提出自己的學術理論供人們學習,而現在呢,偏解部作品就能出去做研究,多可悲啊。


蘇鷲翎


通俗的地講,清史早已修完了。只是有許多地方,有些人持不同看法,某些人保留態度⋯⋯另外,隨著時間觀念改變,技術發展,史料充足,發現以前編寫存在太多的問題,故重新開始編寫一部,非常有必要


liyongxing543


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注 1]或“二十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